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申以默站在公告欄前,仔細看着上面的名字。

不遠處傳來mike的喊聲:“以默,你在五班!”

申以默也喊了一聲表示知道了,一邊繼續尋找。

終于在九班新生名單下面看到“時含光”名字的時候心頭湧起了一個大寫的服氣。

——原來這是真的啊,他們倆真的從初中起就在同一所學校啊……

吐出一口氣,他過去搭着mike的肩往新教室走,心裏想着這件事還真夠神奇的。

五班的教室在新教學樓的一樓,作為一幢新蓋好的大樓,那叫一個光鮮亮麗窗明幾淨,牆壁上各種的牛頓愛因斯坦畫像,和記憶中一樣一進大門就往右拐,相同的道路曾經走了一年多如今再來還真是一種別樣的新鮮感。

老師已經在講臺上站好了,別說,老頭子現在可比上一次見面那會年輕多了,少說也有個十歲,申以默還記得他當時說自己并不是他教的學生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因為太普通了,就算學習頂呱呱也是頂呱呱那群裏相當普通的一個,沒有什麽特殊的記憶點。

現在他就站在那裏看着學生們,也不說話,因為人還沒有來全,申以默看着他那張笑眯眯的臉就覺得心裏有火,難怪都說人不可貌相,這老頭看着與人無害在留作業批評人壓堂等方面別提多狠了!

申以默和mike随便兩個連在一起的空位坐下,十多年前是不是坐在這裏無從考證,因為早就忘了,如今他擡頭看看黑板上方鮮亮的八個紅字:嚴于律己,勤奮學習,那笑容真是掩都掩飾不住。

事實上他從五天前知道自己竟然沒有死還回到這高級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快笑破肚皮了。

能不笑麽?明明出了車禍挂掉了居然能毫發無傷地醒過來,地點還是老家早就出租的房子裏,卧室內的擺設一樣未改,連他自己都縮水般的瘦了不知道多少圈,這特麽要不是有鬼就只能是做夢了!

然而以上兩個想法都不是真的,他是真的在這樣的地方以這樣的形象醒了過來,出門一看自己的母上還在客廳坐着,年輕了将近二十歲,見到他還笑眯眯地打招呼,表示對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視為正常。

申以默不動聲色地回應了母親,走到衛生間照照鏡子,當那張只有十幾歲的孩子的臉出現在面前的時候他吓得後退三步差點坐在地上,完全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實。

我去,這究竟是多少歲啊,他怎麽會出了一場車禍就便成這鳥樣了,那他的含光又變成什麽樣了,現在究竟在哪裏啊……

後來申以默知道了,他回到了十七年前,還只有十三歲,現在是小學畢業後的那個假期,距離上初中只有不到五天。

Advertisement

這個年代沒有沒有ipad沒有微博和微信,連他的卧室也沒有一臺電腦,這個年代都沒有酷狗拼音輸入法,打字都要靠智能abc或者全拼五筆。

這個年代mike還會找他踢足球,他那時的球技的确還算不錯。

最重要的是他馬上要上的初中也是含光會去的,他們從那時開始就會是同校了。

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是他曾經半開玩笑也半認真對含光說過的:

“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從初中起就好好愛你。”

——意思是五天後我就要去好好愛含光了??

申以默簡直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不用那麽配合我吧,我就有感而發地說了一句,就真的給我這個實踐的機會了?

關鍵是,初中啊,兩個十三歲的小男孩啊,這麽小就談戀愛還是同性戀不覺得太早了點嗎!!!

當天下午申以默都待在卧室裏,他一時半會還難以接受自己只有十三歲的事實,也懶得出去和任何人交流,只是在這間屋子待着……也實在太無聊了點。

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高科技電子設備,他還記得老爸一直說要等到他上高中才給他買,初中的教材也沒有發,現在這屋子裏能打發時間的就只有小書架上的那些書了。

上下五千年、西游記、水浒傳……這些貌似還是當年初中必看的書現在在他眼裏簡直成了一個笑話,上面幾層還有他當年很喜歡的一些玄幻小說,下面不少是他從老爸書房弄來的,算是适合成人看的,可惜他都沒有任何興趣,和他的專業也不對口。

找來找去他還是取出了一本《山海經》,比起什麽《史記》、《國語》他還是對這本書更有興趣。

他醒過來的時間是下午三點,之後的兩個多小時都用來看書了,之後他的爸爸下班回來,他們開始吃晚飯。

和老媽一樣,父上當然也年輕了不少,但他的樣子和實際年齡相符,比自己大了九歲,看起來真像一個鄰家大哥哥。

這頓飯當然父母的表現都很平常,也沒有發現他的任何異樣,只是他吃着吃着就忍不住感慨一下,從他上大學開始他們一家在一起吃飯的次數就非常少了,只有假期和逢年過節才有那麽一點時間,母上經常抱怨說他回家的次數少,他找了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說自己太忙,其實就是懶得回家,懶得聽父母唠唠叨叨。

但他也記得,這個年紀的母上話也并不少,只是現在在吃飯,沒有到她發揮的時候,等到吃好飯她整理好廚房在客廳看電視的時候她就經常會把他也叫到身邊問問他在班上的學習和與老師同學相處的情況,問問他現在喜歡讀什麽書,要不要陪媽媽上街買幾件衣服……

正吃着飯電話突然響了,母上去接,然後告訴申以默是mike找他。

申以默吐出一口氣,放下碗筷過去接了。

“我說以默啊,你今天下午怎麽沒出來踢球啊??”

mike雖然長了張混血的臉但還是比較偏中國風的,偏偏這小子從申以默六年前認識他開始說話就一副英語腔,好像英國人學了幾年漢語會說了還不地道的樣子,按他自己的說法是小時候他那個英國老爹喜歡抱着他教英語,中國的老媽搶不過老爹,教的就沒那麽多,導致他一口流利的英語加變味兒的漢語。

只是這人一口少年音說出的這句話着實讓申以默有些頭疼,他能記得住這時候和父母同學們相處的大致情況,卻絕對不可能具體到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做些什麽。

“哦,我今天下午沒睡好就懶得去了。”申以默這樣說。

“是麽,哎你不知道,”mike顯然沒有聽出任何異樣,依舊興致勃勃地說,“我們今天把小武他們踢的啊,我一個人就進了兩個球,還讓他們一人請了一瓶可樂,我跟你說咱明天還找他們踢去,我估計要是有你上進的球肯定更多……”

mike這通電話打了五分鐘才挂了,說老媽要他去吃飯了。

申以默牽牽唇角,放下電話回去繼續吃。

這次一邊吃一邊就有些糾結了,他小學到初中的這段時間踢球還是很厲害的,當然對手也就是他們同齡的孩子,之後上了高中就不踢足球開始打籃球了,再之後他的鍛煉項目就變成了在跑步機上跑步,每天都能堅持個五千米,所以他現在糾結的就是……他不知道他現在還會不會踢球,要是不會了豈不是太辜負mike的信任了……

飯後他幫着老媽收拾碗筷,老爸去客廳休息了,老媽準備洗碗時和他說了句:“你不出去溜達溜達麽?都在家待一個下午了。”

申以默想了想:“好吧,那我出去逛逛。”

說完他去換了衣服,和父母打個招呼便走出家門。

外面的景物一映入眼簾就覺得十分熟悉了,這是一個很大很寬敞的小區,從他有記憶開始就生活在這裏,一直到後來搬了家這地方也沒有太大的變化,mike和小武還有和他們一起踢球的孩子都住在小區裏,mike家和他們家離得最近,只隔了三棟樓,從上小學開始每一天他們都是一起走的。

小區裏有一個比較大型的活動場,那裏有一些運動的器材,還有兩個很寬敞的廣場,一個給老年人用來跳舞,另一個給孩子們用來玩球,現在廣場舞還沒有普及,所以在老年場活動的還真都是一些老年人。

他在小區裏随意溜達,看到好多人都不敢随便打招呼,這個年紀認識得很多人他都記不清了,還有不少人應該是後來才認識的,他現在和人家打招呼搞不好會被當成精神病。

路上一個老奶奶和他打了聲招呼,他回應了,這個老人是他很有印象的,現在七十多歲身體還很硬朗,十年後卻因病去世了。

他沒有去活動場那邊,怕會有人招呼他去玩他還不認識人家,現在這個點大多數人家都已經吃完晚飯了,這還是假期,那些孩子一定火急火燎地跑出來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