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意想不到的舉報人(3064)

等醫生都散了之後,宋時才終于有時間和方知意面對面,說說這些事。他今天格外有耐心,不僅從早上等到現在,竟然還像個慈父一般,在重症監護室門前守了一會兒。

“方律師,聽說你的父母已經去世了。”

“是。”

“那麽這些年,是誰在資助你?”

“沒人資助我,我的學費一直是靠我自己打零工掙來的,大學時候甚至自己出去接活。”

“你可真是個自立自強的好孩子。”

“大人過獎了。”

“對了,除了你父母,你家裏還有別的什麽人嗎?比如說兄弟姐妹,叔叔嬸嬸。”

“沒有了。大人,您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方律師果然是聰明人,跟聰明人好交流。那既然方律師這麽聰明,不如猜猜我接下來會跟你說什麽?”

“……”方知意并不回答,他這個故意兜圈子的問話,而是直接說,“您放心,今天所看到的一切,我第二天就忘了。”

宋時看到他這麽上道,也不試探他了,“你想要怎麽?”

“方知意所求很簡單,不過是想在雲昌州有立足之地而已。”

這個要求确實合情合理,讓人挑不出什麽瑕疵。如果方知意直接對宋時說“我要錢我要權”,又或者什麽都不要,這才會引起他的懷疑。

但是宋時畢竟是宋時,不會因為年輕人的幾句話,而徹底打消對他的疑慮,他肯定是有所保留。尤其是這個年輕人,長得真的跟他的故人方言止有那麽一點像,這讓他的心裏,到底是有了一點疙瘩。

不過,這年輕人嘴巴緊得很,看來是從他嘴裏,問不出什麽東西了。宋時很不喜歡這樣的奸滑之輩,但很多時候,他不得不與他們打交道,不僅如此,還要笑臉相迎。

“行,你的要求,我同意了。明天去找林輕一趟。知道林輕是誰嗎?”

“知道。大人,您跟前的秘書,我怎麽會不知道?”

“……”宋時沒說什麽,只是點點頭。其實他會這麽輕易放過方知意,也是和老朋友石典判長有一定的關系。

老石很少看走眼過,既然是他推崇的後輩,那十有八九是不會錯的。再說,林輕給自己的另一份詳細的資料上都表示,方知意确實和方言止沒有半毛錢的關系,他基本上可以排除他的嫌疑了。

“對了,聽說你和沈典判官還很熟悉,那你知不知道十五年前的一樁大案?”

“十五年前?”方知意眯眼想了一會,“十五年前有很多大案,不知大人你說的是哪一件?”

“算了,你可以走了。”宋時說完,就背過身去,不再看他。

方知意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幾乎要忍不住癱倒下去。他現在覺得他的心,就要從嗓子眼裏跳出來了,不僅如此,就連雙手也在微微顫抖。

宋時給他的壓力真不是一般的大,只是正面對了幾句話,就讓他險些招架不住。不過幸好,他已經過關了。

方知意如釋重負,再最後透過重症監護室的玻璃,看了一眼面容模糊的宋至誠,就頭也不回地往來處走去。

出了醫院大門之後,他發現外面的陽光是多麽明媚,周圍的景物是多麽的美好,他有一種重新活過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不錯,甚至讓他把“神秘人”都暫時抛到了腦後。在去取車的路上,他打了一個電話,讓助理提前準備好一樁打架滋事案件的開庭資料,等他回去看。

但還沒等他開出那條大路,就又接到了一個電話。他剛接起來不到十秒鐘,整個臉色就變了。

電話是沈典判官親自打來的,說清政司接到檢舉,州院有官員存在情節嚴重的行賄行為,而他與這個官員有關系,所以要去清政司配合調查。

方知意心裏清楚,這不會有自己什麽事,只不過被叫去走個過場而已。

因為被查的那個官員正是他剛才吩咐助理整理資料的那個案件當事人的父親。他确實曾為了他兒子走了一點關系,但方知意卻一點都沒有插手,至始至終,只是充當他兒子未來的辯護律師而已。這件事情,如果以後傳出去,只不過在他方知意的罪名上又添上一項而已,反正說他“為了錢什麽案子都接”的人,根本不在少數。

但是方知意過去了之後,卻發現事情并沒有這麽簡單,因為他竟在審訊室裏見到了陸陌,那個白蓮花。

此時的他,正坐在角落處的一個凳子上,低頭抹着淚,依舊是方知意最讨厭的樣子。

方知意忍不住都勾起唇角冷笑了一下,問帶他來的工作人員,“他怎麽也在這裏?”

然而工作人員的回答,卻又讓他大吃了一驚,“他就是那個舉報人。”

“什麽?”最讓方知意震驚的不是陸陌竟然是舉報人,而是他竟然實名舉報,難道他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麽嗎?

他不過看他那副蠢樣,想必也确實不知道。

“哦?那我方便知道他的舉報緣由嗎?”

“抱歉,這我們也不知道。只是這個小孩,已經在這裏哭了一個多小時了。”

“……”就在方知意還要再問的時候,他就被人請到了訊問桌的一邊坐下來。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些例行的訊問,比如姓名職業之類的。方知意自然是應對自如。

但是後面就逐漸進入了正題,清政官開始問他,“你認識景忝嗎?”

“認識。”

“和他什麽關系?”

“他請我當他兒子的辯護律師。”

“那你知不知道他行賄,并且數額不小?”

“……”方知意心想,這麽快進入主題的嗎?

“不知道。”

“你是真的不知道嗎?請看着我的眼睛,再說一遍。”

“真的不知道。”如果是別人,大概會在清政官犀利的眼神中敗下陣來,但今天坐在這裏的,是方知意。他剛剛從宋時那邊經歷過一場大戰,又怎麽會怕這樣的小意思。因此他目光坦然,完全沒有一絲躲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