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生死局

有這種想法的,可不止秦善一人。但是在蕭憶眼裏,這小和尚可不是有趣,而是堪稱可惡了。

他打斷兩人的交流,上前一步,道:“秦統領行事素來如此,我也無從規勸。可大師的做法,蕭某卻不贊同。此人雖作惡,但不過殺了一婦人而已,而且他身上背負着重要情報,對我中原武林舉足輕重。如此殺了他,斷了他戴罪立功的機會,也平白斷了我們一絲消息。難道不是罪過?”

此言一出,在場其他人看向秦善的眼神,便多了幾分不善。

秦善譏諷一笑,還未辯解,和尚卻已經替他說話。

“蕭施主此言差矣。無論是倫理綱常,佛門教誨,還是世間法度,殺人者償命,總是不變的道理。此匪徒既然蓄意毆殺人命,有秦施主還報與他,本是天理循環,何來罪過之說?”

小和尚又道:“況且人命無貴賤,衆生皆平等。平民百姓之性命,與這西部匪徒之命并無區別,以一償一才是平等。蕭施主将人命分為三六九等,那麽在場衆人的性命,在施主眼中是否也各有貴賤,可以取舍?”

小和尚這麽一說,那圍觀的好漢們目光又不一樣了,看着蕭憶的眼光猶如火燒,大有他敢說一個是字,就群起而攻之的意思。

蕭憶吃了啞巴虧,他沒想到向來迂腐的少林寺,竟然會出這麽一個口舌伶俐,會拿人長短的奇葩。

不過蕭憶是誰,他抿了抿唇,又道:“大師所言,蕭某受教。可我剛才說,這秦善身上的罪過可不止這一樁。他今日殺人雖然有理,可往日的殺虐也不是平白虛構。少林寺對于這點,難道要因人而異,不等同視之嗎?”

“當然不。”

小和尚果斷答他。

蕭憶倒是一愣,秦善卻微微擡起嘴角。

“秦施主當日在少林受萬人錐心之刑,又負枷困于無名谷三年,更是遭遇橫禍險些喪命。秦施主昔年所為之惡,大多出于執念,矯枉過正。如今罪業皆已受到報償。秦善之過,早已贖清。何來有罪之說?”

他這番話說完,不僅僅是在場大多數人,就連秦善本人也是愣住了。

他心裏不知是什麽感想,當年覺得屈辱憤慨,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事,如今卻被人輕飄飄被人一句業已贖罪帶過。他該是欣喜,該是悵然,還是該憤怒,該不滿?

有那麽一瞬,秦善看着小和尚的眼睛,覺得他把什麽都看透了。那雙清透的眼仿佛在說,所謂的執念,大抵都是如此。可重如泰山,又輕如塵埃。施主何必放不開呢?

Advertisement

“大師如此,是要為秦善開脫?”蕭憶語氣已經有些微憤怒,然而他先是不忿,須臾又輕笑道:“好,既然少林新一代大弟子都如此認為,蕭某也無話可說。只是望大師不要忘記,今日舉辦群英會是為何事。你口中無罪的秦善,可還拿捏着大半個江湖人的性命。”

他拱手,最後看了這兩人一眼,離開。

其他人見狀,也作鳥獸散。

一時間,在場除下那可憐的孤女,只有零落幾人。

“青天。”秦善呼喚。

“在,主人。”

“帶着女孩離開,為她母親收殓。”

青天領命而去,這下只剩下和尚和秦善。

秦善看着那小和尚的光頭,突然想起以前齊若望的一句話。

【老秦,我告誡你,得罪誰都別得罪和尚。

——為何?

因為他們都是天底下大大狡猾的人!所謂大智若愚,其實裝瘋賣傻,論起藏拙和黃雀在後的本事,沒人比得過這些小燈泡。你可注意了。】如今再遇到這些裝瘋賣傻的和尚,友人的話一語成籖,秦善卻有幾分悵惘。

“在下秦善。”他對小和尚道。

“阿彌陀佛,貧僧無怒。”

年輕和尚報上自己的名號。

有趣,一個修行怒目金剛的和尚,偏偏法號無怒。

秦善毫不遮掩,問:“某與大師并無相交,為何幫我?”

無怒撚佛珠道:“因果循環。貧僧今日所為,不過為師父當年的虧欠,償還施主一二而已。”

師父?聽蕭憶之前口氣,這小和尚地位不低。作為新一代大弟子,他師父莫不是少林方丈,就是當日親自審問秦善的那個死和尚?

秦善卻已經不記得那禿驢的名字和模樣,是叫了心還是了塵來着?如果是的話,那和尚當年逼他在衆人面前認錯,逼他曲膝悔悟,後來又令他受困無名谷三年。怎麽,如今就打發徒弟來償還嗎?即便秦善想通了很多,還是覺得譏诮。一個口口聲聲不出世的和尚,誰給了他對當時還是朝堂命官的秦善,定罪惡判是非的權力?哪怕是皇帝要親自審問秦善,也要經過三公九卿和司命衙門,何況他人?

這些和尚倒是自诩正義,做了好事,如今又打算拿這樣一個人情,來打發他麽?

秦善冷漠道:“貴寺與令師尊的好意,秦某可受之不起。”得知身份後,他對這小和尚剛剛興起的幾分好感,瞬間就抹滅了。

無怒連忙呼喚:“等等,秦施主!師父自知當年有所虧欠,無可辯駁。所以特地叮囑貧僧,如遇到秦施主有困難,行事可多予便利,袒護一二。”他又擡頭看了秦善,“如今看來,師父卻是預料錯了,秦施主已今非昔比。”

秦善的改變,明眼人就可以一眼看出來,三年前的他是一把寒光凜凜的劍,雖鋒利,卻随時可能折斷;而現在的他,卻學會了如何收斂神光,深藏不露,卻叫人更加忌憚。

“人都會變。”秦善說,“而債,可不是這麽償的。”

無怒當做沒聽懂般道:“看來秦施主已經突破當日瘴念,師父知道定會欣慰不已。不過——”他定眼一瞧,神神鬼鬼道:“雖然已無往日陰霾,但是施主身邊似乎新添了一道陰影。”

這話說的,卻叫人背後發涼。

無怒繼續問:“最近秦施主可有何親朋好友含冤離世,心願未了?”

秦善聞言頓住,似笑非笑,“并未。怎麽,少林什麽時候也和那些道士一樣,學人家開法場做法事?”

“阿彌陀佛。”無怒開口,“施主慎言。據小僧觀看,秦施主這陰影纏身久已,徘徊不散,顯然是恩怨相纏,幾世宿怨。本是各人命中注定,施主還是勿擅自幹涉為好。”

幹涉?秦善心裏冷笑。

“感謝無怒師父今日相助,秦某有事,先告辭了。”

言罷,也不待無怒回應,就轉身離開。只是離開的時候,腦海中卻想起無怒方才所說。

——你身邊有一道陰影,徘徊久已。

——你近日可有親朋好友離世?

會是你麽,若望。

秦善眼神沉澱下來,嘴角勾出一絲譏嘲弧度。

如果你在,那就好好看着,我是如何讓背棄你的納西爾人身敗名裂,痛不欲生。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聽不進去。”

秦善走後,無怒原地念念叨叨,似乎有些懊惱。

“不過我可提醒過他。”

和尚意味深長地笑了。出家人不打诳語,可他人自己誤會又是另一回事了。

那身邊的影子,并不是秦善想的那人。而是一股執念,那執念如影入魔,糾纏不斷。這份經世情纏,若是故意避而躲之,只會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問世間情為何物。阿彌陀佛。”

小和尚阿彌陀佛地離開,全然不顧旁邊路人目瞪口呆的眼神。

不得了,和尚念情詩?這世道要變天了!

臘月廿八,立春後不過兩日,各路英雄齊聚霸刀堂江南分舵,共讨天下大事。

這一日,秦善遇見了少林寺的無怒,不歡而散。

這一日,右小嶷與蕭憶,聚齊各門各派,正式商讨未來大齊江湖人前景。

而少有人知道的是,這一日,有飛鴿傳書送,帶來一道訊息。

【人已入關,不日便至。】

收信人碾碎信紙,用內力把碎屑震為飛灰。他的眉間似歡笑似懊惱,似悲嘆似雀躍。

這生死局,已經落下第一枚棋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