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尤則旭這才不得不趴回去,緊張而疑惑地看着她。玉引清了清嗓子:「咳,你跟王爺禀的事兒,我們方才小議了一下……覺得應該不是皇長子的意思。」

「那是……?」尤則旭一怔。

「這個……阿祚那天被皇長子留在乾清宮中玩,回來與我們提了一句。說端柔公主擔心你的傷勢,問了他好幾回。」她邊說邊目不轉睛地打量他,「你和端柔公主,是什麽時候開始有這種情分的?」

「啊?!」尤則旭驚得一下子又撐起來,再度疼出一層冷汗。他倒一吸氣,顧不上多緩就驚愕地望向她,「王妃您、您別多想……我跟端柔公主就見過一回,哪有什麽‘情分’……」

玉引則被他的反應弄得有點想笑:「我就問問,你不用這麽緊張。有沒有的,你說實話就是,又不算是什麽錯。」

她一時擔心尤則旭是不是顧忌她與東院的關系所以不敢直言,然則尤則旭将痛意緩下去之後,神色卻變得有點古怪。

他很平靜,又好似在避什麽一般的躲着她的姑娘,聲音低低的:「真的沒有。我……我有喜歡的姑娘了,跟端柔公主當真不熟。」

「有喜歡的姑娘了?」玉引瞧着他這閃避的神色,便覺這姑娘不是和她有關就是和王府有關,便追問下去,「誰啊?說來聽聽。你也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了,若是咱府裏自己能做主的人,我回去跟王爺打個商量。」

「我……」尤則旭稍一噎,目光似乎因為添了希望而亮了些,轉而又暗下去,「不是王府裏的人。是……尤家一位世交的女兒,我會自己同家中說的,不勞王妃操心。」

玉引眉頭微蹙,還是覺得不對勁。但她沒再繼續問,想着這些事還是随緣就好,她要做的是将關乎端柔公主那部分告訴孟君淮,讓他看怎麽辦。

房裏,尤則旭在王妃離開後兀自靜了會兒神,然後頹喪地跌回床上趴着。

王妃方才問話時,真有那麽一瞬,他想告訴王妃那姑娘是誰。但話到了嘴邊,他還是不敢說。

他倒現在都還記得,當年則昌在府裏犯了事被趕回家時,祖母替則昌鳴不平,而祖父又那麽無奈而又沉肅的口吻說:那是謝家!

他更加清楚,在府裏的這些年,府中上下對謝家的兩個女兒是怎樣的态度,對他和尤則明又是怎樣的态度。

——她們是府裏真正的「表小姐」,管王爺叫姑父,所受待遇與和婧她們相比,只差個郡主封位;但他與尤則明,則跟選進府的普通伴讀沒什麽差別,被人叫一聲「表公子」,其實在東院是半主半仆的身份。

謝家的人他們根本就高攀不上。如若跟王妃說了……他都不敢想象王妃會是怎樣的反應。

Advertisement

或許會震怒于他的癡心妄想,又或許會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但不論是哪一樣,她大概都不會許他繼續跟着師父、不會讓他繼續待在錦衣衛了。

那是讓他十分恐懼的結果。

他不想像家裏一樣将全部前程都寄托在姑母、或說是寄托在阿禮身上,他想拿自己的本事去拼。

他也想象過,或許在他建功立業了之後,王妃會主動為他牽上那條紅線呢?

正院,孟君淮歪在榻上一邊慢悠悠地給小明婧念詩聽,一邊時不時睃一眼坐在榻邊的謝玉引。

她從前宅回來後,就明顯帶了一種異樣的興奮。說完正式後他問過她一回,她兩眼放光地跟他說:「我覺得……尤則旭八成是看上我正院的哪個姑娘了!」

然後她就這麽一臉怪笑地琢磨起來,還讓珊瑚把正院的名冊都拿了過來,執着根毛筆又圈又畫的,「篩查」的模樣認真得堪比他們錦衣衛辦事時的神色。

這都多久了?有兩刻了吧?

孟君淮看不下去,将手裏的書放下,擡腳踢踢她:「哎。」

「嗯?」玉引回過頭,他哭笑不得:「這位師太您最近是不是過得太沒趣?這麽‘鑽研’人家孩子的心事,你不怕佛祖笑話你?」

他越想越好笑。想當初她剛嫁進來的時候……那叫一個「六根清淨」!他留宿在她這兒,跟她蓋一個被子她都別扭。他解釋說是因為榻上只有這一床被子,她就很理所當然地想再去給她取一床來!完全沒有自己已經嫁為人|妻的意識!

再看看現在……啧啧!人家琢磨起別人的親事了。

他便認真道:「你要是沒事幹,我去幫你尋點……咳,小孩子不能看的話本?這類書翰林院那幫人也能寫,絕對香豔還能配圖!咱一起看看?」

玉引:「……」

誰說要看那個了!!!

她繃着臉将手裏的冊子往他腿上一拍,倚在他懷裏的明婧就嘿嘿嘿嘿地笑了。

「不許笑!」他虎着臉一拍明婧,明婧瞅瞅他,很大方地把自己正嘬着的手指拿出來跟他「分享」,他歪頭一避,被抹了一道口水。

「……」孟君淮邊擦擦臉邊跟玉引繼續說,「你就別操這個心了,他要是肯說自然會說。現下他不肯說你又想知道……不如讓側妃問去。」

「得了吧,我對他沒什麽看法,但尤側妃現下只怕看他真不順眼。」玉引籲了口氣,将冊子一放,「罷了,不看就不看。先說說,端柔公主的事兒怎麽辦好?」

「這事啊……」孟君淮沉吟着,搖了搖頭,「若壓根不是端柔公主安排的,咱直接跟她說便很尴尬;若是,咱跟她說又傷她的心。」

「那……」玉引望着他。

孟君淮斟酌片刻,一喟:「我給皇長子遞個信吧,畢竟藥是借他的名義送過來的。」

這個信遞過去後,一點兒回音兒都沒有。

轉眼間又十幾天過去。孟君淮養好傷後多歇了幾日,在陪明婧過了一周歲生辰後再度離京,玉引才突然聽說端柔公主要來拜訪。

她接過帖子時都有點懵,皺眉問芮嬷嬷:「公主怎麽說的?」

「公主說來賀儀安翁主滿月和加封。」芮嬷嬷這般回道。

這倒是個明面上的由頭。為明婧請封的折子是在她出生後不久就遞進去的,現下才冊,倒正好跟滿歲湊了個雙喜臨門,近日來道賀的人一直不少。

玉引便也不好拒絕,回帖說随時等她來,幾個堂妹都會在府裏等她。

第二天上午,端柔公主就來了。

她進府後先來向玉引問了安,又與和婧、蘭婧她們說了會兒話,其間玉引一直懷揣着好奇想看她會問尤則旭不會?等到午膳後,她可算提了!

孟瑜婧帶着點羞赧的笑,瞧瞧在庭院裏玩的堂妹們,将坐在堂屋的玉引往西屋中請:「嬸嬸,我跟您說幾句話,我們進屋吧!」

「哎,你就在這兒說不行?」玉引成心吊了她一句,孟瑜婧低着頭:「您都看了我半天了,您知道我想說什麽……」

玉引就屏住笑依言與她一起進了屋,瑜婧半請半按地将她推到羅漢床邊坐下,她剛坐穩,瑜婧就問:「嬸嬸,哥哥說那個錦衣衛在您府上養傷……他還在府裏嗎?」

「那個錦衣衛」?

玉引對這個稱呼有點詫異:「你都不知道他叫什麽?」

瑜婧搖搖頭:「我就跟他見過兩回。上回您知道,就在乾清宮,我也沒出來;再往前,是他去我府上搜查,我當時有點生氣,沒想着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