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他的奴兒真是太好了
次日一早, 林奴兒仍舊要帶着顧梧去慈寧宮請安,才到了慈寧門口,就遇見了肅王和肅王妃,顧栾笑着同他們打招呼, 道:“一道進去吧。”
林奴兒颔首, 豈料有宮人過來道:“太後娘娘有旨, 今日不必問安了。”
顧栾一怔, 問道:“怎麽回事, 可是老祖宗她鳳體欠安?”
那宮人答道:“回王爺的話, 這卻不是, 只是昨兒個晚上, 淑妃娘娘路過禦花園時落了水, 太後娘娘連夜去泰和宮看望, 折騰了一晚上,甚是疲累, 她老人家下了懿旨,說這兩日一切問安都免了。”
聞言, 顧栾皺起眉來, 道:“母妃怎麽會落水?”
慈寧宮的宮人歉然道:“這奴才就不知了,王爺還是快去瞧瞧吧。”
顧栾颔首,對林奴兒與顧梧笑笑,道:“那我就先去泰和宮了,五弟和弟妹呢?”
林奴兒自是不可能跟着他去看淑妃的,遂笑答道:“王爺自便,宮裏還有事情,就先回去了。”
顧栾不再多說,辭別兩人就帶着肅王妃走了, 林奴兒與顧梧一同往回走,路上冬月好奇地問道:“淑妃不是被禁足了嗎?怎麽還會在禦花園落水?”
林奴兒笑了,道:“自然是去請幫手了,不過落水是怎麽回事,就不清楚了。”
左右不關她的事情,林奴兒撇開這些不再去想,忽覺有點餓了,問顧梧道:“早膳想吃什麽?”
顧梧一聽,立即道:“要吃那天晚上的湯面!”
林奴兒:……
有那麽好吃嗎?天天吃也不嫌膩味兒,她想了想,道:“今天不吃湯面,咱們做點兒別的吃。”
顧梧頓時點頭如搗蒜一般:“好,要吃什麽?”
林奴兒微微眯起眼,看着遠處層疊的琉璃瓦頂,随口道:“那就吃個蓑衣餅吧。”
……
卻說顧栾到了泰和宮時,聽見裏面傳來了人聲說話,他問值守的宮人道:“是壽王在?”
宮人答道:“是,壽王殿下一早就來了。”
顧栾略略颔首,等通禀之後,才進了內殿,只見淑妃正倚在榻邊和顧晁說話,看見他來,便止了話頭,顧栾上前行禮,語帶歉意道:“聽聞母妃昨夜落了水,兒臣剛剛才得知,實在該死。”
淑妃擺了擺手,神色有些恹恹的,如今快入冬了,夜裏更是冷,水池子裏都結了冰渣兒,她昨夜泡了一回,盡管連夜叫了太醫來看診,但還是染了風寒,今日便沒什麽精神,命人給顧栾賜了座。
顧栾關切問道:“昨夜發生了什麽事情,母妃怎麽會忽然落水?”
顧晁沉聲道:“是有人推了母妃。”
聞言,顧栾一驚,道:“是誰?抓到了嗎?”
“抓是抓了,”顧晁恨道:“抓了一屋子,可是誰也不認,全押起來送去敬事房審問了,我倒要看看誰的骨頭夠硬,剮了他們一身皮就不信問不出個字兒來!”
顧栾皺眉道:“若只是宮人,哪裏來的這種膽子?”
顧晁便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指使!”
說到這裏,他忽然想起一事,疑道:“是不是老五和他那個醜王妃做的?”
顧栾卻有些不信,道:“這恐怕不會吧?他們無緣無故,為何要陷害母妃?”
“誰說無緣無故了,”顧晁冷嘲道:“還有一件事你不知道吧?昨日他們在禦花園與母妃起了争執,害得母妃被父皇斥責,禁了足,連去皇祖母那裏都不許,宮務也交給了德妃打理。”
聽了這話,顧栾一驚,道:“這麽嚴重?”
淑妃面上露出恨意,又覺得頭痛起來,忍不住揉了揉眉心,道:“本宮昨夜已經去見了太後娘娘,此事會解決的,只是眼下還不是時候,你們不許摻和,也不要去找皇上求情,免得越裹越亂。”
顧晁顯然有些不情願,但是淑妃教訓了幾句,他便應下了,淑妃的精神不大好,病恹恹的,只說頭痛,讓他們兄弟二人說話,自去後寝殿休息了。
看着宮人扶着她入了屏風後,顧栾有些憂心地道:“母妃的身體沒事吧?我聽說近日有個神醫來了京師,在長安候府上看診,不若請他來給母妃瞧一瞧?”
聞言,顧晁便道:“你派人去問一問,請他來一趟。”
顧栾點頭,又問:“母妃這事兒,太後那邊如何說?”
顧晁搖首,道:“母妃只讓我這幾日進宮,多陪陪老祖宗說話,其他的不要問,我已交代了敬事房那邊,讓人嚴審,必要揪出幕後之人來。”
顧栾皺眉道:“此人甚是歹毒,這樣冷的天氣推人下水,顯然是想要母妃的命。”
聽了這話,顧晁又來了氣,道:“若讓我抓住他,必要千刀萬剮才消心頭之恨。”
他說着,語氣肯定地道:“老五和他那個醜王妃一定跑脫不了幹系!否則怎麽會這麽巧,他們才和母妃起了争執,晚上母妃就被人推落了水。”
再想起昨日那一對被捏死的萬壽鳥,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顧晁氣得一捶桌子,咬牙切齒道:“別叫我抓住了他!”
……
“阿嚏——”
顧梧搓了搓鼻子,林奴兒看了他一眼,道:“受寒了?”
顧梧茫然搖頭,林奴兒便放下鍋鏟,伸手過來摸了摸他的額頭,又摸了摸手,道:“沒事兒。”
顧梧覺得她的手又軟又暖和,頓時就犯了老毛病,抓着翻來覆去地捏,林奴兒忍不住拍開他,翻了個白眼道:“幹什麽?我忙着呢。”
她說完,又回到竈臺旁邊繼續攤餅,顧梧有點委屈,巴巴地跟在後頭轉悠,林奴兒還嫌棄他礙手礙腳:“邊兒去。”
逗得冬月幾人都掩口輕笑起來,顧梧讨好道:“奴兒,我來幫你。”
林奴兒不客氣地道:“你都燒糊三個餅了。”
顧梧只好在旁邊圍觀,禦膳房的總管太監也跟着伸長了脖子瞧,這蓑衣餅到底是怎麽個做法?
林奴兒把薄面皮用豬油和椒鹽仔細鋪勻了,又利落地卷攏來,再反複擀幾次,直擀得那面皮薄如蟬翼,拎起來簡直能透出清晰的影子,如紙一般。
熱鍋底擦豬油,然後把面皮貼上去,慢慢地煎黃,不多時,面皮的邊緣微微翹起,已經變得酥脆了,林奴兒灑了幾粒蔥花和蝦皮,又把餅皮翻了一個面,呲啦一聲,薄餅特有的香氣傳來,衆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如此反複煎兩面,直到那薄餅邊緣完全翹起,色澤金黃,混合着蝦皮的焦香,又酥又脆,咬下去便是喀嚓碎響,滿嘴都是渣,因薄餅凹凸不平,邊緣飛翹,形如蓑衣,故名蓑衣餅。
林奴兒煎了一盤子餅,除了顧梧吃的以外,還給其他人都分了一些,就連那禦膳房的掌事太監都分得一個,他受寵若驚地用兩只手捧着,不住道:“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奴才哪有這種福分。”
林奴兒笑道:“這東西也就嘗個新鮮,平常百姓家裏拮據,故而将餅攤得一薄再薄,如紙一般,如此有客來時,便覺得主人家飯食的分量足夠,實則這一疊餅摞起來,也不過半個指節厚。”
衆人恍然頓悟,才知裏頭還有這個門道,掌事太監稱贊道:“王妃娘娘懂得可真多。”
林奴兒笑而不語,不是她懂得多,這些都是孫婆婆教她的,貧寒百姓家的苦楚,他們又怎麽會懂呢?
不過是捧着這餅,吃個新鮮,然後再感慨幾句罷了。
那掌事太監捧着餅小心翼翼地吃,贊不絕口,顧梧十分不高興,林奴兒給大家分餅的時候,他就一直沉着個臉,奈何林奴兒一直沒注意到他,于是就更不悅了,用力扯了扯她的袖子。
林奴兒以為他有話說,等了半天,只等來顧梧滿臉的陰沉,面前的餅也沒動,她想了想,問道:“不喜歡吃?”
顧梧終于等來了奴兒的關注,立即委屈地道:“你怎麽把餅都分了?”
卻原來是在計較這個,林奴兒失笑道:“不夠你吃麽?若是喜歡,再給你做點兒?”
顧梧搖搖頭,他把盤子放到林奴兒面前,道:“我吃過了,奴兒吃。”
林奴兒低頭一看,裏面還放着三張半餅,她之前一共給了顧梧四個,他卻只吃一個半,剩下的都給了她。
林奴兒心中微暖,她其實并不怎麽喜歡這餅,從前在瓊樓也經常吃,只有宮裏人才會覺得這個稀罕,但是小傻子會想着她,心心念念要給她留着。
她沒有拒絕顧梧的好意,拿起一張餅來,掰成兩份,道:“咱們一起吃。”
顧梧高興起來,你一半我一半,和林奴兒分吃了那些蓑衣餅,他的奴兒真是太好了。
……
乾清宮。
景仁帝正在用膳,梁春親自端了菜上來,銅胎琺琅碟子裏頭盛了一張薄薄的餅,色澤金黃,上面點綴着蝦仁和碧綠的蔥花,看起來十分誘人。
景仁帝看了一會,道:“這叫個什麽?蝦餅?”
梁春笑着答道:“回皇上的話,這叫蓑衣餅。”
景仁帝夾起那塊薄薄的餅,左瞧右瞧,道:“這是禦膳房新做出來的菜品?朕從前沒見過。”
梁春勸道:“皇上嘗嘗?”
景仁帝咬了一口餅,仔細嚼了嚼,入口酥脆噴香,帶着一點蝦仁的焦香,又透着些微的鹹辣,他挑了挑眉,把餅吃完了,梁春才笑着解釋道:“今兒秦王妃做了這麽一道菜,王爺十分喜歡吃,禦膳房的人就鬥膽做了一道一樣的,獻給皇上。”
然後又把當時林奴兒說過的話學來給景仁帝聽,問道:“皇上吃着可還行?”
景仁帝從鼻子裏輕輕哼了一聲,道:“朕就知道,宮裏頭的廚子哪兒會做這種菜。”
他放下筷子,接過布巾擦了擦手,面上透出來點兒疑惑,問道:“秦王妃從前真不是做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