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父母和兄妹
靈山書院原本喚作京都女院,在京都城內,後來在昭華夫人晚年時期,因收的學生過多,不得不搬遷到靈山上。只是經過兩朝後,靈山書院已經變成了貴女才能去讀書的地方,所以又搬回了城內,坐立在平安巷裏。至于靈山,因景色獨美,被圈起來,做了皇家山林。
一般而言,靈山是常年封着的,但因着靈山書院和靈山這段淵源,所以每逢靈山書院半年一次的小考後,皇家都會撤走靈山的守衛,任靈山書院的姑娘們攜家屬游玩。
因此明日去靈山,既不顯眼,也一定能碰上定北侯一家。
折烏從桑啓那裏知曉了這彎彎繞繞的緣故後,便高興的跟太子殿下道:“殿下,奴婢要準備些什麽?食物?弓箭?會不會有野兔啊?”
太子殿下不理她——他如此傷神,為這事思慮甚多,她卻沒心沒肺極了。
他張開手臂,折烏便立刻閉嘴了。乖乖的上前,踮着腳給他脫下外衫,再噠噠噠小跑着給他選了一件裏衣,最後,太子殿下擡擡下巴,折烏就給他開始松頭發了。
殿下不說話,她也不敢說。她如今學得乖巧了,知曉殿下喜歡生悶氣,一生氣就不愛說話,但是等一會,這股氣總會沒的。她只要等到适時的機會,再跟殿下道個歉,這事便過去了。
不過她确實是想準備準備的,她這是第一次跟殿下出去……游玩。
第二天,她醒的很早,乖巧的伺候殿下起床,照舊是先喚一聲殿下,再轉過身子,等殿下穿好衣服了,再轉過去。穿上外衫,配上挂飾,梳好頭,理好衣袖和衣襟,便可以出門了。
今日是個晴朗的天,折烏在車上,拿着一本書,請殿下聽她背書。
“君子淡而交之……”,她一句一句的背着,不浪費任何一點的時間。
太子殿下:“……”
他從昨天到今日莫名躁動的情緒突然安穩了一些。
等她背完了書,便又精神奕奕的開始雕花了,殿下給了她不少紅葉李的木頭呢。她手上的活不斷,好似就是出來游玩的,絲毫不為待會遇見親生父母,兄長姊妹而擔憂。
太子殿下不信。他覺得她在強撐。
等到了地方,他就不動了,“戴上面紗,往南行,一直走,就會遇見那一家人了。”
Advertisement
折烏嗯一聲,“殿下不跟奴婢一起嗎?”
太子殿下沒答話,轉身走了。
折烏嘆氣一聲:殿下什麽都好,就是不愛說話。
她就戴上面紗,将下半張臉遮了起來,往南走去。
往南是一條鋪滿楓葉的小道,人群稀稀落落,有吟詩的才子,有撲蝶的姑娘,都鮮活的很,燦爛的笑。
折烏剛走了一會,就遇見了定北侯一家。
她首先看見的是昨日那位長得跟她相像的姑娘。太子殿下說,她就是沈姑娘和秦姑娘說的折蔓。此刻,她正在跟一位白衣男子說話。
折烏認的他,太子殿下今早還特地将折家人的畫像給她看了眼,這是畫裏的那位兄長。
他的面龐跟自己有點像,卻又棱角分明,是雙狐貍眼,臉上還有一對小酒窩。傳說是稍稍一笑便能帶魅,帶甜,有損男子尊嚴,所以,他便再也沒笑過。
他叫折朔。
她頓了頓,繼續慢慢的走過去,不遠不近的停在了他們旁邊,裝作休息,因着地勢原因,不太顯眼。
他們應該是走累了,在此駐足。
折烏聽見折朔在誇折蔓比試奪冠,“假以時日,怕是為兄也比不過你了。”
折蔓就道:“靈山書院人才濟濟,這次不過是碰巧罷了。等下次,怕是就保不住這頭名了。”
折朔安慰,“盡力便好,其他不過浮雲。”
然後便關心她的親事,“伯父伯母送你來,便是想讓父親和母親給你尋一門好的婚事,你可有打算?我看母親很看好威遠候家的嫡次子。”
折蔓就羞紅了臉,“阿兄,何必來打趣我。”
兄妹情深。
這确實是讓人羨慕的。折烏不可否認,她的過往人生中,沒有過這般的……溫情。不過,她獨來獨往慣了,在沒遇見殿下之前,從沒有人問過她好不好,沒人為她操心過,因此也沒覺得傷心。
她自己是不願意想這些的,可殿下卻偏要帶她來看。
折烏站在那裏,面紗随着風而動,露出了邊邊角角的輪廓,折朔正好瞧見了一分,心中莫名有了一分熟悉,那是……他在腦海裏翻找起來,可就是不知道這股莫名的熟悉從哪裏來。
他抿了抿唇,邁開腳步……誰知剛想過去,袖子就被扯了一下,折蔓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道:“阿兄,你去哪裏?叔母和叔父帶着二妹過來了。”
折朔頓了頓,腳便轉了一個彎,看了一眼折烏的地方,“不過是覺得她有些熟悉……”
折蔓也看過去,搖搖頭道:“臉藏了起來,認不出來。”
折朔也不放在心上了,喊道:“阿爹,阿娘,蕊姐兒,這邊。”
折夫人笑意盈盈的過去,正要說話,便遇見了威遠候家的人。
她的笑意更甚,拉着折蔓上前,“我就說是今日一定能遇見你,每年你都要來,你家的姑娘沒有不去靈山書院的。”
威遠候夫人是個胖嘟嘟的人,笑起來臉上的肉都墜一墜,她放開折夫人的手,反而拉着折蔓,好生誇了一頓,這才用羨慕的語氣對折夫人道:“你是個好福氣的,有這麽厲害的一個侄女,考了頭名,了不得喲。”
折夫人就笑的更高興了,道:“我也覺得是,若不是她爹娘不肯,我是要将她過繼成親生女兒的。”
然後炫耀起來,“她天資甚好,學什麽就會什麽,不僅是讀書,就連女紅也做的極為好,人孝順,前兒個我咳嗽了幾聲,她就操心起來,天不亮就為我熬梨湯,什麽錯處也挑不出來。”
等炫耀完了,又道:“她五歲的時候,就來京都陪了我五六年,前些年她母親病了,要回去照料,耽誤了婚事。如今我那嫂子病好了,便打發她來我這裏,讓我給她找一門好婆家,夫人,您認識的人多,若是有好兒郎,可記得要引薦給我。”
那威遠候夫人滿口答應,還拉了自己的女兒,道:“去叫你兄長過來,趁着折家朔哥兒在這裏,好讨教下功課。”
折朔在太學院裏,功課也是數一數二的。折夫人聞言,臉上的笑意更甚,道:“我只有蕊姐兒一個女兒,好不容易來了蔓姐兒,本想着兩人一起作伴,誰知蔓姐兒也留不得多時,哎。”
兩人再次就兒女之事探讨起來,折烏依舊站在那裏,靜靜的聽着。
而她的不遠處,太子殿下躲在暗處的樹後,也在靜靜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