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消逝
在五感徹底消散前,謝盞的眼中閃過的是還清充滿笑意的臉和桓凜絕望的臉。還清的表情一直是淡淡的,所以在他的心中是淡如仙的存在,或許正因為如此,他才那般信任他,然而今日的還清,臉色的神采多了許多,多到了似乎別有深意。他的聲音那般熟悉,仿若在很久以前便聽過一般,然而當他仔細去想,便什麽也想不起來了。
輪回,他真的是入了輪回嗎?然而此時想這些都已經晚了,反正沒有什麽結局會比他之前的樣子更加慘烈了。
然後是桓凜的臉,他感覺得到他的絕望,他也曾這般絕望過,當那一道聖旨讓他入了地牢,當那杯毒酒端到他面前的時候,他們的愛本是相互折磨,如今桓凜也感受到這般痛苦,又豈不是将他受的折磨還到他身上呢?
因果,他們的因起源于愛,卻沒想到結局竟是相互折磨。
桓凜是愛他的,然而他們之間的誤會太多,當誤會解開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謝盞的腦海中閃過很多畫面,閃過他和桓凜初次見面時的情景,閃過他們相依相伴的情景,那是他此生唯一的溫暖,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只有這些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沒有仇恨,沒有誤會,沒有痛苦。他的一生那般短暫,短暫的二十八年在他面前閃過,很快重歸于零,眼前只剩下一片黑暗。
一切都結束了。
謝盞在黑暗中走了很久,沒有所謂的黑白無常,也沒有所謂的黃泉路奈何橋,只有無盡的黑暗。原來這便是真正的死亡,還是說他前生罪孽太深,所以無法輪回轉世,而是要走在這綿延不斷地黑暗中呢?他心中有些茫然,但是依舊沒有停下腳步,一直往前走着。
他仿佛被困在裏面一般,他越來越迷茫,最後只剩下一種往前的本能。
那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變天了。”黑暗中,不知道誰嘀咕了一句。
十五的月亮,本來是又亮又圓的,這個十五也不例外。然而卻在月光最亮的時候,不知道哪裏飄來了一朵烏雲,擋住了光,整個皇宮都陷在了層層疊疊的黑暗中。春雷隆隆,如今已是夏日,天邊閃電抽動,這天氣便有些不尋常了。
“這天相有變啊,可是有什麽大事發生?”
“這大事也是太極殿那邊的那位應着,跟我們這些奴才有什麽關系啊?”
那些偷偷議論的聲音,最終都消散在轟隆隆的雷聲之中。
十六日,月亮倒是與往常無異。然而籠罩在皇宮上方無形的烏雲,更壓得人窒息。沒有人敢輕易踏入西殿那邊,那位至尊臨時的居所。
Advertisement
宮中隐隐流傳着一些流言,傳聞那一位瘋了,因為十五日那天,有人聽到從那宮殿中傳出的嘶吼聲和痛哭聲,而那聲音,似乎是皇帝的。也有傳聞那一位不行了,傳聞西殿中滿是鮮紅的血,總管太監一人在裏面擦了很久,都未将那血跡擦幹。那一位便直挺挺地躺在那裏,臉上毫無血色。
這些傳言可不同一般,若是真的,那便意味着一個朝代的更疊,而朝代變換往往意味着血流成河。然而,在陸青桐的鐵血手段下,那些流言很快消散了。不過皇帝的面,就連那貼身伺候的宮女太監都見不着了,只說病了。
皇宮裏冷冷清清的,仿佛回到了新皇登基的日子,宮裏的人都戰戰兢兢的。
宮殿之中,燈光明滅着,所有的宮女太監都退了下去,只有李得清和陸青桐兩個人。
“陛下還沒醒?”陸青桐低聲問道。
李得清搖了搖頭,慘白的臉上驚惶未褪去。天下人都知他是皇帝面前的紅人,皇帝出了什麽意外,他只有死路一條。
“太醫怎麽說?”陸青桐繼續問道。
“太醫只說氣血虛,歇歇便好了。但是氣血虛……”李得清看着帳簾中的人影,心中的恐懼已經麻木了,“氣血虛又如何會昏迷不醒?”
李得清看了陸青桐一眼:“陸大人,要不您進去看看?”
陸青桐将身上的劍脫了下來,放在了地上,然後走了進去。當看到昔日帝王時,他也覺得難以相信,他的黑發之中已經夾雜着幾抹白發,整個人看上去像是一夜之間老了許多。而且看着他的臉,這根本不像是氣血虛,氣血虛又如何會臉色蒼白到鐵青,完全沒了生氣,就像個……陸青桐壓下心中的不安,伸出手,按住了他的脈。
脈是跳動着着的,但是很微弱。
陸青桐的目光落在他的手上,他的手上依舊緊緊地抓着那塊玉佩。陸青桐的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伸出手落在那塊玉佩上,想要将玉佩從他手中拿出來,但是他越用力,皇帝卻是抓的越來越緊。
“陛下。”陸青桐換了一聲。
床上的人毫無反應,陸青桐盯着那黑發中散落着的白發看了一眼,終究是無奈地退了出去。
“李公公。”陸青桐低聲喚了一句。
“陸大人。”李得清一個機靈,總覺得他的聲音有些冷,連忙打起了精神。
“李公公,我剛看過了,陛下的心脈平穩,确實是昏迷了。你每日着太醫過來看,好好照看着皇帝。陛下不過昏迷了而已,這天下沒那麽容易改朝換代的。”陸青桐道,是在敘述事實,卻也帶着警告。
“陸大人,奴才誓死效忠陛下,與陛下共生死。”李得清道。
“西殿外會有陛下的親衛守着,你也不必害怕。”陸青桐說完便離去了。
李得清站在西殿的門口,這才松了一口氣。
桓凜突然病倒了,這一衆士族都上門來探望,說是探望皇帝的病情,只是每個人心中的心思,都不是三言兩語都可以說清的。
只是都最終被李得清攔在了大殿外,世家沒有将一個太監放在眼裏,卻不得不顧及那些厲害的守衛。
而作為士族之首,謝家并未有動靜,謝家雖出了變故,但是威信猶在,謝家沒有表明姿态,其他世家也不敢太過于放肆。
這原本波雲詭谲的朝堂暫時安穩了下來。已經習慣安逸的士族們,誰也不想做出頭鳥。
謝家。
謝家也被踏破了門檻,而謝俊則是最為頭疼的。這些士族們一邊試探着皇帝的病情,一邊則試探着謝家的态度。
“謝大人,聽說皇帝将前帝的幼子養在身邊,那位小公子如今也六歲了吧,聽說像極了謝家女公子。”
“皇帝也不知得了什麽病,諸位大人想去探病也沒有見着他的面。”
這番話中意思便含了許多層了。桓凜殺了司馬氏許多人,其中也包含了謝家的外甥,這般算來也是仇人了。元熙帝的小兒子是謝芝蘭的兒子,他是司馬氏的後代,算起來也是正統了,若是那孩子做了皇帝,那謝家便是外家了,比現在尴尬的境地強了許多。
而皇帝病重,這是改朝換代的好時候。
“皇帝登基的時候便誅殺了佞幸,但是據說啊,皇帝這次病重,和那前朝的佞幸有關。”又有人道。
謝俊臉上一直是禮貌的微笑,他雖不善辯駁,但是卻并非刻板不懂變通之人,那些不願聽得,他左耳進,右耳出,然而到了這一句,他再也不能當做沒有聽到了:“李大人,謝盞是我謝家的人,大人稱呼他的時候也請注意用詞。”
謝俊話并不多,論圓滑比不上許多人,性子算是耿直的,這認真說的話也是頗有分量的。
那幾人不禁對視了一眼,在以前,謝家從未承認過謝盞的身份,所以他們這才沒有忌憚。謝家這般注重名聲的士族竟然會承認謝盞是謝家的子孫?
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疑不定。謝俊說了這樣的話,他們便再也試探不下去了,只能悻悻地離開。
那幾人離開後,謝俊站在門口,臉上的表情陷入了沉思中。
有些話并非毫無根據的,皇帝是武将,身體強壯,這一次怎麽會突然病了?而且還和阿盞有關?阿盞不是早就……
想到這些舊事,他的臉上不免蒙上了一些陰郁。
阿盞活着的時候,謝家不曾認過他,也不曾為他正名,也只能死了為他做一些事了。至少比什麽都不做強。
謝家的佛堂中,王氏将抄好的經書放到一邊,靠着牆壁小憩了起來。
她抄起經書來已經有些不分晝夜了,清醒的時候便抄一些,等累了随便靠着歇息片刻。她很少能入眠,她做夢的時候總能夢到阿盞,或許是阿盞不願見她,所以她做夢的時間越來越少。
而這一次,她竟然睡了過去。
這個夢做得朦朦胧胧的,完全沉浸在一片濃墨重彩的黑暗中。
只是當醒來的時候,她感覺到一陣心悸,冷汗已經浸透了她的裏裳。
“謝郎,謝郎……”她無措地叫了出來。自入了佛門後,她從未這般叫過他,這聲音幾乎是本能的叫法。
謝何連忙走了過來,将她抱進了懷裏,用袖子擦着她額頭上的汗珠,擔憂道:“阿尤,你怎麽了?”
王氏緊緊地抓住了謝何的袖子:“我看到阿盞了,阿盞,阿盞被困在一個地方,一直走不出來,我們要去找他,要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