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節

頭一次聽說。

嘉善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她就是讨厭小孩,今天一天都在受小孩的氣。

此事只是一個小插曲,他們也并不多說,很快便進入正題。

将大致計劃說了之後,大家都讨論了一番,在晚飯時分,具體方案終于敲定。

第二日,大小城鎮都貼有告示,告示上說青年壯漢可以到各地災區有償救災,每日可有十文錢的辛苦費,老弱病孺可以免費提供食宿,免費醫療。告示上還寫着,欽差大人眼見災民颠沛流離心有不忍,赈災糧饷以外的支出,與災後重建的費用,他捐出十萬兩黃金。

對此,引起民衆的競相讨論,雖然有人不信,但是也有許多走投無路之人抱着一線生機,回到家鄉,加入赈災行列。

同時,大街小巷村頭巷尾流傳着各種各樣的流言,這些流言令民衆興奮,卻令官員富紳頭疼。

那些流言無非是:某某官深受欽差大人之大義之舉鼓舞,也願捐出自己的部分財産,為災區民衆,為他們的衣食父母度過劫難,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或者,某某大掌櫃感念福澤他家幾代人,此時災難當前,正是回饋之時,願意捐出糧食多多擔,或布匹多少多少匹。對此,民衆無不歌頌無不感恩,于是又有一句話常出于悠悠之口——洪水無情人有情。

還有,沅江木材商江萬財日前夢見山神,山神責怪他砍伐過度,導致水妖肆虐而無法阻擋。江萬財為自己的行為後悔不疊,欲将功補過,是以,捐出白銀二十萬兩,災後重建所需木材,他全部免費提供。

據說這些流言傳出之後,流言主角雖然心驚,但是也有氣憤,奈何敢怒不敢言,只是沉默以對。

對于他們這種不積極的态度,肖瑤顯然不滿,焦急地她憤憤地道:“想不到他們臉皮那麽厚!”

浦泰愕然,“這與臉皮厚不厚有何聯系?”

“當然有關系。”肖瑤很正經地道,“一般人被誇成那樣,就算不情願也會抹不開面子将無中生有的事變為确有其事,不然被人知道是假的,那不只是丢臉而已了。唉,難道是他們還沒想通其中的利弊?難道還要我們推波助瀾一下?”

像肖瑤那種九曲十八彎的心思,雖然沒什麽邏輯性,不過還是找得到重點。

于是兩天後,有一衆官兵和災民聚集在沅江縣城江府大門前。

因為流言蜚語滿天飛,這幾日江萬財都躲在家裏沒出門,官兵來至家門前,他才不得不出門相迎。

Advertisement

帶頭的官兵拿出一紙信箋給他看,并将信中內容以周圍民衆都能聽見的聲音說出。信是由欽差大人所寫,說是念他誠心贖過,他的義舉大家不得不接受,未免財物運輸途中遭遇不測,特派官兵前來護送,至于木材,允他準備幾日,分批輸送到各地災區便可。并說他的功與過将會禀報聖上,讓聖上定奪。

聽了前面的時候,江萬財的心中只是心疼憤恨,當聽到最後一句時,就是心驚悔恨了。最後,他的不甘變為甘願,若是以錢財平衡過錯,那算是值了。

江萬財做了一個表率,其他流言中仗義疏財的各大官員商賈,紛紛主動将財物捐出。

傳言中各個人所捐的錢財都不等同,這是因為他們的身家經過調查的。哪個官是貪官,哪個商是奸商,哪個地主吃人不吐骨頭。浦泰手中有一份報表,根據個人情況,流言可都是量身定做的。當然,肖瑤覺得他們還算善良,并沒有太過分,只讓他們捐三分之一而已。還不至于讓他們傾家蕩産。

又當然,江萬財除外。白銀二十萬兩其實對于江萬財算不上多大數目,但是捐出的木材可讓他脫了一層皮,災後重建,那可是大項目,他的木材也是花了好多功夫好多人力才從林中大樹變為木材,更甚者,有許多都是要進行交易的貨。

雖然這些“募捐”都是被肖瑤和浦泰在暗中逼迫的,但是懷有善心之人也不少。

十分有錢的人不多,但是小康之家也不少。肖瑤效仿現代的募捐方式,在各地設置捐贈點,并将收到的款項財物記錄下來,并羅列于紙上,貼在公告處,讓民衆監督。錢物用在何處,也一一列出,以防有人貪贓枉法中飽私囊。

一人帶動一人,前來募捐的人從少變多,財物也積少成多。

浦泰的錢物從京城押送出來之後沒多久,茵城熱鬧的募捐風吹到京城,有不少皇子也捐了,官員也有捐錢物的。不過官員所捐數額不大,哪能捐多呢,搞不好人家要說他們貪污受賄什麽的,畢竟他們的俸祿也就那些。

與此同時,治理水患之事也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由于人力物力都已到位的關系,淤塞的河道被疏通得很快,而要挖通開鑿的地方,進展得也很迅速。

這段時日,肖瑤不是跟浦泰到前線指揮救災,就是留在災民安置區與嘉善郡主一起安置災民。期間也發生過一些緊急狀況。當時有好幾個災民出現頭暈惡心發熱症狀,多數是奮鬥在前線的救災壯士。經過一番醫治卻不見起色,并且得病之人愈發多了起來。

這種狀況,讓人不得不将之劃分到瘟疫之列,所幸後來發現只不過是暑氣過重所致。然後每到中午太陽最強烈的時分,全體休息一個時辰。

肖瑤讓人每日熬制綠豆沙,用以消暑。因為不愁錢了,所以災民們的夥食也得以改善,甚至有災民說,若是每次受災都能得如此善待,那麽災難也就不那麽可怕了。

這話吓了肖瑤一跳,嘉善不解,說:“這不是在誇咱們做得好麽?從古至今,哪一次天災不都是民不聊生萎靡不振,你看他們因為我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連抱怨都沒有一句。”

嘉善還從來沒這麽有滿足感,也從來沒想過,自己也可以做有用的事情。

肖瑤苦笑着搖頭,說:“人呢,安逸得久了,便會失去鬥志,失去珍惜之心。覺得一切得來都很容易,甚至都不需努力,那麽以後,他們越來越吃不得苦,越來越依賴別人。還有,他們不怕災難來臨,就不會努力杜絕,人心變了,那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嘉善狐疑道:“有你說的那麽嚴重麽?”

肖瑤說:“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總好過事情發生了再來解決吧。”

過後,肖瑤将此事與浦泰讨論了一番,并提出災後重建時要以物為主。也就是建設生産所需的材料,公中會出一部分,不夠的可以借貸不收利息。到時會分發種子以事生産,不能讓他們無事可做。

事情已經接近尾聲,在這二十來天裏,肖瑤覺得自己其實也沒做什麽,所做的那些,也只是從現代帶來的一些常識,連知識都算不上,往往是她提點一些,浦泰和張豐來完善。而接下來的善後工作,她覺得自己也不會處理,反正那些事情對浦泰來說輕而易舉。

她覺得,已經到了她離開的時候。

陪聊

相處已有二十幾日,從開始的賭氣打賭,到現在的愉快合作,從陌生到熟悉,賭約早已變了質。想到将要分別,肖瑤心中免不了傷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況他們是自己來到這個異世後所遇到的貴人。

只是,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平民與貴族,哪有那麽容易相處融洽,如今只不過是事務繁多,沒空計較罷了,她還是趁早離開吧。哎喲,她這是在自卑麽?肖瑤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懊惱着,真是舍不得哇。

這段時間肖瑤并沒有讓她的母親陳芳華過來,也不完全是不想讓她跟來吃苦受累,也許是現代人的思想作祟,做事的時候喜歡獨立,不喜歡聽家人的唠叨。期間到其它災區順路的時候去過知府府看陳芳華,因為浦泰交代知府要幫他招待陳芳華,因此知府裏的人都将陳芳華當做貴客對待,這些也讓肖瑤安心不少。

陳芳華在知府府的這段時日,每天都為肖瑤擔心。她一個小姑娘家,成天東奔西跑的,危險先不說,臉都曬黑了,還瘦了,本來就不夠美,現下又是該說親的年紀,唉,真愁人。

陳芳華的心思肖瑤不知道,不過她變得又黑又醜這個現實她還是很清楚的。

這天晚上,正經事情已經被她放下,于是也有心情照鏡子了。看着鏡中那張又黑又瘦的臉,她感到很苦惱,本來還說要養胖養漂亮呢,現在好了,背道而馳了。

正對鏡自憐着,嘉善郡主走了進來,看見她那哀戚的模樣,嘉善冷嘲熱諷道:“這時才來在意自己的樣貌還有何用,都曬成這樣了,以後可是要長斑的,真難看。”

肖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