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現實

一天放學回家,汪洋收到一張從中國寄的包裹通知單。陸瑜陪汪洋去郵局領包裹。

好大的一個箱子,感覺裏面裝了一個微波爐。她們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折騰回家。

“汪洋,你們家這是把你在國內的家當都寄給你,不給你留回國的後路了吧?” 陸瑜有點羨慕,有點嫉妒,有點好奇的說。

汪洋并沒有像平常一樣,伶牙俐齒的立刻怼回陸瑜。而是靜靜的,不緊不慢的拆開箱子,一樣一樣的仔細看着裏面的東西。

暖水袋,煲湯鍋,牛肉幹,魚幹,統一黑胡椒牛肉面,老幹媽辣椒醬,酸辣湯湯料。。。居然還有鋪了整整一層的蘇菲夜用衛生巾。

還沒等陸瑜贊嘆她爸媽心細體貼,汪洋已經淚流滿面了。陸瑜以為她想家了,趕緊摟住她,一邊摟,一邊哄:“不哭,不哭啊。該哭的人應該是我吧?羨慕死我啦!認識你這麽長時間,第一次見你哭。。。嗯,哭果然沒有笑好看”。

汪洋終于破涕為笑。

“如果說出來,心裏會好受些,就別憋着。” 陸瑜知道,汪洋出國後的徹底改變,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沒什麽。” 汪洋抹了抹眼淚,擠出一個笑容給陸瑜,“說了要面對新生活,就不能老徘徊在過去。訴說,只能加深記憶,對不對?”

這個汪洋,別看她整天努力讓自己“天馬行空”,陸瑜知道她有一顆和她江南女子外表一樣柔弱的心。她的努力堅強,讓陸瑜時時感到心疼。

時間,希望時間能夠讓她們忘掉一切。陸瑜暗暗替她們倆許願。

時間過的是真快。三個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陸瑜和汪洋她們面臨新的實際問題:搬家還是繼續這樣住下去。留學中心負責的這個房子馬上要到期了。

“如果我們兩個人分開租一個比現在這個屋子面積小一點的,去掉補貼,要比現在這樣合租性價比好哦。最厲害的是異性情侶合租,拿咱們現在的這個房間算,大概可以省掉一半多的房租呢。法國果然是個浪漫的國度,這麽支持未婚同居。”汪洋一邊研究一邊分析給陸瑜聽。

陸瑜當然知道,她和汪洋遲早是要“分開”的。

決定出國時,如果不是那種被家人逼着出國的,每個人都會向往着一種獨立。不僅僅是獨立的生活空間,還有獨立的“奮鬥目标”,以及實現這些目标的路上,所有需要獨立做的決定。

陸瑜和汪洋共同的目标是,不再依賴父母,自力更生,盡快讀完學位。可是,如何做到經濟上不再依賴父母,這就是一個大學問,是她們出國後要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

“我去問問看,咱們這批一起來的男生有沒有想合租的。反正合租又沒說一定得是真情人關系。” 汪洋建議。

“嗯。。。我還是想試試看,能不能找到暑期工,對語言要求不要太高的。這樣,個人單獨租房應該問題不大。運氣好,可能還可以找到下學期半工半讀的機會,那樣就更理想了。我想盡快打工,所以,這第一步,總得邁出去,積累經驗嘛。” 陸瑜言語間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她不想評價汪洋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對于她來說,讓她和一個連朋友都算不上的男生同住一個屋檐下,以“假情侶”的方式合租,她真的過不去自己這一關。

于是,在剩下的一個月裏,陸瑜想盡了辦法找房,找暑期工。房子,沒費太大的功夫。六月份,是貝桑松租房交易比較活躍的時期,老學生退房,新學生租房。陸瑜很快就在老城中心找到了一間獨門獨間的公寓房。

工作,也在語言中心認識的一個早來一年的女同學,敏姐的介紹下,找到了。陸瑜心裏的大石頭終于放下了。

而汪洋,更是輕而易舉的,在同批來的男留學生中,選到了一個還算靠譜的男生。沒聊幾下,雙方便一拍即合,決定合租。那是一個在陸瑜眼裏的标準的南方男生,個子不高,白白淨淨,有點瘦弱,戴着一副金邊眼鏡,一身書生氣。在同批的男留學生中,話最少。不過,他學習很好,語言成績每次都是班裏最高的。

“你和書生生活在一起,會不會把你給悶死呀?” 陸瑜打趣汪洋。

“我又不是嫁給他!要聊天,不是還有你嗎?和書生住一起,大家誰也不圖誰,豈不是很好。” 看來,陸瑜真沒有必要為汪洋操心了。

陸瑜找到的那個房子在老城區的商業街區。這樣,每天上下學就可以好好享受她最喜歡的河邊漫步。更何況,步行道上的梧桐樹都長出了新葉子,就這樣聽着清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還有旁邊潺潺的河流聲,正是像陸瑜剛來時想象的那般惬意。

公寓,雖然是在鬧市區,但是藏在一個院子裏的。從街上看,院子外側是一個個的聯體兩層小樓。推開嚴嚴實實的木頭院門,有點像進了北京兩進式的四合院。第一個院落裏,靠左右牆,各有一個狹長型的平層公寓房。這兩個公寓房中間便形成了一個長長的走廊,通向同樣被一扇門隔着的後院。

陸瑜喜歡這樣的鬧中取靜。木門外,是人來人往的商業氣息。木門內,是寧靜的,偶爾鍋碗瓢盆的生活氣息。

最重要的是,房間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很有效的隔出了廚房餐廳和卧室。特別是卧室的那一扇窗戶,面向後院。那是一個非常安靜,有一顆大樹,和綠草坪的院子。陸瑜特意把書桌靠在了窗邊。守着這一窗的景色,看書學習,再偶爾發發呆,都很惬意。

這是陸瑜長這麽大,第一次完全獨自生活。她很享受這種完全的自由,想幹什麽,想吃什麽,想去哪兒。。。都自己說了算,而且不用顧及別人的想法。

說到別人,現在她最在乎的也就是汪洋了。

汪洋和書生的新家,離大學城近,偏城郊。他們因為有最高級別的“情侶住房補貼”,而且是兩人合租,所以,很幸運的租到了一家私立學生公寓樓裏的小兩居。

再說,貝桑松城本來就不大。從老城區有直達汪洋家的公共汽車。對于來自北京的陸瑜,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剛搬進新家的那兩個周六,陸瑜都是一個懶覺睡到快中午。然後,起來簡單的收拾一下,就走到離家幾百米的老城中心的廣場上,坐在廣場中心的噴泉邊,一邊看着逛街的人群,一邊等去汪洋家的汽車。廣場上經常有一些閑庭信步的鴿子們,陸瑜每次出門前都會事先準備好一小袋碎面包渣,等車的同時,喂喂鴿子,打發時間。

在汪洋家,經常是她,汪洋,書生三人一起聚餐,然後AA制。書生一開始有些推辭,畢竟人家兩個女生有很多悄悄話要說,他在中間,身份不明,多少有點尴尬。但禁不住汪洋和陸瑜的熱情邀請,同住一個屋檐下,又是大周末,就算是同學聚會,聯絡感情了。慢慢的,書生也不拿自己當外人了。

聚餐,他們吃的最多的,就是火鍋。說是火鍋,其實是把下面條的鍋放在一個竈頭的電爐子上。底料,是從亞洲超市買來的“重慶三五火鍋底料”,必須要用加了花椒的油炒香。涮的食材也是簡簡單單的,自己切的厚薄不均的豬肉片,雞肉片,香腸,蟹棒,然後就是土豆片,白菜葉什麽的。

只有到了國外後,陸瑜才真正感受到,吃火鍋其實吃的是氣氛。是在異國他鄉驅走孤獨的最佳方式。

吃完飯後,書生一般就回自己的房間做學問去了。剩下汪洋和陸瑜一邊收拾,一邊聊天:

“兩個星期後就放暑假了,你說要去打工,準備的怎麽樣了?打工的餐廳靠譜嗎?”汪洋問。

“應該問題不大,是華人社團的團長介紹的。敏姐那天帶我去了他的餐廳,他說是社團裏一個老成員的餐廳,不在貝桑松,但城市離得也不遠。管吃管住,工資是按法國正規季節工的标準給的,而且,每天服務結束還會分小費。像我這法語水平,能夠這麽快找到份工作,挺好的。” 陸瑜是挺滿足的。

“我跟書生商量商量,陪你一起去,把你安頓好,我們也放心。” 汪洋不容陸瑜說不。

“呦,商量商量,一起行動。怎麽感覺要成雙成對的感覺。” 陸瑜用開玩笑的方式隐藏她的複雜心情。她很感激汪洋這麽關心她,這是她第一次要去獨自面對一種完全陌生的環境和生活,其實她心裏也沒底兒。但,說謝謝,她怕汪洋說她肉麻。

在陸瑜努力适應新生活的這三個月裏,林宇也終于憑借自己的努力,在新公司正式轉正了。

而且不只是轉正。

因為他在對外貿易大學的專業是國際貿易,裏面有不少課程涉及國際物流,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正好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再加上他的個人參透能力,和行動力,非常被公司看好。剛一轉正,就接到了公司的通知:

六月底,去德國總部參加兩個星期的新員工培訓。

沒想到這麽快,他心潮澎拜。一是,能夠這麽快被公司認可,前方的路将是沐浴陽光的。二是,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出國,又是去世界強國,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

在準備出國簽證材料的間隙,他還特意去買了本德國旅游冊。兩個星期,中間正好空出個周末,應該有機會轉一轉,提前準備一下,到時候不浪費時間。

工作地點在斯圖加特。

旅游冊上寫着:“斯圖加特,德國西南的著名工業城市,也是很多國際品牌總部的所在地。在德國靠近法國邊境的地方。”

法國邊境。

多麽熟悉的國家名字!她在那兒!

但是,她又在哪兒呢?

自從她走後,沒有一點消息,她從來都沒有給他打過電話,可她明明是有他的電話號碼的。

林宇搖搖頭,像是要把這剛剛産生的念頭甩出腦外。

說好了不想了,要說到做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