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喬夫人當年也是名動一時的才女,一手簪花小楷寫的極為漂亮,讓人看着就覺得賞心悅目,折子是以喬将軍的名義寫的“舍妹才貌疏疏,承蒙太後厚愛,封一品貴妃,然,妹自幼體弱多病,今又纏綿病榻,父又在蜀地祖宅,此等大事又不得不禀明家父,望皇上體諒,延入宮之期”,當然這是翻譯過來的,原文寫的情真意切,小皇帝覺得自己不準實在枉為仁君。
而且人家說的合情合理,選秀人家也未參加,太後神來一筆把人家弄到了後宮,人家也未抗旨不尊,只是委婉的說是晚入宮一兩個月,小皇帝覺得這樣的恩典還是可以給的,更何況,貴妃畢竟是僅次于皇後的存在,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擡進宮來,封妃大典還是要禮部和內務府準備的,想着用朱筆披上了一個鮮紅的“準”字。
在得知懿旨已經到了喬家的時候皇上就已經冷靜的想了想對策,現在看到喬夫人的折子正好好幾道旨意頒布了下去。
本來秀女就是這幾日入宮的,但是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事情,一切事情都要暫時擱置下來了,小皇帝看着奏折上某一行字“妹嬌生慣養,望帝憐惜。”以及随奏折附上的圖紙,小皇帝保養良好的手指輕輕敲了敲實木的桌案,微蹙了下眉,最後還是松開了。
他剛登基沒幾年就在宮裏大興土木,還不是為了自己,為了一個陰差陽錯的貴妃,這實在不是個好主意,但喬家在讀書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給上一個恩典還是可以的,也是對喬家的安撫。
雖然這樣想,小皇帝心裏還是不快,對着未見面的貴妃的印象差了幾分,貴妃難道竟然比他這個皇上還要尊貴不成?還未進宮竟然就請求按照她的喜好改建宮室,而且小皇帝還覺得這是喬家是自恃身份。
這樣的要求也是前無古人的頭一份了。
正是這時他的貼身太監走進來,規矩的行了一禮,低聲道:“陳嫔主子在殿外求見。”
小皇帝眉頭一皺,道:“此乃朕辦公批閱奏折之處,陳嫔身為後妃怎麽進出,讓她走。”
高公公一聽就知道皇上這是心裏不痛快了,平時王婉儀偶爾送上一兩次參湯,皇上也沒這麽不喜,陳嫔這是撞到了槍口上了,高公公心思急轉,口中應了聲,忙出去回話。
陳嫔身為大皇子的生母,如果不是身份委實太低,現在也不會只是一個五品的嫔。
先皇迷戀道術,整日想着飛升成仙,朝都不經常上,更何況幾個皇子的婚事了,其餘幾個母親身份尊貴的皇子還好說,當今太後不但身份低微,人也不精明,皇上直到登基都沒成婚,連侍寝的宮女都沒有。
直到聖上登基,才開始轟轟烈烈的選後活動,在之前也不能委屈了皇上不是?只能從宮女裏找出幾個姿色姣好的先伺候着,沒想到陳嫔和王婉儀運氣都不錯,在皇後進宮之前分別生下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位分也從低位的答應升到了現在的嫔和婉儀。
但是陳嫔生了大皇子依然比生了二皇子的王婉儀低了一個位分,就知道陳嫔比起王婉儀來說,皇上更加偏愛王婉儀,今日也是想學着王婉儀讨下巧,沒想到運氣着實不怎麽樣,正好碰上了皇上心情不好的時候。
高公公看着陳嫔煞白的臉,臉上還是帶笑。
有了太後的神來一筆,誰都不好受,首當其沖的就是皇後,有這麽一個貴妃,她睡都睡不踏實,她也只是一個剛剛滿一個十六歲的少女而已,平日裏表示在雲淡風輕,溫婉端莊,這會心裏也慌了,回了宮裏就讓人把她母親請來了。
Advertisement
皇後是簪纓世家,是北威候府的嫡長女,說來也巧,這次他父親跟着喬大将軍一起出兵南疆,喬将軍為正,他為副,這本來沒什麽,誰都知道喬将軍雖然年紀尚輕,但是用兵如神,到現在都未曾一敗,可是現在貴妃的哥哥是她這個皇後父親的頂頭上司,皇後就覺得堵得慌。
北威候夫人來的很快,因為太後的神來之筆,所有被留了牌子的家裏現在都焦頭爛額,現在皇上延遲所以秀女入宮的聖旨還沒有下下來,但是憑空多了一個身份尊貴的貴妃足夠那些有些心思的家族頭疼了。
北威候夫人身為皇後的母親,自然也為女兒操心,皇後冊封沒多久,屁股還沒做熱,宮裏一切還沒打點好,底下還有兩個貌美如花,生了皇子的嫔妃,本來心裏就夠膈應的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身份輕易動不得的貴妃,北威候夫人都為女兒頭疼。
皇後現在還保持着最基本的儀态,等北威候夫人來了之後就讓所有人下去了,殿裏只剩下了皇後和北威候夫人,皇後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委屈的叫了聲“母親”就撲到了北威候夫人壞了哭了起來。
北威候夫人憐惜的摸了摸她的頭,等皇後痛快的哭了一場之後,才道:“母後,這可怎麽辦?喬家當年太子妃之位尚且拱手讓人,現在只是貴妃之位·,女兒這個皇後·····”是不是還保持的的住?
皇後後半句沒有說下去,但是北威候夫人聽了出來,臉色一冷,道:“封後乃國家大事,皇後無大錯,豈可随意廢黜?!”
皇後不說話,只是咬着下唇看着北威候夫人,端莊的妝容都無法掩蓋她蒼白的臉色,北威候夫人緩了下臉色,接着道:“你不用擔心,皇上想要廢黜,朝中大臣也不會答應,況且喬家身份千年世家,豈能因為女兒就讓皇上廢黜發妻?如若這樣,喬家必遭天下讀書人唾棄。”
喬家自然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皇後:“但願一切如同母親所說。”
北威候夫人:“娘娘不用擔心。”
室內安靜了會兒,北威候夫人又道:“喬家姑娘畢竟是喬家嫡女,她哥哥現在又領兵在外,等她進宮,皇上不會不給喬家的面子,娘娘現在無子嗣傍身,中宮無子實在不妥,宮中又有生育大皇子的陳嫔和頗得皇上寵愛的王婉儀,娘娘還在早作打算為好。”委婉的提醒皇後現在要考慮子嗣問題了,最好在貴妃進宮之前懷上,中宮有了皇子才算穩固,宮中雖有大皇子和二皇子,但是他們母親出身太低,如果不是遇到當今聖上的情況,天下最尊貴的那個位子是沒有他們的分了。
皇後能過五關斬六将做到鳳位,自然不是吃素的,剛剛只是太過擔心了,現在經過發洩和北威候夫人的安慰,已經平靜了下來,帶着長長護甲的手摸了摸母親的手,臉上一片平靜:“母親放心,我知道怎麽做了。”
北威候夫人對這個女兒也是放心了,看着皇後臉上淡定,也沒有再說什麽。又說了一會兒話,就離開了皇宮。
皇後這邊不好過,喬夫人對喬疊錦也是頭疼萬分,喬夫人唠唠叨叨的說了一長串,喬疊錦只是冷淡的說了句“知道了。”
如果可以,喬夫人只想搖着喬疊錦的肩膀沖她大吼:“你到底知不知道進宮意味着什麽!你到底有沒有聽到我剛剛說的話!”
但是喬夫人從小都是标準的大家閨秀,現在讓她化身咆哮帝實在不可能,只能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喬疊錦。
她自己的女兒能不知道了嗎,如果是大女兒,她一點也不擔心,但是這個随了喬老爺的小女兒,她嫁人都擔心她會不會餓死,更何況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宮了,偏偏喬疊錦還是一臉懵懂。
喬老爺是當世有名的書法大家,也是出了名的大儒,學問真的是沒話說,但是生活就是大大的問題了,這個抱着一張名帖就能成仙成佛的大儒有時候實在是讓喬夫人無奈,偏偏小女兒什麽都沒學,把這個學了個十成十。
敏于進學,拙于事故。
這是對喬疊錦最客觀的評價。
喬夫人本來就想着把她嫁給一個她看好的喬老爺的學生,家境雖然貧寒,但是家裏人員簡單,父母雙亡讓喬夫人不用擔心喬姑娘侍奉婆婆的問題了-----------她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麽能伺候好婆婆。
而且那個學生的學問科舉是沒問題了,人品性子也沒問題,雖然做官可能不行,做學問還是沒問題了,以後進了翰林院做了翰林,既清貴又體面,也不算辱沒了喬家的門第。
家裏貧寒也不算什麽,喬疊錦的嫁妝足夠她吃喝不愁了。
現在是什麽都晚了。
喬夫人嘆息。
她對小女兒最為寵愛,她臨近四十才得了小女兒,老來得子說的就是喬疊錦,她對小女兒事事寵愛,萬事安排的妥妥的才放心,沒想到現在小女兒竟然要進那個她怎麽都沒辦法使力氣的皇宮了。
喬疊錦不是什麽都不懂,看到母親皺眉,她微微蹙着眉頭思考了下,組織好語言,才道:“母親,皇宮書多,多孤本,我只是換個地方看書罷了。”
她不是什麽都不懂,只是她覺得既然沒辦法更改,就坦然接受吧,對她來說,真的是哪裏都一樣。只是讓母親這麽操心,就是她的不孝了。
喬夫人被喬姑娘這句話給氣笑了,嘴唇張合,最後還是無力的揮揮手:“罷了,你先下去吧。綠意,紅綢,紫裳,青雀,進來。”
紅綢,綠意是喬疊錦身邊的大丫鬟,青雀,紫裳是喬夫人身邊,紅綢和綠意本來就是打算給喬疊錦陪嫁的,喬疊錦的性子實在不适合管家,喬夫人就訓練了幾個靠得住的大丫鬟給她,現在進了宮,喬夫人不但要把紅綢綠意帶上,青雀紫裳也要送進宮。
女兒靠不住,她只能給她身邊的人裝備技能。
她不指望女兒多受寵,只要不要無緣無故的香消玉殒就謝天謝地了。
喬姑娘聽了喬夫人的話,乖乖的話下去了,回了繡樓,她坐着思索了會兒,讓丫環磨墨,她拿鎮紙壓好,開始提筆寫字。
第一行就是第一條:不要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