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老板,喝點水消消氣,跟這種人犯不着。”趙掌櫃給倆人的水杯裏邊添上新茶水。

蔣忻端起水杯苦笑,對徐久照說道:“讓你看笑話了。”

徐久照搖頭說道:“如此不孝之人,簡直不配為人。”

百善孝為先,中華幾千年來,孝敬父母都是被放在首位的。尤其是在讀書當官的人當中,只要有一句不孝的評語,就是德行上的大污點,仕途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雖然在徐久照那個時候也不是沒有聽說過苛待父母的子女惡行,但是那多少都是遮遮掩掩,怕被人戳着脊梁骨的罵。今天這樣明目張膽的他還是頭一次見。

“我今天第一次聽說,原來你雙親都不在了。”徐久照目光溫和的看着蔣忻,好似在撫慰他的傷痛。

蔣忻讓這目光看的很別扭,心裏只有違和感。再怎麽說,徐久照也是個年紀比他小的吧?而且對方據說還是個孤兒來着,這目光是幾個意思?

蔣忻放下手中的水杯,點頭說道:“是的,我爸爸媽媽英年早逝。”

“節哀……”徐久照說道。

“沒事,早就沒事了。”蔣忻擺擺手,說道:“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博古軒以前曾經關閉過二十多年嗎?那個時候因為歷史原因,我家裏邊過的特別的糟糕,因為成分不好,被打擊的很厲害。”

早年十年動亂的時候,蔣家這個被定性為大資本家的家族,整天被人拉出來做典型。那個時候的嚴峻情況,是生活在現代的人難以想象的,甚至有的家庭因為對方成分而離婚翻臉,就唯恐受到牽連被拉去一起鬥。

蔣家就是在那個時候四分五裂的,大兒子逃一樣去了鄉下插隊,蔣衛國的妻子帶着二兒子跟女兒離婚回了位于他省的娘家,只剩下那個時候剛剛開始懂事死活不離開蔣衛國的老三。

蔣衛國跟三兒子相依為命,一起住在垃圾場邊上的棚子裏,度過了艱難的十年。也就是在那十年裏,吃盡了苦頭的父子倆身體都開始變得不好起來。

等到七十年代末,蔣衛國被平反,雖然讓他們搬回了原來的家,但是那個時候家裏邊的東西都沒了,只剩下了空空的屋子和擠在小洋樓裏另外幾家陌生人。

雖然動亂結束了,可是曾經的裂痕卻沒有消失,這個家到底分裂了。

蔣衛國沒有正式工作,原來的店鋪被關閉,摸不清狀況蔣衛國也不敢繼續經營博古軒,只能繼續在垃圾場清理垃圾,賺取微薄的薪水。

Advertisement

雖然日子過的很苦,但是蔣衛國還是把三兒子蔣平安教導成才。蔣平安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和身為同學的蔣忻母親結了婚。

蔣平安留校工作,蔣衛國終于不用去垃圾場裏幹活。眼看日子就要好過起來,卻沒想到病魔一下子襲擊了這個家庭,蔣平安得了癌症。這一下晴天霹靂,讓蔣忻的母親大受打擊之下意外流産,更是雪上加霜讓人傷痛。

蔣衛國只得又站出來支撐起這個家庭。蔣家的博古軒是民國時期就存在的老店、蔣家祖業。蔣家世代經營古玩,蔣衛國耳濡目染,也擅長鑒定和收藏古董。蔣衛國在垃圾場居住和工作期間,沒少利用自己的知識把被當做垃圾丢棄的古董弄回家,只不過這些東西頗有點見不得光。

恰好在這個時候國家發還了蔣衛國家裏的家具古董,這些東西一直被鎖在倉庫裏邊落灰,直到現在才清理出來,發還原主。

蔣衛國光明正大的變賣了古董給兒子治病,蔣平安拖了2年才過世,留下再次懷孕的妻子生下蔣忻,之後也在蔣忻5、6歲的時候郁郁而終。

雖然蔣平安兩口子都沒了,到底留下了一個孫子給蔣衛國。老爺子強忍悲痛把小孫子拉扯長大成人,博古軒又重新開張,有了心裏寄托還有事業,蔣衛國終于又重新振作了起來。

憑借着國家發還和他十來年積攢的古董,博古軒重新開業之後,生意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蔣衛國和博古軒的名聲傳進了蔣平康的耳朵裏。于是他便叫上妹妹蔣平麗根據小時候的記憶,找到了小洋樓。

這個時候小洋樓裏邊的其他人家都已經搬走了,整個小洋樓又重新歸蔣衛國自家使用。

二兒子跟女兒上了門,蔣衛國這個時候已經六十來歲了,人老了之後特別容易孤獨,畢竟是親生的子女,他怎麽可能不想念。不管孩子們是怎麽找上門的,蔣衛國跟二兒子和女兒又恢複了走動。

幾年後,大兒子也開始帶着子女來探望蔣衛國,有大兒子、二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外孫女環繞身邊,蔣衛國那兩年身體好了很多。

蔣忻到外地求學,蔣平康就開始多次出入小洋樓和博古軒,每次都會打聽那些瓷器古董的事情。

畢竟是家傳事業,二兒子對古玩感興趣,蔣衛國很欣慰,于是悉心的教授。只可惜,蔣平康喜歡的是這些古玩的價值,而不是它們的歷史傳承。

蔣衛國憐惜蔣忻自小父母就雙亡,他所有的家産,包括小洋樓還有博古軒外加家裏所有珍藏的古玩都打算留給這個孫子。

這個打算讓蔣平康知道了,心中忿忿不平又焦急。不過他表面上倒是沒有顯露出來,反而是慢慢的挑撥離間。那幾年蔣忻也不怎麽回上海,蔣平康就抓住這點不放,說蔣忻不懂事等等。

蔣衛國性格嚴肅為人又有些古板,蔣忻那個時候正因為性向問題而逃避回家,叛逆又中二。慢慢的蔣平康的挑撥就讓蔣衛國對孫子生出了不滿的情緒。

不過,再怎麽不滿,蔣衛國也沒有改變把所有家産都留給這個孫子的想法。

一方面除了愛憐這個孫子之外,他對于前妻帶走的孩子和多年不歸的大兒子心裏邊總是認為是離了婚孩子就歸對方家、兒子成人分了家兩過的。雖然他們還是父親跟子女,但是卻已經是兩家人了。而他的財産則應該留給一直跟他過的小兒子和他的孩子。

另外一方面則是那些古玩除了國家發還的之外,很大部分都是蔣衛國和蔣平安兩個人收藏和清理幹淨的。在蔣衛國的心裏這部分古玩都應該屬于三兒子所有,自己不過是幫他保管而已。

蔣平康卻不知道蔣衛國心裏邊的想法,只是單純的覺得老爺子偏心小兒子。

就在蔣衛國和蔣忻倆人之間的火氣越來越大,過年前大吵一架蔣忻離家不歸的時候,蔣平康覺得時機到了,他試圖入住小洋樓,美其名曰照顧老爺子。

但是蔣衛國怎麽可能讓二兒子住到将來要屬于蔣忻的家裏,他人雖然老了,但是卻并不糊塗,要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

蔣衛國不同意,蔣平康只好改變策略,他又出第二招要把老爺子接到他那裏去住。

這次蔣衛國是真感動了,雖然沒有同意搬了過去,對蔣平康的态度親近了許多。

蔣平康趁熱打鐵辭掉工作,拉了一筆投資就開起了拍賣公司。蔣衛國這個時候對他的感情正熱,二兒子開拍賣公司,他也給幫了許多的忙,又是介紹人脈,又是介紹貨源的。

但是沒想到蔣平康的主意打在了蔣衛國的那批珍藏古玩上。

蔣衛國有些為難,蔣平康苦苦的哀求,又說他所有的身家都投了進去,他不想所有的積蓄都打了水漂,第一場拍賣一定要一炮而響。

蔣衛國也不忍心蔣平康失敗,于是只得将國家發還的,自己珍藏多年的三幅字畫給了蔣平康。

第一次拍賣有這三幅字畫做壓軸成功了。

但是古玩的圈子不大,貨真價實的真正古董不是那麽好找的,就算是那些好貨,蔣平康的小公司卻沒有那麽大的本事拿下來。

雖然蔣平康有蔣衛國介紹的貨源,拍賣的古玩卻不太上檔次,蔣平康幾次三番的求到蔣衛國的頭上。

一次兩次可以,三次四次蔣衛國就不答應了。蔣平康要幹這一行就得自己積累,靠別人不是本事,早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新一年的拍賣要開始了,一直找不到好貨壓軸的蔣平康心浮氣躁,也是蔣衛國養大了他的胃口,他的态度就不那麽低了。

蔣衛國這次說什麽都不同意,急躁之下蔣平康把他覺得蔣衛國偏心小兒子的抱怨說了出來。

這讓蔣衛國心裏不舒坦,雖然他是真的偏心小兒子,可是那畢竟是因為兩人相依為命多年,他偏心也是應該的。再說老三也不在世了,他不偏心這個小兒子,還有誰會想着他。

蔣平康這個二兒子在他生命當中缺席了那麽多年,這會兒來抱怨他偏心小兒子,他有什麽資格和立場來抱怨?

也許蔣衛國的想法有些偏頗,但是他老人家眼裏揉不得沙子,蔣平康的抱怨一下子拉低了他的印象分和好感度。

蔣平康壓根就沒有發覺蔣衛國的心理變化,緊接着又大膽的埋怨蔣老爺子将來要把所有的家産都留給蔣忻,這讓老大、他、還有小妹怎麽想?又置他們于何地?他們也都是他的子女,他不覺得他的做法不公平嗎?

這話表露出來的東西一下子激怒了蔣衛國。

感情這三個子女都是盯着他的家産才回來看望他的!

蔣衛國一竿子打翻了一艘船,不管老大,老四是怎麽想的,蔣衛國認定三個子女都是如此用心險惡。

“東西是我祖宗留下來的,事業是我自己掙的,老子願意給誰就給誰!”蔣衛國咆哮的吼道,“你想要就自己去掙,別想着從老子這裏摳一個子!我告訴你,老子可沒有養你的義務。別說你媽跟我離婚的時候,你被判給她了,就算是判給我了你現在也已經成年,應該倒過來贍養我!”

蔣衛國面向嚴厲,積威甚重,蔣平康被他這爆發吓的一時僵在原地說不出話來。

“我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誰也說不出一個錯處來!”蔣衛國咄咄逼人,怒目圓睜:“老子原本也不指望你贍養,我有孫子,孫子自然會管我。”

蔣平康這會兒吓住了,聽到蔣衛國提起蔣忻條件反射的挑撥離間說壞話:“蔣忻這孩子沒個定性,脾氣也不好,您看看這孩子過年都沒回來,什麽态度,您還指望他?”

“那也比你巴望着我的家財好的多!!”蔣衛國中氣十足的吼道:“你給我滾!以後不許你踏進我家門一步!”

蔣平康這才覺得不妙,趕忙往回找補的說道:“這都是說的一時氣話,咱們可是親父子,哪有隔夜仇呢,是不?”

蔣衛國氣過頭反而冷靜了下來:“以後不只是你,還有你一家子,連你大哥妹妹都不用來了。少看見你們,我還能多活兩年。”

蔣平康說盡了好話,蔣衛國直接把人給趕了出去。

蔣平康被掃地出門,回去越想越覺得懊惱,怎麽就沒沉住氣,把老頭子給惹惱了。

他直到現在也沒覺得自己想法有什麽問題,他認定了老爺子四個子女,就算是平分也能分不少的好東西,就這些東西就夠他舒舒服服的用下輩子的。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老頭子把東西都留給蔣忻,至少他要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蔣平康還算是知道蔣衛國的脾氣性格的,太過剛直。要不是這樣,蔣衛國和他的前妻也不會一直互不來往。也有人在動亂十年離婚又複合,畢竟那個時候特殊時期,因為這個離婚也是迫不得已,為了保全家人不受苦楚而主動離婚不在少數。

但是蔣衛國不這樣,散了就散了,絕對不會去找回來。

蔣平康于是直接就跑到博古軒,打哈哈迷惑趙掌櫃的,硬是把當時放在博古軒裏的精品古玩都給拉走了。

蔣衛國認為家醜不外揚,所以當天發生在小洋樓裏的事情沒有外傳,哪想到蔣平康做事情這麽絕。

趙掌櫃當時就覺得不對勁,但是被蔣平康纏着脫不開身,等他打了電話問了蔣衛國的時候,再攔已經攔不住了。

蔣衛國沒有在吵架的時候吃虧,反而是在蔣平康做了這件事情之後,氣的病倒了。

在這種情況下,蔣忻回來了。

蔣衛國看見他就流眼淚,直說對不起他,說他留給他的東西被他二伯弄走了。

蔣忻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見過爺爺這麽脆弱的樣子,頓時心疼壞了,倆人吵架生氣冷戰産生的隔閡頓時消融,中二病也不藥而愈。

蔣忻一直伺候在蔣衛國的床前,安慰他,陪伴他。

比起那些東西,蔣忻更重視在乎蔣衛國這個親人。錢他可以自己掙,就算蔣衛國一點也不留給自己全都分給伯伯姑姑們,他也沒有意見。但是那必須是老爺子自己樂意的,不能是這麽不經過他同意硬生生“借”走!

蔣忻想要報警,但是蔣平康人多精啊,只說是借,還走了賬本。

沒有了這麽大量的精品古玩,博古軒差點就關門歇業了。

蔣衛國心灰意冷,直接把家裏剩下的那些讓蔣忻支應到店裏去。蔣忻知道那些是爺爺喜歡的珍藏,當然不同意這麽做。

蔣忻去了博古軒接起了這爛攤子,蔣衛國痛定思痛,決心不再給那些白眼狼機會。幹脆把名下的房産店鋪全都撥給了蔣忻,自己就留了一些存款養老,祖孫倆就這麽直接交接了。

博古軒發生的巨大變故根本就隐瞞不住,整個古玩圈裏就沒有不知道這件事情的。

蔣平康為人诟病,但是人不會跟錢過不去,憑借着慢慢釋出那些精品古玩,他那藝術品拍賣公司在南邊立住了腳。

他知道自己惹了蔣衛國,老頭子沒消氣,他也不敢親自上門,妻子帶着孩子被打出來後,他幹脆就直接不來了。

這次他腆着臉上門,也是打着那封窯四方瓶的主意,蔣忻怎麽可能給他好臉色看。

蔣忻倒是想要收拾蔣平康一頓,但是為了這種人背上毆打長輩的惡名,這種傻事他才不幹。就算是要教訓對方,也要打在要害上,一次讓對方疼個厲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