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每個人都分到了一碗紅糖水,除了兩個蹲在角落裏的小姑娘,一個是李家大哥李建軍的女兒李秀梅,一個是李家二哥的女兒李芳芳。
兩個小姑娘枯黃的頭發沒有半點光澤,潦草地紮成兩條細細的辮子,垂在肩頭,都是怯怯的模樣,那神情倒是跟兩年前的陸杏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身上穿的衣服比陸杏花卻比差了許多,寬大的棉衣都是灰撲撲的,不見一點亮色,根本不像個小姑娘的衣裳,更像是男孩的衣服改的,一點都不合身。這也不算稀奇,本來李家的條件就比不上陸家的,陸家大的是兩個女孩子,怎麽着都輪不到兩個姐姐穿弟弟的舊衣服。
李秀梅和李芳芳都是細弱伶仃的的模樣,唔,怎麽說呢,跟原身記憶中的原身一模一樣,不是相貌,而是那種神态。
清萱淡淡地掃了她們一眼,兩個小姑娘頓時眼中有了光亮,眼巴巴地看着清萱,以前小姑姑還在家的時候,對她們可好了呢。
在這個家裏,李建軍的兒子李衛華是長子長孫,理所當然的受到了李老根夫妻的重視,理所當然的,李建軍老口子也更重視這個兒子,至于後來生的女兒,嘴笨又不愛說話,倒像是可有可無的。
李建英和這兩個小侄女可謂是同病相憐,兩個小侄女剛生下來那會兒,李建英年紀也不大,幹不了什麽活,就在家負責照顧兩個小嬰兒。後來,就是小姑姑帶着兩個小丫頭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而,因此兩個小姑娘對這個小姑姑可謂是十分親近的。
盡管這次清萱回來,兩個小姑娘對她的相貌都感覺有些陌生了,但她的笑容依然是那樣的溫暖。小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他們可以輕易地區分出對方的态度是善是惡。
被小姑娘清澈的眼神看着,清萱嘴角不禁溢出了淺淺的笑意,“秀梅,芳芳,怎麽坐那麽遠?過來坐。”
李秀梅和李芳芳并不是一個媽生的,但是兩人年紀相仿,一個是小閨女,一個是獨生女,都不是太受重視,感情也算不錯。
兩個小姑娘手拉手,跑了過來,但是沒敢站在羅美娟那邊,直接跑到了清萱身邊,先是怯怯地喊了一聲“奶”,再喊清萱,“小姑。”
“冷不冷啊?怎麽穿這麽少?”兩個小姑娘身上穿的衣服,都不像是很保暖的樣子。
“小姑,不冷的。”李秀梅脆生生地回答,實際上雙頰都凍出了紅暈。
“這麽冷的天,哪能不冷啊?喝點熱水暖暖身子!”清萱把那碗紅糖水遞給了李秀梅,“秀梅,你喝一半,剩下的一般給妹妹喝。”
“可是——”李秀梅眨巴着眼睛,嗫嚅道:“小姑還沒喝呢。”
那一碗紅糖水還是滿滿一碗,根本沒動過。李秀梅雖然眼饞,但是她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知道不能搶別人的。
Advertisement
“沒事,小姑不渴,你們兩個喝就行。”清萱彎了彎眼睛。
羅美娟一口氣喝完紅糖水,咂摸着嘴巴,品味着那香甜的滋味,見姑侄三人互動,抹了抹嘴,眼睛一瞪,“你小姑既然不喝,你們倆就喝了呗,問啥問?”
“哦哦。”李秀梅看了妹妹一眼,然後端着碗,咕咚咕咚,正好喝了一半,然後把碗遞給李芳芳,小聲說,“芳芳,還熱着呢,你快喝。”
李芳芳偷偷瞄了一眼羅美娟,确認她沒有發怒的預兆,才小心翼翼地接過碗,秀氣地把剩下的紅糖水喝完。
等李芳芳喝完,羅美娟才慢悠悠地說了一句,“你要是不喝,你怎麽不給衍衍喝咧?”
林大花給清萱準備的那個碗本就是個大碗,想着她還帶着一個孩子,可以母子兩個一起喝一點。
聞言,捧着碗的李芳芳不知所措地看向清萱,眼中泛起了點點水光。
“衍衍不喜歡吃甜的。”陸博衍的口味完全是随了清萱,根本不喜歡吃甜食,糖水?那是什麽?他根本就不碰的!
“不喜歡?這麽點大的,不都喜歡吃糖啥的?”羅美娟詫異地問道。
清萱淡淡地說道:“确實是的。”
陸博衍也揮了揮小手,奶聲奶氣地說道:“外婆,衍衍一點都不喜歡吃甜噠!”
“這孩子和別人還怪不一樣的。”羅美娟搖搖頭,對着陸博衍揚起了一個大大的笑容,“衍衍不喜歡吃甜的啊?那愛不愛吃蛋羹?”
陸博衍立即點了點頭,“喜歡!最喜歡吃蝦皮蛋羹!”
“蝦皮?”羅美娟一怔,這要求還挺高,現在這時間上哪兒跟他弄蝦皮去?羅美娟頓時尴尬了,小外孫想吃點啥,家裏居然沒有,那她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可是,确實沒有啊?難道現在立刻派兒子去河裏摸蝦?等等,不行,現在天氣太冷了,凍感冒了怎麽辦?
看着分外可愛的小外孫,羅美娟陷入了沉思,那還是算了吧!“這個天氣哪有蝦皮?等會兒讓你妗子給你炖點雞蛋羹,撒上小蔥和香油,不也香得很?”
“衍衍都可以噠!”陸博衍乖乖地戳了戳小手,他一直都是個乖寶寶,除了在自己父母和金子楊夫婦面前會偶爾任性一下,其他人絕對是一個乖得不能再乖的小寶寶。
面對一個既乖巧又可愛的小孩,不論是誰,都會覺得心生歡喜。羅美娟也是如此。
可是似乎只是因為這孩子乖巧可愛而已,正如李建英從小不也是乖巧懂事,可她對這個小女兒卻不如對其他孩子上心,打心眼裏就覺得母女兩個不太親近。
李建英不好嗎?當然不是,如何會不好呢?從長相到為人,除了沉默寡言,再挑不出半點錯處羅美娟偏偏就覺得小女兒不如大女更襯她的心,五個指頭尚有長短之分呢,何況是人呢?
李芳芳還呆立在一旁。低着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清萱李芳芳眼神委屈,看都不敢看羅美娟,心知她害怕羅美娟,故而給她找個事做,“芳芳,你喝完了,就先把這邊的碗收了放廚房。”
“好——好的。”李芳芳如蒙大赦,飛快地把這邊的空碗一收,一路小跑,就往廚房跑。
羅美娟又不高興了,嫌棄李芳芳跑得快,“你這個丫頭!毛毛躁躁的!跑那麽快幹啥?把碗摔了咋辦?”
李芳芳把碗放好回來,又被羅美娟劈頭蓋臉一頓痛罵,什麽丫頭片子一點都不知道為家裏着想,什麽真是白養她這麽大了,什麽只知道霍霍家裏的東西,平時也不知道幹活啥的,真是不中用,以後家裏還能指望她幹什麽之類的話。
成功把小姑娘罵得眼含熱淚,當着羅美娟的面,又不敢哭出來。
清萱冷眼看着,如何不知道羅美娟的這些話,看上去是在罵李芳芳,實際上是在指桑罵槐罵她呢,還在為剛才開店也不知道幫襯家裏生氣呢。”娘,芳芳還是小呢,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上頭還有哥哥姐姐,哪裏需要她做什麽?“清萱把李芳芳拉到自己身旁,安撫地拍了拍小姑娘的手,摸上去的那一刻,頓時覺得十分驚訝,才10歲的小姑娘,手掌已經有了薄薄的繭,手背粗糙發黑,右手小指甚至有一道不短的傷疤。
“她才多大,能幹什麽活?”
“還小呢!今年都十二了,再過幾年都該出門子了,再不多幫家裏幹點活,以後就是潑出去的水了,真是白養這個丫頭片子了!”羅美娟意有所指,一雙吊稍三白眼不滿地瞪着清萱。
很明顯,羅美娟說的是虛歲,其實李芳芳十周歲的周日才剛過去,哪裏就到十二了呢?
李芳芳抿着唇,一聲不吭地低着頭。李秀梅站在妹妹身旁,臉色也有些不大好看。
“哪有這麽快的?要結婚,最起碼也要等到□□年之後的事了。國家現在規定,滿十八周歲才算成年呢,在此之前結婚那是無效的,國家根本不承認。”清萱說。
說起結婚證這個事,其實原身當時被說親的時候,根本不滿十八周歲,未成年一小姑娘,按理來說,是不能打結婚證的。但誰讓當初李家人上戶口那會兒,工作人員把她的出生日期填錯了呢,整整多了一年。剛好在他們要打結婚證時,戶籍信息顯示的成年了,這個結婚證自然是沒有問題了。一個十幾歲的人,一歲兩歲差距不大,肉眼哪能分辨這個,所以工作人員當然是以最初登記的信息為準。
“什麽結婚證啊?要那玩意兒有啥用?你大舅家的小麗今年上半年,不照樣結婚了?”羅美娟對這樣說法嗤之以鼻,什麽這規定那規定的,老祖宗幾百年來不都是這麽結婚的,十五六七結婚的,大把的,早一點的,十四過門的也有。
李家當初能把李建英留到十八,實際上才剛過十七周歲生日,已經是很了不得了,主要原因是因為李建英,話不多,乖巧聽話又能幹,她和王三妹兩個人,幾乎就可以掙滿家裏四個女人的工分。
“小麗?”清萱默默地從腦海中翻出關于這個表妹的記憶,那個姑娘今年滿打滿算也才十五吧?
“對啊!不照樣過日子嗎?”羅美娟還反問道。
“這也太小了。”從理智上可以接受,從情感上還是覺得這個年紀就出嫁,實在是太小,可以再晚兩年的。
說實話,如果按古代的标準,女子十五及笈,正是成人出嫁的年紀,這本來就是常态。但是清萱自己的堂姐妹和姑姑就不是這樣樣子的,十九歲二十歲出嫁的都大有人在。
皇帝祖父的理由就是,兒媳婦孫媳婦可以盡早娶回來,女兒孫女憑什麽要早嫁?必要要多留幾年!咳咳,別問,問就是皇帝喜歡雙标,誰管得了。
“不小了。我十五那年,不也跟你爹結婚了?”羅美娟說道:“對了,你這不年不節的,這個時候回來幹啥?咋不等過年再回來?”
從今年就開始各種數落,到現在羅美娟才想起來問這個,她知道女婿是在部隊,平時很少回來。
“今年高考恢複,參加高考需要回原戶籍考試的。”清萱回答。
“就是那些知青嚷嚷着的,那啥高考?”羅美娟問到:“有啥用?難道東子要參加?東子不是在部隊上嗎?”
“是我。”陸維東要進修也用不着高考,他們部隊還有名額呢,可以到國防大進修,這個含金量可不比什麽一流高校低。
“啥?你說啥?英子!你可別開玩笑!你不是還沒上完小學嗎?”羅美娟驚叫。
自己閨女上的啥學,羅美娟還能不知道嗎?小學都沒上幾年,她就讓閨女回來幫家裏幹活了,不是個睜眼瞎已經是很好的事了,還想着高考,羅美娟覺得清萱是大白天好好的做夢呢!
“這次高考不限制學歷。”清萱平靜地說道。
“那也不能幹折騰啊!淨耽誤時間!”羅美娟不屑地撇撇嘴,她可不相信清萱能考出個什麽名堂來!她嘀咕道:“東子也能由着你亂來!女娃子上那麽多學有啥用?
家裏男孩多上幾年學,到高中畢業了,還能進成立當個工人啥的,丫頭?過幾年出門子了,能當工人也沒用了,都是給婆家攢的!
“只是個考試而已,耽誤不了什麽時間。”清萱好脾氣地一笑而過,像羅美娟這樣已經形成了固有認知的人,你跟她解釋也解釋不清楚的。
在旁邊聽着的李秀梅姐妹倆,是有些羨慕的,因為她們和李建英一樣,都是被送去上了兩年學,然後就不讓上了,說是能認識幾個字就很好了,用不着再繼續上,還要幫家裏幹活。
可是,李衛華還在接着上學,甚至小叔李建設還在上高中。
說着說着,太陽已經慢慢移動到天空的正中央,懶洋洋地把溫暖的陽光灑向大地,讓大地上的每個生靈都沐浴在冬日的暖陽中。
林大花和王三妹起來,忙着做中午飯,清萱和陸維東當然是要留下來的。這麽久沒上娘家的門,連飯都不吃就走,實在是不太好看。
一大家子一起吃完中飯,清萱和陸維東便告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