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節
自己占島為王多舒服,招安?以元五峰的背景,真被招安等待他的就是滿門招斬。
裴霜點點頭,他也是這個意思,只是衛策身邊的官員一直在鼓搗。太平盛世裏,武官想立功不容易,有次機會肯定要狠狠抓住。衛策也不說這事行,也不說不行,反正就是一直拖着,然後拖到他回京。
「元五峰也是一代枭雄,又不在大珠境內犯事,手何必伸這麽長。」衛連舟說着,随即又道:「不過招安……我真懷疑他們有本事上島嗎?」
不想被招安,也不想翻臉,最好的方案就是在他們出了大珠境界之後,未上島之前先把他們全部幹掉,海上不安全,随時會有大風暴,海上不安全,海盜都分了好幾股,海上死人再平常不過。查無可查,事情也就完了。
「随他們去吧。」裴霜無所謂的說着,衛策已經回京,其他人想怎麽辦,管這些做什麽。
衛家三口只是行李就收拾了三天,衛濤的兩個奶媽有一個跟着去,找的時候就說得清楚,一定要能跟着走的。小孩子的奶媽不能随便換,不然小孩子不肯吃奶也是麻煩。這回跟着衛家船過來的還有兩個大夫,兩個奶媽,再加上沈書娴過來時帶來的人,真是一個大部隊。
挑了個黃道吉日上船,先坐貨船到青陽,然後在青陽坐海祥號回海口。把中間轉路的時間算上也就七、八天就能到海口。衛連舟早就往海口寫了信,海口的衛宅交給了文大奶奶打理,沈書君到家之後怎麽也不會是一片荒涼的宅院。
裴霜也搭船一起走了,他本來就是順路過來看看,沈家一切安好他自然也要走了。先坐貨船到青陽,裴霜就此別過,一路上京去,衛家三口卻是換上海祥號去海口。沈書娴抱着衛濤,衛連舟扶着沈書娴,沈書娴看看懷裏的兒子,一雙眼睛正咕嚕嚕的轉着,一點都不帶認生的。不由得道:「果然是你的兒子,到了船上一點不怕。」
衛連舟也看了一眼,有幾分自豪的道:「那是當然。」
雖然天氣有點冷,一路上倒是順風順水,大船到海口之時,歡迎大隊也就緊跟着來了,文大奶奶領着家中衆人,還有相熟幾家的女眷都來了。沈書娴抱着孩子從船上下來,女眷們立即圍了上去,文大奶奶卻是笑着道:「港口風大,要看孩子過幾天再去衛府,大奶奶也是一路辛苦。」
衛連舟也在旁邊道:「先回家吧。」雖然船上并不累,但整頓要好些天。
衆女眷又了一通恭喜的話,這才散去。
文大奶奶備好了迎接的車駕,奶媽,大夫,丫頭婆子還有小厮,更有箱籠無數,沈書娴此時顧不上這些,只是抱着兒子和衛連舟一起上了車,後面全交文大奶奶打理。進了衛家,果然是井井有條,連衛濤的屋子都收拾出來了,就在沈書娴院落的東廂房裏,連小孩子的衣服都準備好了幾箱。
文大奶奶幫着理家這麽久,此時也跟着一起回來。只讓沈書娴去休息,她來安置丫頭婆子們,沈書娴也說不上累,只是擔心兒子,特意叫大夫看了看,說啥事都沒有,沈書娴這才放心。
衛濤的滿月酒是在淮陽擺的,以沈書娴的意思到周歲時在海口擺一場就算完了。計劃的很美好,卻是架不住賀禮一波又一波的來,這是衛家的嫡長子,哪個敢怠慢,最後沈書娴無法,只得另外擺酒,也不說滿月,也不說周歲,只說喜得貴子。
文大奶奶幫着操辦的,都沒按席面算,只按天數算的。女眷們是固定的,男客們實在太多了,幹脆擺了五天流水席,也不管認識不認識的,想過來吃就吃,就是衛連舟也不能認清自己船行的每個夥計。
Advertisement
忙忙碌碌十天來,衛連舟有嫡生子的事在海口是無人不知了,沈書娴休息兩天也覺得自己又活回來。只是她向來閑不住,天天養兒子之餘,又想到以前的盤算,把船行和衛家合并在一處的事,晚間跟衛連舟說起來。
衛連舟想了想,搖頭道:「不好。」
「啊?」沈書娴愣了一下,主要是衛連舟拒絕得太徹底,衛連舟對她雖不能說有求必應,但拒絕得太痛快,這還是頭一次。
「我想衛家和船行是分開的。」衛連舟說着。
大珠的商人地位并不算太低,但像海運,販鹽這種生意,得上頭有人。衛連舟的姐夫要不是定遠侯世子,他姐姐衛氏要不是在侯府立住腳了,這生意他肯定做不下去。但就是這樣,衛連舟每年都要花大銀子去打點疏通關系。
同時海運又不比販鹽,鹽商基本上躺着就能掙到錢。而海商的江山則需要真刀真槍的打出來,這些年不是沒人跟他搶生意搶地盤,他還能立足那是因為他有本這個事。就比如跑外海,他不當這個老大了,再沒有找到合适的人之前,彙豐船行将不會有大船出海。
十來艘大船,一兩千人馬出海,指揮官的一個錯誤決定可能會讓這一千多人全部喪命。當初就連年五都以為,他退下來之後會讓寧寒飛接位,結果他把寧寒飛塞到軍營裏了。現在彙豐是無外海可出,衛連舟又借機把手下的小BOSS們全部捐了小官,以免得他們造反。
不用別人說,衛連舟都知道船行會慢慢走下坡路,即使他一直致力于打造海口這個城市。但沒有外海這個巨額收入在,扶桑內亂,扶桑幾條單線幾乎斷了,盈利會馬上暴減。
跟謝衡恢複了交情,衛策成了國公府世子又尚了公主,定遠侯府情況很好。這樣的背景他繼續當這個船行老板肯定沒問題,就是盈利暴減了,也沒人能代替他,估摸着以後傳給兒子也沒問題。但衛連舟并不這麽認為父子相承就是最好的,當然衛濤要是有這個本事他會很高興把船行給他。
要是衛濤不行,他不介意找外姓人繼任。他掙下的金銀財寶全部都是兒子的,除了家裏這些,還有島上藏着的,那全部都是自己兒子,但船行不是,能者居之。
「還是你考慮的周全,确實要分開。」沈書娴說着,自家兒子有本事就算了,要是沒本事,只怕也是坐不住。海上的世界更多的是需要能力和本事,沒有這個本事坐到這個位子,帶來的只有不幸。
衛連舟笑着又道:「你要是嫌宅子小,再挑合适的換就是了。」
「與其這樣那還不如在別處置房産呢。」沈書娴說着,又道:「青陽也是港口城市,論繁華程度比海口還要強。」
衛連舟無所謂的笑笑,道:「你想買就買吧。」他這輩子都是要在海口的,要是沈書娴想偶爾到別處去,陪她去走走也沒什麽。
海口的春天來得早,沈書娴嫌院裏的花草比較多,襯着春天派來花匠重新栽種。衛連舟照常忙碌着,就是不用出外海了,并不表示衛連舟要退休了,衛連舟這種不算工作狂,但屬于事業心太強,指望着他現在就退休回家抱孩子不太現實。
沈書娴則清閑了許多,未走之前她已經訂好家規,現在照規矩來就好了。每日裏逗逗兒子,跟來往親友女眷說說話,日子也過的逍遙,眼前唯一一件就是春分年齡不小了,該找個婆家,按春分說的,她是跟着陪嫁來的,出嫁之後也要繼續跟着沈書娴。
沈書娴也覺得這樣好,然後讓春分自己慢慢挑選,女兒家一輩子的事,總要挑個可心的。到時候她好好的給筆陪嫁,也不枉春分千裏迢迢跟她過來的情份。
「大爺回來了……」小丫頭傳話進來。
沈書娴只往門口看一眼,然後把小衛濤抱了起來,指着進門的衛連舟的道:「那是爹爹……」
小衛濤咧嘴一笑,連個門牙都沒有。
衛連舟大步走過來,直接把小衛濤抱了起來,個頭長大了好些,不是剛出生那會了,他這個爹也敢抱了。又笑着對沈書娴道:「大哥來信了,嫂子生了,兩個小子,母子平安。」估摸着沈書君能樂瘋了。
「太好了!!」沈書娴差點跳起來,雖然江氏大着肚子時産婆也這麽說的,但那只是憑多年經驗判斷。現在母子平安的生下來,她一直懸着的心放下了。又道:「賀禮我早準備上了,但總覺得少了些。」以江氏和沈書君待她之情,她送再多都是少的。
「打開庫房好好挑。」衛連舟笑着說。他雖然也不知道送什麽好,但家裏的東西可以任由沈書娴挑選。
沈書娴挑挑選選忙了好幾天,最終收拾了五個大箱籠,派慶在過去。衛連舟和沈書娴一起打發慶喜上路,沈書娴又叮囑了許多話,不外乎是問好之類的。慶喜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