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玩具
這天,沈煊到去院子裏找了大哥,此時沈大哥正在做家具。見沈煊過來就一直盯着他幹活,覺得怪不得勁兒的,就放下手裏的活計沖他笑道“小弟,你這是缺了什麽,說一聲就行,哥待會兒給你弄。”
聽到這裏,沈煊是真心挺感動的,他大哥從小就對他不錯,這兩年因為他家裏生活條件都下降了不少,也沒見大哥說什麽,他屋裏的家具,現在用的書箱也都是出自于大哥。
對他大哥,他不是不愧疚的,對小侄子這麽好,除了壯壯确實惹人喜愛,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在。
想着這些,沈煊便拿出了自己畫的小玩具圖,又給細細講了一番。随後問道“這些大哥能做出來嗎?”他給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小機關玩具。
聽完之後沈大哥明顯驚奇道
“這些是給壯壯做的?小弟這腦瓜子可真是聰明”看着沈煊的表情很是驕傲。
額,他大哥也太老實了吧,就沒想過拿出去賣嗎?不過他也只說“是啊,先做出來給壯壯玩,大哥你看成不?”
等到做出來了,家裏還能缺少發現銀子的眼睛嗎?
“成啊!怎麽不成,你大哥我做這個也好些年了。弟你就擎等着吧。”沈大哥說到這裏表情也有些驕傲,沈煊也知道別看沈大哥看着五大三粗的,可是心靈手巧的很,小時候還給他雕過小木狗呢。
還別說,那狗子真心挺不錯的。
從開始讀書後,沈煊就在思考該如何改善家境。畢竟這些年來他讀書的花費着實不是個小數目,光是上次府城一行就整整花了将近二十兩銀子。
二十兩什麽概念,一家子農戶忙裏忙外一整年,也不過六七兩銀子的收入,這還是新朝初立幾十年,又有嘉明帝所推廣良種的情況下了。到了朝代後期,土地兼并嚴重之時,怕是能有個半年溫飽就差不多了。
他這些年的讀書費用基本上就是在啃他老爹的積蓄了,還有江平他娘為何如此嫌棄他姐,恐怕也有他讀書費錢的原因。他大嫂前些年的那些陰陽怪氣他不是沒發覺,心裏不舒服是一定的,但他也沒真為此生氣,因為他确實侵害了人家的利益。
現代為些家産掙得你死我活的不在少數,更何況生活更為艱難的古代呢?
但他遲遲沒有動!動作,實在是自己太小了,你小小年紀讀書好還可以說有天賦,你要在其他方面也特別能耐。“智多近妖”絕大多數的時候可不是個褒義詞。太聰明的人或許容易被人仰望,但更多時候讓人心生恐懼。人心向來禁不得考驗的。
至于無意中得來了個好方子,他爺爺從前可是書店裏常客,他爹又精明成這樣,年輕時也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這個借口他聽着心裏頭都發虛。要知道古代有關方子,秘方之類的,都是寶貝的緊輕易不外傳的。
Advertisement
你真拿出個什麽方子,要是真能有些個盈利,說不定還有人會說這是人家不小心遺失的。
一個沒根沒底的農戶之家,和人家大戶,這方子究竟誰家的,世人都會偏向後者吧。這可不是個**制的年代,別到時候錢沒掙成還惹的一身腥。
再說,他一大老爺們,吃食方面半點不懂,香皂這個到會做,畢竟皂化反應嘛,高中化學都學過,但說實話,他家現在估計是保不住的。他從來不敢小瞧古人的聰慧,一樣新奇的東西問世,總有人能看到其中的價值。
西方資本論中曾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铤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絞死的危險。
雖然說法有些誇張,但也極為現實,尤其這還是法制不健全的古代呢?
最後想到他大哥的職業,便想着從這方面下手。作為一個歷史老師,對古代手工業的發展進程還是有所了解的,再加上上次府城之行,心裏對這個時代的進度也有了一定的認知。
從府城回來他就在忙着弄這個,如今圖紙都弄好了才來找的大哥。
不過 ,沈大哥的能力真不是蓋的,沒過幾天就把玩具給做了出來。至于效果,看小侄子那快活樣就知道了。
壯壯正在玩砸地鼠,他大哥還特地把那個手把給做的輕了些,就看小侄子滿頭大汗還是在那裏左右亂敲,見他回來都沒以前的激動了。也不沖過來要抱抱了。
這個見“玩”忘叔的小胖子。
沈大哥做出來這些新奇的玩具果然引起了家裏人的注意,他爹還破天荒的誇了句“可見這兩年手藝沒白學。”
沈大!大哥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還是小弟機靈,這些都是小弟畫出來的,我就是照着圖做”
“還是大哥手藝靈巧,換了旁人,肯定做不到這樣細致。”沈煊是真心贊道,要知道這可不像現代,什麽工具材料都有,他大哥用些木頭就能做成這樣,而且明顯還有改過的地方,放現代,妥妥手工達人一個。
沈大哥摸着頭憨笑,弟弟跟爹是這個家裏最聰明的人了,現在居然這樣誇他……
倒是李氏跟張氏婆媳倆看到那只小木狗還有車子自己還能動,可是吓了一大跳。還是沈煊簡單的解釋了下原理,其實不過現代最簡單的發條玩具。還說是在府城看到些小玩具,又去查了幾本書才弄出來了。
到是大嫂張氏有所猶豫“可這些會有人買嗎,小門小戶的誰花這個冤枉錢,大戶人家的人能看上咱們做的嗎?”
此話一出,大家都沉默了,還是他爹敲了敲桌子道
“咱們鎮上肯花這個錢的不多,但是到了縣裏,府城,還愁沒人買嗎?你爹我在商隊裏還有些人脈,到時候找好了買家,在托人給運過去,給一筆車馬費就成了。”
到是沈煊又在私下找了沈爹疑問道“爹,為什麽不能給大哥在鎮上租個鋪子呢,大哥手藝這麽好,再加上這些玩具增加人氣,生意應該是不錯的”
聽到兒子這麽問,沈爹不禁嘆了口氣“我如何不想呢,但凡你哥哥有那麽點子靈透勁兒,我早早的就讓他去鎮上了。”
想到大兒子幹活做事都麻利的緊,又有這麽好的手藝,偏偏只能在村子裏窩着,沈爹心裏也不好受。看着面露疑色的兒子解釋到
“但你以為這鎮上是好去的嗎?鎮上還有幾家木匠,人家都是經營了好些年的,在鎮上根深蒂固。你大哥一個外來戶,性子又實在,人家可不排擠他嗎?”
沈煊聽到這裏!裏就明白了,是他想當然了,在這個消費力極其低下的古代小鎮,你多一個同行就相當于少一份收入,怪不得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
估計他爹當初給他大哥找這學徒的活,也是廢了不少力氣,說不定要不是他大哥太老實還是村裏人,人家還不願意要呢?
再者一個“外來戶” 對人家來說 可不就等同于好欺負,這意味着你在那裏沒有親戚舊故,被欺負了沒人幫你出頭。
“人離鄉賤”可不是如此。
沈煊突然沉默了下來,枉他自以為已經足夠小心了,以為這麽些年下來,他已經清楚了古代社會的規則,但沒想到依然沒有脫離現代人的思維,所思所想在他爹看來恐怕是天真的很吧,沒看連大嫂她們都沒說過什麽嗎?
沈爹看着兒子一臉沉重的兒子,估計是想通了,心裏也是欣慰的很,兒子雖然自幼聰明,但還是見識太少,又一心讀書,在有些事上可不顯得天真了些嗎?
孩子還小呢,還得讓他這個老父親多看着點。
翌日,估摸着商隊快要回來了,沈爹便帶着東西去找了隊裏的周大江。
“老哥的兒子真是了不得,小的早早有了功名,這大的也是個能人啊。”
說到這裏,又想到自己那敗家兒子,周大江都有點嫉妒了。
看出了周大江的心動,沈爹接着道“兄弟我本來是想在城裏找下買家,到時候托周兄幫忙帶過去,當然肯定不會虧了老兄的,但這不是想着老兄人脈廣,這筆生意老兄來做豈不更劃得來。”
周大江本來就愁孫子上學的花費,見了這個哪有不心動之理,他們這些走商的,誰還不會帶點私貨,隊裏面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兩人又關于價格商談了一番,周大江想着好友已經有了功名的小兒子,說不定孫子以後還要人家幫忙,自不會太過壓價,兩人最終相視一笑,事情也算是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