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問答

賓客陸陸續續如約而至。

時日剛臨大雪,雖然淩蔚更寧願在屋內烤火,但讀書人附庸風雅,他居然宴請,那麽也得做出風雅的樣子。

這風雅,自然是賞雪賞梅。

淩蔚這府中自然是有梅可賞的。可幸虧是淩蔚接了這府,按照黎膺原本的想法,那園子也是被推平建校場的範圍內。

園子裏,這個時節開的梅花,有臘梅、白梅兩種。地上的積雪自然是清掃幹淨了,樹上和草叢中的雪自然是留着讓賓客們欣賞。

淩蔚、趙圭、劉祺作為這一輩年輕官員中的佼佼者,在衆人心中的地位,已經到了領頭羊的地步。這次聚會,在衆多人心中,就是個訊號。

賞雪賞梅是其次的,表明态度才是主要的。

說是年輕人,其實這些人大部分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淩蔚算是最年輕的。這種年紀,在官場中已經算是非常年輕。也恰恰是這麽年輕就能進入官場,說明這群人的能力都是不錯的。

因此當淩蔚把自己表弟表妹帶出來,說是讓小孩多和讀書人交流,增長見識的時候,那些人已經開始懷疑了。

以前淩蔚沒名氣,把太子帶出來說是族內兄弟,也不會有人過多聯想。

但是現在不一樣。淩蔚的任何行為,都會被人腦補一大堆。

這淩蔚能稱為表親的,也就姑表姨表。若淩蔚還是普通人,其他人一定認為是姑表一系的兄弟。

但是現在……

而錦闕安康年歲尚小,長相差距不算大,一看就是兄妹。

淩蔚姨表中這個年齡的兄妹,往最尊貴的地方想,也就是宮中那一對雙胞胎了。

早聽說淩蔚作為天子講讀不但給太子講課,也給年幼的皇子公主講課。最先還有人彈劾淩蔚年輕資歷淺,教導皇子公主誤人子弟。

淩蔚三元及第,才學自然無話說,能讓人攻讦的,也只有年齡。

只是不知道為何,表現為中立、或者隐約站在淩蔚對立面的東宮輔臣們漸漸開始偏向淩蔚,淩蔚在甘州立了大功勞,回京被封賞之後,那淩蔚不堪做皇子師的言論也漸漸消失了。

因此現在淩蔚把年幼的皇子公主帶出來“增長見識”這種似乎匪夷所思的事,在一群把淩蔚腦補的特別高大上的人眼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事實上他們也猜中了。

雖然嘴上不說,兩小出現之後,衆人也拘謹許多。一些人最開始還沒怎麽多想,但在看見其他人的反應的時候,也陸陸續續明白過來。

淩蔚等三人只是含笑繼續招待賓客,并不過多言語。

皇子公主在這裏,即使是小孩子,這群人也覺得這是天大的機會,自然會好好表現。

淩蔚等三人也不搶風頭,看着那群人談論學問談論詩歌談論的熱火朝天。

錦闕這個小魔王剛開始還乖乖聽着,不久就有些膩味了。他悄悄拉了拉淩蔚的袖子,淩蔚将他抱起來:“累了?”

錦闕附在他耳邊輕聲道,語帶不屑:“這些人就這些本事?這些東西都是些花架子,哄騙小孩子嗎?”

淩蔚還沒回答,安康小公主眼巴巴的扯了扯淩蔚的衣角。

淩蔚現在力氣不錯,另一只手毫不費力的把安康小公主也抱了起來,小公主很開心的摟着淩蔚的脖子笑了。

其他人談論的聲音不由自主的停頓了一下。

這淩蔚對兩位貴人也太随意了吧?還是說他們猜錯了,這并不是什麽貴人?

只有趙圭和劉祺嘴角一抽。雖然早見識過了淩蔚和皇子公主們的相處,但還是覺得……太不講究了吧?

特別是劉祺,對這種相處模式還是很羨慕的。畢竟他也是皇子公主的表親啊。

但讓他真和皇子公主這麽相處,他卻是不敢的。這皇室的威嚴,在晏朝土著心中,可是不一般的。

“對吧,安康也覺得,這些人談論的東西很空很無聊?”錦闕還在不依不撓。

安康小公主想了想,小聲委婉道:“還成吧,自然無法和瑾堂相比。”

淩蔚心中無奈。現在他們談論的是淺顯了些,那是因為他們正是講給小孩子、講給你們聽啊。結果反而被你們嫌棄了。

淩蔚道:“這些人要麽是天子門生,要麽是勳貴中後起之秀,當然不止這些本事。若錦……華宇太平想知道他們的本事,為何不讨教一番?現在畢竟只是宴會消遣而已,他們沒拿出真本事也是理所當然。”

錦闕和安康對視一眼,對淩蔚的提議很是興致勃勃。

即使是安康看起來溫溫婉婉,作為皇室中最受寵——甚至比大多數皇子都受寵的小公主,她也是充滿傲氣的。

而且兩人也覺得自己學了不少東西,也不至于沒話可談。

于是兩小從淩蔚懷裏下來,開始朝着那一群人讨教。

錦闕和安康也知道以自己所長示人。錦闕對逸聞轶事軍事經濟更感興趣,安康對各家學派學說更感興趣。一人問學問,一人問時政,兩人畢竟年歲還小,并不懂掩飾太多,很快就形成了兩小“考校”衆多年輕才子的“奇觀”。

劉祺不由苦笑:“好端端一聚會……”

趙圭倒覺得無所謂:“總比我們三人和他們打機鋒強。何況他們肯定心中十分感謝瑾堂給他們這個機會。”

劉祺想想也是,便打趣了淩蔚幾句。

淩蔚不好意思道:“你們也知道,我也是受君所托,為君辦事。”

這個“君”可不是代指,而是真正的那個“君”。

劉祺和趙圭再次為皇帝陛下對淩蔚信任看重而嘆氣。不過這種事他們卻是服氣的。他們兩人作為天子講讀也是給皇子公主講過課的,那可不是什麽容易的差事。

他們也有機會,只是沒把握住而已,所以也就對淩蔚沒什麽異樣的心思了。

自己不如人而已。

淩蔚三人縮在角落裏竊竊私語的時候,那些賓客已經被兩小震驚到了。

礙于年歲,錦闕和安康自然也不可能多驚世駭俗。但是比起同年歲的小孩,其見識卻是不一般。一些見解,讓他們這群大人也不由眼前一亮。

同時,也有些臉上發燒。

剛才他們還糊弄小孩子,現在看來,是被看笑話了吧?只是皇宮中小孩這麽厲害嗎?放在外面,怎麽也是神童了吧?而且比起普通讀書好的神童,錦闕和安康已經開始接觸實際了。

不愧是皇子皇孫。

最後這局面從讨論已經變成了錦闕和安康問,一群才子答。而兩小心中傲氣,其問題也是挑的有些刁鑽。

淩蔚算是真正的博覽群書,所以講課的時候,各種典故信手拈來,兩小的知識面可是很廣的。

而其他人就不同了,他們可沒有淩蔚這麽全才,看過(背過)的書籍那麽多。只是他們各自有專長,集思廣益,也能将兩小的問題回答個七七八八。

錦闕和安康也改變了對這些人看法。看來這些人真才實學也是有的,當然,不如淩蔚多矣,比起劉祺和趙圭,也有些差距。

嘛,但好歹已經超越普通庸俗之人了。

兩小畢竟是雙胞胎,就算沒有心靈感應這麽神氣,好歹也是很默契的。兩人對視一眼,就開始将問題抛向因為他兩主導了宴會,自己跑到旁邊躲懶的三人。

而且這兩小比起剛才考校衆人古靈精怪多了,問一個人問題,只準那人回答,問倒了,再問下一個。

若是比起真才實學,錦闕安康自然比不上劉祺趙圭。但錦闕安康是提問者,不是答題者。他們所學,和趙圭、劉祺所擅長的不一定重合。

但趙圭和劉祺不僅學問底子好,又出去歷練過,對于兩小的提問,除了一些典故沒看到過,問題基本上都能回答上。

這立刻讓其他人感覺到了差距。

這真是有對比才有傷害。

“公子小姐為何只把瑾堂抛到一邊?”其中一賓客微笑問道。

他們已經确認這兩位小貴人的身份,雖然人家掩飾身份他們不能叫破,但叫名字也肯定是不可能的,便以“公子小姐”的尊稱了。

錦闕道:“我和安……太平的學問,都是學自瑾堂,我們知道的,瑾堂怎麽會不知道。沒什麽可問的。”

安康也點頭:“确是如此。”

賓客們心中更加确定這兩位的身份了。心中激動之餘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剛才表現如何?有沒有給兩位貴人心中留下些好印象?兩位貴人會不會回宮之後對着陛下提起?

“這讨論又不是想要考倒誰,若華宇太平心中有疑惑,也可和我讨論。”淩蔚覺得自己沒參與進來,似乎有些不合群,便提議道。

錦闕和安康又對視一眼,眼中躍躍欲試。

大概每個學生都有一顆考倒老師的心?

或許瑾堂恰好沒有看到他們看過的那本書?

于是兩小充滿鬥志的想要把淩蔚考倒,但無論他們提出哪本書的問題,淩蔚不僅能解答,還能把他們提問的出處典故甚至原文背誦出來。

也真是顯擺了。

兩小從鬥志昂揚到敗下陣來,趙圭和劉祺不服,也開始“打擂臺”,但也紛紛敗下陣。

其他幾位賓客本來以為淩蔚沒被兩小考倒應該是這些都是他教導的內容,但是趙圭和劉祺都敗下陣來,那就不只是這樣了?

他們也被激起了鬥志——當然也是想在兩位貴人面前表現一番。因此淩蔚遭遇了車輪戰。

淩蔚眨眨眼睛。你們考其他的我可能還答不上來,想要偏門典故考倒我?逗,你們看的書,有皇宮藏書閣中齊全嗎?

宴會散去,淩蔚再次揚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