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綠蟬

秦峥出宮第一個知道的自然是後宮的實際掌權人皇太後,這不人還沒到宮門,便有太後身邊的嬷嬷送來了太後随身多年的玉佛,請得道高僧開過光的,自從太後信佛後還從來沒摘下來過,如此恩寵,雖說啓國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風俗,但長輩一片心意秦峥自不會拒絕。

太後都表示了其他各宮娘娘自然是不敢怠慢,等秦峥回到家中,各種豐厚的禮物堆滿了前廳,就連王皇後都不例外,還有些與秦家交好的王公大臣,尤以晉王送的禮最為貴重,大都是些辟邪護身的玩意,安王的禮卻是一副字畫,蓋着安王的印章,秦峥想着這位體弱多病的老王爺素有脾氣古怪、不合群的傳言,也就一笑而過。

至于藥材,秦峥在宮中養傷這些日子,雖然大家都沒見着人,但太醫院上好的藥材每天流水一樣不要錢的供着,出宮之時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送人回來還特地拉了一車,各人自忖比不上皇宮的禦藥,也就送些其他物件。

這次禦花園救駕之事,秦峥在帝都大大的出了次名,京城百姓無不津津樂道。

丞相大人對此事的看法卻出乎意料,秦峥剛回家拜見了父母,由丫鬟下人小心翼翼的攙扶着坐下,就見父親秦闵陰沉着臉,母親滿眼擔憂,但還是帶着下人們退了出去,留他們兩父子說話。

“你膽子也太大了!”秦闵見兒子臉色比想象中紅潤一些,十幾天來見不到兒子的緊張心情稍稍放了下來,只是還是忍不住低聲罵道:“你一個無權無職的白身,你湊什麽熱鬧,出了事自有人頂着,皇帝身邊護衛的人還少嗎?救駕這種事情怎麽也輪不到你來,你以為宮裏的禁衛是陛下養着玩的嗎?”那日紛亂的很,秦闵常年伏案有些弱視,待到了安全地方,尋了一圈都不見自家小子,想返回去找,卻又被禁衛給攔住,這心裏焦急得如同當年崔氏難産時一樣,後來秦峥又被皇帝留在宮裏養傷還謝絕訪客,竟是連秦峥傷得如何都不知道,這些天他雖然照常上朝處理政事,但實際上早就急壞了。

秦峥望着父親那越說越是氣急敗壞的樣子,心頭一暖,走上前繞到秦闵身後,輕輕擁住了他。

秦闵正罵得心頭火起,差點連不該罵的也罵了,不妨兒子突然來這麽一出,瞬間卡了殼,臉色有些紅了起來,他清咳了聲,拍了拍秦峥的手背嘆道:“沒事就好,為父不盼望你為秦家做多少事立多少功,那些事情有你幾個哥哥就已經夠了,為父只希望你以後遇事多想想家裏人,唉!”

“是,父親,是孩兒莽撞了。”秦峥看着父親頭上的白發,心裏也有些後怕起來,若是他出了事,父母年老體弱如此悲痛之事怕是不堪承受。對于救駕之事他不後悔,但他當時确實忘了考慮家人。

“好了,峥兒你坐,你說說看對這次刺殺事件,你是怎麽看的。”秦闵不習慣這種悲傷春秋之事,想了想還是跟兒子讨論案情比較實在。

“僞裝成舞者、混進侍衛的刺客以及那個不像刺客的小太監,這裏面至少有兩撥人甚至三撥人。”秦峥根據當時的情況猜想道,畢竟混進侍衛的那個刺客只是秦巒随手指派到皇帝身邊,并不一定就能保證他能近皇帝身邊。而且宮中帶刀侍衛的選人都是由宗府多年考察,家世武功才學都是要經過層層考試才能入選,沒有多年的謀劃,強大的勢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舞者混進去就容易多了,加上皇帝當時的表現,秦峥猜測這撥人很有可能是皇帝讓人故意放進來的。

“皇帝是想安排一個局,所以他會讓人故意将那些宛國人放進來,或許那些人也并不是宛國人?他想引出些什麽?”

秦闵點點頭,秦峥的想法與他差不多,雖然他當時并不知道事情的經過,但秦巒回來後自然原原本本告訴了他,“從事态的發展看來,皇帝這個局成功了,他應該達到他的目的了。”

“他的目的便是确認,朝中有一股他也無法掌控的勢力在暗中謀劃?”秦峥相信,皇帝看似不靠譜實際上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深意,就好比他重傷後,皇帝将他藏在密室,多日來一直親力親為的照顧他,想來也是怕他受傷昏迷之際被人暗算,因為皇帝如今已經知道有人在暗中謀劃篡位,連身邊的小太監都是被人安排來殺他的,其他人他如何信得,這麽一想皇帝在秦峥心裏頓時高大了起來,只是轉念一向,他那場無妄之災很大程度上是皇帝就在他身邊一直賴着不走,如果說莫卿華沒有故意所為好讓他有機會出手救駕的話,秦峥或許真的就對皇帝感恩了也說不定。

“只是那個小太監是?”秦峥對那個看起來完全不像刺客的小太監,目前還沒有什麽頭緒。

秦闵搖了搖頭,“是一個獲罪被株大臣的後人,被養父母賣進宮中,也不知怎麽就敢行刺皇帝,或許背後有人指使,只是那小太監平日裏孤僻的接觸的人不多,當時人又死了,很難再查下去。”

Advertisement

“那禁軍統領羅晟呢?”秦峥問起了一個很關鍵的人,太後壽宴這麽大的事情,為何掌管禁軍的一把手會不在宮中?

“羅晟被派出去辦事了,唉!我們也沒想到居然會發生這麽大的事,本以為羅晟是那件事情中牽扯最少的人,所以才會向陛下請旨派了他去,沒想到……”

秦峥敏銳的發現父親說了個“我們”,秦闵似是也發現自己說錯了話,他迅速打斷秦峥正要問出的話:“別問,陛下一直對我們抱着懷疑的态度,否則這次的事件斷不至于瞞着,但對你似乎很是信任,此次你救駕有功,陛下對你定然聖眷在心,這對你日後入朝有好處,你還是什麽都不知道的好,免得相處起來不方便。”

秦峥心裏有些沉重,他相信父親絕對沒有不臣之心,只是關中六大世家一直共同進退,這簡直就犯了結黨的大罪,而且其他五家怎麽想的也是人心難測。

皇帝心思難以琢磨,對世家一直若即若離,有打壓也有恩寵。誰也說不上來皇帝對付那暗中的勢力會不會連世家也一起收拾了,從目前來看,這位啓帝也是雄心勃勃啊。

“好了,峥兒你傷勢初愈還是早日回房歇息吧。”秦闵見秦峥面帶疲憊才想起兒子傷勢未愈,便催人休息,秦峥确實覺得有些累了,就起身回房。

“對了,找個人,去祠堂讓你二哥起來吧。”秦闵擡手揉了揉眉心說道。

“呃,父親罰二哥了?”也是要不是正被罰着,秦峥回來秦巒怎麽可能不出現,他可是特地問過德福,知道秦巒目前正停職在家。

“嗯。”身為兄長讓弟弟身處險境,身為臣子沒有第一時間勸誡陛下離開危險之地,只這兩點,秦巒就該罰。

===================================

時間慢慢到了五月,今年因朝廷開了恩科,街市坊間的士子們突然多了起來,時間較往常提前到了六月,但科舉四年一考,對于許多人來說,四年的時間能發生的實在太多,當然是考試越多越好。京城之地不比其他,這等天寶之地,若能拔得頭籌,比之那偏遠之地的解元更有名望。于是,京城附近的士子便都往京都彙聚,臨近考試,正是士子們前往縣衙互結報解之時,除了童生可五人互結,就是同考的五人,寫具五童互結保單,如有作弊者五人連坐。

也可以找本縣的廪生也就是有舉人身份的具保,保其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身家清白,非娼優皂吏之子孫,本身亦未犯案操踐業。

秦峥找來具保的人是顧言泾,顧家詩書傳家,顧瑞之雖然棄文從武,但顧家兩個兒子都是滿腹經綸,顧言泾雖不準備當官,但一個舉人功名還是可以給他帶來很多便利,聽說秦峥要下場考試,顧言泾趕緊自告奮勇陪他一起前往。

倆人報了名出來,顧言泾便拉着秦峥去往文安坊,說是要送他上好的文房四寶,以助他金榜題名。

“咦!那不是顧家二公子嗎?”突然有一人眼尖,趕緊拉了身邊的同伴,顧言泾在京城很有名,不僅是他高超的琴技,以及溫文儒雅好脾氣的性格,更是因為他整日裏正事不幹,吊兒郎當家裏不僅不管還常常以資鼓勵,怎麽能不讓京都衆纨绔羨慕嫉妒。

“對啊,他不是已是禀生了嗎?怎麽還來這裏,要下場也要等府試了啊,他身邊那個是?”

“顧二早就說他不考進士了,瞧你那慌張勁,要是沒信心幹脆就別報這長安縣。”京城十二縣,尤以長安縣試最難也最出名,長安縣試前十名很少有沒考進會試的。

“我有說害怕麽,這不是好奇問問嘛!”見同伴這麽不給面子,那人當即漲紅了臉,聲音提高了好幾節,倒是把旁邊人的注意吸引了過來,“你要那麽本事,你倒說說顧公子身邊那人是誰?”

“說就說,連京城最近最炙手可熱的秦四公子都不認識,我看你趁早回鄉,別來京城這地頭混了!”

“什麽?!那就是秦四公子秦峥?無憂谷那個秦峥?救駕有功的?”那人聽見竟是秦峥,連對方的挑釁都給忘了,其他士子也議論紛紛,“哎?!你們說這秦四公子來這兒幹嘛?”

“這個時節來長安縣,當然是要應長安試啦!”

“可……秦公子不是江湖中人嗎?他不去考武進士卻跑來考文進士,這……”

“秦相爺當年大小三元狀元及第,他的兒子怎麽就不能考文進士了?”

“這……秦大公子當年可是武狀元!”

“真是好笑,老子是文狀元,大兒子考武狀元,小兒子再考個文狀元難道不行?!”

“哎!你們誰看見他們往哪走了?”

“好像往文安坊去了!”

“走,看看去?”

“看看!”

秦峥還是第一次來文安坊,這裏文人墨客衆多,比起其他坊市多了股文雅之氣,生意人做起買賣來少不得學着那些文人士子之乎者也。

顧言泾帶着秦峥四處逛了逛,才來到一座名叫淵閣的地方,上下兩層,一進去就見店內陳列着一排排的墨硯,顧言泾看也沒看,跟店裏的小厮打了個招呼,就拉着秦峥徑直上了二樓,二樓比下頭空曠一些,擺的都是些珍品,數量不多,樓上只有三三兩兩的客人,每一撥都有個掌櫃招呼着,誰也沒怠慢了,倒是顧言泾急沖沖地就往中央那品墨硯走去,指着那方石中透綠的石硯說道,“它叫‘綠蟬’是來自千裏之外的嶺南,傳聞那裏盛産怪石,做出來的石硯磨起墨來又快又好,你看看它是不是晶瑩通透,素淨無暇?”

秦峥點了點頭,這确實是一方寶硯,特別是上面的紋路渾然天成不像是雕刻而成,秦峥練劍對這個最是敏感,那紋路讓人眼睛看上去便被牢牢吸引,世間竟有如此鬼斧神工之物,不得不說連秦峥也有些心動,只是此物定然貴重,顧言泾說要送他筆墨,若是這“綠蟬”他卻是不敢收呢。

只是還不等秦峥說什麽,顧言泾便朗聲道:“麻煩來個掌櫃,這綠蟬本公子要了!”

“等等!這位公子好生無禮,明明是我等先看中的東西,怎麽公子卻要做那強取豪奪的惡事?莫不是京城之中連王法都沒了?”此時身後突然想起一個年輕人憤憤不平的聲音,秦峥二人回過頭去,才發現是一個年約弱冠的青年伴在一個看起來就非富即貴的華服公子身邊,比起嘴上得理不饒人的青年,那人倒是更沉得住氣,一雙黒沉如墨的雙眼靜靜地看着秦峥二人。

“原來是顧公子,顧公子也是來得不巧,這石硯這已被這位公子相中了。”旁邊的掌櫃見雙方似是起了争執,立刻出來打了個圓場。

顧言泾本也不是京城那惡纨绔,只因那倆人剛才站得遠,他并未看到,再加上這硯在這淵閣裏擺了少說也有四、五個月,石硯如今還不算流行,比起陶硯瓷硯來說,懂得賞玩的人還在少數,價格比之瓷硯還高了數倍,因而乏人問津,所以顧言泾想當然的以為這東西賣不出去,本還想來砍砍價,沒想到竟是來遲一步。

當下便作揖道:“是在下失禮了,只是在下十分喜愛這石硯,不知二位公子可否割愛……”見顧言泾打算勸說人讓出來,秦峥拉了下他的袖子,搖了搖頭,不說這綠蟬的貴重,單說那人的身份便不簡單,剛才來的匆忙,現下才發現,這樓上除了那倆人其他起先以為是客人的人竟都是他們的護衛。

“當然不可,你家裏人沒教過你搶別人東西是不對的嗎?”那年輕公子見顧言泾和秦峥倆人便知是京城權貴子弟,又見倆人年紀小,連個下人也沒帶,便有些瞧不起,當然他自己是覺得京城子弟一向嚣張,自己既然以後要在京城立足,便需得教訓一番也好日後揚名。

這話說得太過粗俗,連顧言泾這樣從未與人生過氣的人都覺得怒不可竭,當即冷冷道:“在下寧國侯府顧言泾,閣下最好放尊重點,京城不比鄉野,說話還需謹慎。”

“你、你說什麽鄉野?!”那人青年面色漲紅,聽到寧國侯府的名號不僅不害怕,反而還有種隐隐高人一等的意味,只見他反駁道:“真真可笑,強搶不成便要以勢壓人,寧國侯府出你這樣的敗類也是恥辱。”

寧國侯已多年不領兵,只領了個虛職上上早朝而已,但畢竟是一等侯,地位尊貴。那年輕人也不知從何而來的傲氣,竟是連寧國府都不放在眼裏。

“你!”顧言泾大怒,上前兩步便待理論,卻不想那人身邊的護衛伸手攔了過來,秦峥見那人手握成爪,顧言泾要是被他抓上,少不得傷經動骨,不過言語不和便要斷人手腕,端的是惡毒的很,秦峥當即伸手,纖長的手指擰腕點在那人掌心,那人只覺得手中像是闖進一只黃蜂,在他掌心蟄了一下,又麻又癢,不由感到對方有些深不可測,再被秦峥冷冷一看,微一皺眉,竟是示弱般地退了一步。

“住手!”與秦峥的行動一起響起的是另一年長些許的那人。

那人氣度雍容,衣着簡貴,與那青年眉眼之間有幾分相似,剛才他一直站着沒有說話,想來也是沒想到只這麽一會兒便起了沖突,他先是喝止了那護衛,又低聲訓斥了那青年幾句,秦峥聽來倆人應是兄弟,只不知是何身份。

那人看了秦峥幾眼,便走上前來向倆人行禮道:“舍弟失禮,還請兩位公子見諒。”看起不到三十,面相清俊,濃眉深瞳,鼻梁高挺,就是嘴唇略薄看着有些嚴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