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建房
宴恒将山洞裏的雜草全部清理出去,又用火樹枝将角落細細的燒了一遍,果然燒出來不少蟲子。所謂的火樹,是這裏的人專門用來燒火的一種樹,這種樹砍回去不用曬幹就可以燃燒,燃燒的時間非常持久,宴恒覺得這可能是因為樹幹裏富含油脂的原因吧,這種樹在這裏很常見,這一路上宴恒就是用這些樹做飯的。
現在還是雨季,沒有幹木頭用來做床,宴恒不舍得将被子鋪在地上,所以宴恒割來一些草,用火堆烘幹,鋪在地上,宴恒也只是将就着睡在幹草上,好在現在即使是下雨,也不冷。
雨水較之前的一個月已經少了許多,再過上二十來天,天氣就會放晴,旱季就該來了。儲存的食物也足夠,所以在這段時間裏,搭建一些必要設施後宴恒開始有計劃按照部隊的訓練方法鍛煉自己。
訓練之外,可以做的就是整理山洞,宴恒将山洞裏不平的表面全部整成平地,山洞的牆壁都是堅硬的岩石,相當堅硬,不用擔心山洞會塌方。但是宴恒并不打算一直居住在山洞裏,大概是因為之前一直是住在屋子裏,住在山洞裏還是不大習慣,所以宴恒決定到了旱季就開始建房子,山洞就用來儲存糧食。
不下雨的時候宴恒就走出山洞,為避免冬季缺少食物,宴恒決定趁現在雨量減少,還能見到陽光,宴恒決定将洞外平原上那群紅薯苗進行栽秧,這樣可以增大紅薯産量,那一群紅薯苗并不多,栽秧之後應該有個四畝地左右,主要是為防止冬季缺少食物,即使不缺,也可以用來改善一下生活嘛。
平原上的土地基本上是黑色的,看起來相當肥沃。
宴恒每次出去都必須将身體包的緊密,因為之前宴恒一次出去時,一條潛伏的蛇突然向宴恒發起了攻擊,幸好宴恒時常警惕着四周,所以才能躲過去,因此宴恒現在才格外小心。
宴恒将紅薯藤剪成一段一段,用刺刀間隔一小段距離就挖一個坑,一宴恒現在的力量是不可能平整出大塊的土地的,所以只能這樣簡單的種植,宴恒心想,野生的不也在這種條件下長成了嗎?這樣應該也不差吧?就這樣的一日複一日,雨季過去了。
如今,天氣終于放晴,建房子的事就該提上日程了。
不過,現在宴恒覺得自己應該先探測一下附近的地形,如果這裏有陶土的話,自己說不定可以燒些瓦片出來蓋房頂,還可以燒制一些陶罐用來裝東西,還有做鍋子。之前,宴恒都是用鋼盔當鍋子用的。
提起槍,先上好膛是必須的,這樣可以保證遇到危險時能立刻出手。宴恒推開擋住洞口的石塊,舒展舒展身子便向外走去。山洞外的荊棘樹長得很好,新種下的基本上已經有一米高了。将整個山洞周圍四百米的地方圈了起來。扡插的紅薯藤已經煥發了生機。
荊棘樹群約有兩米高,宴恒用斧頭小心的劈出一個只能一個人通過的小道。以後這就是他的一層保護林了。荊棘林和山洞的中間是樹林,宴恒決定找上一些果樹苗種上,以後就不必到外面去采摘。因此宴恒每次出去看見樹苗就會挖走放進空間,随後回到山洞後就把它們種平原上。
荊棘外面的小溪是宴恒以後取水的地方,小河是由地下水發展起來的,宴恒特地去找到了源頭,距離山洞并不遠,這樣就不用擔心旱季會缺水,小河的源頭是大海,宴恒以後可以通過木筏前往海邊。
平原上宴恒決定要開出幾塊地,找些農作物進行種植,比如,記憶中已經出現的黃豆,紅薯,還有一些野菜也可以采集一些種子來年種上,不過現在不急,這些事可以等到來年春天再做。
山洞的左前方是左右前方都是密林,山洞正好處于森林邊緣,宴恒不敢深入森林太多,只是在邊緣探查了一番,都是一些小型的野獸,這對于現在的宴恒是最合适不過的,左前方樹林裏面有一片火樹林,宴恒還找到幾顆火油樹,這種樹只要砍一道口子,就會流出來一種油,跟煤油一樣是用來做燈的,而且燒起來還沒有異味兒。這個世界奇怪的植物多反倒省了宴恒不少事兒。比如說這裏還有一種草叫做粘草,野紅莖大,每一株足有一人高大,搗出來的汁液加上另一種伴生的禾草燒出來的灰攪在一起就是就是現代版的502.這裏的人的房子通常是用石塊加上這種混合物建造的。這些植物在這裏遍地都是,宴恒在右前方就找到了一大片的這兩種植物。所以當天下午一回來,宴恒就用它們做了幾個外觀還過得去的木桶。
宴恒特地去了海邊一趟,在山洞的左前方方向,有一群礁石,海水時不時卷上來一層紫菜 ,宴恒欣然的用刺刀剮了一小堆,又見着有的礁石上竟然覆着巴掌大小的殼狀生物,宴恒一眼認出那是海虹,這些海虹長得奇大,宴恒用刺刀一個一個挑出來,一小會就弄了一大堆,回到山洞宴恒就做了只加了鹽的紫菜蛋花湯,又煮了海虹,只可惜沒有醋,吃着有點腥,記得小溪邊上似乎有些紫蘇,似乎不适合放在這裏面,至于海裏的魚,宴恒暫時是無法吃上的,宴恒手裏并沒有捕魚的漁網,那條小木筏宴恒也不敢劃到海上去。
這場探索持續了五天,到宴恒終于找到了可以燒制陶器的高嶺土而結束。之後宴恒将需要用到的東西所在的位置繪成了一幅圖在山洞的牆壁上。
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在建房子之前,宴恒決定先曬一些鹽,地點選在海邊,鹽池的原料就用海邊的石頭,又采了一些粘草和禾草捯饬好,砌成了一個長寬五米的池子。又在池子旁邊挖了兩個相隔不遠的坑,起到過濾海水的作用,向一個坑裏面倒上海水,不一會兒,另一個坑就會溢出過去雜質的海水,這樣的海水曬出來的鹽基本上就不會有澀味,可以直接食用了。
給鹽池灌水宴恒用空間,空間的使用靠的是傳說中的精神力,只要集中注意力想着将東西放進空間就可以,現在的的宴恒一次性也就只能搬運約莫五十立方米的東西,搬運一次就要休息一個小時左右。
鹽池弄好之後,宴恒開始着手建房子,宴恒打算建一個三室一廳一廚一浴的房子,中間是大廳廚房在大廳的左邊是廚房,廚房後面是浴室,宴恒打算從小河挖一條溝渠通進廚房和浴室,所以浴室宴恒打算建一個小型的浴池,用石塊細細鋪好,只是這附近并沒有溫泉,否則冬天就可以在這裏泡溫泉了。大廳後邊是宴恒的卧室,就挨着山洞口建,卧房裏再開一道門,這樣如果有危險降臨,宴恒可以立即躲進山洞,大廳的右邊宴恒打算建兩個卧室。萬一将來有人能來到這裏也有地方給人住。鑒于雪季寒冷,宴恒決定在房間裏搭上火炕。所以要額外在卧室裏建上煙囪。屋子外面,宴恒打算圍上一圈兒圍牆牆邊兒也可以種上一圈兒荊棘樹,算作自己的第二層保障。
山洞是宴恒打算用來儲存東西的,宴恒将它劃為三個區域,分別用來儲存柴火,肉食,果蔬,因為地方夠大,所以不需要用牆隔着。也就不需要怎麽改動。
首先要做的是燒制瓦片,陶土的位置因為距離山洞太遠,宴恒不得不騰空空間,用空間将泥土運回來。這廢了嚴恒老大的勁,光是用來搬運燒瓦所需要的泥土就花了宴恒整整兩天時間。随後又砍了一些火樹回來又花了一天時間。
東西準備好之後,宴恒在山洞旁邊建了一個簡單的火窯開始燒制瓦片,當然也要燒制一些用來存儲食物大大瓦罐,水缸,和鍋子。
宴恒選擇每天早上去打獵和采集野果,也是開始為雪季儲存食物。這些基本上要花上兩個鐘頭。然後回來開始燒制,接近傍晚的時候就劃着木筏去鹽池那裏看看,等待宴恒燒制完成的時候,鹽池裏的第一批鹽已經出來了,宴恒嘗了嘗感覺和以前吃過的差不多,因該可以直接食用,宴恒打算等到房子建好之後可以做一些鹹菜來吃。
将鹽和瓦片什麽的都搬到山洞裏之後,宴恒開始了外出采集石塊和木材,當初宴恒出去探查四周的時候就找到了一個地方,那裏的石塊相對比較平整。很适合用來建房。所以宴恒花了很大的精力來搬運石塊,因為空間的是用精神力的限制,宴恒基本上是槍不離身的,而且每次裝好石塊之後,都立即爬上一顆大樹,在樹上休息。好在這裏處于森林邊緣,平時并沒有大型動物出現。至于木材,宴恒選擇的是一種硬木,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種木頭未曬幹之前和普通的樹一樣,但曬幹之後質地堅硬,宴恒合計着等房子建好之後可以趁這種木頭未幹之前做了幾扇門,至于桌椅什麽的宴恒打算等到冬天務實的時候再慢慢做。在收集石塊,木材的同時,宴恒也在采集粘草和禾草,好在這些植物都是四季常青的。等到這些東西全部采集完畢之後,宴恒終于可以開始建造房子了。
挖地基用的是宴恒的空間沒辦法,如果真的讓宴恒自己來挖,那不知道要挖到猴年馬月了。等到牆壁砌起來時,宴恒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該似乎沒有準備在窗戶中用來當玻璃的透汁,透汁只用一種叫做透樹的葉子揉出來的汁做的,只要把它倒在水裏,它會想油一樣浮在水面上,過幾個小時它就會自然而然的凝結成一塊透明的固體,性質和塑料差不多。
宴恒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去采透樹葉。上梁,蓋瓦,宴恒的房子終于建好,又在屋子前方用稍微平坦的石塊鋪成一個平臺,将來用來晾曬玉米什麽的。
現在是開挖水渠的時候了。宴恒用來挖水渠的也是空間,現在空間已經成為了宴恒的利器,旱季将将過了兩個月,河水已經将近枯竭,宴恒只得從小河的源頭開始挖起,到達房子外面的水坑在從水坑開一條小水道引入廚房和浴室,水道上有一塊擋板,如果水量過大,就可以插入擋板,防止水漫入屋子裏,同時又在廚房和浴室裏修一條向外排水的水道,通向小河。又用石塊将水渠和水道細細鋪好。因為是用空間挖的所以很規整,鋪起來并不費力,水渠上方也用石塊砌好,這些石塊是宴恒從懸崖邊上鍬的,相當平整,鋪好的水渠大概四十厘米長,三十厘米寬。做完這些之後,旱季已近到了最後一個月,該是準備過雪季物資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