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木赤率大軍回奔,但大勢已去,無奈狼狽東撤卻被燕軍伏擊一敗塗地。

卓路留宇文朔處理戰後殘局,自己帶了一隊人馬率先回營,有士兵上前報:“沈千戶率領的一千騎兵全部陣亡。”

卓路勒了勒馬:“密雲口都看過了?”

士兵稱是,沒有人跡。卓路點點頭沒有再問,繼續向前疾駛,突然他一拉馬缰,轉了一個方向,回頭吩咐了句:“五十人騎衛跟着,其它率軍回營。”

他一路騎的并不快,路上橫屍遍野,滿地狼藉,到密雲口時,那裏果然寂靜無聲,只有烏鴉在林中盤旋發出幾聲哀叫。卓路坐在馬上勒着馬缰,噠噠地踱過去,路上除了幾匹中箭而亡的馬匹,沒有人跡,屍體也沒有。卓路示意身後的騎兵留在原地,一個人騎着馬緩緩往裏面騎,走了幾百米,他停住了,他靜靜地立在馬上,眼瞳微微一縮,望着前方。

沈二安低着頭,不停地在挖,他的面前已經挖好了一個能躺數人的大坑,他依然嫌不夠,手裏的刀滿是泥污,手指頭已看不出顏色。他的身邊,齊整整地躺着數名騎兵屍體。他聽到了馬蹄聲,卻頭也不擡,恍若未聞,依然一下一下地挖坑。卓路的馬踱到沈二安的身側,他居高臨下地審視着沈二安。

他就這樣靜靜地坐在馬上,看沈二安把坑挖完,把屍體一個個搬進去擺好;看沈二安抱起一具屍體不堪忍受般手在顫抖;看沈二安将土一捧一捧蓋上,最後完全蓋完;再看他用刀削了塊木頭,一筆一畫在上面镌刻,刻了很久,刀不小心劃到了手指,鮮血流進了字裏,他渾然不覺地一筆一畫刻完。沈二安刻完最後一筆,将木牌深深地插入土裏,他選的地方有大樹萌蔭,卻又偏僻不顯,他對着木牌深深地磕了三個頭,磕完他也不轉頭,卻開口:“将軍不磕個頭嗎。”

卓路淡淡回:“我一生殺戮無數,自會死無葬生之處,以慰亡靈。”

沈二安低垂着頭,樹萌下他的臉陰暗不明,他晦澀地開口:“若今日我死在這裏,将軍是否會有一絲可惜。”

卓路注視着他,無情地回答:“我自己亦死不足惜,豈會憐惜他人。”

沈二安沉默半晌,又道:“二安能否求将軍一件事。”

“你說。”

“他日二安死在他鄉,将軍若看到,能否代為安葬,不求什麽山青水秀的地方,只要一掊黃土。”

卓路低低嗤笑一聲,并不言語。

沈二安擡起頭,望向卓路,幹裂的嘴唇動了動,終是忍不住道:“将軍若是不嫌棄,便将我的屍骨燒成灰,在将軍家屋外随便尋個角落埋了。”

卓路哈哈笑了,似是笑出了眼淚,眼睛烏黑晶瑩,笑聲漸息,他方道:“焉知我不是死在你前頭。”

Advertisement

“那我便扶将軍的靈柩回去。”

“我滿手殺戮豈能死得安生,死哪是哪,不必管我。”卓路安靜地說。

沈二安定定地盯着卓路,眼眶發熱,他啞聲地喚了聲:“将軍…….”

卓路一拉馬缰,馬蹄高高揚起,他不看沈二安只是說了句:“上馬,回去了。”

沈二安跳上馬背,兩人一騎疾馳回了兵營。第二日,卓路嘉獎沈二安為都統,代韓白職。

元嘉六年秋,骁勇将軍卓路率精兵十萬取鞑靼腹地大城哈木,次年春圍攻鞑靼偏都巴德,巴德城民出降,守城将領出逃,沈二安率三萬騎兵追緝将其剿滅。元嘉七年秋,鞑靼親王帖木兒率十萬精兵會戰燕軍于盤水嶺,兩軍對峙足足三個月血流成河,在一次攻戰中燕軍主帥卓路中箭落馬,燕軍急退,鞑靼趁勝追緝卻不料被燕軍從腹背進軍打亂陣腳,燕軍大傷鞑靼元氣,帖木兒倉皇逃竄回大都。元嘉八年春,燕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劍指鞑靼皇都。

燕軍大營,沈二安騎馬入營,下馬後一個箭步直奔将軍帥帳,也不經人通報,直接撩帳走了進去。卓路半倚在榻上,軍長正在幫他敷藥換繃帶,換下來的繃帶鮮血淋漓。沈二安眉頭一皺問:“怎麽一直不見好,越發嚴重了?”

卓路懶懶地瞥了他一眼:“沈都統排好兵了?”

沈二安權當沒聽見,再問一遍醫長:“怎麽回事。”

醫長怯怯看了将軍一眼,對着都統的追問耿直地回答:“将軍腹部中箭不宜騎馬颠簸,今日騎馬導致傷口開裂。”

沈二安吸了一口氣,轉頭看卓路,将軍微微笑,覺得這些人一個個都越發大膽,視他為無物了。他慢條斯禮地将衣襟合上,對醫長扯了扯嘴角:“你可以滾了。”醫長忙不疊地收拾好藥箱一溜煙走了,走到帳口對着都統道:“都統大人,你勸勸将軍,這一個月不宜練馬。”然後頂着将軍刺刺的眼神跑了。

沈二安一本正經地正欲開口,卓路連話也懶得說,手指了指帳門,示意他也可以滾了。沈二安視若無睹,苦口婆心道:“将軍,鞑靼大都迫在眉睫,若想浴血殺敵,現在不正應該養好身體,這段日子還請萬勿不要再騎馬了。”

卓路收回手,懶懶地躺在榻上,閑閑地問:“軍中沒其它事了嗎,都統這麽空閑。”

“肩膀的傷還疼嗎。”沈二安伸出手欲去按卓路肩膀,卻被卓路鐵鉗一樣的手指扣住,卓路抓住沈二安手腕扔了回去,冷冷道:“放肆。”

沈二安定定地站在榻邊,死死地盯着卓路,半晌低下頭似有若無地讪笑一聲,澀聲道:“屬下僭越了。屬下告退。”他轉身便往外走,走到帳口,卓路突然叫住了他:“沈二安。”

沈二安轉過頭,但見卓路略有所思地盯着帳頂,神色複雜地說:“馬上攻打鞑靼皇都了。”卓路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轉向沈二安:“我等了足足八年,沈二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