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賞荷
貴妃自坤寧宮東門出來,繞過木影壁,見壁上貼着的描金大紅喜字甚是耀眼,便望着出了會兒神,還是跟着她的文喜道了句:“娘娘,日頭大,還是早些回去罷。”貴妃掃了她一眼,道:“啰嗦什麽,要你來提醒。”說着就上了轎子,道了句“走罷。”擡轎的公公便起了轎,穩步向着貴妃所居的長春宮行去。
轎子緩緩的行着,雖是四個角落裏都放了盛冰的青瓷壇子,貴妃仍舊嫌悶熱,自己打起了一旁的轎簾。文喜跟在轎子邊,瞧着貴妃的神色,小心的問道:“娘娘今兒去給皇後請安,可覺着怎樣?”貴妃冷冷一笑,道:“不過一個毛丫頭片子罷了,嘴頭子倒還算厲害,只是一個黃毛丫頭,如何做的了皇後!”文喜陪着笑,道:“皇後同宸妃是親姐妹,一個宸妃已是不易對付了,如今又來了一個皇後,娘娘不怕她們結成一黨,更加棘手麽?”貴妃道:“那又如何,她們兩個也不過是靠了身家背景,才進的這皇宮大內。蕭家雖然在外勢大,卻難管這後宮裏的事兒,若是不合了皇上的心思,就是國公又能怎樣?本宮可與她們不同,文喜,本宮能有今日,可是靠着什麽顯貴的家世麽?”文喜笑道:“自然不是,娘娘服侍皇上時日最長,又為皇上生下了大皇子,皇上待娘娘是情深意重,才封了娘娘做貴妃。”貴妃道:“這也罷了,本宮的哥哥只是個小小的午門待诏,朝廷大事他說不上話,既說不上話,蕭家也難拿他的錯處。朝裏還有別的人,憑他們鬥去,只要咱們不出頭,誰敗了也扯不上咱們。”文喜趨奉道:“娘娘真是足智多謀,心智過人,這六宮之內誰能及得上。”貴妃又道:“今日本宮也說了,這打理六宮事務的權柄還在本宮手裏,她這皇後也不過是個空殼子罷了。雖則宸妃那般受寵,也不曾奪了去,本宮瞧着她還不如宸妃呢。”文喜道:“只是她既做了皇後,便是六宮之主,怕是近日內娘娘就要讓權呢。”貴妃立即便道:“本宮這權柄,是皇上親口下令給的,皇上一日沒有發話,本宮便一日不讓,即便皇上有話,本宮也有話去回。”文喜面帶憂慮道:“這皇後十分年輕,正是生養的時候,皇上待她又極好,若是将來生下了龍子,皇上有了嫡出的皇子,這很多事就不好說了。”貴妃冷冷道:“那也得看她有沒有那個福氣,你不見宸妃去年麽?她姐姐宸妃是個福薄的坯子,本宮瞧她,也不是個有福的。”文喜唯唯稱是,又道:“娘娘,還有一事,卻才宮裏來報——趙大人找人傳話進來,說娘娘的侄子趙公子年齡漸漸大了,求娘娘給尋個官位,也好日後說親的時候好聽。”貴妃靜了片刻,才嘆了口氣道:“一家子的富貴,都拴在本宮一個人的裙子帶上,他們就不為本宮想想。”
兩人低聲說了一路的話,才過了禦花園,文喜便遠遠的看見一列人馬過來,忙對貴妃道:“娘娘,皇上的儀仗過來了。”貴妃連忙命停了轎,坐着理了理雲鬓,才由文喜扶着下來,迎着儀仗款款走上前去,在一邊盈盈一福道:“臣妾拜見皇上,皇上萬福。”贏烈見是她,停了腳步,道:“貴妃平身罷。”文喜扶着貴妃起來,貴妃見皇帝臉色平和,便笑道:“皇上這是下了朝了?怎的打這兒過來了?”贏烈道:“今日朝上沒什麽事兒,朕下朝的早,就想在園子裏走走。貴妃這是從坤寧宮來?”貴妃笑道:“正是呢,才去給皇後娘娘請了安,娘娘說天熱就沒讓我們久坐,就出來了。”贏烈道:“這天是悶熱了些,該下場透雨了。”貴妃試着道:“天氣悶熱,皇上打算去哪裏呢?臣妾早間命人備下了冰糖蓮子并糯米酒,都在冰裏湃着,皇上去了正好吃了解暑。”贏烈道:“不必了,朕還要到坤寧宮那兒去瞧瞧皇後,你自用罷。”貴妃碰了個釘子,臉上倒還挂着笑,道:“臣妾出來時,皇後娘娘留了宸妃妹妹說話,怕這會兒還沒走呢。”贏烈亦笑道:“這倒也好了,也有幾日不見她了。”貴妃見狀,知人是拉不過去了,便也不言語了,只說了些冷暖閑話。
贏烈見着路邊一叢白月季開的極好,便對跟着的總管太監張鷺生道:“朕記得宸妃素來喜歡雅而不豔的花,又喜歡月季,這白色的月季是不多見的,你吩咐花匠将這株月季移到她宮裏去。”張太監應了喏,贏烈又喃喃自語道:“卻不知皇後喜歡什麽花兒,宸妃也沒告訴朕。”貴妃眼裏瞧着,耳裏聽着,心裏便不由得泛起了酸水,此時太陽也升到了空中,直烤的人頭皮焦,便道:“快晌午了,日頭上去了,皇上別在路上曬壞了,快些去罷。”贏烈卻對她笑道:“這幾個月備辦大婚事宜,你在宮裏張羅,起早貪黑,着實辛苦了,朕已命人送了些才進貢的東阿阿膠和上好的茯苓霜去你宮裏,給你滋補。”貴妃不曾料到此節,心裏又喜了,忙謝恩道:“多謝皇上厚愛,此乃臣妾分內之事,臣妾不以為苦。”贏烈親自将她扶起,道:“這些年你打理六宮事宜,也算盡職盡責,也勞累這麽多年,落了些毛病。如今宮裏已有了皇後,你也可以好好歇歇,閑下來好生調養身子了。”貴妃聞言,心底雖有些驚了,可到底也是自己意料中事,便不疾不徐的将想好的話說出來道:“皇後娘娘統領六宮,這本也是該的。只是娘娘初入大內,于各處還不熟悉,加上人又年輕,閱歷不豐,陡然便将這些個瑣碎事都丢與娘娘,怕出了亂子還是其次,就恐娘娘殚心竭慮,反倒沒了精力侍奉皇上。”贏烈心裏忖度了片刻,道:“愛妃說的也是,且過些時日,待皇後各樣都熟了,再慢慢移交給皇後不遲。”貴妃心裏雖怒,面上卻不帶出,仍舊和皇帝說笑了一回,兩人方才散了。
待皇帝的儀仗過去了,貴妃立着發了會兒呆,看着眼前正在怒放的月季,心裏暗道:她們都正是嬌豔的時候,我這朵花卻是要謝了麽?一旁文喜見她神色傷感,便開口勸道:“娘娘不必難過,皇上大婚才過,正是如膠似漆的時候,眼下皇後有些恩寵,也不算什麽。娘娘且看宸妃得寵的時候,旁的妃嫔皇上也并沒冷落,就知道了。”貴妃道:“只是也得想個法子慢慢的削了她們的恩寵才是,她們蕭家是慣出狐媚子的。”說着,想了想又笑了:“皇上既說過些時日,那可就來日方長了。我們走罷。”文喜這才喚過那站得遠遠的幾個公公,将轎子擡了過來,貴妃依舊坐了,回宮不提。
蕭清婉同着宸妃一道往太液池行去,因不是正式出行,也就沒傳儀仗,只是點了幾個宮人随行——青莺明月都在其內。
時下正值盛夏,宮中所植各樣花木如月季、玫瑰、素馨、美人蕉、鳳仙、紫薇等都已到了怒放的時節,滿目皆是争奇鬥豔的花兒,微風一過花香習習,沁人心脾。蕭清婉慢慢走在道上,賞着這夏季美景,雖是現下的境況并非自己所願,但已是來了這兒了,再想什麽也是無用,所幸皇上待自己還好,且還有姐姐相互扶持,想通此節心裏也略微松快了些。
一行人走至太液池邊,見那湖邊綠柳拂岸,水面開闊,湖上波光閃閃,微風徐來水波不興,滿湖荷葉荷花直似接到天邊去,讓人眼目為之一暢。因着日頭大,蕭清婉便立在一株柳樹下頭,眺望湖上美景,宸妃見她面帶微笑,道:“這下子,心胸可暢快了吧?我曉得你不喜在屋裏久悶,自幼的脾氣。”蕭清婉笑着颔首,道:“除卻小時候随祖母在金陵住着,曾到湖上游玩,便再難見着這麽好的荷花了。”宸妃亦笑道:“眼下這景致雖好,卻還比不上秋季的時候呢。”蕭清婉不解,道:“夏季是荷花的盛開時節,入了秋,荷花也敗了荷葉也枯了,還有什麽好的?”宸妃道:“你忘了李商隐詩裏有言:‘留得殘荷聽雨聲’了麽?雖是清冷,卻別有一番風致。”蕭清婉低頭想了一回,笑道:“雖是那般說了,我還是喜歡熱鬧的場景。”說着,見湖裏數尾錦鯉游動,色澤豔麗,性子潑辣,惹人喜愛。蕭清婉看了一會兒鯉魚在水中搖頭擺尾的景象,心裏高興,便命人拿了魚食,就在岸上投喂。
那魚食入水,引得群魚相争,在遠處游動的鯉魚也都游了過來,一時裏湖面水聲大起,魚兒們翹首争搶蕭清婉投入湖中的魚食,更有甚者竟能躍出水面。蕭清婉同宸妃正在岸上看得有趣,一旁抱月道:“看見這些鯉魚,奴婢倒想起了一件事,前幾日聽外出采買的公公講閑話,說咱們京裏出了一個奇人。”蕭清婉來了興致,便問道:“什麽奇人?”抱月道:“回娘娘的話,這人本是一個不得志的窮書生,家裏無有家産,連考了幾年不得中,本靠着兩畝薄田并教些孩子讀書為生,後來不知為了什麽事,那學館裏容不下他,将他攆了出來。他沒了生計,就在街上擺攤賣畫,不想他旁的本事沒有,這畫的畫兒倒是極好,尤其是兩筆鯉魚,甚是傳神,便在京裏傳開了。現如今京裏有點臉面的人家,都以有他的畫為傲。因他姓李,又善畫鯉魚,人送了個綽號叫‘鯉魚李’。”蕭清婉聽了,笑道:“這名字倒是有點意思的。”
一旁宸妃道:“嫔妾在家時,娘娘也很會畫幾筆沒骨的荷花的,如今還畫麽?”蕭清婉淡淡的道了句“有日子不曾動筆了呢。”說着,便率性将手裏的魚食向遠處抛灑,水面又是一陣騷動,蕭清婉看到了興頭上,便不由笑出了聲。宸妃久在宮闱,也難有此刻心境,便同着妹妹玩鬧了起來。
兩人正在玩樂,忽而一低沉男音道:“什麽事兒,這般高興?”二人聞言,慌忙轉身行禮,道:“臣妾拜見皇上,皇上萬歲。”一衆宮人也都跪了。
那來人正是贏烈,身後只跟着一個張鷺生,他道了平身,衆人才都起來。贏烈瞧了幾眼蕭清婉,見她今日穿着一件淡青色竹葉紋軟紗褙子,裏頭是一條蔥綠繡荷花紋高腰襦裙,上頭便露着一抹雪白的酥胸,脖子上戴着一串白玉串珠,倒越發顯着那皮膚白淨細膩,便笑道:“朕去了坤寧宮,見你不在,那些奴才們說你到這兒來了,朕便尋了來。這麽熱的天,又是晌午了,跑到水邊來,不怕着了暑氣。”說着,又笑着對宸妃道:“宸妃也不攔着。”蕭清婉忙道:“是臣妾定要來看魚的,皇上不要怪罪姐姐。”宸妃亦笑道:“皇後娘娘定要來,臣妾攔不住,再則臣妾心想,娘娘初入皇宮,于各處不熟,到處走走也是好的,便同着走出來了。皇上今見罪,就請罰吧。”說着便做了個萬福。
贏烈哈哈一笑,伸手攙起宸妃,道:“你們姐妹一唱一和,倒叫朕能說些什麽!只是你要看魚,以後有的是時候,何必趕在這中午頭上。已是午飯時候了,朕同你一道用午膳。”說着,便挽起蕭清婉的一只手,又對宸妃道:“今兒有上好的鹿肉,宸妃也一道來罷。”宸妃見皇帝如此,料知他想與皇後獨處,自己不好沒眼色的只顧杵在一邊,便道:“臣妾早上出來時,命人預備下了荷葉粥,想必這時候也得了,臣妾便不攪擾皇上娘娘了。”蕭清婉雖想挽留,贏烈卻道:“如此也好,還是坐了轎子回去,別叫日頭曬了。”宸妃便行了禮告辭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