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雲州府城季府,安園。
季老太爺讓伺候的下人都出去,書房裏只剩下他一人,他要靜一靜。三皇子成功登基上位,自己的大孫女很快就被下旨封妃,他是真不清楚是福是禍啊。
別看三皇子坐上了至高寶座,能不能坐穩可還是個未知數。其他皇子沒有哪個是廢物,如今一個個都安全返回封地,還有投靠他們的勢力除了小部分在京中的被拔除之外,其他地方可謂是鞭長莫及,想要連根拔起難度可是相當大。
現在是外憂內患,三皇子能直接統禦的也就中央附近地區以及他自己的封地,其他地方少了仁泰帝的約束,如今可謂是四分五裂,估計政令一時難以通達。不知道三皇子有沒有這個本事将那些割據一方的封疆大吏收服,不然錦朝的輝煌将再難以延續。
季老太爺很是頭疼,大兒子一家真是問題多多。三皇子年號‘文昌’,大孫女成了他的妃子,二孫子在安王手下為官。如今的季府已經被綁在文昌帝的戰船上,不管季府表不表态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只要大孫女一天還是皇妃,季府就得打上一天文昌帝派系的烙印,誰會管他們有沒有參與其間?
只要有一絲可能,季老太爺就不想站位。像季府這樣并不在權力中心的中小家族,原本保持中立并不難,麻煩就麻煩在仁泰帝一紙诏令,将大孫女送進了三皇子府。
這之後的走向,已經完全不由季府控制。如果大孫女只是個小小的皇子侍妾倒也罷了,誰想竟然頗為得寵,要是文昌帝位子穩當,那應該是天大的喜事,只是季老太爺收到大孫女封妃的聖旨後,卻怎麽都無法暢懷大笑,心中總有揮之不去的陰霾。
仁泰帝在錦朝各位皇帝中政績不算突出,生兒子的能力卻是一等一的,不止如此,還一個個都很出色,不是能文就是能武,文府雙全的也不是沒有。這下倒好,他還留着一口氣就是沒過去,清醒時也沒安排好皇位的承接,如今留下個爛攤子任兒子們自行争奪,可別把錦朝都給争沒了。錦朝傳到現在還只有百多年,正常情況下少說也能再傳個兩三百年。如今嗎,還真不好說。
眼下迫于形勢,暫時只能減少同二孫子之間的聯絡,再不行,就先斬斷與他的聯系,只當沒他這個孫子,不到萬不得已,季老太爺不打算将其逐出家門。
事情并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京城中的季府支持的是大皇子,眼下還不知道他們下場如何。季宣和這等可能連累族人的事,季老太爺也不能一手遮天,要是族人有人針對,處理起來就麻煩了。
季老太爺是個果決之人,二孫子的事若真要搭上全家人的性命,他必定會壯士斷腕,斬斷與二孫子的聯系。在事還可為的情況下,他卻不想受族人的逼迫,暫時由他先頂着。季老太爺和二孫子只見過寥寥數面,卻并非毫無感情,能維護多久就維護多久。随之季老太爺好似想起什麽,眉頭皺的死緊。大孫女得寵,大兒子一家可別折騰出什麽幺蛾子才好。
季老太爺不是很放心,他讓人時刻注意着大房人的動向。
可惜季老太爺的行動晚了一步,大夫人已經派人去了康平縣。
“你說什麽?”文卓成人蹭地站了起來,臉色很是不好看。
“二老爺,屬下說的都是真的。”
文卓成真的徹底無語,文昌帝都還沒有行動,最先動手的卻是他的妹妹。
Advertisement
“将京城的鋪子一并結了,送鋪裏和康平縣城過來的人手出京城,先在郊外找一處地方安置他們,都用暗處的人手,不要用我名下的,到時候找機會将人送到西林縣。”文卓成思來想去,覺得最好還是不要讓人聯想到自家,這對自己和對大外甥都好。
新皇登基有些天,京城卻還是人心惶惶。像季宣和這樣的小官,文昌帝暫時還沒心思動他們,以後就說不定了。現在落馬的是那些領頭支持其他皇子的高官,部分跟随各成年皇子回了他們的屬地,真正被處置的其實算不上多,餘下的卻也人人自危。
皇子太過優秀,因此擁簇之人極為分散,這也就意味着支持文昌帝的勳貴官宦總人數并不多。文昌帝不可能将其餘人全都滅了,現在還要借重他們,等局勢穩定,說不定就要秋後算賬了。
“宣和,三皇子上位,成王敗寇,安王落敗,咱們現在上了安王的戰船,以後該如何應對?”邵雲辰聽到最新消息,一時也有些無措。
安王封鎖了一段時間消息,最終決定于今日解封,三皇子上位的消息瞬間傳遍安王所在的封地。
“見機行事,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反正現在反抗安王是死路一條,還不如安安心心做西林縣知縣,禍福相依,誰都沒法斷定以後會如何。”季宣和很坦然地接受現實,有些事情就是這樣,除了自立為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随心所欲,上頭總有人能壓着你。這裏可不是現代,到了一個地方就要按着這個地方的規則辦,妄想以一人之力撬動大環境,沒有粗壯的金手指估計會無能為力。
“宣和,當初你被安排到西林縣做知縣,是有人在其中動了手腳,你将懷疑對象好好再想一想。”當初剛來西林縣時,想着這事并不容易查,也就一帶而過,如今,不光是季宣和,連甄老夫子都覺得有必要弄清楚來龍去脈。
“我沒見過安王,我所認識的人當中,只有兩次偶遇的老伯爺孫三個,可能和這事有關,和安王倒是對不上號,不知道他們和安王是什麽關系。”季宣和想來想去,也只有那三個陌生人也許能和安王搭上關系,不然他想不明白,會有誰會針對他一個個小小舉人做這樣的安排。
“具體說說。”甄老夫子也是才知道這事,半阖着的眼陡然睜開,一點都沒有老眼昏花的樣子。
“老伯年紀和先生差不多大,可能稍微小上幾歲,看似平和,行動間帶出的氣勢卻無法完全遮掩,很有威儀。他的孫子,大一點的和我差不多大,小的那個比我小幾歲。兩次都是在雲州府城通往穎城的官道上碰到。”萍水相逢,又只見過兩面,季宣和就算對他們印象頗深,那麽多年過去了,記憶也早就模糊不清。誰都不會想到一時援手居然會鬧出事來,沒人會刻意去記以加深印象。
邵雲辰補充了一些,也就是邊邊角角的事,再多他也沒轍。
甄老夫子沉凝片刻,說道:“光這些信息無法判斷他們是何人,我們可以反推。宣和,你不覺得西林縣太平和了嗎?你赴任之後,底下官員連一點阻撓都沒有,這是很不尋常的。至少以我為官的經驗來說,從未碰見過這樣的事。知縣官職是小,可是再小那也是一縣的最高官員,新官上任,地方官員可沒那麽容易交出權力。”
甄老夫子輕輕抿了口茶,繼續說道:“宣和,你在西林縣為官三載,也就無風無浪地過了三年。想來不用我說,你也察覺出了異常,這應當是夏縣丞他們故意在配合。這麽一說,也就解釋的通了,宣和很可能直接在安王那挂了名號,問題是你沒見過安王,那他又是怎麽認識你的?宣和認識的人中,能與安王搭上線的也就只有你說的那個老伯了,至于對方的身份,必然很高,且與安王交好,說不定宣和的底細早被人查了個清清楚楚,安王覺得你有培養的潛力,才調你來這裏。”
季宣和一時間竟然無語。雖然不排除其他可能,但他清楚甄老夫子說的可能性非常高,且合乎情理。他也想不出除了那位老伯之外,還會有誰那麽無聊,會針對他這乳臭未幹的小子。
“宣和,安王奪位失敗,西林縣與康平縣之間來往就非常不便,也不知道田莊鋪子如何了。”邵雲辰有些憂心,季家大部分收益都來自康平縣,如今兩地連接的通道被斬斷,還不知道那裏的田鋪能不能保住。
“我的戶籍入在康平縣城,吏部有各地官員的檔案,只要一翻文書就能知道。現在也許文昌帝還騰不出手來,等他将京中的事務處理完畢,我這樣的微末小官可能一時輪不上,但不要抱僥幸心理,總有一天會被清算。我倒是希望二舅不要插手,我怕會連累到他。”季宣和知道文家是難得的中立派,只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參與皇子奪位中。
以季宣和對二舅的了解,二舅袖手旁觀的可能性不高,只希望他做事小心一點,盡量不要讓人察覺。文家本就不是皇上跟前的新貴,再惹了新皇的眼,常給二舅小鞋穿就不秒了。
屋外大雪飛揚,書房裏倒是溫暖如春。環境很舒适,季宣和他們卻無心享受。少了康平縣田鋪的收入,季家每年的收支只能将将平衡,盈餘實在有限。好在康平縣田鋪之前每年的收益,都會随着運糧隊送抵西林縣季宣和手中,不然陡然間少了豐厚的家業,季宣和又得從頭賺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