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議事

何進龍行虎步的走了進來,他官居大将軍已有五年,又曾居中調度剿滅黃巾,掌管天下兵馬,是以自有一股威勢。

只是平日裏表現得平易近人,禮賢下士,容易被人視作文士,但如今正是關鍵時刻,其自然而然的拿出了天下權勢第一人的氣勢,衆人齊齊作揖行禮:

“拜見大将軍。”

何進先是回了一禮,随後示意道:“諸君請坐。”

待衆人各回其位,位于右首第一位的何顒何伯求迫不及待的問道:“敢問大将軍,袁司隸、曹典軍、袁虎贲、陳主薄何在?”

衆人一陣尴尬,這老頭向來是個直脾氣,幾十年來還是游俠習氣不改,不會看眼色的。

但何進确實是一個心胸頗為寬廣的人,其誠懇道:“袁氏涉嫌謀刺某,雖然某也不相信袁氏會如此做,但太傅親自開口希望兵卒入府搜查還袁氏清白,本初與公路如今在府內自禁,等候搜查完畢。至于孟德和孔璋……他們另有要事。”

何進想了想,還是沒有告訴衆人,曹孟德和陳琳是看不起衆人的主意,所以才沒有來。

荀攸和逄紀卻是悶聲發笑,他們親眼看到曹操怒氣沖沖跑出大将軍府,想也知道是因為什麽。

終究是立場問題,曹操只想誅除元兇,其畢竟與宦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袁紹等人卻是想将掌權的宦官殺得一幹二淨,然後以三署郎官入宮替代宦官工作,只留一些宦官在北宮當仆從,以此徹底消滅宦官勢力。

要想達成這個目的,僅憑何進目前的力量還很危險,因為車騎将軍何苗的立場實在可疑,作為僅次于大将軍的武官,何苗手中也有一支部隊,何進可不想和窦武一樣翻車。

當年大将軍窦武誅宦失敗,就是因為宦官矯诏,命剛回京的護匈奴中郎将張奂率部攻打窦武軍營,才事敗被誅。雖然張奂後來知道真相後郁郁而終,但窦武也活不過來了。

何顒颔首,表示認同何進的回答,而衆人心思各異,沉默不言。但至少目前來說,誅宦仍是共同目标,千般籌謀也需先把十常侍送去陪先帝再說,否則自己就得下去陪那個獨夫了。

“諸君,本初托人勸某,希望能召并州牧董卓入京,諸君有何看法?”見衆人不言,何進先開口問道。

“大将軍,萬萬不可!”

Advertisement

位于右首第三位的文士連忙拱手勸道,其餘衆人也紛紛露出不悅的神色。

何進略顯疑惑的問道:“公業,董仲穎百戰骁将,麾下甲士亦是百戰精銳,若能得他入京,豈不勝過旁人百倍?”

此人姓鄭名泰,字公業,乃是名聞山東的名士,三公府與朝廷公車征辟皆不從,何進也是費盡心思、禮賢下士才請他出山,如今為秩六百石的侍禦史,糾察百官。

鄭泰避席而起,肅容道:“大将軍,董卓此人性如豺狼,野心勃勃,絕非善類。皇甫将軍與張伯慎公都曾上書彈劾其驕縱不法。先帝臨終前拜其為并州牧,命其将兵馬交于皇甫将軍,此人卻公然抗旨不遵,亦未曾去并州就任,而是駐紮河東不動,顯然圖謀不軌。召其入京,無異于引狼入室!”

衆人一片附和,紛紛數落起董卓的罪名。例如不敬上官、擁兵自重、狼戾殘忍。

鄭泰事實上也沒有冤枉董卓,這個西涼出身的封疆大吏向來不掩飾其野心和殘暴,對皇權殊無敬畏之心,群起而攻之下董仲穎的黑歷史被扒了個遍,聽得何進一陣皺眉。

說來也是董卓人品太差,朝野上下除了袁氏念着故吏身份想拉他入局,其他人都對他抱有極大的惡意,如今袁家阖府待查,沒法為他美言,何進見衆人反對聲如此之大,也就打消了召董卓入京的念頭。

“不僅如此,大将軍,依下官之見,還需有一支兵馬防備董卓,此人狼子野心,未必不會與宦官勾結。若閹豎得其之助,吾等大計危矣!”鄭泰見何進不再言召董卓,頓時松了口氣,再次拱手勸道。

何進悚然,董卓如今駐紮在河東郡,距雒陽不過三四百裏,急行軍下數日便可兵臨城下,若其心懷異志,當真大事不妙。

“某當手書丁建陽,讓其戍衛孟津,丁建陽麾下亦是骁勇善戰之士,把持渡口之下董卓絕難渡河!”何進思索片刻後咬牙說道,丁原乃是目前來說他手上最強的一支外軍,他本意是想召丁原入都擔任執金吾,以此施壓于太後。然而為了防備董卓,也顧不得許多了。

雒陽被選為都城并非前人一時興起,其雖處四戰之地,然而周邊地勢險峻,關隘無數。河東郡位于雒陽西北,處黃河以北,若要進犯雒陽,要麽從西邊闖漢函谷關,要麽就是從雒陽北邊的孟津與小平津兩個渡口渡過黃河。

函谷關雖非當年秦朝舊關,但亦是險峻非凡,位列雒陽八關之首,自然無虞。因此所慮者唯有北邊的兩個渡口,既遣丁原把守,衆謀士也就放下了心。

鄭泰拱手道:“大将軍安排周詳,下官無慮了。”

待其坐下,何進言道:“還有一事,勇士大會也需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諸君之後若有上佳谏議,自可來尋某,必不吝名爵。”

衆人暗自思量,而左首第一位的荀爽卻是拱手施禮道:“敢問大将軍,勇士大會所為何事?”

堂中剎那變得寂靜,這裏在座的沒有蠢人,勇士大會背後深藏的寓意在他們眼中洞若觀火,只是不甚在意罷了。畢竟大多不是頂級的高門大閥,何進都同意了,天塌下來還有高個的頂着,袁、楊兩家都不說話,衆人也就聽之任之了。

然而如今作為颍川士族代表的荀氏開口了,何進不得不給其一個交代。

“慈明公且安心,不過是征集勇士效力朝廷罷了,荀氏以耕讀傳家,并無影響啊。治國理政終究還是要仰仗各家子弟。”何進略一沉吟,肅容答道。

荀爽也是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本就只是要何進一個表态,在衆人面前的表态。取消勇士大會是不可能的,何進畢竟是大将軍,過于咄咄逼人反倒會适得其反,說到底勇士大會對荀氏也沒什麽影響,荀氏是很傳統的耕讀經傳世家,族中沒有怪力子弟。

只是擔心何進會繼續深入,若是朝廷取材也不拘身份進行大考察,那才是動搖世家根本的事。

荀攸卻是暗自腹诽:“何遂高自然不敢得罪士族,‘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李明遠可就未必了。”

不過荀爽顯然未曾把名不見經傳的李澈放在眼裏,荀攸也不多言,只是垂首暗笑,引得身邊的荀彧一陣疑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