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置辦

何筠玲早上的時候是被古媽媽推醒的。

“姑娘該起來吃早飯,吃完早飯還要吃藥。”

何筠玲費力睜開眼,看着又是陌生環境,腦子又是好半天沒有轉過彎來。

“姑娘姑娘,今天感覺怎麽樣了?”古媽媽溫柔慈愛的聲音,接着溫暖厚實的手掌又附在了自己的額頭上。

何筠玲搖了搖頭,由她扶着坐起來,感覺今天好了些,又朝她點點頭,說自己現想喝白粥。

古媽媽露了笑容,“本來想着姑娘病着胃口不太好,我今個早上就熬了清粥,咱去廚房那邊借些小菜過來,就着吃也別有一番風味……”

何筠玲點點頭,她安排就好。

沒有一個好身體,說什麽都假。何筠玲逼着自己吃了大半碗粥,半個小時候後,再喝了中藥,肚子就滾圓滾圓的。

她想着今天讓保全進城買東西,跟古媽媽商量着,自己這邊還缺什麽,無論在這邊住多久,她都不想委屈自己。

讓古媽媽把自己的紙筆拿過來,這六姑娘已經進學了,這些文房四寶是有的,何筠玲把自己要買的東西列出來。

古媽媽以為她是孩子心性,也不在意,叫過秋實在一旁服侍。

把毛筆抓在手上的時候,何筠玲才想起自己的那一手狗爬毛筆字,說起來也是慚愧,她小時候還專門上過書法興趣班,她母親為的就是讓她磨磨性子,只是她那好動得如脫缰野馬的性子,不是說拉就能拉得住的,把書法老師氣得七竅生煙後,也沒再去上了。

現在回想起來也真是後悔,她以前要是靜下心來好好學,沒準她現在就成了一個滿腹書卷氣的淑女呢!

咳咳,言歸正傳,也不知道這原身的字是怎麽樣,旁邊這個秋實能不能看得出來,也是不管了,反正她現在還病着,本來就沒有力氣,寫得不好也是應該的!

然後落筆的時候,又想起現在的文字到底是個什麽字體?是不是繁體字啊?

“秋實拿本書過來給我,我有些字記不起怎麽寫了。”

Advertisement

秋實應了聲,很快給她拿了本三字經。

何筠玲翻了兩頁,還好是繁體字,一般的不是太偏僻的,自己還是會寫的。

腦子裏一邊想着一邊下筆。

秋實看着就一片驚訝,“姑娘你會寫這麽多字了?”

何筠玲回道:“我雖然寫得不好,但是記性還是挺好的。”

寫完後讓外面等着的保全進了來。

突然搬到這邊來,很多東西都是沒有的。

就算是何筠玲不說,古媽媽也是要保全回府裏帶些米糧過來,只是跟何筠玲想得自己出錢置辦的方法不同而已。

昨天過來得急,別說是古媽媽沒有準備別的糧食,就連胡媽媽也沒有想到這一層,只是一味地催他們上路,好像何筠玲多呆一秒,就多克着裏面的親人一秒似的。

保全是個三十歲左右的漢子,看着面相倒是個老實憨厚的,站在下首靜靜等着吩咐。

“姑娘昨兒過來得急忙,沒帶啥東西,我想着你們兩口子回去一趟,跟胡媽媽說一聲,把姑娘的夥食份例運過來。”古媽媽說道,保全兩口子雖然跟着過來,但是沒有明确說是跟着六姑娘了,現在有事情也得盡快讓保全跑腿。

何筠玲就把剛才例好的單子拿出來,這都是她要買的東西。

保全家的看着古媽媽就遲疑道:“我家的識不了幾個字。”

古媽媽也沒認識幾個,看着何筠玲這兩頁紙的東西,有些吓一跳的樣子,剛才姑娘說是要拿紙筆寫些東西,她也以為姑娘漏了啥沒帶呢,沒想到這麽多,她忙問:“姑娘你都要買啥?要不你念念,看看咱府裏能不能帶過來。”

要是府裏能帶過來,何筠玲也沒有意見,還能省一筆錢,“四床棉被,四個抱枕,兩件披風跟棉衣,兩個手爐,四個銅盆,爐子兩個,銀霜炭三十斤,碗筷六副……米糧這些由古媽媽安排,要是府裏有的,從府裏拿了來,要是沒有的,保全叔就在街上買了來,咱現在住山上,采買不方便,不備齊了,過得也不舒心,你們的份例也記得一起拿了,跟着我在這兒已經是受苦了,其他的方面更不能虧待了去。”

衆人聽得呆了呆,六姑娘這麽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這麽有主見了?看着就長大了,看來環境境遇磨煉人啊。

對于她後面那句,大家也是忙道謝。

秋實看了看臉帶笑意的古媽媽,猶豫地道:“姑娘這銀霜炭并不便宜,府那邊應該是沒有咱們的份例,要是咱們出去買的話,也買不了多少……”

保全家的也點點頭,“我聽說外面已經漲到三兩一斤了。”

古媽媽也從欣慰中走了出來,自家姑娘有多少家底她最清楚不過了,這買炭雖然買得起,但是日子還長着呢,不能一下子就把銀子花完。

何筠玲意志堅定,“三兩就三兩,昨晚差點沒給我冷死。”

古媽媽聽到這兒,到嘴邊的話就咽了下去,姑娘身子嬌貴,又生着病,理應用得好些。

“就照姑娘說的去辦。”

保全兩口子聽完古媽媽的話就出去了。

保全家的也跟着一起回去,因為她進內院更方便一些。

古媽媽把秋實打發出去洗衣服,自己就拿了錢袋子出來跟何筠玲算着開支。

二太太給的三百兩,剛才已經給了保全帶走了二百兩,剩下的加上六姑娘以往的月例長輩的賞錢還有一百六十三兩。

古媽媽計算着以後的開銷,米糧衣服那些應該不用愁,府裏會運過來,就是平常六姑娘想吃點特別的東西才自己出錢采買,還有一些庵裏頭的打點,這都是要的,錢看起來多,但是不知道要住多久,她心裏面挺沒底的。

何筠玲可不管那麽多,她現在很珍惜這副身體,先把這身體養好再做其他的打算,看到外面有太陽,她就搬了張椅子出去曬太陽。

古媽媽看着她這副無憂無慮的神情,也沒有為離開家而悶悶不樂,倒也心寬了下來。

庵裏的生活是平靜而單調的。

一大早姑子們就得早起做功課,再是一些勞動活兒,香客上香事項的安排,而何筠玲在這偏居一隅,吃吃喝喝睡睡倒也自樂。

保全兩口子第二天才回的來,還是下午時分。

古媽媽臉上就有些不滿,因為這個,六姑娘都已經吃了兩天的素了,那小臉一點兒血色也沒有了,眼看着又瘦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