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公瑾詐降

第114章 公瑾詐降

饒是郭嘉之才策謀略堪稱舉世罕覓,辨人批命亦是神準異常,也未能料到自己還有明明都醉得不省人事了,還能被上司粗魯灌入醒酒湯,逼着清醒過來的一天。

只是當他痛苦地睜開眼,正要發作,就看到了笑顏如花的燕清背後跟着個印堂發黑,兇神惡煞,只憋屈不言的主公。

極善審時度勢的郭嘉,當場就被這可怖光景給惹得一個激靈,迅速将心态給調整了過來,只憊懶地擡了擡眼簾,等暈陶陶的腦子恢複片刻,才簡單問道:“幾更了?”

燕清笑容可掬:“三更已過,四更未至。”

“你也知道這是什麽時候。”郭嘉滿腹牢騷,瞧着虎着臉的呂布一身驚天怨氣,不難想象自己醒來之前發生了什麽,想笑又不好笑出來,只得強忍下去,長嘆一聲,問道:“重光有何要事,竟連這一晚功夫都等不得?”

“自是十萬火急。”燕清讨好地把他扶正,又披上一件厚實的外衣,省得他被晚上的冷風凍着:“早些與你和主公定下,就能早些放信鴿上路,他不就能早些趕去?”

郭嘉以鼻子重重地出了口氣,不置可否道:“何人?”

燕清萬分肯定道:“你看周瑜周公瑾如何?”

“廬江太守?”郭嘉蹙了蹙眉,身為揚州別駕,他對這個世家出身,這一年裏政績出挑,考評出彩,相貌很是英俊豪銳的青年雖有印象,卻并不算深:“主公麾下文武如雲,若真細擇,未必就沒好的人選。何故用他擔此大任?”

燕清的興奮勁兒還沒下去,也早做好了長篇大論的打算,聽他質疑,便溫和一笑,徐徐道來:“依清之見,公瑾為英隽異才,極有膽略,初初為其友伯符……”

……

十日後,由傾力說服了呂布與郭嘉兩人的燕清所送出的信件,經幾只渾身雪白、體态圓潤的鴿子之足,靜悄悄地到了廬江舒縣的太守官邸,輕輕落入一指如蔥根的手中。

周瑜展開布絹,見這密信的落款處竟是主公印戳,不禁惑然凝眉。

輔人解密釋碼之物,雖置于書房之中,與機密一同無時無刻不着親随看守,只是周瑜智極,平日又頗有閑暇,出于謹慎起見,早已将其了然于胸,如自幼便熟讀的經史子集那般倒背如流爾,完全不必再仰仗那些外物,就可即刻進行解讀。

他卻不慌不忙,先把布絹重新卷好,攏入袖中,溫然一笑,先屏退侍婢,步入密室之內,又命人在外嚴密堅守,才獨自伏在案前,細細審閱。

讀完不過是半盞茶的功夫,只是待陷入思緒之中的周瑜走出室內,侍衛們卻足足候了幾炷香的時間。

“這封送去甄城,這封,”周瑜喚入一親信,淡淡一笑:“就送去壽春。”

因呂布軍中唯有事關緊急時,才采用飛鴿傳書這手段,是以暫未得人知曉。周瑜一邊暗自籌備,一邊耐心地等了幾天,果真就等來快馬幾匹,收到幾封煞有其事,實則言之無物的假信。

他也認認真真地回書幾封,遣人馳送出去,便慢條斯理地準備了十數車糧草,點上一百餘原就是只聽命于他的部曲,竟是要親自押送着這批軍資往北去了。

沿途每逢崗哨,得人問起,他也不避諱,只風度翩翩地答所攜物資是奉主公之命,取了廬江一郡今年收成的三成充作軍備。

因不容有失,需他自領人,盡快送去甄城。

因袁紹與公孫瓒為阻止呂布進一步北侵,而組成聯盟一事已廣為人知,備戰禦敵的措施無可厚非,周瑜這套說辭,也未得任何人質疑,更不敢耽擱了要事,任他一路暢通無阻。

直到半月之後,忽然徹底失去這行人的蹤跡,又未聞他進入兖州境內,才惹起了軒然大波。

帶着糧草辎重,衣冠濟濟,劍佩锵锵的百餘人,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地在自家勢力範圍憑空消失?

只可能是生了異心,半途轉道,改投別處去了。

等途中其他郡守後知後覺到周瑜的不妥之處,趕緊着人通知遠在兖州州治的呂布時,周瑜叛呂投公孫的消息,也已在頗感得意的公孫瓒的刻意宣揚下,廣泛傳了開來。

呂布毫無疑問被觸了逆鱗,感到顏面掃地,當即勃然大怒,對周瑜之背叛深惡痛絕,不但在議廳裏當着諸多部下的面将他罵得體無完膚,摔了好些杯皿,不管不顧地寫了好幾封痛陳怒斥其毫無操守、薄恩寡義的信,大張旗鼓地送去周瑜的新東家公孫瓒處,給注定要混得風生水起的前部下添堵一回。

因不滿主公冷待苛用,改投旁人的舉動并不少見;因自具慧眼,因更看好目前暫弱勢那方的前程,不惜從強勢的東家往低處走上一走,轉身“下嫁”的做法也不罕有;走前不厚道地将前任主公狠剮一刀,來個破釜沉舟式的借花獻佛,換取信任和看重的行徑雖得人诟病,也未到遭人唾棄鄙夷的地步。

呂布現好歹為舉足輕重,割據三州的強勢枭雄,當初識人不清,辨人不明,又待人不足,現不過是損失些錢糧和顏面罷了,還對此耿耿于懷,懷恨在心,居然追罵到別處去,反倒有損風度,惹人發笑爾。

只是不為外人所知的是,臉色鐵青的呂布一回到裏廳,一身滔滔怒火轉瞬就不翼而飛了,反倒暗含期待地看向燕清:“如何?”

不說他這很有本色演出嫌疑的表現确實精湛,且說他勇于自黑的決心,燕清就不得不捧場地來個擊節鼓勵,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詞,将他狠狠地誇了一通。

直叫呂布渾身書臺,才看向郭嘉道:“如此一來,那些個瓒紹布下的耳目定當中計。”

郭嘉颔首:“這些可都是你教予公瑾的?”

燕清搖頭。

他只大概講述了計劃,和希望周瑜能達到的目标,至于具體策略,就全放權給周瑜一人制定,他們負責配合即可。

本以為要等上十天半月,周瑜才會定謀,不想他如此效率,當天就開始采取行動了。

周瑜這種智商情商具在,能讓史上起初對他不以為然,甚至頗懷惡感的程普都對他贊不絕口的厲害角色,在詐降和反間這方面,可謂是天賦異禀。

燕清一開始就不打算班門弄斧,打着任他自由發揮的主意。而收效就目前看來,也的确很是不錯。

籌碼不帶夠,詐降就不可能打動得了人。周瑜尚未成婚,并無家小可帶,要讓公孫瓒放下戒心,又要徹底‘激怒’呂布,自然就是帶些他最需要的兵糧去了。

郭嘉微眯起眼,玩笑道:“嘉不解的是,重光分明與他見面不多,卻極是信任。就不怕公瑾将計就計,來個假戲真做?”

“有主公神武雄才之珠玉在前,又有摯友伯符如魚得水在後,放眼看去,不過是螢火之光而,怎配與日月争輝?”燕清既然敢放周瑜出去,就是自持有他不會背離的籌碼。抿唇一笑道:“未免太小瞧公瑾了。”

郭嘉黠然道:“嘉只得一雙魚目,自不及重光慧眼。還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只當你是愛公瑾姿貌出衆,方及信之。”

燕清眉心一跳,作勢踹他:“你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白日無端生胡言。”

呂布插話道:“只因那些個蠅頭小利,他們就能對公瑾深信不疑?”

“主公此言差矣,那可是滿滿十幾車的糧食,好大的手筆,怎能叫做小利?”

也就是呂布財大氣粗,才不把一郡的三成收成看在眼裏。可在周瑜權限之內,這已經是他能一下調動的最多糧草了,加上百來精銳兵卒,足以彰顯誠意,也夠讓據着荒涼幽州,耽擱務農,哪怕有修生養息一段時日,一打起仗來也多得捉襟見肘,正為這犯難的公孫瓒心花怒放。

燕清糾正完了,又鄭重其事道:“降将攜重禮而至,又是公瑾這般雅達聰哲之仕,公孫瓒斷無置之不理之理,無論是疑是信,都得予以接納。更何況公瑾擅談論,與其相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再有主公這些罵信助上一臂之力,他要在營中周旋一二,非是難事。”

沒準以周瑜的人格魅力,叫善于發掘将才人才的劉備都會為之心折。

燕清莞爾道:“即使最終不得取信于瓒,亦可拂袖而去,轉叫袁紹起疑,覺我軍與瓒軍互通,以贈糧草為信,共謀他所據冀州也。”

周瑜帶着這引人矚目的糧草與人馬,轟轟烈烈地進入了作為幽州州治的薊縣,不等他叩開城門,聽聞此訊的公孫瓒便按捺不住心中火熱,親自策馬出迎。

公孫瓒非是甚麽求賢若渴之人,之所以對周瑜另眼看待,不惜降尊纡貴,将他接入官邸之中,又招來諸将,擺宴清談,起初是愛他此棄暗投明之舉,有痛擊呂布傲狂之效;後則是喜他行事果決識趣,直斷自個兒悔路,奪了如此之多的糧草送來,被呂布恨得儀範皆失。

雖知周瑜于江東一帶頗具聲望,有名士美譽,可真正一見這風流美丈夫,哪怕是少時被稱贊姿貌甚美的公孫瓒也嘆為觀止,心中喜悅。

待宴畢,周瑜彬彬有禮地先做告辭,公孫瓒也回了內廳,因他帳中未設軍師,商議事情也只是跟自己那幾個從弟和長史關靖一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