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易國的春日來的比中庭和耀國都遲那麽些時日,春日和冬日是易國最長的兩個季節,當中庭和耀國都進入盛夏的時候,易國才堪堪初夏,溫度逐步攀升,在兩個月之內就會降下來,進入秋天的氣候,然後短短的秋日之後,迅速的就會進入冬日。

初夏的氣溫,非常合适,不冷不熱的,碧藍的天空,總是層疊着雲朵,不時的制造一時片刻的陰涼,不論是在地裏勞作的,還是在街上的小販,都不會感覺到了氣候的悶熱。天上的突然一片陰雲,很快散去,看看天空,不是雲朵的緣故,看着快速掠奪的影子,易國的大人們依舊擡頭看了一會,小孩子們追着跑,他們見多了那只來自耀國的獅鹫飛過易國天空的情況,依然覺得新奇,誰讓人們向往飛行,而且那只獅鹫從不落地,神秘感依然很強。

從那次耀國遣派使者之後,這只獅鹫就是不是飛過耀國,從來不迷路的準确達到目的地,易國國都,還是宮苑內,就為了把來自主人的禮物和書信送給易國的國君。

桓真停下自己在紙上劃動的筆,天上敞亮的叫聲,讓他知道什麽來了,心中默默嘆口氣,再次為那位耀國君的行為無解,他和那位耀國君的私交真的沒看上去的那麽好。

他摸不清那位耀國君的想法,每次來信都是無聊的問候,正事的內容竟然是在一堆牢騷當中,抱怨自己國內的情況,洩露了一些情報,讓桓真摸不清這是陷阱還是故意的,反正目前不想和耀國交鋒,桓真讓自己不去深究這些內涵,淺淺的勸慰幾句,說說自己同樣的煩惱,卻絕對不會洩露一絲情報。

兩人書信之間,如果被人看到,絕對不會相信這是兩個國君頻繁的書信往來內容,絕對會懷疑其中有什麽他們不知道的暗碼。兩人在書信當中,唯有的正兒八經交談的事情,也只有關于修煉的了。

在上次和易國大戰,宗縱收獲了桓真修習的功法一部分,在中庭的時候,又和桓真進行了探讨,回國的短時間內,進行了修習,發現自己的成長極為迅速,宗縱絕對不排斥力量的增強,而且這是多好的和桓真交流書信的理由啊,有什麽疑問,宗縱都寫上來了。桓真這個性格高潔的人,絕不會在這方面算計宗縱,也很認真的恢複了,畢竟宗縱天縱之才,有些疑問,也讓桓真耳目一新,頗有收獲,兩人共同進步。

如果是知交好友,這是多麽讓人喜聞樂見的事情,偏偏,桓真對宗縱放不下心中的戒備,無法把宗縱當中好友。在不斷的書信交流當中,對宗縱,桓真或許有了那麽一絲情誼,但是總歸比不上家國大事,宗縱稱不上朋友,更不能說是知己。

桓真的眼界相當寬,三生的經歷,讓他見多了太多優秀的人,天才,他經歷的三生所圍觀的人生當中,除開第二生那個廢材,第一生和第三生哪一個不是人傑,第一生所交的朋友當中,多少人文武雙全,才華橫溢,第三生的周圍,那些毀天滅地的強者,那些天才出衆的門人子弟,他所見的真的很多。可是縱觀所有人,桓真也不得不承認,宗縱此人不會比任何人遜色。哪怕在第三生那個世界,宗縱也一定會成為天下有數的絕頂強者。

抛開宗縱性格上和自己完全想法的放縱一面,宗縱在其他方面,桓真都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這樣一個人,要說桓真心中沒有一絲欣賞,那是不可能,只可惜,橫在他們兩人中間的東西,太多,也太複雜,也是桓真放不開的。

将紙筆收拾好,桓真移駕到獅鹫那裏,不說對宗縱是什麽想法,對那只獅鹫,桓真還是挺喜愛的。到了地方,獅鹫看到桓真,扇了扇翅膀,獅子毛茸茸的頭讓桓真蹭過去,無知的動物,一點都不覺得而自己風塵仆仆身上的灰蹭着人有什麽不對。它就是很喜歡桓真而已。

對主人,不是喜歡,那是敬畏,最開始對桓真,獅鹫也是怕怕的,誰讓當初桓真把它從天空拽落的記憶還是很深刻的,會喜歡上,是因為這些日子經常來,比起其他烏糟糟的人類,桓真身上的氣息,非常讓它喜愛,想要親近,連當初的教訓也忘記了。

桓真伸手摸了摸獅鹫毛茸茸的頭,取下獅鹫身上的一個小盒,裏面裝的是宗縱給他寫的信,他一點都不想和宗縱的書信內容被暴露出去。拿了盒子,和獅鹫玩了一會,命人好生招呼之後,回到自己的寝殿,打開盒子,裏面的內容,不出桓真意外,多是廢話,又是洋洋灑灑幾十張,在中庭沒覺得宗縱有這麽多話呢。

老樣子的回了簡單的內容,只有在宗縱的修煉上,桓真寫的稍微多點,這回信的分量,比起最開始的兩三頁,多了三四張,對宗縱而言,絕對是讓人愉快的事情,看,桓真也有很多話跟他的。

一天用來清點耀國送來的禮物,當晚就有禮官妥帖的準備回禮,一次兩次還生疏,如今也習慣了,回禮準備的很快。其中有精品,也有些特産,這是兩個國君之間的非正式的來往,也無需準備國禮一般盛大的回禮。倒也減輕了禮官們很大的工作量。

除了這些官方準備的禮物之外,桓真也會自備一些小禮物,自己手寫的字畫什麽的,他不知道這些東西,性格張揚,不好風雅的宗縱會怎麽對待,也不在乎。卻不知道,宗縱對這些與喜好不符的小禮物,非常珍惜,專門在自己的寝殿內,弄了一個小房間,收藏這些小禮物,不是欣賞,讓耀國一些知道的,都訝異他們主君的愛好怎麽雅致起來了,還會欣賞字畫了。

Advertisement

易國自從上次和耀國大戰,并且獲得了勝利之後,國內陸陸續續就有很多他國的探子,耀國派使,之後獅鹫常來的情況,因為太明目張膽了,根本就不是能夠隐藏得了的情報。黑暗中的席森,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封鎖得了廣為人知的秘密,易國和耀國有交往,并且很友好的消息,就随着獅鹫經常往來的證據,被證實了。

截獲了一些情報的席森,将情況報告給桓真,桓真将魚餌一點點的撒入池水,看着漂亮的魚兒們浮上來,争奪食物。“該來的始終要來,做好準備吧,戰争又要來了。”在中庭就已經有了苗頭,宗縱做的好事,不過是讓那些揣測有了強有力的證據而已,就算要争辯,在所謂的事實面前,易國又能争辯什麽,不,在別有用心的人面前,什麽争辯都是沒有用的。

耀國太強,易國崛起的太突兀,根基不穩的易國,只會讓人興起打壓的念頭,絕對不能讓易國變成下一個耀國,也不能在增加耀國的力量了。他們可曾想過,他們這樣做,不是将易國推向耀國嗎?或許有想過,但是能夠消滅易國,又何必在乎将易國推向耀國的事情,打殘了易國,就算推向了耀國的又怎麽樣?

這是宗縱想看的嗎?一個虛弱的易國,正好被接收,一個潛在的敵人,無需自己動手,就泯滅了。将魚餌一抛,桓真身上凜然煞氣一閃,不管是誰,敢伸手動易國,他就斷了對方的爪子,他要世人知道,易國的主意,不是那麽好打的。不管是宗縱也好,還是其他強國也罷,他桓真,還有他的易國,絕對不會輸。

去年和耀國的大戰,改變了一下易國周圍的趨勢,未國已經并入易國,耀國當初打敗,也退出了大量的土地,陸陸續續被一些國家分割,其中易國除了未國,沒有去理會這些。易國的強勢崛起,讓周圍的國家側目,夾着一戰之威,随後又有中庭之輝,易國有了喘息只會,征兵練武,讓軍隊再次得到了補充。

有了桓真的勝利之姿,對于練兵之事,完全參照桓真的吩咐,加上桓真知道戰争不會離的太遠,對這一塊抓的很緊,這麽短的時間,也訓練出了一批可以上戰場的合格士兵,就是少了實戰而已。最要緊的将領們,桓真也抽緊時間給他們進行了深入培訓,一些不具備神奇效果的戰陣,桓真也教給了他們。

易國能夠用的軍事力量确實很欠缺,桓真能做的只能是盡量用兵法戰術,減少士兵們的損失。而且身為國君的他,不可能每一場戰争都上,國的強大,不是國君的強大,還有國力,以及足夠優秀的人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除開耀國那次的意外突襲之外,其他強國直接涉入和易國的戰争是不可能,他們更多的是在幕後推動易國周邊的國家,來和易國戰鬥,消耗易國的力量。

和周邊的國家大戰,易國好歹也曾經這一區域的一霸,桓真相信一些老将們很習慣和這些國家的戰事了,桓真決定将主将的職責交給老将們,一些年輕的将領,跟着出去磨練學習,這樣的實戰機會實在難得,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散發光輝,獨自領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