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殺了老賊楊一清
王岳被安頓在了大同最大的館驿,最奢華的房間……很難想象,在北方邊疆,竟然能有一座富有蘇州特色的園林建築。
而且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是用的材料,還是擺設,牆上的字畫,都遠超尋常園林,堪稱藝術精品。
楊一清用如此禮遇對待王岳,不能說不隆重。
可他的尊重也僅此而已,想插手軍務,指揮老夫做事,你小子滾一邊!
有人要問,是誰給了楊一清的膽子?連欽差都不在乎?
如果翻開此老的履歷,多半就不會有疑惑,相反,還會覺得順理成章,他要是把王岳當回事,那才奇怪呢!
楊一清成名非常早,他十四歲就參加鄉試,和楊廷和一樣,都是神童。
而且成績好的驚動了皇帝,憲宗親自安排人,教導楊一清,而楊一清也不負衆望,十八歲就中了進士,想想吧,你剛領身份證,人家已經成了縣級幹部了,什麽叫差距啊!
楊一清在中進士之後,并沒有走楊廷和的路子,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更加艱難,也更加豐富。
他先是在山西當然按察使佥事,接着又擔任按察副使,負責督學。在任職期間,楊一清了解地方情況,積累經驗。
終于,他得到了機會,成為陝西巡撫,獲得了領兵的權力。他在任上,整頓軍務,嚴肅軍紀,整個風貌為之一變。
更讓人驚嘆的是,面對蒙古人寇邊,楊一清曾率輕騎自平涼晝夜行軍,抵禦入侵并發動奇襲,擊退蒙古軍的進犯。
截止目前為止,楊一清就是第二個王陽明。不對!因為楊一清年紀更大,應該說王陽明是第二個楊一清!
而衆所周知,王陽明只有一個,所以楊一清他變了!
因為他不肯阿附,結果被劉瑾陷害,丢了官職。有理由相信,這是楊一清黑化的開始,接下來,楊一清複出,立刻設計,利用張永,誅殺了立皇帝劉瑾!
威震天下的大閹,就這麽倒在了楊一清的手裏。
Advertisement
勝利的果實是巨大的,楊一清重返京城,一路高歌猛進,鴻胪寺卿、吏部尚書、入閣拜相,更實在楊廷和丁憂期間,擔任了首相,到達了人生巅峰。
如果說楊廷和忌憚王陽明,是因為他的學術造詣,以及心學的威脅。那麽對楊一清的恐懼,則是實實在在的資歷本事了。
畢竟此老出将入相,在大明呼風喚雨幾十年,絕對是超級巨頭。
要不是靠着天子之師的身份,楊廷和根本沒法把楊一清弄到陝西戍邊。試想一下,如果朱厚照駕崩,是這位老爺子在京,那麽整個朝局,都會完全不一樣的。
以楊一清的資歷地位,怎麽會把小小的王岳放在眼裏。
更何況這裏是九邊,不是京城。
少拿天子近臣的威風吓唬老夫。
什麽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夫這麽幹,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更何況憑什麽把兵部尚書的位置交給了王陽明!
他算個什麽東西!
不就是打打土匪,欺負一下傻帽寧王嗎?
他的那點本事,放在九邊,早就讓鞑子把他的骨頭渣都給吞了。
新君放着老夫不用,反而把王陽明當成了狗頭金,救命稻草,簡直是糊塗透頂,真是個無知的小孩子!
不得不說,這幫朝廷大佬,沒一個省油的燈。
他們的做法或許在常人看來,是違背常理,非常腦殘。但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卻自有一番道理。
楊一清盤算什麽呢?
“老夫從陝西到大同,駐兵拱衛京師,已經是有功無過。”楊一清無子,站在身邊的正是侄子楊元斌。
這小子身體很高大強壯,看起來還真像個赳赳武夫。
楊一清随手拿出一封信,晃了晃,“這是毛紀給我寫的信,他是秉承楊廷和的意思。在信裏說什麽要和王陽明通力協作,打贏鞑子。從此心學之名,無人不知,名留青史。實則不過是讓老夫扯王陽明的後腿罷了。”
楊一清很不屑,楊元斌晃着大腦袋,傻傻道:“伯父,這老東西怎麽這麽壞啊?他想害死王陽明?”
楊一清眨了眨眼睛,呵呵道:“老夫又何嘗不想除掉王守仁!”
“啊!”楊元斌吓得瞪大眼珠子,說不出話來,難道伯父也是個壞蛋?
老楊呵呵兩聲,“放心,我還不會傻到給楊廷和當殺人的刀子。我就在大同作壁上觀,如果王陽明打贏了,老夫出兵,也有策應之功。如果王陽明打輸了,老夫就派人救援,賣天子一個好。總而言之,老夫是進退如意,怎麽都不吃虧。”
在侄子欽佩的目光中,老頭子伸了伸懶腰,得意無比。
“老夫在山西多年,別的不喜歡,唯獨喜歡山西人的算計勁兒!在官場上,就要多算計,算計得越清楚明白,勝算就越多。現在是楊廷和和王陽明較勁兒,他們之中不管誰倒下了,京城的爛攤子只能由老夫收拾,在九邊吃沙子的日子老夫過夠了,該回京城了。”
當着自己的侄子,楊一清毫無保留,把算盤打得那叫一個震天響。
正在這時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過來。
“啓禀部堂大人!”
楊一清驟然一驚,“什麽事情?是王守仁那邊的戰報嗎?”
“不是!”
“那是什麽?”楊一清追問。
“是鞑子!大隊的鞑子!”報信的人急切道:“咱們的人發現了鞑子,拼死力戰,折了二十幾個弟兄,只有三人安全返回,他們說至少看到了三萬人!”
“什麽?”
楊一清驟然大驚,因為之前鞑子進攻莊浪,雖然明軍折損不少,但是鞑子也沒占太大的便宜,随後他們掉頭向東,楊一清判斷,他這邊已經安然無事,可以坐觀成敗,怎麽會有鞑子突然出現?
莫非說鞑子又改變了攻擊方向?
楊一清還在沉吟,突然外面亂套了。
火光沖天,喊殺四起。
楊一清什麽沒見過,老頭稍微思索,就明白了怎麽回事。
壞了,出大事了!
一定是有亂兵嘩變,趁機跟鞑子勾結,想要裏應外合,攻破大同!
做為九邊重鎮,京城門戶,若是大同丢了,他老人家也就不用混了。
這就好比,看熱鬧看了一會兒,突然發現被燒的竟然是自己的家!那個憋屈勁兒沒法形容。
縱橫幾十年的楊老大人,這一次是徹徹底底豬了。
“伯父,快走吧!趕快出城,去軍營,召集咱們陝西的兵馬,先收拾這幫叛賊,然後再對付鞑子。無論如何,大同不能丢!您老人家不能有閃失!”楊元斌急切道。
楊一清還在遲疑,突然後門的士兵滿身是血,跑了進來。
“部堂,頂不住了,他們要殺進來了。”
楊一清的腦子幾乎是空白的,他被侄子和護衛簇擁着,倉皇出了府門,奔着西門的方向跑去。
火光,殺聲,兵器撞擊之聲,已經連成一片……“殺了老賊楊一清!殺奸臣,享富貴!殺!殺!殺!”
楊一清的心,随着喊聲,不停砰砰亂跳,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敢領兵直接和鞑子拼命的熱血文官了。
此時的楊一清,只怕連一只雞都殺不死。
“快走!”
他們跑進了一條巷子,剛跑出沒多遠,突然前面出現了一夥人,雙方撞在了一起。
“楊大人,你別跑!”
這一嗓子,差點把老頭的魂喊沒了。
是叛賊!完了,老夫的頭呢?
不對啊,叛賊怎麽會叫我楊大人?
楊一清遲愣之時,王岳三步兩步跑過來,一把揪住了楊一清的袖子,厲聲質問,“部堂,你想放棄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