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找準定位

第106章 找準定位

盡管知道被郭嘉誤會,産生了錯誤的高看,可燕清也着實解釋不清自己是如何這般清楚袁紹帳中那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隐秘事的,唯有心塞地默認了下來。

這兩樁事來得匆忙,解決得倒也快。燕清與郭嘉分工合作,由他去應付皇帝帶來的小麻煩,再讓郭嘉去寫好給袁紹的回信。

倒是在究竟怎麽應對上,他們出現過一些分歧。

呂布信心滿滿,興致勃勃地道袁紹若真敢領兵來犯,只消帶上三萬士卒,就能将他打個落花流水,铩羽而歸。

燕清與郭嘉則都覺得,兖州初定,諸将意異,見殊心疑,不定服從,內部動蕩,極不穩固。就如張邈貪生怕死,連摯友曹操都信不過,這回輕易投降了,可要如何處置這個不安定的因素,也是個不小的難題。

何況他們趁虛而入、攻占曹操據地時,所打的旗號是以順讨逆,除暴安良,在現今人手短缺,兵馬疲困的情況下,沒必要跟剛蓄精養銳了一段時日的袁紹對上。

暫避鋒芒,方得步步為營,急攻猛進往往只是戰術上的成功,卻會帶來戰略上的不利。

省得鹬蚌相争,反平白叫西北方的黑山軍和東邊的公孫瓒占了便宜。

袁紹既然假惺惺地勸和,他們索性反其道而行,直接賣他一個人情,表示不再追殺曹操餘部,甚至還願意将曹操的家眷原封不動地歸還。

除非袁紹不惜撕破臉了也要把這一仗打起來,不然足夠堵住他意欲發難的話頭了。

只不過袁紹想出兵的目的,根本不是給故友曹操讨回地盤,而是分一杯羹罷了,被呂布這麽一退,他是進也不好,退也不好,唯有将這個虧默默咽下去的份。

燕清目光切切地看向呂布,溫聲征詢道:“主公認為如何?”

呂布理所當然地嗯了一聲。

燕清盡管不感到意外,也還是感到松了口氣。

在東漢末年,戰事頻繁,諸侯相争,可對俘虜來的敵首家眷,除非兩勢之間有着深仇大恨,都是以送回或扣押為主,以此示仁善,極少會禍及家人,将其無端殺害。

史上的呂布在灰溜溜地逃出長安時,亂軍也沒殺死他的家眷,只是沒放還罷了;曹操在将桃園三兄弟打散時,也沒加害劉備的夫人兒女;燕清向來非常贊同這種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做法:誰知道今天還你死我活的敵人,會不會成為明天一起勾肩搭背的隊友呢?

既可結個善緣,還能得個好名聲的無本買賣,他是有多少就想做多少的。

尤其那回去曹營親善,在那些時日裏,就跟曹操的家屬處得十分融洽,尤其是虎頭虎腦,豁達愛笑的半大小子曹昂,和小胳膊短腿、拿着弓箭追在後頭,奶聲奶氣地認真請教哥哥箭法的曹丕……

當他們統統落到自己手裏後,無論是出自道義上的考慮,還是身為穿越者的情懷,燕清都一點也不想為難他們。

只是已經吃下來的兖州,以及程昱和荀彧那幾個多智近妖的精英謀士,就是斷無可能讓出的了。

“為免袁熙于歸途中不巧遇上什麽意外,”燕清着重咬了‘不巧’這兩字,旋即笑道:“不妨由我們點上一千兵馬,親送他一程?”

誰知道袁譚一計不成,會不會還留有什麽後手,非得致袁熙于死地,好将污水潑到他們頭上,逼得袁紹不得不戰?

“此舉可行。”郭嘉扇了扇風,也笑說:“袁紹此人,雖有進取之心,卻喜好顏面,毫無決斷,偏聽偏信,要事上則優柔寡斷得很,現又經營着豐沃富饒的冀州,很是景氣,定也對自己傾巢而出時,會否遭張燕與公孫瓒聯手襲擊感到忌憚。而一旦錯過這大好時機,他再想有動作,也只剩下幹瞪眼的功夫了。”

這都秋末冬初了,又是北方的夜間,着實稱不上熱。可燕清觀郭嘉搖扇,雖心裏明白這是刻意裝逼,還是覺得這舉動是說不出的潇灑好看,不禁伸手一抽,一下就将他手裏的重扇奪了過來,自己也有學模學樣地扇了幾扇,立即就喪失了興趣,将扇重新合上,擱回桌上道:“話說回來,曹操帶着那幾萬部曲兵,究竟去哪兒了?”

郭嘉不甚關心道:“怕是正在徐州境內等着,想待袁紹發兵,再借其掩護,強攻青州罷。”

“青州?”

燕清喃喃地重複了一次。

作為跟兖州、徐州與冀州接壤,東側臨海的青州如今混亂不堪,詭異地呈現出被同時被多方割據的局勢。而曹操之前奇兵突入,跟田楷拉鋸了好一段時間,因主要致力于發展兖州,始終騰不出精力來趕跑對方。

截至目前,一為頗有政聲、當初遭董卓下放至北海郡的太守孔融;二為屯兵附近,以管亥為首,伺機而動的黃巾賊匪;三為公孫瓒私表的青州刺史田楷。

正所謂貪多嚼不爛,燕清傾向于踏踏實實地發展,并不想着急地參合進多方混戰裏頭,便暫未想着要打青州的主意。

只是他光顧着想孔融在北海遭的匪患,怎麽就疏忽了整個青州的情況?

收編那流竄到兖州作惡的數十萬青州兵後,曹操在青州還有些殘餘勢力,之前沒能将它掌握,是将重心放在兖州身上、稍顯力有不逮的緣故。

現傾盡全力的話,就憑這三股形如散沙的勢力,是絕無可能抵擋得住曹操的精兵的攻勢的,的确稱得上是個不錯的選擇。

只是曹操非常清楚,呂布能雷厲風行地直扼他要害,也不惦記近在眼前的偌大青州,就斷無可能會心大地放他一條活路,給他機會卷土重來的。

而一旦呂布從兖州出兵,曹操就真的去無可去了:要麽認命降了呂布,要麽轉頭投奔袁紹。

現故弄玄虛,想迷惑他們以為他帶兵往并州去了,實則蟄伏在青州邊境,等他們的注意力和火力被袁紹的兵馬吸引過去,就肯定顧不上妨礙他打下青州了。

“确實很有可能。”

燕清一想通這點,對郭嘉的話就信了九成,不由面色凝重,仔細思忖了起來,結果剛一起頭,就被呂布的小動作給打斷了思路,滿臉無語道:“……主公。”

只見呂布不知何時拿起了被燕清剛剛奪來、又興趣缺缺地放在案桌上的扇子,讨好地給燕清扇起風來,狗腿得不忍直視。

成何體統?

他手勁大,倒讓這把華而不實的扇子生平第一回派上了實際用場,讓郭嘉心疼得有些眼抽抽,倒不是在意做事一向別具一格的呂布給自家首謀扇扇風這一茬了。

“噢。”

呂布面無表情地将扇子收了,往後一仰,總算老實了下來。

燕清剛要繼續打斷的思路,心裏就依稀覺得剛才對那份殷勤的斷然拒絕,或許會傷到呂布的面子,不免有些內疚,又不想他得寸進尺,索性安撫性地自袖底伸出手來,輕輕地拍了拍呂布撐在竹席上的手背。

等呂布麻溜兒地順杆爬,暗中将一條腿伸過來,牢牢地勾住了燕清的,燕清不免覺得好笑,倒是無形中安下心來,接着想正事去了。

他并不慶幸于提前發現了疏漏,倒并不是因着這畢竟這只是他們的猜測罷了,更多是懊惱,只覺費盡心思布下的天羅地網,在曹操眼裏簡直疏漏百出。

他曾經想着,史上的呂布若是不貪戀濮陽城,而是聽陳宮的話及時殺出去截斷曹操後路,或者那逮住了曹操的兵卒認出眼前人是誰,沒将他放跑而是綁了送到呂布跟前,就能斬除這個心頭大患了。

然而歷史的進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只能操控得了開頭,而發展和結果就得靠後續的機變和不斷的描補了。

失去了往常被他賴以為生的料敵先機的底氣,燕清一開始還難免惶惶不安,那對手可是老奸巨猾、常得天助的枭雄曹操啊!即便看着是已經被攆得到處亂跑,很是狼狽了,只要一天不知道他的死訊,或是一天不把他捉到手,就永遠不可能放心得下。

後來漸漸适應了這些壓力,燕清不僅變得淡定許多,也慢慢地走出誤區,琢磨明白了過來。

在才智上,他固然遠不如郭嘉徐庶賈诩等人,可世上并無完人,他根本沒必要,也不可能,去不自量力地将所有事情都包攬在自己身上啊!

有這群火眼金睛的智士識破對手陰謀,為呂布出謀劃策,保駕護航,他只需要适當地以自己對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歷史的熟悉,對這些計略核查推敲一番,好好讨論後再共同判斷;還能做一根牢牢拉住呂布,對他進行引導勸誡,好不一頭腦發熱、就胡亂作死的缰繩;偶爾再在內政和拉攏人才上發揮一些作用,就已足夠。

從迷茫、糾結、煎熬、到調整狀态,最終找準自己定位,真正踏實下來,燕清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不過他掩飾自己情緒的功夫極其深厚,無論是目光銳利如郭嘉,還是對他心思敏感如呂布,都對此一無所覺,從他那雲淡風輕的表情來看,皆都慣了信他一直成竹在胸,勝券在握呢。

談完了正事,已是三更半夜了,郭嘉以扇一掩,打了個哈欠,便要告退回帳。

“竟這麽晚了,”聽得他這一聲哈欠,燕清方才如夢初醒,問得現在時間後,登時臉色一變,趕緊催道:“快去歇息吧。”

雖說郭嘉的體質大有增強,膚色紅潤,身形也較之前被風一刮就倒的單薄,變得健實了一些,可燕清總還惦記着他英年早逝一事,不留神就讓他熬了夜,心頭緊了一緊,絮絮叨叨道:“這秋去冬來的關頭,最易着涼,切莫貪涼,多加保暖……”

郭嘉翻翻白眼,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你倒能操心,只是那大病初愈的并非嘉也,而是另有其人吧!”

燕清看出他的敷衍和得意,危險地微眯着眼,多了幾分不怒而威的氣勢:“噢?不過剛養了那麽一兩肉,奉孝就已忘形至此?”

原先慵懶地躺在一邊,聲也不吭的呂布倏然坐了起來,将臉一板:“奉孝向來羸弱,确實當聽此勸,以身體為重。”

同時被主公和燕清以嚴厲的目光看着,饒是郭嘉也有些招架不住,只好老實應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