第47章 傳言
玉秀所說的丫頭是寧遠侯葉家二房的嫡長子葉子秋的通房丫頭。
葉家對外說是患了急症,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在那丫頭死的當天就有消息傳了出來,原因是葉二夫人今年要替葉子秋定親,通房丫頭卻在這個時候懷了身孕。
雖說大戶人家的公子們成親前有幾個通房妾室都不算奇怪,但是嫡長子默認的還是要從嫡妻肚子裏出來。
門第越是高的家族越是在意血統,庶長子一般都極為讓人忌諱的存在。
葉二夫人要給葉子秋議親,自然不會允許此等事情發生,賜了那丫頭一碗落子湯,誰承想那丫頭體弱,這湯藥劑量又大了,直接一屍兩命了。
這又不是光彩事,又發生在年根底下,葉家自然不會大張旗鼓,只悄悄讓人裹了席子把那丫頭擡了出去埋了。
蘇錦開口道,“你可能打聽出來死的那個丫頭家裏可還有什麽親人?”
一般來說能做通房丫頭的人也是經過篩選的,首先一點就不能是家生子,要從外面買來的。
為的就是将來新主母進門,一旦容不下通房丫頭,處置起來也不必顧忌太多。
玉秀露出為難的神色。
蘇錦也明白,玉秀整天待在府中,讓她打聽些府中的事情還可以,葉家的事情實在不是她能夠探聽得到的。
這讓她有些洩氣,最近的幾件事讓她明顯察覺出來自己的力不從心。
劉嬷嬷年紀大了,玉秀又不谙世事,很多事情她想辦卻沒有能力辦,首先一點就是沒有人手。
“姑娘,是奴婢沒用。”玉秀見她不說話,面上顯得很羞愧。
“不關你的事,我在想其他事情。”蘇錦笑了笑,“玉秀你已經做的夠好了。”
玉秀聽她如此說這才重新開心起來。
Advertisement
蘇錦手上無人可用,可葉家通房丫頭這件事也明顯是個契機,她不想就這麽錯過了。
到了第二天,她一早去了徐氏院子裏,将要出府的事情說了,理由也是現成的,她想出去逛逛給她爹蘇承德選個生辰禮。
徐氏很痛快答應了,蘇錦便帶着人乘了馬車出門去了。
年底時候,街上也格外的熱鬧,街道上熙熙攘攘都是人群。
蘇錦出門習慣換一身男裝,身後的玉秀亦是做小厮打扮。主仆兩個在離主街有段距離的地方下了車。
“公子,我們要去哪裏?”玉秀問道。
蘇錦站在街邊,左右看了眼,伸手指着前面一家茶樓道,“去茶館,那裏熱鬧。”
熱鬧的地方也最好打聽消息。
玉秀是唯主子命是從,自然沒什麽意見。
她們走進茶館的時候,茶館裏面已經坐滿了人,臺上說書先生正在講的的也是最近京城裏的發生的趣事,抑揚頓挫,不時地讓衆人一片叫好。
蘇錦和玉秀找了個角落的位子坐下來,叫了壺茶水,幾盤點心,跟尋常來聽書的富家公子沒什麽不同。
點心上來之後,玉秀便專心吃東西。
蘇錦端着茶杯慢悠悠的喝着茶,臺上說書先生正在講的是京城近來的一樁事。
皇帝上個月下令賜了王太傅一杯毒酒,王家三族之內的女子充為官婢,男子流放幽州為奴。理由是王太傅族中子弟私底下買官賣官。
但民間一直流傳着是因為王太傅在朝中得罪了平陽王,因此才落得這麽個下場。
平陽王一向嚣張,凡是跟他作對的人這些年都讨不到好。
這會茶館裏熱鬧極了,不少人都再說平陽王勢大,君主孱弱,有幾個年輕氣盛的更是說出了奸臣當道的話來。
蘇錦安靜的坐在一旁聽着他們說話,別人不知道她卻明白得很,當今聖上可不是他們想象中那麽弱。
那是個慣會扮豬吃老虎的角色。
茶館裏越來越熱鬧,聲音一度蓋過了說書先生的聲音。
蘇錦聽着這些聲音,附耳在玉秀耳邊說了幾句話,玉秀起身繞到了茶館後院。
沒多久,玉秀返回來。
而同時茶館老板也站了出來,“大夥快住口,這話可不能亂說,小心惹了麻煩。”
誰人不知道平陽王小氣,這罵他若是被傳到他的耳朵裏難免會給自己惹上麻煩,适才衆人也不過是說的一時興起忘了身份,這會反應過來頓時又有些後怕。
茶館氣氛一下冷了下來。
蘇錦看了眼周圍,而後開口道,“咱們都是些閑人,不說那些無趣的事情,不如先生跟我們說些近日的新鮮事,給我們解解悶也好。”
此言一出很快有其他人附和起來,“這位公子說得對,先生快講些新鮮事給我們聽聽。”
說書先生聞言緊接着開口道,“說起來還真有一件,這事發生在京城中的一個大戶人家,是個棒打苦命鴛鴦的故事。不知道大夥想不想聽?”
不管男人女人聽到這種話題都會提起興趣,茶館裏頓時比先前更加熱鬧起來,一個個都吵着讓說書先生快些講。
那說書先生笑了笑,也沒賣關子,開口道,“這是個富家公子個丫鬟的故事。那公子年方二十,家中有一通房丫頭,這丫頭自小陪在公子身邊和公子當真是情投意合,郎情妾意......”
後來那個公子到了議親的年紀,公子家中嫌棄丫鬟身份卑微,竟是不顧她身懷六甲硬是将灌了她一碗落子湯,害的丫鬟一屍兩命。
蘇錦聽着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講述,她都幾乎要跟着衆人被這對苦命鴛鴦感動了。
說書先生極會講故事,寥寥數語硬是講出了一個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而且這故事中,公子和丫鬟都是可憐的人,公子母親的無情又格外觸目驚心。
茶館裏聽故事的人越來越多,蘇錦帶着玉秀離開了。
她不知道的是,茶館樓上有個半開着的窗戶,從裏面正好能夠看到樓下,屋內之人手上的折扇吧嗒一聲合上,“真是個有趣的女子。”
蘇錦從茶館出來之後又去墨寶齋轉了一圈,挑了一副價格不菲的字畫,便乘車回去了。
馬車內。
“從明個開始,你去京城中的各個茶館都逛一遍,将今天這個故事講出去。”蘇錦說道。
玉秀雖然不懂她的意圖,但卻很聽她的話,聞言老實點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玉秀按照蘇錦的意思添油加醋的将葉子秋和那個通房丫鬟的故事在京城中大小茶館中宣揚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