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蘇醒

靈相碎片又一次入體, 依然讓人受罪。

像上回一樣,聞時感覺自己昏昏沉沉地睡了很久,也在夢裏記起了很多事情。

他夢到自己一遍遍地往來于松雲山下, 卻很少真正上山。山下村子靠近官道, 道邊有所驿站, 立着拴馬樁、支着茶酒攤。他有時候匆匆而過,有時候會在茶酒攤那裏要一壺茶坐一會兒。

攤主老伯人很好,笑聲爽朗,跟誰都能聊半天, 哪怕是聞時這種看起來霜天凍地的。

美中不足的是,老伯是個跛子。

常有些不識時務的人拿他的腿腳打趣, 老伯也不惱, 總是笑着吹噓說有回山上掉下塊大石頭,他這跛腳跑得比誰都快。

如果聞時碰巧在場,要不了多久就能把那些不會說話的玩意兒凍走。老伯就會笑呵呵地給他添一壺茶, 聊些近日趣事。

他總能在那些事裏捕捉到松雲山、以及山上那個人的蹤影。

後來他靈相全無,記憶全丢、空有一身軀殼的時候,下意識回過松雲山。

只是山不見了、村子也沒了蹤影。只有一座驿站孤零零地站在官道邊,背後是一片野樹林。

聞時站在曾經擺過茶攤的地方,望着那片野樹林, 只覺得這裏似曾相識,但他擡起腳, 又茫茫然不知該往哪裏去。

還是一個乞丐似的野孩子噓了一聲,他才回神。

那個孩子從驿站背後的草叢裏爬出來, 手裏還攥着不知放了多少天的幹糧。他繞着聞時轉了兩圈, 猶猶豫豫地從那可憐的口糧裏掰了一小塊,遞過來說:“你也找不見家啦?”

小乞丐說自己爺爺是個跛子, 年紀大了有次摔了一跤,沒過多久人就沒了。他年紀小,不記路,繞着樹林轉了不知多少圈,就是找不到家在哪,便成了野孩子。

後來,那個小乞丐成了聞時的徒弟。

關于這個徒弟,後世流傳的說法不一。有人說他是聞時故交的孩子,剛出生就被定下當徒弟了,只是命不好,沒過兩年師父就折在了封印大陣裏。好在他天資卓越,愣是沒辜負聞時徒弟的名頭,到了十三四歲,終于出現在了名譜圖上,于是聞時這條線,一脈單傳。

這個徒弟跟聞時的性格截然不同,倒有點當年鐘思的影子,也可能是爺爺那裏繼承的天性。

聞時這裏聊不動,他就滿天下找人聊,聊完了來問聞時,那個大家諱莫如深的祖師爺長什麽樣,有畫像麽?

那是某一年的夏末秋初,夜雨連綿,落在屋外的樹上,沙沙作響,總讓人想起深山裏的雨聲。

聞時提筆蘸墨,站在桌案前,盯着微晃的燭燈想了很久,怎麽也想不起來那人的模樣。

不論他怎麽努力,都只能記起一張輪廓模糊的面具,半善半惡,半鬼半仙。還有鮮紅長袍和一束白梅花枝。

他東拼西湊地畫完一張圖,想在旁邊寫下名字,結果落筆就是一個“謝”字。

徒弟直接看愣了,問他為什麽要寫這個字。

他答不出,沉默而茫然地站在那裏。

筆上落下一滴墨,啪地一聲落在那個“謝”字上,轉眼便濕漉漉地化成一團。

聞時心髒猛地一空,就在那一刻驚醒過來。

睜眼前,他在殘留的夢意裏聽到徒弟問他:無相門裏來去一次那麽痛,何苦要受這種罪。

他說:丢了東西,找不回來不得解脫。

徒弟問:丢了什麽?

他看着自己空空的軀殼,想了很久說:我的靈相。

***

聞時睜眼便看到了一根木質橫梁,高高地懸在房頂,單靠味道就能分辨出來,是松木的。

接着,他又看到了熟悉的枝幹,以及枝幹上懸挂的鳥架。

鳥架是空的,在風裏輕輕晃着,好像須臾之前,那上面還站着一只巴掌大的金翅大鵬鳥,只是忽然展翅飛出了門。

這是……他在松雲山頂的房間。

他怔怔地看着晃蕩的鳥架,一瞬間不知今夕何夕。

直到旁邊傳來一道驚喜的聲音:“哥你醒了?!”

是夏樵。

聞時眨了一下眼,倏然回神。

他從床上撐坐起來,夏樵連忙過來幫忙,還端來一杯茶,卻被他擡手擋住了。

“人呢?”聞時嗓子又沉又啞,話也沒頭沒尾。

夏樵愣了一下,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聽另一個聲音插了進來:“師父在隔壁他自己屋裏,枯化在退,只是速度有些慢,尚未睜眼。”

說話的是蔔寧,他還借用着周煦的身體,卻對整個松雲山熟門熟路。他用布巾纏裹着手,端來一爐汩汩沸着的藥,擱在桌案上,嘴裏的話一句沒停:“鐘思和莊冶靈相受損有些嚴重,我起了個陣給他們養着。至于金翅大鵬鳥……”

他收了布巾,擦了一下手指說:“金翅大鵬鳥枯化也沒退淨,又受了驚吓,要醒過來恐怕還得再等等。”

聞時已經下了床,正要往門口走,聽到這話就是一愣。

“受驚吓?”他皺着眉,納悶地看向蔔寧:“金翅大鵬鳥會受哪門子驚吓。”

蔔寧頭也沒擡,手指擦得格外認真:“唔,确實……十分罕見。”

他這反應更奇怪。

原本正焦急的聞時都懵了一下,滿臉問號。

他對着這位師兄一向直來直去,被弄得一頭霧水便蹙着眉追問道:“什麽意思?”

蔔寧兩只手都快擦禿嚕皮了,才擡起眼來,對着聞時欲言又止。

他嘴巴開開合合好幾回……改去擦了桌子。

不是,什麽毛病?

聞時眉頭皺得更深了,正要開口,就見蔔寧突然停了動作。

他扶着桌沿,轉頭看過來,含蓄委婉地憋了一句:“可能金翅大鵬沒見過渡靈吧。”

聞時頭頂緩緩冒出一個“?”。

他最初并沒有反應過來,直到這位以“面皮薄和講禮數”著稱的師兄默默看了他良久,突然拱手沖他作了個揖:“師弟,饒了我罷。”

起身的時候,這位斯斯文文的師兄面皮居然紅了。

聞時:“???”

面面相觑好一會兒,聞時忽然想起了渡靈劇痛襲來的前一瞬……

他那時候根本看不到面前的謝問,像個嚴重的失明者。所以一切過程回想起來影影綽綽,幾乎還原不清。

他後知後覺地想起了那一剎那唇間溫熱柔軟的觸感,想起自己的臉似乎蹭到了另一個人的鼻尖,想起了呼吸間若有似無的松木香以及濃重的血味……

他愣在原地,拇指抹了一下唇角。

再擡眸的時候,蔔寧面皮更紅了。

聞時:“……”

蔔寧一臉“看來你想起來了”的表情,又沖他作了個揖。

信息來得又猛又快,聞時一時間不知道要先處理哪一個。他可能這輩子都沒這麽呆滞過,在原地杵了好一會兒才沖蔔寧蹦出一句:“不是有障眼陣?”

老毛跟着謝問也就算了,蔔寧怎麽會知道?

結果蔔寧又沖他作了第三個揖:“整個松雲山都在陣裏,我是陣主,就算有障眼陣,我也多多少少能感知到一點。”

說完他還習慣性地來了句:“慚愧、慚愧。”

聞時:“…………”

偏偏還有夏樵這個二百五,站在旁邊看看你、看看他,非常不識時務地問了一句:“哥,你們在打什麽啞謎?我怎麽聽不明白?”

關你屁事。

聞時轉頭瞥了夏樵一眼,滿腹兇話正要出口,忽然想起封印當日自己生剝靈相怕被打斷,放出去騙塵不到的那個傀……

也是幹幹淨淨一塵不染,又因為他那時候已然失控,根本顧不上扔出去的傀究竟是什麽形态、什麽模樣,僅有一點下意識的意念而已。

這麽想來,夏樵大概真的是他弄出來的。

于是他話到嘴邊又卡住了,硬邦邦扔了一句:“聽不明白別聽。”

說完他便繼續往門外走。

倒是蔔寧安撫了夏樵一句:“無大事,勞駕看一下藥湯?”

夏樵乖乖點頭接了活。

蔔寧安撫完直起身,問聞時:“你是要去看看師父?”

這話本來沒什麽問題,但鑒于之前欲言又止的那些事,聽在聞時耳裏頓時有點意味深長。

于是他腳步一頓,答道:“不是。”

“那你出門這是——”蔔寧有點疑惑。

聞時蹦了三個字:“看老毛。”

蔔寧:“……行。”

可能是這個“行”字語氣生動吧,聞時臨到出門忽然問了一句八竿子打不着的話:“師兄,所以這個籠——”

正常而言,不到最後關頭,對着籠裏的人是不能這麽直白的。畢竟世上少有人能鎮定地接受這個事實。

但蔔寧不同。

不過蔔寧的答話還是出乎聞時意外,他溫和地打斷道:“這可能不是籠。”

聞時轉頭看他:“什麽意思?不是籠?”

“至少不是咱們常見的那種籠。”蔔寧補充道:“你跟師父承傷太重昏睡了一段時間,不大清楚。這兩日我們正琢磨這事呢。”

“你們?”

“哦,我和那兩位張家人。”蔔寧不常把喜惡放在臉上,提到張岚、張雅臨總是客客氣氣,“我們聊過一些。正常的籠,是由籠主所在的籠心和外圍包裹而成的。”

聽到“籠主”兩個字的時候,聞時盯着他,“嗯”了一聲。

蔔寧笑了一下說:“我知道,你們之前必定把我當成籠主了,畢竟我的陣在這擺着呢。其實不然。”

“那是什麽?”聞時聽了他的話,腦中忽然有了一個模模糊糊的猜測。

果不其然,就聽蔔寧說:“我在想,籠主或許是咱們這座松雲山。我的陣把整座松雲山、連帶着山下的村子和人,一并藏匿包容起來。”

他虛握起拳頭說:“就好比一枚桃核。鐘思和莊冶身上壓了這麽多年的怨煞,就是桃核裏溢出去的黑霧。這道理是不是和籠主一樣?”

只是把一個人,換成包裹着人的一座山。

“我本以為,只要鐘思莊冶身上的怨煞除弄幹淨,這籠自然就解了。沒想到還差了一點點,具體怎麽回事,那兩位張家的後生主動下山去看了,等他們回來再商量也不遲。”

“嗯。”聞時沉聲應道。

這籠還是得盡快解了出去,畢竟……他還要去找一個更麻煩的籠。他自己的靈相以及塵不到都在裏面。

“行了,你去看師父吧,不過他可能還——”蔔寧把布巾擱回桌上再一轉身,發現聞時人已沒了。

聞時太久沒有進過這個房間了,以至于他踏進去背手關上門的時候,甚至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來。

陣效還在,他自己是一身雲雪長衣,頭發束得幹淨利落。榻上的人阖眸坐着,紅色罩衫從榻邊垂墜下來,屋裏混着淺淡的茶香和藥香。

桌案上的燭燈光線昏黃而溫柔,掩蓋了榻上人深重的病氣。

剎那間,聞時幾乎有種錯覺。

就好像他還在松雲山,日複一日地練着傀術。白日聽着師兄弟們吵鬧不休,夜裏回到山巅,借着朗月和燈火,望一眼屋裏的人,再在對方看過來之前,收束着手裏的傀線,目不斜視地走開。

而這冗長的一千年和個中種種,不過是一場大夢。

聞時背抵着門站了良久,終于擡腳走到了榻邊。

他看到了對方袖袍陰影下的手,像枯瘦的荒骨。

聞時盯着看了一會兒,忍不住伸手握住了。那并不是他認知中的觸感,陌生到令人茫然。

仿佛有無數細密的針,無聲地紮進心口,一陣悶悶的疼。

聞時閉了一下眼,忽然聽見謝問微帶沙啞的嗓音低低地響在耳邊:“我要是沒醒,是不是就看不到有人偷偷進我房間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