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飛來豔福
第47章 飛來豔福
任誰聽來,呂布都純粹是在明知故問。
作為會行走的核彈,呂布早在其他兵卒抵達戰場前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投放出去了,當真是靠一身王霸之氣于轉瞬間結束戰鬥,燕清為上戰場一事滿心抗拒、糾結半天,最後卻做了個圍觀群衆。
看燕清默然無語,呂布也沒耐心老老實實地等下去,不聲不響地就催着赤兔靠了過來,微一傾身,面色如常地猛一擒住燕清随意搭在缰繩上、被寒風吹得冰涼的手,粗魯地又問了一次:“可傷着了?”
燕清的心神還沉浸在聒噪土雞一秒變高冷鳳凰、以及那難以言喻的威武霸氣所帶來的震撼餘韻中——平日裏見慣了呂布的各種挫樣,曾經堆砌的光輝偶像形象早碎成了渣渣,經此一役,則奇跡般地有了複蘇重鑄的跡象。
便任呂布抓了個正着。
不過在發覺呂布的所作所為後,燕清也半點沒有不悅地意思——當衆作出這個親昵動作的,可是方才大發神威吓退整一城人、一身奪目光環閃耀的戰神呂布!
燕清雖神色依然寵辱不驚、淡然自若,心尖卻激動得微微一顫。
還叫他下意識地想起了在曹營中最受曹操恩寵、榮耀滿身的元勳夏侯惇。他雖能力算不得陣中第一,可無論是生前死後,從曹操那所得到的恩賜榮賞,都無人可與之媲美。
為人臣子,能混到夏侯惇那個地步,可謂生而無憾。
從對安逸的養老生活的憧憬裏回魂,燕清能清晰地感覺到那只綽綽有餘地包住自己手的闊掌有厚厚的繭子,既粗糙有力,又幹燥溫暖。
不過燕清做夢也沒想到呂布純粹是心情過于愉悅,才會如此沒話找話。考慮到對方有時表現出驚人的小肚雞腸,他就理所當然地,就将呂布此刻的表現歸作得意炫耀自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天大本事,又拐彎抹角地諷刺他之前拒絕跟上戰場時找的一大堆借口,好嘲笑他貪生怕死一通。
于是不着痕跡地掙脫後,燕清平複下激蕩的心境,微微一笑道:“主公說笑了,沖鋒者唯您一人,清所在的後方有子龍親自坐鎮,除了能充分瞻仰您萬夫不敵、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之雄偉英姿外,是半根毫毛都傷不着的。”
燕清一旦恢複了正常,說話也變回了滴水不漏的模式,呂布也不知不覺地斂了笑,淡淡地瞥了不遠處忙活的趙雲一眼,半晌才沉聲附和道:“哦。子龍确實不錯,不愧為先生所薦之人。”
燕清見他态度說變就變,卻是早習慣了這份陰晴不定,如今連句翻臉比翻書還快都懶得腹诽了。
呂布仿佛也喪失了談興,将眼一垂,冷冰冰道:“外頭風大,重光身子單薄,還是莫招了風邪,進城去吧。”
Advertisement
燕清笑吟吟道:“清正有此意。”
自前刺史陳溫病逝才過去了短短半月,作為揚州州治的壽春城就連遭了幾次兵革之災,家家戶戶儲存來過冬的糧食被袁術劫掠了大半,又有不少年富力強的青壯被強征入伍,是以被陳璃等人抛棄的城中百姓滿眼麻木,見呂布的軍隊入城也無動于衷,仿佛一點都不關心接下來等待自己的命運是什麽。
燕清四處留心,自然不會錯過這些生活被害得困苦不堪的城民,到了議廳便勸呂布先嚴明軍紀,命兵卒秋毫不犯,再分些軍糧出來,又敞開官府庫房,将裏頭積壓的那些布匹散發出去,赈濟民衆,先助他們解了這燃眉之急。
呂布無所謂地揮了揮手,道:“全權交由重光做主。”
燕清微微一笑,卻不似以往般直接應諾離去:“請主公也移步,與清一同前去。”
一來,他讓呂布廣施恩惠,卻不是做好事不留名,自然要讓被恩澤所眷的百姓們清清楚楚地記住真正關心他們死活的人的長相;二來,則要呂布在衆人眼前表現出對此事的重視,底下的其他執行者才不敢敷衍應付;三來,要避免重蹈覆轍,趁早向揚州的四大族——顧、陸、朱、張家釋放出友好信號。
呂布雖不知施個粥也有這麽多彎彎繞繞在內,但他在除董一事後,就對燕清的谏言一向聽從,這會兒更是多少有些開竅,知曉燕清煞費苦心是為入駐的他軍收攏民心,自是痛快地答應了。“既是重光所求,布自當應允。”
只是起身後剛行幾步,他就猛然想起什麽,響亮擊節,急聲問道:“布竟忘了,方才清點人數時,才發現那姓陳的不知何時跑了,可要派人去追?”
燕清卻問:“主公以為如何?”
呂布眸光森然:“自是——”他忽地一頓,劍眉峰聚,驀地将要出口的肯定答案拐了個大彎,尾音充滿不确定意味地揚了一揚:“不必?”
燕清眨了眨眼,含笑贊許道:“袁術絕非寬宏大度之人,陳璃又極為貪生怕死,棄城而出後,逃避罪責且來不及,豈會蠢到自己撞到刀口上?”
陳璃雖貪婪寡義,卻沒蠢到極點,自然不會天真到以為只要自己去通風報信,就能将功折罪,會叫袁術不計較他不戰而逃、叫剛打下還沒捂熱乎的壽春丢了的重大過失了。
呂布沉默聽着,末了卻撇了撇嘴,似是不以為然,燕清不禁将眉一挑,好奇道:“主公又是如何做想的?”
呂布也不看他,悠然盯着人來人往的廳門,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條斯理地瞟了燕清一眼。
燕清則難得地将茫然之色流于言表。
呂布冷哼一聲,卻是铿锵有力、擲地有聲道:“若是重光将城丢了,只要性命無虞,布就不會怪罪半句。”
燕清:“……”
有話好好說,不要一言不合就煽情。
燕清頗不自在地輕咳一聲,先一本正經地感謝了一下呂布的無條件信任與感天動地的厚愛,再強調一番袁術跟他根本不具半點可比性,最後言歸正傳道:“只是還需緊閉城門,這些天裏莫叫他人進出了,以防走漏了消息。”
他的表情與話語內容分明十分嚴肅,然而因周遭流動的空氣都充斥着小心翼翼的味道,無形中被沖得和緩不少。
對此,呂布也似有所察,聽罷只輕不可聞地嗯了一聲,當場就命親衛去跟副将趙雲說了。
于是乎,壽春牆頭數度變換大王旗一事,其他諸侯暫無機會知曉,印象基本都還停留在袁術大張旗鼓地出兵打自己從兄上。
說起來,燕清真正主持的施粥不過一次,也就是伴随呂布的那回,之後被其他事務纏身,基本就在自己官邸和議事廳之間兩點一線地過了。
好在為了不引起袁術的懷疑,令他避不進城反倒不美,燕清目前所做的事情也極有限,因此就他一文官在此,也勉強忙得過來。
然而燕清怎麽也沒料到的是,除了預期中希望達成的那幾個效果外,所做的這樁善事還給他個人招惹了一樁不大不小的風波。
這事還得從他在呂布軍入駐壽春城的二日後,送到他官邸上的一張拜帖說起。
深刻地吸取了郭嘉那回的慘痛教訓,除加強對信件的初次篩選工序後,燕清哪怕再忙,也不會放它們不管超過一天。
于是當揚州的大族之一,顧家送來拜帖後,燕清很快就發現了,秉着為呂布探探口風的心,他次日便焚香沐浴,親自上門,與又驚又喜的族長顧曦敘禮畢,得設宴待之,攜領入席,滿是親近之意。
待飲過數巡,顧曦已有微醺之意,忽道:“吾等仰慕重光之智略卓絕已久,今幸得瞻拜,更觀君有霞姿月韻,英英玉立,雅人深致,宛若天人,乃真名士也,心更歡喜。”
乍一聽,就與燕清過去打過交道的那些人的開場白無甚區別,燕清也對此習以為常,客氣地也恭維了對方幾句,并未提防半分。
不想有意觀察這鐘靈毓秀之人的顧曦,見燕清神采英拔,談吐優雅,卻又進退有序,處之泰然,心中更覺滿意,終于下定決心地撫髯一笑,話鋒一轉,蘊意也随着劇變:“又聞重光尚未婚娶,亦不曾過問擇婦一事,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此為由古至今之常理也。”
“而曦家中恰有一女,乃正妻所出,往來最為鐘愛,常得某精心教誨,現年方二八,年歲可不正與君相當。又幽閑有容,飽讀詩書而腹有英英才氣,正是秀外慧中之婉娩好女,堪為偉丈夫之良配,定不至辱沒重光之天人之姿。”
提及女兒品行容貌時,顧曦口吻雖謙遜,用詞卻半點不卑亢,頗有幾分引以為傲之意。
末了他矜貴一笑,對表面雲淡風輕、內心實則五雷轟頂、目瞪口呆的燕清懇言道:“倘若得幸,曦欲與重光結秦晉之好,願将小女許君做夫人,試厚顏招君為婿,不知君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