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遇

這一夜王東發現自己睡不着了,他抹了把臉從床上坐起來,眼睛有些發紅。腦子裏不斷浮現出王語穿着他那件背心的樣子,卡在背心邊緣的兩點肉凸,美的恨不得讓人狠狠蹂躏它,咬掉它。

王東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受不了,想的胸口疼。

于是他就穿上衣服,直接往村外走。外頭夜深風涼,只有圓圓的月亮挂在天上,前些天下大雨,溝裏積了好多水,裏頭青蛙呱呱地叫着,很浮躁。

王東走到村口,靜靜地在溝沿上站着,嘴裏的香煙的光芒在黑夜當中一閃一閃。

思緒回到高三那年春節,王家特別熱鬧,他大伯張羅了好些年貨,把他叫出來,跟着一塊去鎮上的飯店借酒桌和板凳。

他們這要是有人家辦宴席,家裏的板凳桌子不夠用,就會去鎮上借飯館的酒桌和板凳用,說是借,其實也是租,有的交錢,有的給兩盒煙,反正大家都是十裏八村的,彼此都認識。王大伯在大楊樹村,也算很有臉面的人。他是去借,帶了兩盒好煙。

“今年怎麽置辦這麽齊全?”

“你四叔要回來了!”王大伯喜滋滋地說。

王東笑了笑,說:“四叔又不是頭一年回來。”

“你四叔不是頭一年回來,可是這一回帶着你堂弟一塊回來了。”

王東有些愣,他沒見過自己的這個堂弟。

王語兩三歲的時候跟着王媽媽一塊來過大楊樹村,可他那時候跟着父母在廣東做生意,并不知情。後來他父母沒了,他回到大楊樹村來,只知道他四叔有個寶貝兒子,可是從來沒見過,每年春節,都是王父一個人回來,他納悶,問他大伯母:“四叔不是又結了婚,還有個兒子麽,怎麽沒見過他們回來?”

他這才知道,原來王媽媽帶着王語回來的那一次,鬧的特別不愉快。

不愉快的原因,當然是和張素芹有關。王東并沒有親眼見過,他只聽說張素芹在酒席上大鬧了一場,鬧的王媽媽跟她當衆指着互罵,後來王媽媽氣的直哭,抱着王語就走了,這一走,十幾年再也沒有回來過。

王媽媽對老王家的人有了心結,因為那一次争吵,王家和大楊樹村裏的男男女女,幾乎都站到了張素芹那一派。她覺得屈辱,怨恨,發誓說自己再也不回大楊樹村,于是從此以後,都是王父自己一個回來,王媽媽帶着王語,去娘家住。

沒想到這一年王媽媽突然允許自己兒子跟着王父一塊回老家了,王大伯怎麽能不高興。要說愛屋及烏,王家的人都以王父而自豪,自然王父的寶貝兒子,也是他們的貴客,如今貴客來了,怎麽能不大張旗鼓地操辦?

Advertisement

“你這個堂弟,你還沒見過吧?”

王東搖搖頭,王大伯說:“別說你了,我也記不清他上次來是什麽樣兒了,不過我見過他的照片。這孩子像他媽,長的特別秀氣。”

王大伯說起王語,話匣子就打開了,王東在前頭開三輪車,他在車上坐着,扶着把手,開始給王東講他的那個城裏的寶貝侄子。

“你這個堂弟,腦袋瓜像你四叔,從小就特別靈光,你四嬸那種城裏女人又會教導孩子,什麽鋼琴啦,繪畫啦,都會!聽你四叔講,他還會寫毛筆字呢,還得了市裏還是省裏的一個什麽獎,還有那外國語,說的特別溜,能跟外國人聊天呢。”

這樣的人對王東來說,新鮮的有些陌生。

王東很小的時候雙親就過世了,一開始跟着他爺爺,後來他爺爺也過世了,就跟了沒有兒子,又不肯改嫁的張素芹。

這是王家幾個兄弟商量的結果,張素芹跟王父之間的事情,他們都覺得是王父對不起張素芹,張素芹跟王父離婚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可是守着她跟王父從前生活的家,一直不肯走。王家幾個兄弟就合計,讓王東跟着她過,也算是王家對張素芹的一些補償。

王父其實并不覺得自己有多對不起張素芹,他跟張素芹是包辦婚姻,結了婚之後生活一直不美滿,離婚也是遲早的事兒,王媽媽的出現,只是個導火索而已。他跟張素芹之間,就算沒有王媽媽,最後也會離。

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王父對張素芹他們一家,除了撫養他們共同的女兒以外,并沒有給過過多的關心。他也想張素芹能再找個好男人嫁了,可是張素芹一直不肯,而且還在王家住着,對他來說,這其實是一種困擾,每次過年回家,他都有些不自在。

盡管關心不夠多,不過他在經濟上,從來沒有虧待過張素芹和他們的女兒,可是張素芹這人脾氣也是古怪,一方面牽挂着他,一方面,又死也不要他給的錢,他給的,張素芹全都一分不花存到了銀行裏,說是給女兒王麗留着,等她結婚了當嫁妝。

可是她們母女倆再加上王東三個,單靠張素芹種地過活,日子顯然過的有些辛苦,張素芹身體向來不好,不能幹重活,所以王東從到她們家開始,就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力。

王東這人老實能幹,也肯吃苦,從來不說累,學習也異常努力,一門心思,就是想學出成績來。可是農村的教育,當然沒辦法跟城市裏比,他沒見過鋼琴,也沒學過畫畫,英語更是啞巴英語,考試分數考的很高,一張嘴卻有些磕磕絆絆。

他跟着伯父從鎮上借來酒桌和板凳,他們王家的親戚都來了,一大家子人,難得在一塊聚一聚。他們王家是大家族,兄弟姐妹很多,年輕一輩的,都在外頭打工,成年累月也難得回來一趟。張素芹讓王東過去幫忙,自己卻留在了家裏,把門給關上了。

王父到家之前先給老家的人打了一個電話,他這樣的高官,回趟家要經過層層關卡,先是市裏的領導請一次,再是縣裏的領導請一次,吃了兩頓飯,才能到大楊樹村,他要去飯局,卻不能讓十幾歲的王語跟着去,于是就讓王語自己先回大楊樹村。那時候王語已經十六了,成了大小夥子了,一個人回家,他也不擔心:“你坐上去鎮上的車,老家的人會去接你,我都跟你大伯打過電話說過了,丢不了。”

王語從小活潑好動,也沒有異議,自己一個人背着包,就坐上了去楊樹鎮的大巴車。王大伯估摸着他快到鎮上的時候,對王東說:“你騎摩托車去鎮上接王語。”

“我不認識他。”

“他好認,城裏娃,跟咱們鄉下的不一樣,你在汽車站等着,可千萬得接回來。他十六七歲,穿藍色羽絨服戴紅圍巾的,好認。”

可是王語坐的那趟車,比預定的早到了半小時,王語背着包,站在冬日的陽光裏,看着這個陌生的小鎮,周圍全是操着一口地方話的行人,讓他一時有些膽怯。

他在那兒找了好一會,也沒找到要接他的人,他才初中,他爹不肯給他配手機,因為班裏同學都沒有,他就去問旁邊修理自行車的老板,那老板看了他一眼,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大楊樹村?這地方近,跟鎮上就隔一個村子,也就三四裏路,你往前頭十字路口往北走,有條柏油路,直走就到了。”

王語道了謝,背着包往前走。過了鎮上的那條街,就是一片高高矮矮的山坡,接着便是遼闊的山野,群山環抱中間,是散落的一個又一個村莊。

他特別興奮,覺得鄉下美的像是一幅畫一樣。只是走到半路,他就覺得有些累了,他包裏背的東西太沉了,壓得他直不起腰來。他把包脫下來往旁邊的小麥地裏一放,喘了口氣。

冬天的麥田郁郁蔥蔥,上午的陽光暖暖地照在人身上,他聽見前頭傳來摩托車駛過來,就趕緊往路邊站了站,看見一個年輕男人開着摩托車越來越近,從他身邊開了過去,然後在他身後忽然停了下來。

那是他們人生第一次相遇。

王語把圍巾往下拉了拉,露出嘴巴,大口喘着氣。十六歲的他板正條順,是王東平生從未見過的幹淨和秀氣,第一眼,就觸動了他的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