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陳大勝剛沐浴完回到……

陳大勝剛沐浴完回到自己的屋子, 便看到桌子上放了兩個大托盤,還有一個他一看便十分熟悉的大包袱。

包袱一準兒是媳“婦”兒送來的,可是這刺眼的珠光寶氣的東西,看便不是家裏送來的。

這是一水兒的配飾。像是金鑲寶石玉珊瑚闊腰帶,麒麟彩玉闊腰帶, 金鑲珠寶玳瑁拼花腰帶, 缂絲六“色”香袋, 雲錦六“色”香袋,鑲珊瑚珠寶火鐮, 金鑲縧帶,各“色”玉質的帶勾, 佩玉……

陳大勝拿着幹布擦脖子,一腳踩着臺階就對外喊了一聲:“萬春陽!”

他喊完, 便從院子的小旮旯,嬉皮笑臉的走出個三十多歲, 瘦若竹竿的太監來。

這是先生給安排的人, 只要在宮內,自己便歸他伺候着。

萬春陽颠颠的跑過來, 讪笑着對陳大勝說:“小祖宗,皇爺的口谕您知道了吧?”

陳大勝瞥他一眼轉身進屋子,對桌子上兩盤東西再不多看一眼, 反倒滿面蜜意的拎起家裏送的包袱打開,一件一件把屬于自己的新衣裳取出來,愛惜的來回看。

這針線一看便不是媳“婦”兒的, 可是他也滿足,媳“婦”被他連累的連個安穩覺都睡不上,這京裏的太太“奶”“奶”什麽日子,他媳“婦”什麽日子?

這可是從內到外整整四套換洗呢,他腳汗多,家裏就送了十雙薄襪……這多貼心啊。

家裏送來的東西陳大勝都愛惜的很,上差伴君他便穿尚服局做的那些,可是跟先生在一起的時候,他倆都穿家裏的東西,一般埋汰地方也都不愛去。

萬春陽誇張的指指桌子上的托盤,對陳大勝又是一陣笑。

陳大勝不想理他,就煩躁的擺擺手讓他趕緊拿開。

桌面上是什麽?他如今認識的,平時前後宮行走,就經常能遇到宗親家的子弟,還有外戚蕭家的,曹家的,馮家的,劉家的,岳家的子弟,更有皇子們與自己的陪讀,這些人身上穿的,腳下蹬的,手裏拿的,眼睛裏看的都就都是這些東西。

在某個圈子裏,也只是家常,不算做稀罕物。

上月鄭阿蠻在自己面前轉了一圈,讓他猜不足巴掌大的小褡裢上鏽了多少朵牡丹花,用了多少樣兒的針法?

Advertisement

陳大勝随意敷衍了幾句,他便得意的說出答案走了,恩~那個小褡裢秀了六十六朵牡丹,用了三十三種針法,五個繡娘一月啥事兒沒做,就給這小爺繡了個五百錢都放不下的小包包?

可沒多久,宮裏宮外宗親公子身上便都有了各“色”精巧的褡裢,接着全燕京乃至舉國上下的年輕公子,身上必要有個精巧褡裢才算撐頭。

獨鄭阿蠻很生氣,這幾日他都不帶褡裢了,他挂金線,銀絲編的小香囊,還每天都換香丸兒,并不跟旁人分享香方,這次便沒人能仿出來了,他就很得意,每天都讓他看得起的人聞聞猜猜?

總而言之那些人活的比打仗還累,感覺他們就像是在打仗,打自己不是很明白,又好像是明白的一種臉面帳……恩~就很傻。

陳大勝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他現在有人照顧着飯食,想吃多少随他吃,還能點菜,頓頓有肉,身上裏外都是新的,他再不敢多求,仿佛多求一點都會遭遇阿“奶”說的各種報應,被從天而降的惡龍抓走,被各“色”花樣的雷劈的粉身碎骨……

他現在除卻先生,最佩服就是自己媳“婦”兒,一切都如她所料,雖然常常接到皇爺,太後,各宮娘娘們的賞賜,他想穿什麽自有尚服局給他置辦,然而這場來自公子們的戰鬥,他就始終置身事外,活的一點兒都不累,也沒有任何人敢于挑揀他分毫的不是。

他就是個穿布衣的!

他的先生被他影響着,也成了穿布衣的,長刀所的七把老刀走出去幹幹淨淨,老老實實,為人端正,辦差認真。他們誰也不會巴結,更誰也不會小瞧,就都憑着本心做事兒,憑着真本事端自己的碗,時間久了便是文官都是喜歡他們的,從無有一人敢小瞧。

先生說的好,如此就合适的很,沒有德行的人便是把身上挂成玉樹,該看不起你的照樣看不起你。

把陳大勝換下來的舊衣拿去給小太監清洗,萬春陽又笑眯眯的進來勸說道:“哎呦~小祖宗,您就看看呗!好歹挑喜歡的挂一件,這不是都聽說了,明兒你要去護國寺呢!那去的都是什麽人?狗眼看人低的玩意兒多了去了……咱們娘娘們不心疼您麽,這都是小玩意兒,說是如今燕京新時興的款式,您就帶着玩兒呗,不喜歡賞人都可以的,她們喜歡給,您受着就是。”

他走過來,半跪着把陳大勝的軟鞋脫下來,又拿起一邊的布巾給他擦腳……陳大勝木着臉由他伺候,這從不習慣到必須習慣都得有個過程,折騰了三月,知道自己确實也反抗不得了,陳大勝便開始默默忍耐起來。

他有時候很委屈的,媳“婦”兒都沒仔細看過這雙腳呢。

看萬春陽不拿走東西,陳大勝就知道他的意思了,肯定又是先生“逼”着自己習慣這些東西呢。

他很無奈的問到:“這都是誰給的?”

要是太後,大娘娘,幾位大宮娘娘便不會這樣随意放着,是要謝恩的。

随便放的便都是小宮的娘娘,用先生的話說,她們确無所求,給東西只是想買個安生?做給上面幾位看的罷了。

可是人家既然給了,你就得記住人家叫什麽,也不必做什麽事情照顧人家,你也照顧不了,可好歹你得知道人家是誰。

現在到底與從前不同了,他是鄭太後經常挂在嘴邊的外孫子,又是佘大伴的……哎~兒子?學生?有時候陳大勝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麽東西了。

接過萬春陽捧來的漱口水,陳大勝邊漱口邊聽着名單子,不能說話就點頭表示知道了。

萬春陽一邊伺候一邊心裏笑,自己家這位小祖宗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燕京有多麽出名,那皇爺心裏稀罕的人多了去了,像是孟鼎臣,常老伯爺,李太師……可這些人,統統沒有陳經歷出名。

年初順妃長兄被封了爵位,就給他下了帖子請他上門吃酒,這小祖宗輕易不愛受情,是誰家都不愛去。他平時下差就跟老祖宗讀書,跟老祖宗種菜,跟老祖宗修複古籍……整日子悶着,人家也是有滋有味,每天兒笑眯眯的。

就連老太後都說,見這孩子周身都輕松,他是個簡單又通透的好孩子。

後來還是皇爺說了句,又不是外人,就去随便玩玩,整日子家裏悶着都起“毛”兒了。

如此,他才去的。

好麽!人是去了,不能空手失禮,人家也随了賀禮了,紅紙包着的大錢兒五百!

這一下便徹底出名了!

好歹是佘大伴的養老兒子,皇爺挂在心裏的臣子,五百錢便五百錢吧,人到了比什麽都強不是。

可是沒幾天曹家請客,皇爺又讓去,這位便直言拒絕了,明說走不起禮,俸銀都交家了,媳“婦”這月就給了五百錢零用,以後每月就只能去一家。

從此這位的名聲,算是徹底蓋過在屋頂挨媳“婦”打的常老伯爺了。

他生的好,宮裏就沒有娘娘不稀罕的,也都是當自己家孩子疼的,老太後一聽就惱了,把他喊到後面問,是不是被媳“婦”欺負了?

這位小祖宗倒好,滿嘴他媳“婦”全大梁第一好不說,人家還給老太後算了一筆賬,我賺多少,家裏有多少,以後要幾個孩子,一個孩子開銷多少……說完很認真的解釋,他媳“婦”兒很為難,養孩子很費錢,現在要早做打算,他是預備最少要八個崽子的。

那認真的呦,就把老太後跟一衆娘娘笑瘋了都,不過她們笑完就更稀罕他了,都說他是大梁第一好的男人,還是最會疼媳“婦”那種,搞的皇爺醋巴巴的,那段時日沒少往後宮賞賜東西,才把天下第一的名聲搶回來。

搞不懂為什麽娘娘們會這樣誇獎,總而言之,自那之後陳經歷便打開了宮中受賞之門,憑着哪個娘娘弄到點好東西,都會貼補他,就當成自己家孩子貼補。

沒辦法,他窮啊,人家要養八個。

第二日一大早,陳大勝早起,就自己收拾床榻,按照習慣,他還捎帶打掃了院子,再帶着弟兄,提着腰刀按照基礎刀法的套路,一起走了幾十遍。

等到都是滿頭大汗,就各自回去換洗,精精神神的都換上了家裏送來的品藍“色”夏衫。

臨出門的時候,萬春陽好說歹說,這位爺才順手從托盤裏,抓了一條金鑲寶石玉珊瑚闊腰帶随手塞袖子裏,算作是用了。

沒法,萬春陽只得等他走了,便帶着人,端着兩個托盤去給老祖宗交賬。

陳大勝不懂宮裏的花套,可他有個好辦法,就是我不懂我交給懂得的處理,就全部上繳他先生。

他得的東西多了,卻從不敢往家拿,實實在在被那只羊弄怕了,怕傾家“蕩”産便只能給先生寄存着。

佘伴伴今日也穿了素服,不提背後的立場,玄山大師德行确實稱的上名僧,如此為尊重他也要穿七日素服,以示尊重。

佘伴伴起的遲,萬春陽到了他才用早膳,吃的是他兒媳“婦”孝敬的面粉制的小菜包子,那包子不大,一口就能吃完的,偏他享用的認真,要細嚼慢咽充分感受滋味,三五口才吃完。

吃的高興了,偶爾擡頭看到萬春陽,又看他端來的兩大托盤東西,佘伴伴便問:“誰家給的?”

這時候的萬春陽是不敢嬉皮笑臉的,他一臉肅然的躬身回話道:“回老祖宗,那幾個缂絲香包,是葉貴人賞的,東西是她娘家上月從琢興州走的水路送進來的,往宮裏一共獻了十二箱東西,這香包便是一起來的,都是挑上好的給小祖宗送過去的。”

邊上有人拿過一個小托盤,挑出六個香包擺好,送到佘伴伴面前給他看。

萬春陽就繼續在下面彙報道:“裏面的香料小的找太醫院周院判逐個驗看過了,就是一般的小蒼蘭,月桃,白芷等香料制成的香丸……可新缂絲卻是少見,是個稀罕物,像是這樣的東西,燕京的老鋪子一個要賣到七十貫。”

佘伴伴端起碗,認真喝了湯,漱了口之後才用手指挨個點着這幾個香包道:“葉家,也就是這點出息了,笨的提都提不起來!偏她喜歡冒這種尖兒,你見過宮內随便用外香的麽?”

萬春陽點頭附和道:“是,如今娘娘們也只用尚食局司“藥”上的材料制香呢。”

佘伴伴自然是心疼自己兒子的,他用眼睛一掃那些玩意兒就知道了價值,于是輕微點頭道:“給你們小爺兒上了賬去!嗨……私房體己都存到我這兒了,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老祖宗語氣“露”着一股子炫耀勁兒,萬春陽就湊趣兒:“那是,小爺也沒爹沒娘了,就剩個您心疼他,那家裏的老太太年紀大了,小“奶”“奶”也忙的很,不依靠您依靠誰去?小爺是看都不看,直接就讓小的給您端來了。”

佘伴伴一臉無奈的搖頭道:“還是小呢,來往交際都不懂,還得教着……”他又掃了一眼這些破爛玩意兒便說:“哼,都欺負我勝兒不識貨呢。”

萬春陽把東西交給接賬的太監,步步跟随着佘伴伴道:“要不是您“逼”迫着,就是金山銀山丢在地上,小爺未必會低頭看一眼,不過也有意思,這不是臨走麽,小的就說,出門子呢,小爺好歹佩一樣兒,人就沒回頭的随手一抓,好麽,這一堆就兩樣東西能看,人家就抓了個最好的。”

佘伴伴對自己學生兒子的一切都好奇,聞言就住步回頭問:“哦?他抓了個什麽物件?”

萬春陽輕笑:“一條價值三百貫的金鑲寶石玉珊瑚闊腰帶,舒蘭殿的郭貴人給的,小爺那是天生的富貴手呢。”

佘伴伴聞言一笑,便開玩笑說:“什麽天生富貴手,天生砍人的手還差不多,你是沒見過他在戰場的時候呢……舒蘭殿那邊?”

他又停下來左右看,問了一句:“舒蘭殿有啥?”

有人很快過來笑眯眯的湊趣道:“不是什麽好地方,也就一點蔥蘭被照顧的不錯,現下正開着呢。”

佘伴伴聞言點點頭,轉身便往皇爺那邊溜達,見了皇爺便說:“哎呀,聽說舒蘭殿的蔥蘭開的可好看了!”

皇爺今日也着素服,剛進了早膳,出來便聽到佘伴伴這樣說,他聞言無奈嘆息道:“你便是給你兒子存私房,也不必日日賣我,賣多了朕就不值錢了,隔三差五才是好買賣是吧?後面還有老太太呢,你去她老人家那邊找補找補?真的,老太太富裕着呢,也不缺錢兒!她巴不得被你反複賣。”

佘伴伴才不接這個話,卻打岔說到:“你說他們出宮沒?”

皇爺徹底無奈,就用手虛點點他。

陳大勝此刻沒出宮,他才走到蕭妃娘娘住夏宮的小半山,走到門口的時候,正巧遇到了二皇子楊貞。

這位是皇子,他自然是立刻住步,躬身行禮問好道:“拜見二殿下。”

二皇子楊貞在外名聲很好,他長相英俊,溫潤儒雅,脾“性”更是疏朗潇灑,加上皇爺大業當中,又在一衆皇子裏算作有實在戰功的,如此,他成為太子的呼聲就很高。

可高不高的,陳大勝不是很在意,他與自己的先生早就超脫了。

楊貞見是陳大勝,便親熱的喊他:“呦,飛廉也早啊,還是咱們六神仙面子大,這一個個的都來接他了。”

飛廉是皇爺給陳大勝起的字,那既然有字了,旁人再喊陳大勝的名字就是失禮了。

陳大勝客客氣氣的笑着說:“沒辦法,不接着轉身就找不到了。”

說完便一起笑了起來,早就慣熟了。

皇爺是個粗犷人,最厭惡前朝的對親情的約束,那前朝每年除了重要慶典,皇帝一般都是自己用膳。

咱現在的皇爺就怕一個人用膳,除最常跟他在一起的佘伴伴,他是很喜歡跟兒子們,還有親人們在一起相聚的。

現下雖不能一個桌子了,便坐在下首,一人一個小桌吃飯,那也是好的。如此二皇子沒少跟陳大勝一起蹭皇爺飯。

進得小半山的小山宮,早就等的不耐煩的六皇子楊謙便頗急的蹦出來,這孩子沒城府,就一溜煙的喊着:“二哥好!二哥安,多謝二哥來接……”他毫不猶豫的穿過自己的親哥,直奔到陳大勝面前,就一臉親人啊~幾生幾世,今日總算得見的表情道:“飛廉兄!天君今日可有話讓你帶與我?”

自從陳大勝被賜了字,六皇子便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那是比他親爹還親的那種自己人,飛廉乃是風□□字,他們都是神仙,自然是一派的。

從此,這大梁宮南大門便多一怪景,叫做陳老刀呆看獅子,六神仙對空傳道。

陳大勝喜歡坐在城牆後對着吼呆坐,這六神仙滿宮找不到知音,旁人見了他便躲,他便抓了一個陳飛廉,能吐沫橫飛在他身邊叨咕好久神仙故事。

陳大勝見識少,念書也不多呢,便對一切知識有着充分的好奇,如此六神仙講多久他就能聽多久。

只他不愛說話,六神仙便覺對着空氣唠叨,回家就跟自己母妃蕭娘娘嘀咕,說是恍若無人,猶如對空說話,時候長了便有了那個陳老刀呆看獅子,六神仙對空傳道的故事。

陳大勝見到六皇子,表情便放松又自然的問好道:“廉貞星君好。”

不這麽說,定要聽一個龐大的說古受封過程,反正就是要證明,他是神仙,不是這家的孩子。

六皇子想起什麽來的立刻道:“哦,飛廉兄你萬萬不要這樣稱呼了,我的仙位與二皇兄名字犯沖,本君卻已經調離北鬥第五位了……”

陳大勝就滿面認真的打聽:“哦?卻不知星君現在何處任職?”

六皇子點點頭,略略有些羞澀的道:“咳!本君現在是北鬥第八洞明外鋪星君。”

陳大勝立刻捧場道:“如此,外鋪星君好。”

六神仙滿意極了,立刻回禮:“飛廉兄好,卻不知您今日在何處行風?可有仙牌禦令,正巧本君今日無甚雜事,可與飛廉兄一起……”

只他這話還沒說完,便被那殿上的美“婦”跺着腳急聲攆着道:“這都什麽時辰了?你倆演上瘾了是不是?趕緊走着,走着啊,那邊老和尚都入壇子了,我看你們也到不了……”

二皇子忍笑的拉着兩個人就走,心想,滿宮上下,也就這兩個自在人了,倒是真真有趣的很。

夏宮前,皇子出行非同小可,兩位皇子皆有四馬之車,陳大勝最小也可乘二馬,這是特地厚賞的儀仗,只這次有。

他的車就乖乖巧巧跟在皇子車,與九思堂孟鼎臣的車駕後面。

兩位皇子的出行響動就有些大了,為了體現皇室對護國寺的重視,這次儀仗卻是滿的,親衛所派了兩班三百人左右護送,前有八輛清街車先走,後有配套的鼓吹,黃麾,測天的車輿緊随,更有羽保,華蓋,旌旗,罕畢乘随車簇擁……

陳大勝的車子不是自己用的,卻是跟弟兄們一起乘坐的。如此車雖大,便略略有些擁擠,說沒兩句話呢,那邊便有小太監笑着來請,說路途不近,二殿下請經歷大人前面敘話。

若是依照前朝的儀仗,該乘四下不遮攔的明車,便不能這般自在,這不是才第二年麽,為安全計,皇室如今出行都是乘坐的四下遮掩的拱車。

陳大勝聞言也沒多想,便跟着這小太監一起上了前面二殿下的車子,掀起車簾他進來一看,好麽!孟鼎臣還有六神仙都在這裏呢。

六神仙看他便笑,他胖墩墩的往邊上挪動一下道:“飛廉與我一起坐!”

陳大勝笑笑,撩開袍子便坦“蕩”的坐在他身邊,正對着對面的二皇子與孟鼎臣。

才剛坐好,便聽到外面鼓樂齊鳴,這邊便緩緩的動了地方。

陳大勝只跟皇爺出行過,那次他緊張,便沒敢細看,這次卻掀着簾子看了好一會才回頭認真說:“好像比皇爺出行,多了好些傘蓋這些。”

孟鼎臣與二皇子互相看看,就一起笑了。

後孟鼎臣才解釋說:“陳經歷不知,咱們皇爺簡省,自然能不花就不花,可北護國寺建寺将近千年,又在民間聲望極重,玄山大師慈悲為懷信衆頗多,咱們自然是要給一定的尊重的。”

今兒也奇怪了,六神仙竟然一句話不說,陳大勝扭臉看去,就見六神仙便撇撇嘴道:“咱們跟他們不同,咱是道門的星君!”

哦,原來是這樣,這幾天扮演道門的神仙啊!

陳大勝忍笑點頭,卻對護國寺充滿了好奇,便繼續問孟鼎臣:“久聞令主出身南護國寺,本是一樣的,卻為何北護國寺聲望這般高?”

這話就戳中對面二人的心了,就見二皇子先是撇嘴,最後就忍耐道:“嗨,這話就長了,陳經歷可知,這寺廟除了燒香拜佛,其實它還有個作用。”

陳大勝當然不知道,便搖搖頭。

二皇子細細與他解釋道:“其實,這事兒要從一千年這個數字說起了,陳經歷怕是不知,千年前到現在,咱們這片土地上先後經歷了五次王朝更替……”

陳大勝點頭:“恩,先生說過這事兒,說最短的王朝只有三十七年。”

二皇子聽他知道,便繞過歷代的歷史直接回到重點說:“其實咱們這片土地上,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幾千年,然而直至一千年前,凡舉遭遇皇朝更替,便有大的天災人禍引發江山更替,如此經史子集,農桑匠技便不斷被牽連其中,形成斷代甚至失傳。”

二皇子說到這裏口幹,便端起茶水吃了一口才繼續說:“新的皇朝一旦立國,一般做的頭一件事情便是丈量土地人口,等到這些弄清楚了,便開始減免賦稅勸農耕桑,可是由于戰争瘟疫等原因,每次新王朝複興,就要重新研究“藥”理,培育新的糧食種子,總而言之是極麻煩的事情,如此便有了護國寺的出現……”

“我知道!”六神仙早就憋不住了,他高高的舉起手說:“我知道我知道,這段我知道……”

二皇子啼笑皆非,沒辦法便點頭道:“好,六弟你說。”

六皇子笑笑說:“我從前陪咱阿“奶”去寺院聽和尚們說過……”

二皇子卻肅然“插”言:“六弟……阿“奶”在宮裏。”

六皇子卻倔強的回答:“宮裏的是鄭太後,我說的是咱親阿“奶”!”

年輕的小皇子毫不畏懼的盯着自己的皇兄,好半天,二皇子才無奈的“摸”“摸”他的腦袋說:“只能在車裏喊,對外人不可。”

陳大勝好像是沒聽到般的打開車簾,看看外面說:“快到了吧?”

孟鼎臣就立刻笑着接話:“還有一段路呢!哦,六皇子知道護國寺的事兒啊?您趕緊告訴陳經歷吧,他想聽呢!”

陳大勝放下窗簾也點點頭道:“恩,想聽。”

車內一陣沉默,好久之後六皇子才別別扭扭的說到:“也沒什麽,就是護國寺說是有一千年,其實大概就是個八百年……說是八百年前有位高僧在南北兩地修建護國大寺,每當遭遇瘟疫,大災,戰“亂”,護國寺便會收集天下糧種,醫“藥”方子,還有經史子集一些重要的書籍保存下來,雕刻在石板之上,等到國泰民安,再奉于天下助養萬民複蘇,如此它才有了現在的地位,受歷代萬民及歷代皇室供奉。”

六皇子說完,便看着自己二哥,好似出氣一般确定道:“八百年!”

二皇子出身南護國寺,他脾“性”雖好,卻只有這件事不能讓,于是便咬牙切齒的說:“一千年!”

“八百年!”

“一千……年!”

這不是第一次了,總之各種原因總要争論。

二皇子在宮很有威儀,可六皇子人家是神仙麽,就不怕他。

陳大勝才不管,就再次掀起簾子看熱鬧,可他這一看卻意外的看到了個熟人,譚家的烏秀。

譚家也來了?

身邊,皇室兩兄弟開始引經據典攻擊對方的教門,孟鼎臣急了一腦袋汗,他本想拉陳大勝勸架,卻不想,陳大勝卻先拉住他問:“孟大人,我好像前幾日多了教頭補貼,那~現在我年俸多少石來着?”

剎那,滿車寂靜,就聽着陳大勝在那邊唠唠叨叨的嘀咕:“好像我年俸,過二百石了吧?”

孟鼎臣忍無可忍,便說:“陳大人似乎很在意俸祿銀子呢!”

陳大勝聞言羞澀的撓撓頭:“恩,特別在意,畢竟……要養家糊口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