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皇上半點兒不知自家皇妹心裏的惱恨,笑呵呵的進門,伸手拽了身後的人出來:“皇妹快瞧,還認識嗎?”

大長公主微微挑眉,打量了那人半天,三十多的樣子,看着倒是不年輕了,長的也就一般般,不是特別好,卻也沒缺點。唯獨比較明顯的,是鬓邊的一顆黑色的痣,挺顯眼。

“你是……常寧策?”大長公主愣了一下才問道,那人笑了一下,上前給大長公主行禮:“末将常寧策,給殿下請安,末将三生有幸,殿下竟還記得末将。”

大長公主挑眉笑了一下:“能不記得嗎?當年可是你将本宮送出京城,送到真定府楊家的。”

常寧策摸摸鼻子,苦笑道:“末将倒是半路想将殿下拐走,可這不是殿下自己不願意走嗎?”

大長公主微微皺眉,不再說話。皇上一臉詫異,看看大長公主,又看常寧策:“這是什麽意思?常寧策,你說,當年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常寧策有些吊兒郎當:“不就是那回事兒嗎?當年我覺得殿下長的好看,又十分有才學,更是端莊賢淑,就心悅大長公主了,本想邀大長公主和我私奔,只是大長公主不願意,我一氣之下,送公主到了真定之後,回來就想辦法去了西邊。”

常寧策是寒門子弟,考的武狀元,先皇雖然在女色方面挺昏君的,但到底是沒昏到底,出于愛才的心思,就将常寧策留在宮裏當了二等侍衛。準備讓他熬一熬資歷,順理成章的往上升。

然後就是大長公主出嫁了,常寧策作為皇上的心腹,就被過去送嫁了。從京城到真定府,快馬加鞭半個多月,可送嫁就要更長時間了,再加上大長公主當時也不怎麽高興,就直接走了兩個月。

常寧策是個有些痞的,看大長公主不高興,就時不時的湊過去說兩句話開個玩笑什麽的。一來二去的,就喜歡上大長公主了。他這人,一向是個膽子大的,就撺掇了大長公主跟他私奔。

他一向沒個正行,大長公主見慣了各種出色的世家子弟,很是瞧不上這說話沒個遮攔的人。別說是大長公主還沒喜歡上他了,就是喜歡上了,以大長公主從小受的教育,以及這次肩上的責任,也絕對不會答應他的。

常寧策雖出身寒門,卻打小聰慧,中武狀元也是很順利,仕途上沒受過挫折,頗有些心高氣傲。被大長公主拒絕之後,一是面子上下不來,二是心上人嫁給了別人,大受打擊,就不願意在京城呆着了,回頭複了旨就往邊關去了。他孤家寡人一個,埋頭在邊關苦守十多年,連京城這邊的消息都不敢打聽。

當然,一開始是賭氣不去打聽,後來是真的不敢打聽,再者心裏也矛盾的很,一面盼着大長公主別喜歡上楊銘那窩囊廢,一面又盼着大長公主生活美滿。

越是想的多,越是不敢去打聽。

皇上聽的嘴角抽了抽,大長公主也很是無語:“你說不敢打聽,可我和離的事情也不是小事兒,邊關那邊定是有傳聞的……”

常寧策嘆口氣:“要不然怎麽說是陰差陽錯呢?你沒和離的時候,因着我是剛到邊關,沒人認識,所以就得了個任務,要去大夏朝當奸細……”

Advertisement

皇上輕咳了一聲,常寧策立馬改口:“要去探探大夏朝的動靜,那幾年,大慶朝不安定,外面的幾個國家虎視眈眈的,大夏人又一向狡猾的很,我們得防着他們趁火打劫,所以,我就在大夏朝呆了兩三年。”

然後好不容易回來,還沒來得及聽說大長公主的事情,西邊的戰事就爆發了。一打就是五年,好不容易安定下來,邊關卻離不得人,又要管理秦風府,又要放着大夏朝卷土重來,那段時間連睡覺都抽不出時間來。

等那邊終于穩定下來,他又不敢打聽大長公主的事情,而大長公主和離的消息又被別的消息給蓋過去了。就算是邊關比較遠,比京城的消息落後,也沒幾年前的事情還被人整天議論的。

一天天耽誤下來,等常寧策終于鼓足勇氣去打聽了,那叫一個迅速啊,聽到消息就立馬上了折子要回來。皇上想着他也确實是功勞顯赫,再加上年紀一大把連個娘子都沒有,在邊關也呆了有十幾年了,就答應将人給調回來了。

只是這調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若只是進京觐見,那三五個月就行。可他是打算以後常駐京城,這事兒就多了,一交接就交接了一年,再加上趕路,這才沒能在萱陽還活着的時候趕回來。

聽常寧策說完,皇上的眼睛已經是閃閃發亮了:“你之前上折子說是要回京娶妻,你的意思是……”

常寧策痞的很,瞧一眼大長公主,使勁點頭:“末将就是這個意思,若是殿下願意下嫁,末将傾家蕩産也要将殿下娶回家,若是殿下不願意下嫁,末将就只能去公主府拜訪殿下了。”

皇上側頭看大長公主:“皇妹你覺得如何?常将軍這人還是很不錯的。”有能力,地位不低,最重要的是對自家妹子一片癡心。自家妹子年紀真不小了啊,過了年就三十六了啊,再等兩年亮孩子都生不出來了!再不嫁人就肯定嫁不出去了啊,這會兒還有人願意娶,皇上表示,真應該熱淚盈眶啊。

大長公主斜眼看皇上,冷笑:“皇兄嫌棄我?覺得我嫁不出去給你丢人了?還是覺得我吃太多浪費你糧食了?”

皇後趕緊安撫大姑子:“皇上不是這個意思,皇妹別生氣……”

皇上輕咳一聲,轉頭看常寧策:“這個得看皇妹的意思,若是皇妹願意,朕自是會将她風風光光的嫁了的。若是皇妹不願意……”

皇上眯眼看常寧策,這個常寧策不至于那麽沒用吧?

“皇上放心,末将明白。”常寧策笑嘻嘻的給皇上行禮,湊到大長公主身邊:“殿下,我從邊關給你帶了不少的好東西,您不知道,這邊關的毯子和布匹,還有香料絡子什麽的,都和咱們京城的不一樣,您要不要看看?”

大長公主沒別的愛好,就喜歡在衣服和挂飾上下功夫。當年大長公主的打扮穿着,那可是能在京城起引領作用的。

常寧策見大長公主猶豫,一挑眉,臉上露出個鄙視的笑容:“怎麽,連看都不敢看?怕我将你吃了?”

皇上皺了皺眉,剛要說話,就聽大長公主說道:“我什麽時候說不敢看了?你有膽子送過來,本宮就有膽子看!明兒送過去,若是本宮看的好了,自是少不了你的賞,若是本宮看的不好,你就等着瞧吧。”

常寧策咧着嘴笑:“那末将就等着了,殿下可得瞧仔細一些。”

大長公主輕哼了一聲,轉頭問皇後:“皇嫂,還不擺膳?我肚子都餓了。”

皇後連連點頭:“這就擺膳,咱們去後面吃,讓皇上和常将軍,還有幾位皇兒在外面吃。”雖然皇後是能見外臣的,但這樣一起吃飯,就有點兒不太合規矩了。

大長公主點了點頭,跟着皇後進去。又有幾位公主過來請安,皇後也沒留她們用膳,只她和大長公主在室內用。

忍了半天,皇後還是沒忍住:“皇妹瞧着,這個常将軍怎麽樣?”

大長公主撇嘴:“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懶懶散散歪斜偏側!”

皇後愣了愣,想了一下才小心的說道:“也不至于吧,你看他在邊關這麽些年,也立了不少功勞,就是皇上都很看好他呢,可比京城裏的纨绔們好的多了。你看那個東陽郡王府的世子,都快四十來歲的人了,整天就只惦記着一院子的莺莺燕燕,半點兒正事不幹,那才叫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呢。”

“我就是覺得……太輕浮了些!”大長公主微微皺眉,皇後輕咳了一聲:“若只是說話這樣,皇妹倒也不用太擔心,只要為人靠得住就行。”

“皇嫂,先不說這個了,你可得先幫我說懷瑾的事兒,我就想将她認作義女,上玉牒的那種,皇兄那裏,你幫我多說說話好不好?”大長公主岔開話題,皇後知道她不想說常寧策了,就跟着換話題:“行,不過你也別着急,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辦妥的事情。”

“嗯,我不着急,對了,成真年紀也不小了,皇嫂有沒有打算給他相看人家?”皇上當年被人算計的連嫡子都沒有,這大皇子還是在皇上登基之後有的,年紀比萱陽還小。

說到兒子,皇後的話就多了:“還沒呢,之前我說了這事情,皇上說不着急,我也就先放着了,皇上心裏有數,我也就不胡亂插手了,要我說,倒是不拘身世,姑娘性子好,賢惠端莊,我就滿意了,皇妹可有合适的人選?若是有,一定得和我提提,咱們先私底下見見。皇上不說,我心裏也沒個準數兒,雖然是放心了,卻好奇的很。你們兄妹很是有默契,指不定他看中的,你也正好看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