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馮道出诏書

石敬瑭和林從一大一小站在榻邊,看着榻上昏迷的馮道。

“咱們現在把他弄醒,是不是有點不道德。”林從有點猶豫,人家皇帝剛死,他們就來問傳國玉玺,這委實有點那個。

石敬瑭也難得有點虧心,不過現在京中一片大亂,他岳父此時還在汴京,如果不快點把事情敲定下來,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趁機撿了便宜,石敬瑭冒不起這個風險,就對旁邊親衛使了個眼色。

旁邊親衛上前,掐了下馮道的人中。

本來一直昏迷的馮道,在刺激下,皺了皺眉,緩緩睜開眼睛。

石敬瑭忙湊上去,“馮學士。”

馮道仿佛噩夢初醒,蹭得一下坐起來,“陛下呢?”

石敬瑭頓了一下,沒有說話。

馮道看着石敬瑭,昏迷之前的情形重新閃現眼前,馮道突然扶着榻劇烈咳嗽起來,甚至有點點血跡咳出來。

石敬瑭一看,忙扶着馮道,“還請先生節哀,愛惜身子。”

馮道一把抓住石敬瑭地手,擡頭厲聲問:“誰動的手,你岳父?”

石敬瑭一聽忙說:“岳父還在汴京,我亦是今早才到,宮亂的是禦林軍副指揮使郭從謙,他是郭崇韬養子,此事不關我們家的事。”

石敬瑭現在還想問馮道傳國玉玺的事,知道馮道在鄉下守孝三年,生怕馮道誤會,忙把魏博兵亂,他岳父去平叛卻被劫持,元行欽落井下石,他岳父被逼反叛等前前後後都說了一遍,最後說:

“我和岳父得了汴京後,陛下退兵回洛陽,陛下昔日威名震天,我和岳父在汴京未敢輕動,是昨天洛陽派人送信,言郭從謙叛亂,陛下身死,宮中大亂,岳父才命我帶三千兵馬,緊急赴洛,我趕到皇宮時,已是今日早晨,只堪堪比先生早一步。

昨日宮變之事,末将以末将上下老小發誓,此事和我和岳父全無幹系!”

馮道看着賭咒發誓的石敬瑭,垂下眼,“原來如此,此事倒也怪不得大将軍。”

Advertisement

石敬瑭想不到馮道居然這麽說,說句實話,他們雖然一路是被逼的自保,可畢竟是以下克上,算是謀反,馮道作為李存勖的心腹,石敬瑭剛才都做好馮道一醒來,提刀砍他們的心理準備了。

石敬瑭松了一口氣,可心裏不知怎麽的,卻有點不得勁。

不過馮道能不鬧最好,石敬瑭醞釀了一下,就想問傳國玉玺在哪。

可還沒等石敬瑭開口,馮道卻仿佛有所察覺,擡起眼,态度溫和地問:“石将軍是有什麽事麽?”

“這個……”石敬瑭真開口讨要傳國玉玺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委婉地說,“那個如今京城大亂,岳父還在汴京,京城總是需要人鎮守不是麽,可岳父若是貿然進京,總歸讓人留下話柄。”

李嗣源之前叛亂時,打到哪算哪,當然什麽都顧不上,可如今李存勖一死,李嗣源有望上位,自然顧惜起名聲。

就像所有上位的,之前無論怎麽逼迫皇帝,想要篡位,可等真進行登基前,那非得皇帝和大臣三讓四請才行。

石敬瑭邊說着,邊有些心虛地看着馮道。

如今皇帝剛死,他卻在這讨要象征皇權的傳國玉玺,但凡有點羞恥心,也自覺慚愧。馮道聽了,卻并未有絲毫的動怒,反而笑着主動接話,“将軍說的是,如今京中大亂,非大将軍來坐鎮不可,只是大将軍本該在外面就藩,無诏進京不妥,還是該有一道聖旨,方才名正言順,下官丁憂前為翰林學士,掌制诰,如今丁憂已滿,自然複官,既然正逢其時,不如由下官拟一份陛下遺诏,宣大将軍進京監國。”

石敬瑭聽了,簡直驚喜萬分,他只是想逼問一下馮道傳國玉玺在哪,打算僞造一份聖旨,卻不想馮道主動提出幫寫遺诏。

馮道是誰,馮道可是陛下心腹,哪怕丁憂三年,可在朝廷和天下眼裏,都是陛下頭一號心腹,況且馮道丁憂之前,朝廷所有诏書都是出自馮道之手,可以說,馮道寫的是哪怕不用玉玺的,在大多數人眼裏,那也是聖旨,如今若是能由馮道出一道遺诏,那在李存勖不能跳起來說話的情況下,那就是鐵板釘釘的真遺诏。

只是驚喜之下,石敬瑭對馮道印象卻大跌,不過面上卻是更加客氣,連忙讓人快點去準備寫诏書的材料,同時親手扶起馮道,把他請到旁邊桌子上。

石敬瑭在那邊忙着,林從站在榻邊,和石敬瑭一樣,林從也很不得勁,這馮道以前大家提起他,都是對陛下李存勖多麽衷心,如今李存勖死了,怎麽這家夥傷心了一下,這麽快就恢複過來,還主動給他後爹上趕着幫忙,不會是提前想着讨好他後爹,給自己找後路吧。

想到這家夥歷史上給超過十個皇帝當宰相,林從印象頓時更不好。

故主剛死,就讨好新主,這也太上趕着了吧!

結果更讓林從印象不好的還在後面。

親衛端來紙筆,石敬瑭忙親自幫着研磨,馮道也不推脫,提筆很快寫出一道诏書,寫完後,馮道輕車熟路起身,走到端明殿一角,打開一個暗格,拿出傳國玉玺,回來在诏書上用了玉玺。

石敬瑭和林從一看到傳國玉玺,眼就不動了。

馮道用完傳國玉玺,仿佛知道石敬瑭想什麽,笑着奉給石敬瑭,“如今京中兵荒馬亂,傳國玉玺乃鎮國神器,在這只怕不太安全,将軍所帶護衛良多,還請将軍幫忙保管,奉給監國。”

“這……”石敬瑭忙雙手接下,“末将代岳父謝過先生。”

接過玉玺,石敬瑭忙檢查了一遍,林從也跑過來,想看着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神器。

看着上面“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再看着它缺了一角鑲着金角的邊,石敬瑭和林從哪怕沒見過傳國玉玺的人,都明白,這就是始皇大帝留下來,又被王政君摔過一角的鎮國神器,傳國玉玺。

石敬瑭忙小心翼翼把它收到旁邊的錦盒,和遺诏一起,都收到懷裏。

做完這些,石敬瑭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岳父的皇位,算是穩了。

石敬瑭來的目的終于達到了,人也頓時心情大好,看着旁邊如此上道的馮道,就随口說道:“此次的事,我會禀明岳父,多謝馮先生相助,不知馮先生接着去哪,我派人送您去。”

馮道搖搖頭,“我家眷還在老家,這次就我一個人來的,如今陛下已去,我打算在宮中為陛下守幾日,就辭官回老家去。”

石敬瑭雖然有些看不慣剛才馮道的行徑,可剛剛才受了馮道恩惠,就客氣道:“先生對岳父有大功,岳父定會重謝先生,先生怎麽能就辭官呢,我這就回禀岳父,岳父定然會對先生有所封賞。”

馮道笑了笑,“多謝石将軍和監國好意,馮某心領了,只是馮某意已決,還望石将軍和監國成全。”

石敬瑭此時也不甚在意馮道,就笑着說:“那等會陛下棺椁弄好,先生就替陛下在這守着吧!”

說完,石敬瑭就吩咐留下一部分親衛,守着端明殿,然後抱起旁邊的林從,打算回去找他岳父。

馮道仿佛突然想起什麽,笑着在後面說一句:

“石将軍,還請提醒監國一句,監國進京後,還是不要沾那些宮變叛亂的好,有些事,只要不是自己做的,還是不要背鍋的好,省得以後史書留名。”

石敬瑭腳步一頓,“石某知道了。”

石敬瑭懷裏林從心裏一寒,看馮道的眼神頓時變了。

郭從謙宮變後,派人通知李嗣源,請李嗣源入京,這是妥妥地從龍之功,無論李嗣源事先知不知情,都不會不念郭從謙的功勞,郭從謙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可一切,都在馮道這句話後,灰飛煙滅。

只這一句話,郭從謙和昨日參與宮變叛軍,就非死不可。

林從終于明白,剛才為什麽馮道主動寫那道诏書。

那不是向他後爹投誠的自薦信,那是昨日宮變叛亂所有參與者的買命錢!

他要讓他後爹李嗣源是正統!

因為正統,就要替死去的皇帝,清算叛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