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節

才娘子,以後考個舉人回來,那就是舉人娘子,可是官兒呢……”

聽到這話,李巧兒就知道媒婆說的是誰了。李家村只有一個叫秀才,卻不是秀才,整天把念書的事兒挂在嘴邊,做出來的事情卻不像個讀書人的李秀才。

那媒婆還在滔滔不絕的說着,仿佛已經看到李秀才成為官老爺一樣,根本沒有張氏插話的餘地。知道自己娘嘴拙,定然說不過媒婆,李巧兒就走過去掀開簾子,也不看媒婆,直接說:“李秀才就在李家村,我從小在李家村長大,恐怕比您清楚的多。我還知道李秀才說是為了念書,其實是把家裏的家夥什換了銀錢,跑到鎮上吃酒去了,前些日子還因為在鎮上輕薄一個漂亮的娘子,被人家夫君抓着好一頓揍,要不是咱們村裏的人看到,李秀才就要被送去見官了,到時候可就不是一頓揍就能解決的,弄不好還得丢了小命呢。”

這番話說的伶牙俐齒,直接把那媒婆說的讪讪的,勉強笑道:“這不是、這不是等有了媳婦,定然就收心了,以後還不得在家裏天天故着美嬌娘。”話是這麽說,媒婆心裏卻也贊同李巧兒的态度,她家裏離李家村有些遠,并不知道李秀才的真實秉性,不過是想着成就一樁好姻緣。

現在聽到李巧兒一番話,媒婆卻也明白過來,為什麽鄰近那麽多媒婆不找,非要找她這個離的遠的,原來是為了隐瞞自己的消息。自己還不如人家了解,媒婆頓時說不出別的話來了,就又誇了李巧兒幾句,忙不疊下了炕。

見火候差不多了,李巧兒這才笑起來,道:“李秀才也不過是手裏沒了銀錢,病急亂投醫了,您可不要放在心上。”

“那是、那是。”媒婆借坡下驢,忙不疊離開,心裏打定主意回去就抹黑抹黑李秀才,坑人也沒有這麽坑的,也就是李巧兒家人脾氣好,這要是遇到那等莽撞人家,就是拿着鋤頭把她硬生生攆走也是可能的,誰讓她本來就理虧呢。

而這邊李巧兒之所以對媒婆客客氣氣的,也是因為媒婆一張嘴就掌握着不少姻緣,也掌握着許多人的名聲問題,若是她想抹黑一個人,找幾個同行互相通通氣,那個人的名聲定然會跌到低谷。

送走一個媒婆,張氏可是狠狠松了口氣,她嘴拙,不怎麽會說話,李大富也是如此,就是個實實在在的老實人,好在李巧兒真是應了她那個名字,有一張巧嘴。

母女倆湊在一起說着貼心話兒,李家大門外又停了兩輛牛車,上面滿滿當當的放着禮。有喜好熱鬧的人家興沖沖的吆喝起來,引來更多人跑出來圍觀,就連李大富都被好心的鄰居告知了,趕忙往家裏跑,唯獨李巧兒和張氏不知道。

知道

一般相親互相之間看對眼的人家都會找機會透露口風,然後就互相交換庚帖,算出良辰吉日,男方下聘定親,約定幾年之後娶親,亦或是急着成婚的,短短時間便會把女方嫁過去。

只是先前李巧兒也只是答應了沈青,并沒有交換庚帖,也沒有尋人測算日子,現在就來下聘提親,實在是不合禮數。她哪裏知道沈青不欲暴露自己的身份,生辰八字自然也不能拿出來給旁人看到,但這人卻不想就這麽幹巴巴的跟李巧兒成親,所以才在鎮上置辦了各種禮送來李家,也算是表表心意。

沈青有口難言,心裏卻對李巧兒有幾分滿意,她算盤打的異常久遠,想着以後自己暴露了,若是李巧兒不喜歡,她也有法子把李巧兒接去京城,讓李家過上富足的日子,就是将來李巧兒主張和離,她也定然不會為難對方。

前前後後,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沈青這才做出這般決定,只是如此一來,在李家看來卻是顯得極為唐突。

張氏和李大富就這麽一個女兒,寶貝都來不及,怎麽能就這麽不明不白的把閨女嫁出去?雖說一樣樣擺在院子裏的禮實在是讓人看花眼,還有一個掌櫃模樣的中年男子送上一個禮單,長長的一條。張氏和李大富不識字,三個識字的兒子又都不在家,竟是李巧兒出面接了禮單,匆匆看過之後,讓張氏給掌櫃和搬東西的小厮一些賞錢把人打發走,然後關上大門,隔絕鄰居們的視線,在家裏分析這件事。

Advertisement

從之前幾件事的處理上就能看出來,李巧兒實在是聰明,這次她也隐約猜出沈青的目的,心裏有些不喜,卻也沒有跟張氏和李大富挑明。玲兒之事牽扯甚多,李巧兒深知自家并無跟官老爺們打交道的門路,就是土生土長的鄉下人,若是被那知府追過來,不但玲兒危險,整個李家也将會面臨覆滅的危險。

雖然對于沈青的了解也并不多,甚至只見過數面,李巧兒也決定相信她。再不喜歡這個人,也能客觀的評價一番,沈青是個有擔當的人,李巧兒相信自己的選擇。

只是這些事只能在心裏想想,面對張氏和李大富卻不能這麽說,李巧兒只得絞盡腦汁想了一番說辭,以自己愛慕沈公子為借口,又說對方性格沉穩,做這些事定然還有別的苦衷,只是不方便告訴自己,直把沈青誇到天上去。等李大富和張氏半信半疑的不再追究這件事,李巧兒一邊覺得欺騙爹娘內疚,一邊卻又覺得自己更加不喜歡沈青了。

看也沒看沈青送來的禮,李巧兒只是抓着玲兒偷偷說道:“我的婚事算是毀了,以後就是真的嫁過去,我定然要牢牢把住自己的日子,玲兒你就跟着我好了。”

“姐,你可別這麽說,我覺得那沈公子挺喜歡你的。”說到這裏,玲兒也想到今天的事情,便住了嘴,怎麽也說不下去。

李巧兒也沒有放在心上,她早就跟張氏說了,讓她去找會測算日子的算命先生,直接按照對自己的生辰來說最好的日子定親、出嫁。想必沈青既然隐瞞這許多事,對于測算日子,也不會有多置喙。

第二天張氏從外面回來,神神秘秘的找到李巧兒,拿出一個小紙條,上面是算命先生的批語。也不知道這個算命先生有沒有真本事,竟然前面寫了許多并不好聽的話,什麽李巧兒命格特殊,只有一個日子合适,但這個日子也很特殊,對于李巧兒來說,是一步登天,将會大富大貴的日子。

把紙條折疊起來放好,李巧兒笑道:“娘,算命先生收了你多少銀子?竟是這般胡說八道,我看他就沒有不敢說的事兒,不過咱們也沒有別的根據,就按照這個日子成親吧,定親直接省去便是。”

早一日跟沈青在一起,早一日可以借助她保護住李家,保護住玲兒,李巧兒心裏是這般盤算。只是這話聽在張氏耳朵裏,怎麽也不是個滋味,但這十裏八鄉的就一個算命先生,再找別人也找不到,聽說州府那邊有寺廟很是靈驗,一來一去要花費不少時間,張氏也知道李巧兒定然不會同意,只是嘆了口氣。

李大富也沒有什麽主意,有許多事情他都得詢問李巧兒的意見,時間久了竟是覺得自己的寶貝閨女相當厲害,這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反駁李巧兒的話來。

于是李巧兒的婚事就由她自己做了主,等沈青再來的時候,便給了日子,正是下個月初三。

借着李巧兒不在的時候,沈青跟張氏聊了會兒天,便把許多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全都套了出來,得知這些事情都是李巧兒一手打理,不由得有些好奇,那個丫頭竟然如此有能力,這是她先前始料未及的。

拿到日子,沈青也被張氏囑咐了許多事情,對于先前沒有交換庚帖的事兒并沒有多提,只是說了許多後續的風俗習慣,必然要遵循李家村這邊的規矩來。沈青也沒有反駁,一條一條仔細記下來。

對于沈青的這個表現,張氏還是比較滿意的,變也沒有計較許多,畢竟只有自己的女兒日子過好了,那才是真的好。等成親之後,她必然要和李大富時時盯着鎮上,确定李巧兒的日子是真的好。這就是娘家離得近的好處,而且沈青孤身一人,顯得就勢單力薄許多,萬一将來真的出了事,那整個李家就是李巧兒的退路,是她的後盾。

不過李巧兒可沒有那麽樂觀,她心裏還記着沈青對待自己略顯敷衍的态度,跟沈青見了幾面都是愛答不理的,到成親前幾天,按理說是不能見面的,李巧兒便也以這個為借口,讓玲兒把人擋在門外。

最近這段日子,沈青或許是覺得來見李巧兒有趣許多,竟然經常找借口來,直接讓李家村許多人都知道這位風度翩翩的公子便是李巧兒未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