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升官沒發財
第55章 升官沒發財
贊禮官得了劉協旨意,唱出豫州呂奉先之名時,原本為些瑣事吵吵嚷嚷的庭上霎時變得落針可聞,就連屢次使絆子的王允都只翕動了下唇,未發表任何意見。
随着沉重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燕清的眉頭也擰得越來越緊。
一道高大威武,雄傲睥睨的身影倏然出現在殿門,正是腰系獅蠻寶帶,身裹亮銀輕铠,雖未着劍履,渾身氣勢卻不減分毫,震懾逼人,面容冷峻的豫州刺史呂奉先。
他微眯着眼,銳利似刃的視線飛快在略有躲閃之意的群臣中掃了一圈,精準地落在了一臉嫌棄的燕清身上,惡劣地扯了扯嘴角,這才俯身行禮,口氣倒是難得一見的恭恭敬敬:“豫州刺史呂布,參見陛下。”
見着風采尤勝當初的呂愛卿,劉協的喜悅之盛難以言喻。
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想着死馬當作活馬醫,聽呂布所派的軍祭酒燕重光之策,讓他前去一試,如今呂卿家奉诏親至,既展現了對朝廷的忠誠,多半也是覺得只依賴部下辯才不夠穩妥。
劉協将背脊挺得筆直,力圖展現出最大的威嚴,語氣卻極親切道:“愛卿平身。今日專程前來,是為何事?”
呂布聞言一頓,卻未立即答話,而是先意味不明地瞥了表情緊繃的王允一眼,輕不可聞地哼了一聲,将對方氣得臉色發青了,才不急不忙道:“臣近覓一重寶,特來獻予陛下過目。”
劉協愣了一愣,居然與他意向中的截然不同,非是為解張濟之擾而來的?
想想也是,從诏書送出,到呂布趕來,還沒多太長時日,不夠叫帶着辎重的軍隊行進到長安來的。
“噢,愛卿有心了。”
劉協再經失望,倒比上回要好了許多,畢竟有戰無不勝的呂布在,就是一顆實打實的定心丸。
他勉強打起精神來,命近侍備金盤去接取呂布口中所言重寶。
別人不知道,燕清還能不知道那能勞動他家主公專程跑一趟,免得有所閃失的‘重寶’是什麽嗎?
果不其然,等近侍到了身前,呂布于衆目睽睽之下,大大方方地從懷中掏出個用碧色絹布敷衍一裹、只比他拳頭小一圈的玩意兒,随意往盤中一放,衆人皆清晰地聽得悶悶的“咚”的一聲。
Advertisement
作為唯二的知情人,燕清見他粗魯随便,眼皮不由得顫了一顫。
就算那一大坨玉不怕被輕易摔壞,看在它偉大的象征意義上,也得小心輕放啊。
況且那麽着急送還給皇帝做什麽……
燕清雲淡風輕地以目光追随那不知厲害的近侍手中托盤,心裏卻是滴血不已,止不住扼腕嘆息。
那可是後世早已遺落,地位最為尊崇,絕無僅有的珍貴文物,傳國玉玺啊!
明明曾落在過呂布手裏,離他不過咫尺之遙,卻硬被呂布的心急還得錯失良機,連親眼目睹一次此物真容都沒了機會,更別提拿在手裏細細把玩一番了。
劉協并不抱甚麽期待,卻是給極了他家呂卿家面子,拒了近侍代勞的請求,親自拆了皺巴巴的絹布。
當裏頭那物的真容映入眼簾時,毫無心理準備的他渾身劇顫,旋即狠狠地倒抽一口涼氣,雙目圓睜,霍然從龍椅上一站而起!
衆臣見他如此失态,嘩然聚去,唯恐有恙,結果這一看,瘋得比小皇帝本人都還要厲害了。
此藍田玉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有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乃傳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帝王符應,以和氏璧雕就之國之重器,正是于自熹平六年那次動亂後就失散的傳國玉玺也!
在一片情緒激蕩,痛哭流涕,反複叩拜以歌功頌德的官員當中,燕清剛要也跪着做做樣子,省得顯得太過另類,就被場上另一個面色毫無波瀾的高頭大漢給一把掐住胳膊,不由分說地連拉帶拽,将燕清拖到了幾人粗的柱子後面。
燕清見呂布環着雙臂,半句話也不說,只面無表情地死盯着他,目光似餓狼一般,就隐約有種不太妙的預感——這事兒恐怕不是那麽容易糊弄過去的了。
燕清不自在地輕咳一聲,若無其事道:“主公怎這般心急,一得勝就送玉玺來了?”
呂布微眯起眼,皮笑肉不笑地反問一句:“完璧歸趙不過是順便,布一番苦等未果,現只想明白,自己究竟是何時下達了叫重光奉诏面聖的命令?”
見呂布臉色陰雲密布,仿佛随時要把自己暴打一頓的虎視眈眈的架勢,燕清極識時務地耷下腦袋,歉然道:“主公在前線征戰,清不好以瑣事相煩,就越俎代庖,擅作決定了一回,确為清之過也。”
他認錯态度良好端正,呂布卻得理不饒人,還捉着他話裏的漏洞,冷冰冰地掠他一眼,不依不饒地諷道:“重光說笑了。若真是瑣事,又怎能使動布之軍祭酒?”
燕清還是第一次知道呂布也能這麽伶牙俐齒,不禁愣了一愣,莞爾道:“重光憑己身之力,無需打擾主公便可解之困,自是瑣事。”
呂布輕哼一聲,冷然道:“先生不但辯才驚人,還兼具日行千裏之能,連布之愛駒也需甘拜下風。”
燕清雖感理虧,卻也聽着極其不爽。
縱使他知道呂布有些不學無術,這比喻也着實惡意過頭了。
赤兔再神駿非凡,也只是一匹被呂布騎來騎去的馬兒,怎能将畜牲與自己麾下的首席謀士相提并論?
換做旁人,定要視作這做莫大羞辱,氣而拂袖而去。
可燕清在生氣之餘,卻忍不住替呂布找借口開脫:自個兒的确臨時起意,自作主張、有戲耍主公之嫌不說,還帶着能将張遼跑到長安來面聖;呂布又擺明了正在氣頭上,有些口不擇言也是難免;況且對行兵打仗的武将而言,陪伴着自己征戰沙場的愛馬是最忠貞不渝的戰友,在心中的地位往往比妻妾甚至子女都要高,鼎鼎大名的關羽被曹操俘虜時,心志堅定,不為利誘,金銀珠寶羅衣美人皆都不要,不也被赤兔所打動,忍不住收下嗎?
再者,大丈夫不拘小節,孰輕孰重、孰疏孰親,他個活了兩輩子的人,怎麽還能分不清?
呂布平日如何待他,除衆人有目共睹外,他也是心知肚明,何必計較幾句盛怒下的惡語,傷了主臣間可貴的信任與和氣?
只是呂布發脾氣愛胡亂說話的壞習慣,以後要好好教教,免得在其他心高氣傲的幹将面前犯了這毛病,徒惹麻煩。
為臣者禍從口出,招致殺身之禍的,在這東漢末年可是屢見不鮮;為主為将對屬下輕辱妄言,招來背叛離棄的,也是不計其數。
最典型的就是祢衡先出言不遜被黃祖所殺,後有黃祖蔑甘寧盜匪出身被叛離。
燕清自我開解了一番,然而……
他還是挺生氣的!!!
燕清正要開口,呂布卻率先忽斂了陰沉的臉色,語氣緩和許多道:“布雖知重光出自一片好意,然自得你離訊後,布日夜兼程,只因恐如肅小兒那回般,叫先生險遭了不測。又實是焦慮不堪,才無意出了羞辱之語,為布之過,定下不為例,望先生虛懷若谷,此次莫究布之失言。”
不但不經提醒就直截了當地承認了錯誤,還保證不會再犯。
燕清怔了怔,就跟見到自己一貫調皮得厲害,極不争氣的孩子一夜之間變得無比懂事,知錯就改的父母般欣慰,那股徘徊不離的火氣,也在恍然之間就悉數散去了。
他釋然一笑道:“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雖說事急從權,清此回到底是言而無信,是有錯在先,現不過是挨幾句訓斥罷了,既無從辯駁,也不可能有什麽怨言。只是主公日後切莫對他人如此。”
呂布毫不猶豫:“好。”
主臣二人剛有些摩擦,轉眼就冰釋前嫌,燕清還饒有興致地想,這傳出去多半又是一段佳話。
結果眼見着這茬就要徹底過去了,呂布卻猛然想起了之前未得答複的疑問,宛若無意道:“可是陛下有新旨要下予重光?”
燕清颔首,随口道:“是,清需往涼州去去,總不能叫馬韓二勢白撿了個官職,卻老厚顏無恥地在其位不謀其政吧?叫朝廷知道尚有可用之人在側,也省得大事小事都要主公施以援手。”
呂布平平靜靜道:“哦。”
主臣兩人說完悄悄話後,沸騰的朝臣也平息下來了。
在龍顏大悅的小皇帝興奮地要給他屢建奇功的呂愛卿加官進爵,大加賞賜時,呂布難得好心一回,沒再進一步刺激臉色泛青的王允,謙遜地以自己德才不配來推拒了劉協硬要封他的大将軍一銜,只領了次一級的正二品骠騎将軍,秩二千石,又得封萬年侯。
還依然堅持事一了就自個兒回豫州,繼續管他的豫州事務。
劉協雖不太樂意,但呂布執意如此,又不禁感其不貪功之忠烈。
燕清大約是在場唯一一個感到怪異的了:骠騎将軍可是史上被封給張濟的職位,而萬年侯則是樊稠的。
如今雙雙落到呂布頭上,他不但不覺得欣喜,反倒感到有些晦氣。
王允則是見呂布如此上道,而奪回玉玺又着實是大功一件,便在呂布闡清袁術的狼子野心後,也附和着記下他的平叛之功,接着在呂布的請求下,知情識趣地就揚州刺史一職正式給出符節,授予燕清。
燕清原想着這揚州刺史職給賈诩或徐庶較好,但既然呂布已然做主了,他也唯有接受。
結果呂布在告退之前,又幹了樁叫燕清眼前一黑,而小皇帝則心花怒放的事。
只見他抱拳一揖,铿然道:“布不才,願代領一千禦林軍,親讨卓賊餘孽張濟部!”
呂布明目張膽地搶自家軍祭酒剛領下還沒熱乎的活幹,劉協自是求之不得,哪有不允的道理,不等皇甫嵩表态,就欣然拍案道:“大善!此事托付給呂愛卿,何愁賊兵不退?如此,朕便靜候愛卿拒敵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