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事情已經辦完,爺孫倆慢悠悠走在街上。鐘老爺子心情不大好,鐘慶然在邊上講笑話逗他開心,算是彩衣娛親了一回。
“爺爺,別想那麽多。現在吃紅鳌蝦的人少,自然是買家占據主動,想要把貨賣到酒樓的人多了去,我們無權無勢,被他們放棄很正常。等以後富貴人家都吃紅鳌蝦,這時候,嘿嘿……”
三孫子的未竟之意,鐘老爺子算是聽出來了,不過,他們現在要考慮的是當下。鴻泰酒樓不收沒關系,只不過少賺點錢,他們剛買的澇田一時半會可就要砸在手裏,有貨銷不出去,這可不是好消息。
看着鐘老爺子眉頭緊鎖,欲言又止,鐘慶然明白他在擔心什麽,勸慰道:“爺爺,那澇田每年田稅就那麽一點,我們自己也能烹制紅鳌蝦賣,不會虧本的。”
“你這家夥,小小年紀盡裝老成,說的這麽篤定,哪有做事一定成的道理?種田還能顆粒無收呢,你就那麽自信養殖紅鳌蝦一定能成功?”鐘老爺子也不再陰着一張臉,心情平複後,倒有了揶揄三孫子的好興致。
“爺爺,你看我什麽時候說過大話?”鐘慶然表示不服。
“你是沒說過大話,因為你沒那機會。”鐘老爺子順着鐘慶然的話頭,臉上滿是取笑的意味,末了還哈哈大笑起來。
鐘慶然只好在邊上陪笑,少頃轉移話題道:“爺爺,這日頭曬得慌,我們快點走。回家就讓阿奶做一盆紅鳌蝦去村子街市賣賣看,要是賣得好,那紅鳌蝦就不愁銷路。”
“嗯,你說的對,只是這樣一來,就要辛苦你阿奶了。”
“沒事,到時候讓四妹燒火,再不行我來。”
“你?”鐘老爺子顯然不信。
“阿爺,你可不能小看我,用心學總能學會的。不過總這樣也不成,不說累着阿奶,就是讓阿奶燒一整天,這量也上不去。況且,這大夏天的,東西不經放,也沒這麽多時間讓我們準備。”說到這裏,鐘慶然小臉緊繃,似有無法解決的難題。
“你啊,別想那麽多,這事不急,先讓你阿奶撐着,有沒有人買還不知道呢。”
“這倒也是,爺爺,走,回家。”
鐘慶然到家時,正趕上午飯,家裏氣氛瞧着就不對,異常安靜,仿佛突然間鐘家人就開始講起食不言的規矩,搞的他一臉莫名其妙。
童氏三言兩語将事情說了一遍,原來鐘老爺子為鐘慶然買了一畝坡地,兩畝澇田的消息如長了翅膀般,經過一夜的發酵,幾乎傳的河灣村人盡皆知。傳到後來,鐘家人都有所耳聞,各房心裏不滿,又不能和長輩對着幹,只能沉默以示抗議。
Advertisement
鐘老爺子環視一圈,看得在場鐘家人都別開視線,這才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知道你們心裏怎麽想的,以前我是偏疼慶然,你們也不想想,當年要是沒他,你們中有多少人能好運活到現在?這次,我可是半點沒有徇私,還虧待了他。真要按照家規來辦,慶然能多拿一倍。別忘了,這次賺的錢可都托了他的福,沒他,也就沒這份銀子。”
鐘老爺子說了這麽一大段話,瞧着兒子媳婦們臉色也沒見有多少變化,心裏一堵,罷了,既然如此,以後就按照自己的心意來,也別為了想要為三孫子賺點人緣而委屈他。是人都有小心思,滿足了這個,滿足不了那個。若三孫子像以前那樣也就算了,眼見得這次開了竅,以後的造化不會小,他總不能為了所謂的一碗水端平,而拿三孫子的利益去填補其他人,這可比只是好吃好喝養着三孫子還讓人诟病。
“既然你們知道慶然買了田地,想必也清楚家裏新置了田産,多這兩畝中田,明年收入應該會更高,再有紅鳌蝦小螺也可以賣,日子只會越過越好。你們也別光盯着慶然那點小東西。”鐘老爺子作為一家之主,說話完全不用顧忌,“今天我去了趟鴻泰酒樓,送貨去那的口頭約定算是告吹,以後只能咱們自己做了賣。”
聽到失去這麽一個輕松賺錢的機會,原本緩和一些的氣氛又重新落了回去。酒樓能賺錢,他們可未必。否則,豈不是是個人就能開鋪子獲利?
這一餐飯就在詭異的氣氛中落幕,看得鐘慶然既好笑又無奈。這都是一個錢字給鬧的,卻又不僅僅是錢,還跟各自秉性有關系。
鐘家看似和諧,其實暗藏不穩定因素,一個是就學的鐘正信,一個就是處處受到優待的鐘慶然。鐘正信離得遠,有什麽不滿也難以傳達,整天在衆人眼前晃悠的鐘慶然就成了最大的爆點,等醞釀到合适的時候,那是一戳就爆。虧得這裏是大周朝,只要父母尊長沒有做的天怒人怨,子孫敢有意見那就是忤逆,說破天也無處找理。
雖說家長的權威無人能及,卻也不乏無視它的百姓。人都會老,一旦老到需要人奉養的時候,這事情就不好說了,更何況,性子本就軟糯的人,更容易被子孫把持,自身立不起,族人想管也沒法管。事實也是如此,人口稍微多一些的村子總能見到那麽幾個被家中兒子媳婦吃得死死的老人。
俗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鐘慶然也這麽認為。在大周朝這麽有利于家長的大環境之下,竟然能把日子過得這麽委曲求全,也算是個本事,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農家人有好東西,通常都會送些給親近之人,因着小螺和紅鳌蝦都是新鮮菜品,鐘家之前就沒送,現在大事底定,這些人情往來就很有必要重新拾起。
現在還沒到農忙時候,鐘家人閑下來就會到溪流田邊抓上一些,家中倒是不缺這些食材,反而因着鴻泰酒樓的生意告吹而顯得有些過多。
從半下午開始,童氏就催着媳婦丫頭開始處理小螺和紅鳌蝦,她則窩在竈間一鍋接一鍋的炒。香辣味,麻辣味都炒了一些,鐘磬負責燒火,這是童氏再三斟酌之後選定的燒火丫頭。這丫頭和三孫子關系好,嘴巴又嚴,最重要的是年紀小,見識也少,想從竈房裏濃郁的菜香味中識別出裏頭用了生姜,難度不是一般大。三孫子說了一番保密的重要性,再加上她一通敲打,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童氏翻着鏟子,動作利落輕巧,最先出鍋的那些挨個裝碗,兩份多的送到曾同她家為祖宅歸屬鬧的不可開交的二弟三弟家,其他幾份相對少一些的,則送給街坊鄰居。
每每想起這點,童氏心裏就很是不爽,卻也沒辦法,總歸是老頭子的親兄弟,這親斷不得。不過也就只會像現在這樣面上做做樣子,平時往來并不多。如同之前那樣合作下江捕魚,一年也不見得有幾回。其實她家還算好的,換做其他人家,兄弟妯娌鬧成這樣,還不老死不相往來?
眼見東西準備好,童氏扯着嗓子在院子裏一喊,自有大一些的孫輩提着籃子去送吃食。
夏天竈房沒幾人願意進,不說煙熏火燎,光比外頭還高的溫度,就能把人給逼退,尤其是常燒竈之人,捂出痱子都算輕的。
鐘慶然站在竈房門口,就被撲面而來的熱浪給熏了一頭。他瞅準燒下一鍋的間隙,将兩人叫出竈房:“阿奶,四妹,出來歇會,冰鎮綠豆湯好了。”
童氏喝着三孫子舀的綠豆湯,布滿風霜的臉上一臉得色,時不時朝上房瞅上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鐘磬年紀不大,卻早就懂事,她不敢在童氏面前造次,不過有三哥在場,她的膽子就大上許多,她哥給什麽她都敢要。此時,小丫頭坐在背陰的游廊上,捧着一大碗冰鎮綠豆湯,美滋滋地喝着,連大熱天長時間燒竈都沒了怨言。
童氏也不差多少,一口一口抿着。她心裏美得很,一想起之前盤算得逞她就忍不住偷樂。童氏精打細算慣了,像這種新鮮吃食,什麽時間送可是很有講究。若一開始就送,這回她家要做生意,可不還得送一回?那可就虧大了。對于能省下一回禮,童氏表示很滿意。食材就算了,免費可得,油鹽醬醋可不便宜,哪家人有她這般舍得下料?
不管如何,該做的活也逃不過去。童氏和鐘磬休息片刻,便重新鑽入竈房。
鐘慶然無事可幹,心裏想着澇田得盡快處理。鴻泰酒樓這條路子走不通,其他酒樓在不知道秘方前,對紅鳌蝦沒有需求,一旦他們紅鳌蝦養殖成功,那麽這些就只能靠自家做成食物往外賣。他喜歡吃,對自己做卻興致缺缺,眼下卻也顧不得,他的想法很簡單,就只學做一道紅鳌蝦。
想及此,鐘慶然一頭紮入竈房。
鐘家人多,竈頭共有三個,一個大竈,兩個小竈。大竈用來做主食,小竈則用來做菜。說是小竈,那也是對于農家而言,比起現代用的煤氣竈炒鍋大了可不止一星半點。
童氏一次就做一大鍋,因着火候不好控制,只動用了一個小竈,聽到三孫子要跟她學做紅鳌蝦,驚訝的連鏟子都忘了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