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玉榮本來以為武貴妃來,是來尋了她的麻煩?

結果恰恰相反。

武貴妃的态度非常的好。

這一位與玉榮聊話時,便是表明了來意。

“上一回,本宮攏了耿妹妹去禦花園,險些害了耿妹妹。本宮倒是做錯了。”

武貴妃臉上露出了後悔的神色。

當然,這等神情是真?是假?

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武貴妃的态度表示了出來。

“娘娘,那哪能怪了您?那是一起子人起了壞心思。說起來,娘娘也是受害者,讓那些幕後的人利用了一回。”

玉榮回了話。

她旗幟鮮明的說道:“再說了,那一回,有了德妃娘娘相救,妾與腹中的皇嗣皆安。說起來,便是一樁過去的事兒。妾也是瞧着聖上主持了公道,倒不再覺得有什麽委屈不委屈了。”

玉榮的這話。

武貴妃聽了後,便是眸子微眯了一下。

随即,武貴妃又是眉眼彎彎。

她露出了笑意來。

Advertisement

武貴妃說道:“是啊,是耿妹妹這麽個理兒。聖上做主了,咱們自然都是接受了事實。”

武貴妃嘴裏這般說。

可實際上呢,她還是跟同來的嬷嬷使了一個眼色。

然後,玉榮就見到了武貴妃給的所謂賠禮?

一尊送子觀音。

玉榮瞧着,跟當初正統帝給她的那一尊,也是相差不離。

真是值了老鼻錢的好物件。

“送子、送子,倒是合了宮中各宮的姐姐妹妹們的心意。”

玉榮笑着望了送子觀音。

“如此是娘娘的美意,妾便是收下了。妾謝娘娘的賞。”

玉榮的态度,自然擺的低了。

畢竟,武貴妃的示好,她收下了。

這一年的夏暑。

玉榮過的不甚的自在。

懷孕嘛,做為一個孕婦的日子,自然也是熬一熬的。

特別是孕期的一些反映,是有些利害。

倒是折騰了玉榮好些日子。

後宮中,玉榮得到的消息,倒是甚平靜。

又或者說,大家夥的目光,都讓朝堂上給挪開了。

乾清宮。

正統帝最近的日子不好過。

當然,正統帝也習慣了。

哪怕是帝王,也不可能順風順水,萬事随心。

“甄氏、甄家……”

看着奏章,正統帝念了四字。

這四個字像是刻在了正統帝的心中,讓他不舒坦太久了。

“李善。”

正統帝擱下奏章,喚了一聲。

作為皇帝的貼身大伴,李公公躬身應了話。

“聖上,奴才在。”

“把查到的,關于甄家的那些……全給朕拿來。朕要再看看。”

正統帝吩咐了話。

“諾。”

李公公應了話。

正統帝的手中,當然是有暗衛的。

這些探子,就是正統帝的眼睛。

正統帝對于甄家一直另眼相看。

這怎麽不可能盯緊了?

關于甄家的黑料,正統帝不知道收集了多少。

這真不是冤枉了人。

而是甄家就是那麽一個地方大族。

那真是良莠不齊。

若說欺男霸女,兼并良田,人命官司,放了印子錢,這些算是地方大族都會幹的事情。

那麽,真想追了這些事兒,哪一個大家族都有。

端看是這一個家族落沒落難,或者說,有沒有失去了權勢。

若沒有,這些都不算事兒。

若是落難了?

不缺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這些就像是那些官員收的賄賂一樣。

哪一個官員的屁股下面,真有幹淨的?

端看是如何收?

有沒有落了把柄。

又或者,自己沒有直接收了,可是那家族裏有人專門會利益交換的。

這裏面的門道多。

可這等封建時代,就像是哪一個衙門裏都有冤死鬼是一樣的。

律法?

那是人定的。

何況,人家官員還講了禮儀,還講了道德呢。

這人治,也是人來治理,不是嗎?

律法之外,還有人情的。

“聖上。”

李公公呈上了正統帝要的,那些暗衛收集來的資料。

很厚實的。

那簡直一下子,都在正統帝的禦案上,擱不下了。

正統帝的眼角,都是跳動了兩下。

“朕記得,朕一個月前看時,沒這般多?”

正統帝可不會認為,他記錯了?

那怎麽可能。

李公公躬身,小心的回道:“暗衛又查了一些新的罪證。奴才已經單獨整理出來,請聖上查閱。”

正統帝瞧了一眼。

果然,那單獨貼了封條,是厚厚的幾大疊啊。

正統帝擺擺手。

“朕知道了。”

正統帝要看了這些資料。

李公公當然是貼心的,又神隐了。

可李公公的心中,卻是嘆息了。

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李公公要說,他是天下間最能摸清楚皇帝心思的?

李公公敢認了第一,沒人敢認第二。

當然,這等小心思,便是李公公自個兒也不敢多想。

做了奴才,那得揣摩了主子的心思。

不然的話,辦的事情不合了主子的心意,能有好收場?

可李公公的主子,那是皇帝,是天子。

這天子的心思,揣摩出來了,又不能揣摩透了。

畢竟,竊視聖心,這是大罪,死罪。

所以啊,李公公這一個奴才,哪怕是得寵的,在宮中也是威風八面的。

那做事還是謹慎小心的态度。

就怕哪兒犯了皇帝的忌諱。

可偏偏似李公公這等皇帝信任的心腹,都是不敢踏錯了半步。

至于給親人謀了好處?

這哪用謀了?

李公公知道,他的主子是一個手松的。

真是得了皇帝的信任。

自家的親人,皇帝就不會虧待了。

至于給其它的謀了福利,賣了皇帝這兒的消息?

李公公可不傻。

可偏偏李公公就覺得,母儀天下的甄皇後很傻。

當年,天子還是王爺時。

甄皇後就是擺了一張臉,裝了什麽賢惠王妃?

可偏偏吧,又讓做王爺的主子知道了。

這一位在娘家時,可是有一位青梅竹馬的表哥。

在李公公看來,這做了王妃,不一心一意的巴着還是王爺的主子?

那是什麽?

就是背叛。

等後來先廢太子,被太宗皇帝廢了。

甄家人倒敢,腳踩了兩條船?

而當時的甄王妃,居然還敢在自家主子跟前,給娘家人賣好。

還想提拔了親弟弟做什麽王爺的伴讀?

憑什麽?

憑甄家人臉大?

總之,李公公就是甄皇後打從嫁入皇家時,心态就不對。

後面更是步步錯。

總之,等着成為太子妃時,再想後悔?

問題是那會子,如果不是為了東宮的安穩,李公公覺得他家的主子啊,怕是真做不到跟這一位甄皇後表演了什麽相敬如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