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抓蟲)

衛樂早早燒起了炕,棉衣皮襖也都穿上了。外出時,身上還披着一件野羊皮的鬥篷。

還用剩下的碎皮子,做了一副手套。是他畫的樣子,讓村子裏的農婦幫着做的。這也是衛樂想給大家一個保暖的點子,哪家不有碎布,手套縫制也不難,很快就在村子裏興盛了起來,同時還傳到了外面。

來到書房,炕已經燒好。每天他來書房的時間都差不多,李大海只需在他來書來的兩刻鐘前把炕燒上就可以了。這樣衛樂一來,整個書房也都是暖暖的。

除下鬥篷挂在木架子上,衛樂盤腿坐在炕上,炕上面已經放好了一張不算小的炕桌。他先把書舀一些在硯中,然後開始一手磨墨,順便一手翻書,這是他前兩天抄好的。

這是一本農書,正是衛樂需要的,他現在要做地主,不懂農事可不行。雖然小時候在鄉下住,但畢竟人小知道的少,很多全靠記憶中的一點知識根本不夠用。

好在古代和現代的知識結合起來,到是讓他對農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他也相信自己田地裏的糧食會比普通人家的産量要高出一些。

他家的田地舍得下肥,不輪是農家肥還是用草木灰,不夠就買,務必要讓田地肥肥地,這樣種出來的莊稼才會好。特別是他家買的田地全是上等,只要經營得好,這收成肯定是不差的。

“少爺,下雪了。”

李大海端着一壺熱水進來,書房裏也有爐子,直接把熱水放在爐子上面就行。

“牛棚可有遮好?天氣冷,不要讓騾子和牛凍着了。”

李老頭終于在十幾天前為他尋得一頭剛成年的母牛,為此他付了三十兩銀子的牛錢和二兩謝禮銀子。

“已經弄好了,少爺放心。”

李大海為他倒好茶,便拿着原來爐子上的水壺走出去,這裏面的水是昨日的,少爺有些講究,過夜的水是不會再飲的。

于是這火就拿出去兌了冷水用來洗菜,小山坡山的白菜和油菜一個已經收回來放在廚房下面的地窖裏,一個則繼續生長,到明年會結成油菜籽,到時用來榨油吃。

雖說衛樂很少吃菜油,但用來炸東西或者是煎紅油,這菜油弄出來的反倒是比較香。因為吃的不多,所以就種了不到一畝。

剩下的種了些白菜和蘿蔔,已經收好存到地窖裏,這些都是他們整個冬天的蔬菜,必須要好好保存。

Advertisement

因為家裏又多了一頭牛,衛樂直接跟村民們買了草料,夠牛和騾子吃上一整個冬天的草料就堆積在了牛棚的外面,還用油布蓋在上頭,怕被雨雪淋壞了。

還有衛樂養的雞,已經開始慢慢的在下蛋了,只是天氣冷,雖然雞棚特意做了保暖,可是下的蛋還是不夠大,頂多衛樂和李大海吃蛋不缺,再存上幾個用來送禮做人情。

像村子裏的紅白喜事,衛樂除了送點雞蛋和二十文錢外,別的就沒準備了。像這樣在農村都算得上是豐厚了,再豐厚那些村民就沒辦法回禮。

那樣就不是去送禮,而是去找碴順便打人家的臉了。人情來往,不能總是壓着對方,即便對方很喜歡他送的厚禮,也會對他心存不滿的。

有了雞蛋,确實讓他方便不少。每天和李大海都要吃一個雞蛋,有時還和酒釀一起煮,再放上一點紅糖和元宵,一頓早餐就解決了。

“聲律啓蒙,寫給地主幾個孩子。開春後,他們就要跟我一起念書,要有所準備才行。”

衛樂懶得去買,反正他要練字,就當做是練字,并且複習一下腦海上的知識。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一邊寫,一邊思索,等一書本抄完,衛樂發現自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更透徹了,畢竟原來只是有記憶,并不是屬于自己的,寫了幾遍後,到是發現了書中的樂趣。

怪不得世人常說‘書中自有顏如玉’呢!頭一次衛樂相信這個說法了。前世雖不是什麽學渣,但也不是學霸,就挺普通的一個學生,走在校園裏都沒人認識的那種。

可原主是個學霸啊,在原主的加持下,他居然也有了做學霸的潛質。當然,學神還輪不到他,到是原主本來有這個機會的,卻讓侯府的人氣死了。

也是原主沒經過什麽事,要擱衛樂身上,肯定不會被氣死,說不定還會咬下對方一口肉來。但他本來就不是原主,沒有資格這麽做,所以就老老實實拿着一萬兩銀子走人。

反正一萬兩銀子他拿着也不虧心,再加上原主存的一點私房,不管怎麽說日子總算是過起來了。

既然決定了要收弟子,衛樂還拿出了原身帶出侯府的三塊玉佩,正好是同一塊料子雕的,用來做新弟子的禮物正合适。

雖然原身好些東西都留在了侯府,但是貼身的一些佩飾衛樂到是全帶了出來,也不多就二、三十件,還都是一些小佩件,加起來也不過千把兩銀子。這些東西他都和那一萬兩銀子一起收藏在暗牆中,不怕人偷。

想想衛樂還挺同表原主的,十幾年才存了這麽點東西,銀子就更少了。每個月只有十五兩月例銀子,比嫡兄少了一半。雖然其它開銷有侯府,但他偶爾請同窗吃飯,或者是為自己購買書籍,銀子都是從月例裏出的,所以能存上兩、三百兩,已經是他盡最大的努力了。

而且原主除了會讀書,其它經營什麽的也不懂,只好能省則省了。幸好衛樂跟原主不同,他雖不太能吃苦,但多少比原主強,也看過網上小說,知道在古代最重要的就是田地,所以一來村子就先把田地辦好了,以後再慢慢添。

第二天起床,衛樂就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早飯直接煮了雞蛋酒釀元宵,熱呼呼的喝進肚子裏,整個人都暖了起來。

“大叔,把大骨炖在陶罐裏,中午我們吃熱鍋子。”

古代也有火鍋,只是那時不叫火鍋,他們叫熱鍋子,裏面頂多放點肉和蔬菜,花樣沒有現代的火鍋那麽多。

到是衛家的火鍋跟其它熱鍋子不同,衛樂特意找人打了個鴛鴦火鍋,一邊清淡一邊紅湯,吃得兩人額頭上直冒大汗,就連擺在廳裏的火盆都挪了出去。

先頭已經吃過兩次,李大海一聽立即去廚房。

“這個好,大冬天的吃熱鍋子暖和。”

別看李大海年紀大了,力氣可不小,衛樂要砍幾刀才能砍斷的大骨他一刀就搞定,這要砍人身上,九死一生哦~~

“大叔,過了冬有時間你教我射箭吧!”

衛樂看着滿屋頂的白雪,幸好這雪下的不是十分大,不然他還要上屋頂掃雪,不然怕會壓垮屋頂。雖說是結實的青磚瓦房,也禁不住厚厚的雪壓在上面啊!

特別是瓦片,在衛樂的印象中是容易碎掉的,到時就算不垮,也會漏雨。

“少爺怎想起要學弓箭?”

李大海先是用熱水把大骨湯一遍,然後把它們放進陶罐中。還放了生姜大蔥和花椒在裏面,這樣熬出來的大骨雖是原味卻也更香。

“以後進山可以防身啊!”不僅可以防動物,還能防人。古代治安在衛樂看來有些危險,指不定那天就兵禍來了,他總不能指望有白馬王子來救自己吧!求人不如求己,這是衛樂多少年來最深刻的教訓。

“說的也是,正好春季和夏季不适合打獵,少爺要真想學,等開春後我就教少爺吧!”

李大海給爐子升進了火,爐子不适合燒柴,所以用的都是衛樂提前買的木炭。衛樂燒爐子買的全是中等炭,雖不如上等炭那樣沒有煙,卻也比下等炭要好。而上等炭他也買了一些,晚上用來燒炕,不用半夜起來加柴。

如此便熱烘烘的一覺睡到大天亮。要說真有什麽不好的話,就是睡炕晚上容易缺水,所以他都會在炕的一邊放上一袋水。因為炕是熱的,這水自然也不會冷。

水袋他托人用牛皮做成的,灌進水後,再把袋口用塞子塞好,放在炕上就不會漏水,晚上渴了只管拿起來拔開塞子就可以喝,這下子連炕的都不下了。

“幸好昨日見天不對,少爺叫我去鎮上買了幾斤羊肉、豬肉,今天正好涮着吃。”

李大海常年打獵剝皮,刀工很是不錯,豬肉和羊肉被他片成薄薄的一片,放進鍋裏一涮就熟了,再蘸上衛樂特意配出來的醬,味道那叫一個好。

“哈哈,瞧見天色不對,當然要有所準備。”

衛樂是個喜歡存食的人,前世有一年到處吵着世界末日,他就往家裏搬了一年吃的食物和水,想想那時還真是天真啊,不過他平時也會存上一、兩個月的糧食,到是很符合他的習慣。再說了,這些糧食就算一時吃不完也不會壞,總好過沒吃的餓肚子。

現代人有幾個餓過肚子啊,衛樂才不想嘗試那種感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