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她話音落下, 皇後的身子便是一僵。

明蘇觀察細致,自然發現了。皇後不開心了。她想道,可她也沒覺得高興, 反而也跟着有些低落, 甚至說不上為何低落。

“大雪天裏,擁着暖爐,坐在殿中賞雪,身旁再有美人相伴,的确是樁美事。”皇後緩緩地說道。

明蘇覺得她的語氣有些凝澀,雖然她已竭力維持着鎮定, 可明蘇還是聽出來了。

她失了開口的興致, 只敷衍地應了一聲:“嗯……”

只是如此一來, 便顯得十分冷淡了。皇後沉默了一下,方問道:“只是為何有七名美人,可是有客來訪?”

“無客……”明蘇道, 隐隐間有些不耐煩了。

皇後似是無措, 可她遲疑了片刻,還是問:“上回公主去妓館時見的那位姑娘,可也在其中?”

問個不停了,明蘇本就是來對質,來證明她并不是見了像阿宓的女子,便會忍不住親近。她已是很煩皇後了,偏偏皇後卻還追根究底地問。

明蘇忍了忍, 道:“不在……”

她的語氣越來越差, 皇後自然不會沒發覺,許是擔心惹惱了她,皇後不再問了。

于是殿中驀地靜了下來。

明蘇忽的生出愧疚來。除卻時常勾人, 皇後其實并無不好之處,她将後宮管得比從前好了許多,她還十分關心民生,民亂之事,她也記挂。

這樣說來,皇後比這宮中的許多人都要好得多。

明蘇被愧疚之意包裹,心中十分難受。

鄭宓不想她們就這樣呆坐着,她怕明蘇覺得悶,便走了。

Advertisement

她們有時半月見一次,有時一月見一回,很不容易,她想與她多待一會兒。

“那幾身裏衣,公主試過不曾?”鄭宓絞盡腦汁地尋着話,瞧見明蘇身上的大氅,便問出這她惦念多日之事。

從前為她縫衣,她能親手量一量她的尺寸,今次,卻是全憑直覺來裁的,鄭宓總憂心長了短了,又或是何處不合身,穿得不舒适。

明蘇卻是連試都未試過,那幾身衣衫已被她丢給了專門掌管她衣冠的女官,連見都未再見過。

可對上皇後關切的目光,明蘇卻說不出實話,她微微地抿了下唇,扯了個小小的謊:“試過……”

皇後眼中流轉着溫柔的光芒,她仿佛高興了些,明蘇不知怎麽,也跟着稍稍開懷了些。

“那……可合身?”皇後又問。

明蘇繼續扯謊:“合身……”

皇後便笑了,她的目光落到明蘇的發上,她的發絲已挽成了髻,不好再上手撫摸了,不過如今,她也不合适再撫摸她的發絲。

鄭宓心下一酸,望向明蘇的目光愈加溫柔起來,問道:“那我,往後還為你裁衣可好?”

明蘇想,不好,等阿宓回來,我就不穿旁人做的衣衫了。

可拒絕的話語卻怎麽也說不出,明蘇點了下頭。她看到皇後望着她,笑意中帶着些許寵溺。

以前阿宓也常這樣看着她的。明蘇連忙撇開眼去,不想再看。

她有點害怕了,忙尋了話來說:“娘娘數月前還瞧不上兒臣這點陣仗,如今娘娘已在宮中游刃有餘,為何反倒願與兒臣聯手了?”

此事确實使她疑惑了許久,昨日梅園中,皇後不止答應了她,甚至連條件都未提。

鄭宓原先不肯,是因她怕若是行事不順,連累了明蘇,但她前兩日查閱宮人名錄,發現了一事。

她也未瞞着明蘇,道:“是因我發現公主而今也不似外人看來那般勢大。”

至少在宮中,她與淑妃皆插不上手。

她查了宮人名錄,淑妃宮中除去她貼身使慣了的那三兩人,其餘宮人,皆是一年一換。皇帝不信任她們母女。

若是明蘇過得好,她便不去攪擾了,但她過得不好,皇帝的縱容寵愛,全是面上做出來的,她瞧着勢大,行事無忌,舉止張狂,其實不過是風中殘燭,不知何時便熄滅了。

明蘇聽她這樣說,反倒笑了:“娘娘可真是奇怪。”

旁人都是見她權柄在握,方巴上來奉承的,皇後倒好,是見她并不似面上那般風光,而來靠近。

明蘇正了正色,問道:“你圖什麽?”

圖什麽?自然是圖她能好好的,能平安康樂,能無憂無慮,能如年少時那般,做回那個溫潤正直,心地善良的小殿下。

鄭宓看着她,溫聲道:“我不圖什麽,公主只當你我各取所需便是。”

恐她覺得敷衍,鄭宓又道,“陛下不會樂見我與三皇子、五皇子往來,我能選的只有公主。”

她說得很在理,皇帝立她為後,便是要她制衡後宮,正如她在朝中,制衡兩名皇子一般。

可不知怎麽,明蘇卻覺得,皇後其實未必非要選一個。

她自己也能成事,即便慢一些,穩一些,但她不缺這耐心。

明蘇一時默然。

坐了這許久,時辰已不早了,明蘇起身告退,皇後送她到殿門前。

殿外并未下雪,階前的積雪也已被宮人們掃幹淨了,露出微微有些濕意。明蘇正要走,皇後卻突然出聲:“她們生得可美?”

明蘇愣了一下,反明白過來,皇後問的是她府中的美人。說了半日話,她竟還記着這一事。

鄭宓也知她這樣在意,恐怕會使明蘇反感,可她忍不住,想要問個明白。

明蘇點了下頭,長得像阿宓,怎會不美呢?

皇後的眼神驀地暗了下來,她望着她,眼中似是有些酸澀,更多的卻是關切,她柔聲問道:“那你、可喜歡?”

五個字,短短一句,皇後說得很慢,仿佛用了畢生力氣。明蘇又感覺到那種心微微塌陷的感覺。

“不喜歡。”她說得極快。

皇後輕輕地「哦」了一聲,似是如釋重負,而如釋重負之後,她的神色間又生出許多寂寥來。她笑了笑,望着明蘇,擡手欲撫摸她的發絲。

明蘇屏住了呼吸,她也不知今日她怎生如此厲害,将皇後每一絲的神色都看得那樣清晰。皇後擡手了,她的心提了起來,一動不動地等着。

最終那手落在了她的肩上,輕輕拍了一下,皇後笑着道:“快去吧,若得閑,便來看看我。”

明蘇有些失望,她感覺得到,皇後原本是想碰她的發絲的。她勉強笑了一下,行了個禮:“兒臣告退。”

說罷,快步離去。

鄭宓沒有遠送,站在檐下,望着明蘇的背影消失在宮門處。心中的痛意,這時才尖銳地漾開。

能使明蘇以為美的女子,該有多好看。那她呢?明蘇眼中,她美不美?

鄭宓不敢問,她如今的面容已不是她的了。即便明蘇覺得她美,也不是在贊揚她了。

雲桑上前來,禀道:“娘娘,人找着了。”

這句話一起,鄭宓便知再如何傷心,都只能放到一邊,只能暫壓到心底。她閉了下眼睛,穩了穩心神,方問道:“在何處?”

查宮人名錄,是因宮人變動,往往能瞧出許多端倪。

這五年宮中發生了什麽?五年前又發生了什麽,以致皇帝對她家痛下殺手,必然會落下痕跡。

尤其是皇帝一直生活在這座宮廷中,與他接觸的,除了大臣便是宮人,自宮中查起,定能尋獲線索。

鄭宓查了名錄,發現了。

五年前,仁明殿所有的宮人,全部殁了。位高得重用的宮人,皆被捉拿下獄,前前後後,分批次處死,其中仁明殿的內侍首領李槐活得最久,死于次年夏初。

其餘宮人,哪怕只是殿外灑掃的雜役,當時無事,之後被調往別處,也未得保全,或病死或橫死,至今一個不剩。

這是意料之中的。

但令鄭宓疑惑的是,除了仁明殿的宮人有大動,紫宸殿的宮人,亦是如此。

除了趙梁,幾乎全被換了一遍,而調去別處的宮人,也幾乎全不在人世。

但皇帝身邊的人,若是當場拿獲處死也就罷了,先調往別處,再慢慢下手,鄭宓不信皇帝身邊的人,竟無半點自保之力。

于是循着線索,慢慢地查,小心地找,竟當真找到了。

“安排好了?”鄭宓問道。

雲桑道:“娘娘放心。”

鄭宓擡頭看了眼蒼穹,烏雲黑壓壓的,不知何時便會有雪,入冬來,這樣的天氣已持續了多日。

明蘇已走到禦花園了,她原想去看看淑妃,可行至半道,卻突然不想去了,改道回府。

她心中亂得厲害,她發現了一件事。

她發現,皇後喜歡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