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秘聞
沈家為了沈和熙被封為敦良王的事情亂成一團,而皇宮內硝煙已經散去,沈太後冷着臉從宣德殿內慢慢走出來,她沒想到太子一登基就開始不聽她的話。
本來敦良王的位子應該是給沈雲平的,雖然敦良城位置偏僻了一些,可是那裏天高皇帝遠最适合做個逍遙的土皇帝。她想讓沈雲平遠離皇宮內的鬥争可就這小小的心願她兒子也不讓她如意。竟然把敦良城給了一個庶孫,也不知道她這個兒子是怎麽想的,雖然後來他也妥協了給了沈雲平更多的封賞但沈太後心中還是極為不快,在高的封賞也高不過一個敦良王。
宣德殿的大門慢慢關上,乾旭帝李嘉悠看着沈太後的身影消失在殿前轉身去了偏殿。只見偏殿內坐着一位玉樹臨風的男子,他約莫三十多歲一身藍衣腰間挂了一柄長劍,背手而立聽到李嘉悠進去淡淡的說道“嘉悠你這又是何苦。”
“師兄也覺得我做的過了嗎?母後心痛她小兒子我偏就不如他的意,你不是早就想讓清荷離開沈雲平嗎?正好趁熙兒去敦良城的時候把她帶過去。”李嘉悠見柳青雷臉上的陰郁淡了些笑着繼續說道“師兄你不會怪我自作主張把熙兒弄敦良城去吧,你放心好了我早就讓人打探過,敦良城那邊氣候雖然不好但那裏離皇城遠以後沈家的事情波及不到那邊,等熙兒長大些我就把他招回來。”
李嘉悠很喜歡沈和熙的不為別的但憑他長得越來越像柳青雷他就對他硬不起心來。這次也是讓沈太後逼迫的沒有辦法才封了他為敦良王,為了讓他去敦良城後不受苦他可是早就想好了,過幾天就召集一批能工巧匠先去敦良城把他住的王府修好了,在派一批人過去專門伺候他,等他十五六歲的時候就接回來,到那個時候他位置也穩了也能保護他了。
柳青雷嘆了一口說道“嘉悠現在你已經登基永安城這邊也沒我什麽事了,今日我去看過清荷後就準備回柳家堡。”柳青雷不想這個時候跟李嘉悠吵架,他和太後面和心不和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知道李嘉悠心中的那根刺怕是一輩子都拔不掉,就算他在不喜歡他父皇也無法容忍他母後跟別人私通生一個比他還大好多歲的哥哥出來。
現在太後想讓他那個便宜哥哥當王爺他怎麽可能如了他的願,在加上平時他也看不上沈雲平的作風,所以這次他是真跟太後較上勁了死活就不同意封沈雲平為王。他剛登基就如此跟太後對着幹一點好處都沒有,也許還平白得罪了太後。柳青雷心輕輕嘆息李嘉悠的城府還是太淺了。
這邊李嘉悠一聽柳青雷要走臉一冷道“師兄心裏還是在怪罪我是不是,你以為宋碧靈和那個逆子的失蹤跟我有關對吧。”
柳青雷見李嘉悠臉色難看眉頭微皺沒有搭他的話。他本不想攪進這場宮變奈何他妹妹給他寫信求助他沒有辦法只能帶人趕了過來。他來之前就讓柳清荷傳話給宋碧靈不管如何讓她都要站在李嘉悠這邊不要因為往日的恩怨耽誤了國事。
有了他的加入李嘉悠當日帶人救駕的時候才沒遇到太多阻攔,就算是安順王和左相也都是柳家堡的人給抓住的,那幾個指揮的大将也都是柳家堡的人暗殺的,要不好幾千的叛軍那裏幾個時辰就能控制住。
也許安順王他們謀反的時候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把柳青雷這個變數算計在內。
李嘉悠的王位保住了當柳青雷想要走的時候卻聽到宋碧靈和李柏寒失蹤的消息,這讓他不猜疑他都難。當年三人的糾葛太深互相傷的太深,這些年宋碧靈嫁給他後日子過的并不好,特別是他最小的兒子夭折後兩人的感情降到了冰點。現在他登基宋碧靈和李柏寒同時失蹤他不懷疑他做的手腳還能懷疑誰。
柳青雷心中一片冰涼李嘉悠還是跟以前的自私什麽都只為自己考慮,從來不會考慮別人更不會考慮大局。現在這個時候真不适合把宋碧靈和李柏寒囚禁起來,這兩人畢竟一個是他的嫡妻一個是他的嫡子,就算他不喜他們随便什麽罪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他們關進冷宮或者直接處死,但現在他私自把他們囚禁起來只對外說是失蹤在很大程度上給自己留了一個後患。
只要他不給兩人安一個罪名不管過多久他們都是他的妻他的兒,萬一哪天他們得到機會逃脫站出來想奪他的皇位也不是難事。
“我跟你說多少遍了,那個賤人的失蹤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你怎麽就不相信我。”李嘉悠竭嘶底裏的吼道,心中怒火中燒真想撲上去撓死柳青雷,他就算在不喜歡宋碧靈母子兩人但也不會一登基就把兩人弄死了,他的心還沒冷成那樣。可可恨的是柳青雷就是不聽他解釋認定了是他囚禁了他們母子。他真是百口莫辯啊。難道年少時犯過一次錯他就要記恨他一輩子嗎?這心眼也太小了點。
“皇上草民的任務已經完成就先告退了。”稱自己為草民的柳青雷可半點沒把自己當草民過他朝李嘉悠拱拱手轉身就往外走。
Advertisement
兩人相見除了争吵就沒有別的,以後還是不要在見了,免得把最後那點師兄弟的情分也給耗幹了。
“柳青雷你給我站住。”李嘉悠都快要瘋了。可他喊了兩句柳青雷根本就當沒聽見幾步就走出了側殿消失在夜幕中。
“混蛋這天下那有帶刀進宮的草民,那有敢跟皇帝叫板的草民。”李嘉悠氣的要死,說着說着竟然突然笑起來說道“你想走沒那麽容易。”
李嘉悠收拾好心情晃晃悠悠的回到正殿叫了夏公公過去,“夏安盛我讓工部準備的人什麽時候能清點好出發,這敦良城從來沒成為封地過,那邊估計也沒什麽好宅子給熙兒住,實在不行就重新建一個吧。”
“回皇上老奴已經問過了,敦良城內現在比較好的一處宅子是十年前建的振威将軍府,後來因雪國屢次侵犯我國先皇就把敦良城的将士全派去了北城,這振威将軍府也就閑了下來,這些年來将軍府一直都有修繕,現在在派人加以修整當王府還是可以的。”夏盛安跪在地上回答道。
當初太後要封沈雲平為敦良王的時候李嘉悠也派人查過敦良城的大體情況,說實話除了感覺敦良城占地面積夠大外別的地方真沒可取之處,現在夏安盛說起先皇在的派兵之事李嘉悠心裏有些後悔把敦良城給沈和熙當封地。
一個連士兵不都需要駐紮的城能好到那裏去。雪國邊境和青木國接壤,但他們想去敦良城需要穿越一望無際的沙漠,這麽多年來他還沒聽說雪國那次侵犯青木的時候是從沙漠過來。而敦良城在往西走聽說穿過雪山就是一片沒有盡頭的森林那邊更是不毛之地暫時還沒有誰去過森林的另外一邊。
敦良城往南順着榮華江南下隔着幽山山脈就是炎夏國,那邊住的全是蠻夷也是片不開化的土地。如此看來這敦良城還真不是什麽好地方,也不知道太後為什麽想讓沈雲平去那邊當王,哎現在好了他為了跟太後置氣一不小心把熙兒弄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在那邊能不能過的下去,要不他在下道聖旨留熙兒在永安城住到成年在去封地。
這個想法在李嘉悠心中一掃而過,終是沒下這道聖旨。如果剛開始他這麽下旨也就罷了,可是分兩次下旨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他畢竟才登基如此反複倒是讓他的臣子們看輕了。
“傳我的口谕讓工部五日之內派人去敦良城修建敦良王王府,那振威将軍府如果還能用就在它的基礎上建好了,如果不行就另外選址建造。另外讓他們準備一些有一技之長的奴仆,像什麽種田的打鐵的都給敦良王配齊了,我估摸着敦良城那地方貧瘠的很萬不能因為這個讓熙兒受了委屈。”
“老奴遵旨。”夏公公從地上爬起來退了出去,他一邊走一邊心思他怎麽感覺皇上這是在嫁公主呢,還是準備遠嫁的那種公主,竟然連農夫和鐵匠都要給送了過去,難道這碩大的敦良城還缺個鐵匠嗎?
不過夏公公也就在心中腹诽兩句他可不敢跟李嘉悠說,回頭他就去查了歷代和親出去的公主都有那些陪嫁,特別是那些遠嫁到偏僻小國的公主。
還真別說這夏公公幫沈和熙安排的這份嫁妝還真和沈和熙的意思,以後很多年裏因為這個夏公公在沈和熙面前都很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