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011

11

祝小嘉第一反應就是祝老太太一定是裝病。

別看祝老太太年紀一大把了,年輕的時候又吃了不少苦,人家身體硬朗着呢。祝小竹以前手腳不利索,把家裏碗摔碎了,或者祝軍哭了沒注意到的時候,祝老太太打她出氣能打半個小時。

更何況,祝小嘉也見識過上次祝老太太跑來想把自己帶回去的時候的精神勁兒,她才不會相信祝老太太會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裏突然病倒。

說句不好聽的,祝小嘉覺得祝老太太十分符合那句“禍害活千年”的諺語。

至于祝老太太裝病的原因,無論是祝二叔公家的紅嬸還是祝離祝原這兩個兄長都對她耳提面命過了:現在祝老太太聽說了祝小嘉她爸要接她進城的消息,做夢都想把祝小嘉換成祝軍,這時候她要是敢一個人跑去跟祝家的人見面就是她蠢!

祝小嘉乖乖地聽了他們的話,縮在屋裏靜觀其變。

然後,她的新小弟祝愛軍就殷勤地跑了進來,興奮地滿臉通紅:“你猜我剛剛聽說了什麽!”

祝愛軍原本是很不喜歡搶走了他媽關心和寵愛的祝小嘉的,可是在被祝離祝原這哥倆“教育”過後,他立馬成了祝離祝原的死忠粉。

祝離祝原兩個人平時也要去上工,就交給祝愛軍一項“偉大的任務”——保護祝小嘉,原本他們是想讓祝愛軍給祝小嘉當個保镖來着,可祝愛軍的天賦樹歪的不行,愣是把自己變成了祝小嘉的小狗腿子。

就比如現在,祝小嘉看着祝愛軍那副“我發現了一個大新聞”的樣子,心裏好笑不已。

這個小小的祝家村,還能有什麽大新聞?不就是誰家又吵架打孩子了嗎?

不過為了維護小狗腿子的自尊心,她還是耐着性子問:“我猜不出來,你直接告訴我好不好?”

這招對小狗腿子祝愛軍還是很管用的,祝小嘉耐着性子哄小孩的樣子在祝愛軍自己的幾千層濾鏡下變成了崇敬仰慕的神情,讓自以為是個男子漢的祝愛軍驕傲地挺了挺胸膛。

“好吧,那我告訴你:你姑姑回來啦!”

說完他還覺得不夠似的補充了句:“是你二姑姑和小姑姑!”

祝老太太生了三兒三女,除了夭折的二兒子以外都長成了人,在這個條件惡劣的年代也算是難得的。

祝家的這幾個兒女,性情各異,最有名的就是祝小嘉的小姑姑,祝秋菊。

為什麽呢,因為她特別愛計較,愛占小便宜。

當年大鍋飯還沒廢的時候,祝秋菊寧願把自己撐得肚子痛都要拼命吃,生怕吃少了,把村裏一群飯量大的男人都看得自愧不如。

後來開始上工了,她又有各種花樣讓別人幫她頂工,村裏人只要跟她一起共處過的,就沒有不被她占過便宜的。

她嫁到外村去的時候,村裏人簡直是松了一口氣。

時至今日,祝家村仍然有祝秋菊的傳說在流傳。

祝小嘉想起她二姑姑小姑姑臉色也不太好,每次她們回祝家村,都要各種哭各種委屈,每次回婆家的時候,免不了要從梁雲岫那拿走點東西。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祝小嘉還無意撞見過祝秋菊在她媽梁雲岫屋子裏偷偷翻東西的一幕:她是覺得梁雲岫肯定把好東西藏起來了,想偷偷順點走。

畢竟誰不知道梁雲岫以前是資本家大小姐,平時吃的用的也都跟其他人不一樣,要說梁雲岫手裏沒點壓箱底的東西誰信呢?

想到這裏,祝小嘉從她的布包裏拿出一小把糖交給祝愛軍:“謝謝你告訴我這個啦。”

這是她爸給她帶回來的糖,祝小嘉平時一個人也吃不了這麽多,就常常給祝愛軍分一點。

這也是祝愛軍對祝小嘉态度轉變如此之快的原因。

他把手裏的糖狼吞虎咽塞進嘴裏,含糊不清地說:“唔唔唔唔唔(你放心,有我呢)……”

他隐約知道祝小嘉奶奶對她不好,要是祝小嘉回了家一定會被打。對于這個他倒是很能理解,他媽一般也不會在親戚家裏打他。

祝小嘉看着他這個樣子十分放不下心:“唉,他們真要打起來我們也是打不過的,你到時候直接跑了去找我哥或者你媽他們就好啦。”

祝愛軍把胸拍得咚咚響,“唔唔唔……包在我身上!”

祝家。

祝秋菊是踩着做飯的點回來的,一進門就連着喊了好幾聲餓。

祝大伯母拉長臉數着粒兒又往鍋裏加了點米,卻被祝秋菊抓住手往鍋裏倒了整整一個盛米碗的量。

祝秋菊一臉理所當然:“大嫂,我帶着我女兒來的,你加這點兒哪夠我們吃啊。”

祝大伯母臉綠了。

“你差不多一點。”祝老太太掀了廚房簾子進來,對祝秋菊說道。

祝秋菊笑笑:”我在我自己家,多吃點米怎麽了?大嫂也太小氣了,我親媽和親大哥也沒說什麽話呢……我大哥的米我還吃不得了?“

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笑嘻嘻地跑進來,把手上的東西攤開給她看:“媽,這個好吃,你也吃點。”

祝大伯母瞅了一眼,氣得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這不是前個月祝老幺捎回家裏來的地瓜幹嗎?

這可是城裏食品廠曬的地瓜幹,又甜又抗餓,在外面供銷社裏買都買不到,全被搶光了。這地瓜幹祝老幺只捎回來幾斤,祝大伯母心疼得一點沒給祝小嘉他們幾個,全扣下來給祝軍一個人吃了。

這小丫頭手裏怎麽抓了那麽大一把?

祝老太太也問了,然後那個小丫頭笑着說:“我看小軍哥屋裏桌上放着一大袋呢,我就随便抓了一把,小軍哥那麽多好吃的,不會連這點都不舍得給我吧?”

祝老太太臉上有點不高興:祝軍是老太太的寶貝孫子,吃多少是應該的,這是她外孫女,一個外人的丫頭,怎麽能去拿祝軍的吃的呢?

祝秋菊搶先道:“媽,我們家衛紅沒小軍那麽好命,長到這麽大還沒吃過這好東西呢。而且她頭一次吃到這個就拿來孝敬給您了,您說她多孝順啊。”

祝大伯母一臉憤憤,沒吃過好東西?以前你們在梁雲岫那蹭的拿的可不少啊?

祝秋菊看了一眼她,陰陽怪氣道:“我不過多久沒回來啊,大嫂這表情像要活吞我一樣,這是覺得我是外人了?”

祝老太□□撫祝大伯母道:“我回頭給小軍多拿點吃的。”

轉頭,又對祝秋菊說:“你安靜點,剛回來就跟你大嫂杠,叫你回來是來吵架的?”

祝大伯母更氣了,這祝家難道不全都是她兒子祝軍的嗎?祝老太太這話說的好聽,不還是左手換到右手,有什麽差別?

祝秋菊這才滿意,看着女兒趙衛紅把東西裝起來了,她才對祝老太太說:“媽,你跟我說那事兒是真的?我三哥真的能把三個孩子都弄到城裏去?”

“媽,我陪您演戲騙我三哥,您一點兒好處都不打算給我?”

祝秋菊也不是個笨的,她三哥對家裏一向是有求必應,但這次的事兒可不是以前那種幾斤吃的幾十斤米糧那種小便宜——這可是進城的名額!

祝家村這些年,也就出了她三哥跟隊長家祝三妹兩個進城的呢!

祝大伯母冷笑一聲:“一共三個名額,人家自己兩個兒子肯定要進城的,我們家小軍也是要進城的,你還想怎麽着?”

比厚臉皮她比不過祝秋菊這個小姑子,可有一點是祝秋菊怎麽也沒辦法贏的:祝軍姓祝,是祝家的男丁,祝秋菊是個外嫁的女兒,生的又是個丫頭,那更是外人!

祝老太太聽了這話也是面露堅定:“小軍是我親孫子,他是肯定要進城去吃細糧的!”

祝秋菊聽她媽這語氣就知道她媽這兒是行不通的,也沒再繼續争論,轉口說起其他的:“我當然不是說這個,我就是說其他的好處……媽,我嫁過去這麽多年,只有衛紅一個女兒,那邊人都看我笑話呢……媽,我不容易啊,我總得給自己留點兒傍身的吧。”

她這招對祝老太太還是有點作用的,畢竟是自己親生女兒,就算愛拿家裏的去補貼婆家,也不可能就不管她了不是?

看祝老太太有了點動搖,祝秋菊繼續哭訴:“我女兒不也是三哥他外甥女嗎,三哥總不能只管小軍不管我女兒吧。我三哥過那麽好,一個月幾十塊工資,補貼我們一點也不會怎麽樣呀,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祝老太太聽到這兒又猶豫了:“那些錢還得給小軍留着以後結婚呢,你女兒姓趙,趙家的女兒又不歸你三哥管。”

祝秋菊翻了臉:“是,反正只有小軍是你孫子,我跟我女兒就不該回來礙你的眼!”

她也知道她媽不會輕易答應這些要求,她就是要讓她媽心軟了,才能答應她後面提出的事兒不是?

又過了會兒,祝夏荷也帶着個女兒回來了。

說來也怪,祝家三個女兒,頭胎全都生丫頭,好在大女兒祝春蘭過幾年又生了個兒子,不然真是叫人笑話。

祝夏荷性子懦弱,回來了也沒聲沒息地坐着,也不幫着做家務。

祝大伯母看見這母女倆也當沒看見,她要是說兩句祝夏荷,祝夏荷就能當場哭起來。

不過比起祝秋菊那母女倆,祝大伯母寧願自己小姑子都是祝夏荷這種人。

至少省心。

到了吃飯的點,一家人和祝夏荷祝秋菊都坐上了卓,卻獨獨少了一個人。

祝老太太問祝大伯母:“小軍呢?”

祝大伯母不知怎麽的有些心神不寧,又問了祝小竹一遍:“死丫頭,你弟呢?”

祝小竹惶惶搖頭:“三姑回來前我還見着了,可我弟不讓我跟他,嫌我煩……”

祝軍對祝小竹這個姐姐一點尊重都沒有,說打就打,他說的話祝小竹哪敢不聽。

祝秋菊看着桌上的飯菜,臉上已經露了幾分不滿,她女兒更是直接地喊了出來:“外婆,媽,我好餓啊。”

為了蹭娘家的飯,祝秋菊和她女兒昨天開始就沒吃飯,今天又趕了這麽久的路,可不餓嗎?

祝大伯母心氣不順,正準備反嘴怼回去,就聽到屋外面有人大聲喊道:“祝老大,你們家小軍掉水庫裏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