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徐久照完成了瓷泥的調配,開始進行揉搓、踩踏,把瓷泥揉制成坯料。

這個工序他制作的相當的精細,等他坯料制作完成,鄒衡新也趕到了封窯鎮并安頓了下來。

封窯鎮上雖然有旅館,但是居住條件并不适合他這樣的七旬老人。再說高師傅也不可能冷淡到好友來到他的地盤讓人沒地方住。

高大全的家在封窯鎮外圍,是一個二層小樓,鄒衡新和他的保姆就住進了高大全的家裏邊。

等他休息夠了,鄒衡新就跟着高大全溜溜達達的往韻文瓷器廠走去。

這幾天封窯鎮人來車往,住宿的人暴增,可把封窯鎮有數的幾個小旅館給高興壞了。

除了天南地北的古董商之外、還有走街串巷專業拉纖的掮客、外加空有眼力卻沒錢開店到處摟貨再轉手賣掉的包袱齋、根本不開店只是到處上山下鄉收貨的游擊隊——也叫鏟地皮的,除了這些專業混古玩圈的人來尋找機會之外,還有就是那些游離在外圍對古董收藏一知半解,卻熱情高漲的新手們。

這些人魚龍混雜,什麽成分都有。因為挖掘現場被封鎖着,他們只能在外觀望或者是別辟蹊徑,導致挨着封窯遺址的韻文瓷器廠跟城門樓一樣被穿成了篩子。

都跑到這邊來打聽消息了。

徐久照這邊都來過好幾撥人,煩的他直接把門從裏邊鎖上,連高師傅進來都只能叫門。

“小徐,開門。”高師傅頂着鄒衡新揶揄的目光,敲着原本屬于自己的工作間房門。

過了一會兒,徐久照打開了房門:“高師傅。”

“嗯。”高師傅端着架子威嚴的邁步走進工作間,對徐久照說道:“這位是我的老朋友,鄒衡新,你直接稱呼他為鄒老就行。”

徐久照轉眼看向鄒衡新,不同于高大全長得黑瘦又滿臉不好相處的樣子,鄒衡新心寬體胖,他保養的相當好,臉上帶着健康紅潤的光澤。鄒衡新頭發花白,上了歲數的老年人頭發都很稀疏了,他也不例外。只不過不同于其他老年人不怎麽細心打理自己的發型,鄒衡新的頭發修剪的很有派。

鄒衡新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美男子,老了胖了那也是一代帥老頭。

徐久照在他光潔的額頭上看了一眼,自帶美人尖的帥老頭的時髦發型顯然讓徐久照HOLD不住了。

Advertisement

“鄒老,您好。”徐久照喉嚨滑動了一下,潤了潤嗓子。

鄒衡新對徐久照第一印象相當的滿意,這孩子長的眉目周正,濃眉大眼高鼻梁,還是一個雙眼皮。那一雙眼睛被雙眼皮一襯,別提多清亮了。

眼神清澈,态度沉穩,目光也正直,說話不卑不亢。是個難得穩得住的年輕人,果然如高大全所說是個穩重的。

鄒衡新笑眯眯的說道:“你也好,你自己忙自己的去吧,我們老倆在這邊說說話。”

徐久照應了一聲是,卻沒有真的就此走開,反而是忙前忙後的給兩個老人端茶送水遞水果,直到确定這倆人真的不需要他才走開坐到工作臺跟前繼續自己的工作。

“怎麽樣?人品不錯吧?”高大全悄然的、得意的說道。

“還算是可以。”鄒衡新并不想讓高大全更得意,佯裝不甚在意的說道。

“哼。”你就裝吧,別以為我沒看見你老偷偷往人那看!

徐久照一開始的時候還分心注意着兩個低語的人的動靜,後來倒是專心的沉浸到了手上的工作當中。他倒是沒多想,畢竟這兩天來人太多了,沒準這位也是來看熱鬧。

高師傅所追求的是完全還原古代時候的制瓷過程,争取沒有任何現代工業的痕跡,理所當然的,在這間工作室當中拉坯完全就是手工進行。

現代批量生産的瓷器全都是注漿完成,而市場上所謂的高檔瓷器也同樣是注漿産品,只不過是原材料更好一些。

注漿的成本非常的低廉,只要使用模具,就能夠生産出來一模一樣的産品,根本就不需要拉坯師傅用眼力來判斷是否一致。

而真正的陶瓷藝術品則都是拉坯師傅們和陶藝家用手拉出來的。只不過人家用的是電拉坯機,而徐久照好不容易還陽來到了現代,還得使用純人力的方式來驅動拉胚機。

他面前的轉盤下有一個轉軸,轉軸上邊有一個小孔,孔裏插着一個搖杆,需要人時不時的搖動,這邊的轉盤才會轉動。

手工拉坯本來就是勞動強度非常大的活,再加上還需要自己轉動搖杆,沒一會兒徐久照就出了一身的汗。

往常的時候屋子裏邊都會有一個學徒工在這邊專門負責搖杆,而徐久照來了之後,高師傅直接就把那個學徒工給調走了,平常拉坯的時候就讓徐久照和馮忠寶倆人互相給對方搖搖杆。美其名曰:加深體會。

本來今天徐久照也是跟馮忠寶說好了的,不過回了家的高師傅突然帶着朋友又來了,徐久照手機又放在更衣間裏,他也只能替跑到考古工作場地那邊去看稀罕的馮忠寶說一句自求多福了。

高師傅眉毛擰着,看他實在辛苦,幹脆就坐在那裏替他搖搖杆。

徐久照急忙說道:“高師傅,這可是使不得!”他一着急就往外蹦古話,幸虧現在的人只覺得他咬文嚼字,頗有古風,并不會認為這人靈魂不對。

高師傅擡擡眼皮子,說道:“我還沒老到幹不動的程度呢!”

鄒衡新嘿笑了一聲,高大全這不是也不服老麽。

不過高大全身子骨硬朗,沒什麽大毛病,搖搖杆短時間也沒什麽問題。人工搖杆總是比不上電動的快,而且也有轉速不勻的問題存在,可正是這些小問題,造就了它跟現代電動拉坯不同的藝術魅力。

徐久照見他堅持,只好緊繃着精神的坐在辘盤跟前,邊從旁邊的水桶裏邊沾水,邊在不停轉動的坯料上操作。

只見他先是用雙手抱住柱體,往中間不停的推擠,坯料被他擠壓,迅速的往中央高高的升起,然後徐久照用拇指扣在上部的中央扣出一個窩來,慢慢的下壓。

從坯料的大小和此時的形狀,鄒衡新一眼就能看出,徐久照是在拉一個圓碗。陶瓷的圓器雖然沒有标準的規格和大小,但是從制作的幾大分類當中,只有碗符合徐久照手中的坯料。雖然從現在的坯料上看跟一個盆一樣。

但是要考慮燒的時候坯料是會變小的,往往坯料要比成品大,如何把握燒成之後的大小,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學習和經驗累積的。

鄒衡新并不知道徐久照經驗豐富,只能認為他這是通過學習自學成才。就為這驚嘆了起來,一般來說光拉坯需要2、3年才能出師,但是這孩子才學了半年、半年啊!

徐久照把窩提高,左手深入窩內,右手在外邊。兩只手四指相對擠拉泥窩,時不時的向上或者是向外擴展,使得泥窩外延變薄。

徐久照的手指動作輕盈的在坯料上抹動着,手中的坯料随着他的動作越變越薄,碗體也越變越大,碗邊也越來越低。

高師傅意外的一挑眉,他以為徐久照會制作一只小口碗,結果居然是一個淺底敞口碗麽?

這種碗可比小口碗對技術要求高多了。

碗體在徐久照手中漸漸成型,顯得渾圓矮胖可愛,碗口被壓出向外翻起的唇口帶出一點精致。高師傅看的暗暗點頭,基本上碗差不多完成了。

搖了半天,高師傅嘴上雖然嘴硬,但是其實已經覺得累了。

在他覺得可以結束的時候,沒想到徐久照又沾了沾水,只用兩雙手的四個指尖相對,繼續對着碗體擠壓。

這是?!

兩個老人大吃一驚。

高師傅手裏的動作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慣性過去之後,轉盤慢慢的停了下來,而完全專注在拉坯當中的徐久照這才回過神來。

“……”徐久照擡起頭茫然的看人,怎麽停了,他正拉坯拉的過瘾呢。完全沒想過他這回專注之下又暴露出來了什麽的東西。

鄒衡新跟高師傅對視了一眼,都對徐久照的企圖感到震驚,剛才的動作倆人絕對沒有看錯。徐久照是要繼續把碗壁變的更薄!

現在的碗體燒出來,碗壁大概只有2.5-3毫米薄厚,而再薄下去就要進入超薄的範圍了。完全手工拉坯的超薄碗,可不是只有短短半年學習就能夠拉出來的,甚至也不是學習2、3年能夠做到,這需要手上淫浸十來年以上的功夫!

鄒衡新捅了捅高師傅,這話不該他開口問。

高師傅被他捅的瞪了他一眼,帶着一點不可思議和小心翼翼的問道:“小徐,你還要繼續拉坯啊?”

徐久照不明所以的點頭:“是啊。”

這回他是打算要表現胎體的,之前的梅瓶厚了,這會兒就讓他表現一下做薄的技藝吧。

“呵、呵。”高師傅幹笑一下說道:“我看你這碗拉的挺順暢,接下來有個什麽思路沒有?”高師傅這意思就是問他打算拉多薄的,好歹有個心理準備,免得再被這妖孽驚吓到老、人、家!

但是徐久照卻理解錯誤了,他這才後知後覺的發覺到是不是表現得過頭了。他是不是不應該表現的會這種技術?還是其實只拉到現在的程度就可以了?

可是現在說不拉了,更讓人奇怪了。他話都說出去了。

“……”抿抿唇,徐久照只好含糊的說道:“我都是憑感覺拉的,我感覺還差一點。”

這答案卻炸的兩個老頭眼冒金星徹底暈菜了,憑感覺拉坯拉成這樣,還打算繼續憑感覺拉個超薄的出來。

這妖孽難道是要逆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