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曹通判送來的冰單獨放在一個冰窖裏,冰窖的門一打開,沈和熙明顯感覺到,這裏溫度比別的冰窖低很多。
冰窖內的模樣都是相同的,不過這裏放了四排整整齊齊的冰磚,每一塊冰磚大約有兩塊磚頭那麽大,冰磚晶瑩剔透并沒有什麽異樣之處。
“這些冰磚是從山上采集下來的,還是自己制作的。”沈和熙回頭問沈高。
“回王爺,這種小塊的冰磚都是去年曹通判自己制的,我們在山上采的冰磚要比這個大很多。”
雪山上寒冷無比,如果需要采的冰,全都跟磚頭大小,那出去采冰的人怕是要累死,也采不了多少。他們采的冰磚最小的也有一米高,等運回來以後,要用的時候才進行切割。這樣不僅能降低,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還易于保存。
沈和熙這個吃貨的鼻子向來靈敏,他站在冰磚前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這冰怎麽還會帶味道?
“拿一塊冰磚送我寝殿裏,這事本王先記着,沈高後面送進冰窖的青菜,如果在壞了,你就直接去礦上挖鐵礦石吧。”
“是,小人絕對不會再犯同一個錯誤。”沈高撲通一聲,直接跪在冰涼的青石板上,王爺竟然沒有降罪與他,後面入窖的青菜,他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看管,從冰冰到用到的土,他都親自過手,絕對不會再用別人給的。
從冰窖內出來,李柏寒抱着沈和熙小聲的問道“小熙兒可是發現了什麽。”
“并沒發現什麽,只是感覺此事定有蹊跷,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誰家的冰窖把菜凍壞過。”沈和熙抿嘴道。
也是,在永安城只聽說過冰窖溫度不夠冰全化了,可從來沒聽說過誰家冰窖溫度太高,把菜冰壞了的事情。
放在銅盆內的冰漸漸融化,沈和熙聞到的那股香味也越來越濃,就連李柏寒也聞到了。這時李柏寒也不得不相信這些冰,确實是被動過手腳的。只是誰會如此做,把王府內的青菜全弄壞,讓王爺吃一冬天的肉,做這是的人也夠無聊的。
這事不是馬上能查出來的,沈和熙讓白晴把銅盆裏的水,拿給他的随身太醫查看,看看他是否能看出裏面摻了什麽。
“晴姨,昨天我讓人出去尋的菜種,可都尋來了”
“已經買了一些,現在放在偏殿。”白晴這個掌事也不容易啊,現在王府上下她官最大,平時事情也是最多,她就像是一個陀螺不停的轉啊轉,為了讓王府內的人這冬天能吃上蔬菜,她差點沒把敦良城翻個底朝天,可今年集市上出售的青菜少的可憐。她收了兩天也就收了點地瓜,白菜而已。那幾車東西還是從敦良城外的莊子上收的,全加一起連個秋天都抗不過去。
“我去看看都有什麽。”沈和熙聽說有菜種,心情瞬間就好起來,只要有種子他還能缺菜吃。
Advertisement
錦瀾殿有兩大偏殿,左偏殿是給沈和熙用膳用,右偏殿則是放各種雜物用。這次去左偏殿只有沈和熙,李柏寒和白晴,在別無他人。
右偏殿內堆放了八個大竹筐,每個竹筐內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紙包。紙包上面寫有名字。沈和熙拿起一個最小的上面寫着胡瓜。這個他知道所謂胡瓜就是黃瓜,聽說是從很遠的地方傳進青木國的,在永安城那邊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
這一堆紙包中數量最多是,白菜,菠菜,各種豆子,黃豆,刀豆,扁豆,等品種不少,還有很多沈和熙從來都沒見過的豆子。
“晴姨,敦良城附近的山上産白晶嗎?”沈和熙問道。
“有的,我們青木的白晶本就多,這邊鐵礦場旁邊就有一個白晶礦,不過那邊開采的人很少。”白晴想了想回答道。她也只是隐約聽到有人說鐵礦旁邊有個白晶礦,只是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人開采。
白晶并不是值錢的東西,它質地又過于堅硬,需求量并不大。
“寒哥不是說這邊已經沒有鐵礦場了嗎?怎麽還總是聽你們提起鐵礦場的事情?難道現在還在開采。”沈和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鐵礦場這個名字,青木國內流放的罪人,都被安排到鐵礦場幹苦力,上次沈周也是把他的親衛給弄了去,鐵礦場當護衛,這個鐵礦場和李柏寒所說的那個,已經關了的鐵礦場應該不是一個才對。
“這個鐵礦場是劉知府為了管理流放的罪人專門設立的,雖是個鐵礦,但每年出産的礦石極少。”白晴解釋道。
沈和熙明了,原來是為了給流放的人找個活幹,就弄了個假鐵礦,可這假鐵礦每年朝廷還是要撥銀子過來,這劉知府算盤打的夠響,估計過來的銀子全都進了他自己的腰包。
“下午我們去礦上看看,順便在去溫泉那邊看一眼,我還從來沒見過溫泉呢。”沈和熙前世就是個窮打工的,像溫泉這樣的高檔場所他是不舍的去的。這輩子命好,投胎當了王爺,他怎麽也到好好享受一下。
從溫泉裏引來的水泡澡,肯定不如直接在溫泉泡澡舒服,他的去那邊看看,如果那溫泉确實好,他就在那邊修個別院,等冬天的時候泡個溫泉,吃個溫泉煮肉,嘿嘿,這小日子簡直美呆了。
沈和熙在這裏獨自傻笑,李柏寒無奈的挑挑眉,他家小熙兒又想什麽呢。
上午忙了一圈,沈和熙有些餓了,不過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今天中午要對沈周行刑。五馬分屍這麽恐怖的刑法,他是沒興趣看的,不過他王府內的下人們還是要去看看,想要弑主,先看看自己的胳膊腿夠不夠不結實吧。
王府內除了沈和熙的親衛,所有侍衛,侍女,小厮,奴仆,全都去觀刑,這雞是殺了,剩下的猴以後能不能老實,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沒了一堆伺候的人,沈和熙午膳吃的還算舒心,他本想午睡一下,可剛躺下,還沒睡着,就被岩奴的敲門聲叫醒,“王爺,東邊傳來消息,說令狐先生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啓程往敦良城趕了,最近幾天怕是就能道。”岩奴站在內殿門外說道。
“有說是什麽事,耽誤了他們的腳程嗎?”沈和熙一骨碌爬起來,他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如果令狐老頭來了,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說是沈周的人一直在令狐先生的藥裏下毒,才令他的風寒沒好,後來被令狐先生發現了,他帶人殺了沈周留下的護衛才逃了出來。”
“嗯,這令狐老頭還挺厲害嗎?”沈和熙已經起床,讓岩奴進來。
“令狐先生是大智之人,那些小人肯定困不住他。”
令狐正是以前太子府的客卿,在沒進太子府之前就名聲在外,進了太子府李嘉悠一直很重視他,但此人不喜高官厚祿,只希望做一個閑散之人。
當上皇帝的李嘉悠本想讓他在留在永安城,給他一個三品官當。可這人聽說沈和熙當了敦良王後,就主動請纓要來敦良城,輔助沈和熙治理這個邊陲小城。
一個偏僻的小地方,派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來,簡直是暴殄天物,可令狐正這人脾氣死倔,李嘉悠也沒辦法,只能遂了他的心願。
“告訴門房上的人,如果令狐先生來了,立刻來報。”沈和熙已經沒有睡意,繼續問道“我們買的賜麥種子什麽時候到啊,岩奴去催催,讓他們速度點,千萬別耽誤了明年開春的種植期。”
“估計秋末冬初的時候能到。” 沈和熙交給岩奴的差事,他都很用心,他用的是柳家堡的商隊,幫忙運送賜麥,每到一個大點的驿站,都會發信給他,他估算了一下,在有兩個月商隊差不多能到敦良城。
商隊之所以走的如此之慢,主要還是因為敦良府內的路實在是難走,沈和熙他們騎馬趕路倒是感覺不出來。但商隊用都是四個輪的馬車,一日能行30裏地就不錯了,如果遇上難走的山路,一日連30裏地都走不了。
沒了睡意的沈和熙收拾一下,就帶着他的王爺儀仗浩浩蕩蕩去了礦場。他剛來敦良城兩日,卻不知已經引起多少人的關注。特別是他在菜市場把沈周五馬分屍後,這敦良城裏更是暗潮洶湧。
以前敦良城因為天高皇帝遠,是個沒人管的城,在這城裏混的官員都是土皇帝,突然空降一個王爺來,本來他們就略有抵觸,想要先給沈王爺個下馬威,讓人偷偷在給他的冰裏做了手腳,王府內的青菜全給凍壞了。按照常理,沒有菜吃的沈王爺肯定要找敦良城裏最大的官,劉知府要些。如果真如此,沈王爺的臉面可就徹底沒了。
可惜他們遇上的是萬越,這個假王爺根本不在乎,只要他有吃有喝就好,至于那些伺候他的人死活,就不管他的事情了。
劉知府他們凍壞了沈王爺的青菜,可他們觀察了好長時間,也沒見沈王爺讓人聯系他,滿是疑惑的劉知府就派了個小厮去打探情況,他在王府內安插的眼線可不少,不用半日就知道,原來沈王爺是個草包,整日就知道吃喝玩樂,什麽王府青菜不夠吃,人家來了一句,高價收去,有銀錢還怕沒好吃好用的。
整日玩樂的沈王爺,什麽都不管,至于他封地的政事,就更無從說起了,他來了這麽久,一次官員都沒召見過。
這下敦良城內的官員們安心了,來個無能的沈王爺,他們該幹嘛幹嘛去,不用在意他。
劉知府作為衆官之首,心眼肯定比別的官員多,他又派探子觀察了一個月,見确實沒什麽好擔心的,也就放心了。
只是他的心剛落下,還沒熱乎過來,突然傳來沈王爺把他家大總管,拖菜市場五馬分屍了。這事就像是一滴水掉進了油鍋裏,瞬間就炸開了。
草包沈王爺怎麽突然把自己的大總管給殺了,得到消息的劉知府趕緊派人去查,這次他的探子才發現,以前的眼線全都打發到外院,有的還被弄到礦上去了,就算能聯絡上一兩個眼線,那眼線也不敢多說,只說沈周弑主,被沈王爺給五馬分屍了。至于別的事情他們就不知道了。
哦,還有一條,下午沈王爺去礦上了。劉知府聽他的探子如此彙報,差點一口血噴他臉上,有眼睛的人都看到沈王爺的儀仗浩浩蕩蕩的從城內走過,還用他去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