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嗯,哥哥吃。”季寧然不是小霸王的性子,自小輾轉在族人中,他也養不成那樣的性格。
“寧悠,吃吧,家裏不缺這點吃的,想吃什麽,就跟爹說。”說完,邵雲辰便沒再開口,安靜地用着午膳。邵雲辰小時候奉行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到了季家之後,才在季宣和影響下,慢慢有了轉變,那也是能不說,就不說,當然,只有兩人的時候例外。
照顧孩子的嬷嬷一早就備下了,季家排場不大,就請了兩個,白天晚上輪着來。兩個孩子都只是過繼的,感情更是需要從小培養。季宣和對于大戶人家的做法,有些不贊同。要不是礙于孝道,這樣子從小由仆婦照顧長大的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又能深到哪裏去?
飯後稍事休息,邵雲辰就帶兩孩子進房午休,季宣和看着時間尚早,他也跟着進去眯了會。一家子四口人,躺在床上,倒也顯得很是溫馨。
新請的嬷嬷,邵雲辰早就囑咐過她們,只需她們照顧好孩子,順便教他們一些規矩,孩子有什麽問題,直接跟他說,別的不用她們管。有了主家的交代,盡管兩個嬷嬷有些不贊同,卻也照着主子說的做,沒有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平嬷嬷,你看這個主家怎麽樣?”章嬷嬷來季家好些日子了,覺得季家跟她從前待過的主家有很大不同。
季宣和有了過繼子嗣的打算時,就開始物色人選,章嬷嬷和平嬷嬷先後被買進季家,之前兩人跟着段媽媽後面打下手,孩子到位後,才有了她們的用武之地。
兩位嬷嬷都是大戶人家仆婦出身,之前就是小少爺身邊的教養嬷嬷,被季家找來充當奶媽子,算是大材小用。兩人看慣了大戶人家後院争鬥,來了季家這樣人口簡單的人家,一時間反而有些不适應。以章嬷嬷的眼光來看,季宣和夫夫都不像是貧寒子弟出身,自身規矩很是到位,卻總覺着哪不對勁。
“挺好,只要咱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主子們就不會虧待咱們。”平嬷嬷實話實說,這裏不是她之前的主家,說話不用拐彎抹角,斟酌再三才能開口。
“唉,我說平嬷嬷,我不是問的這個,難道你沒覺得哪裏別扭嗎?”章嬷嬷一時也不知道她要表達什麽,只能這麽含糊着問。
“哪裏別扭了?”平嬷嬷很是無語,說話就說清楚,這麽說,誰知道她要說的是什麽。
“就是,你看,咱家主子很多舉止像是刻進了骨子裏,一看,就讓人覺得出身不錯。但你看看,他們行事過于随心所欲,你說他們不講規矩吧,又挑不出錯來,說他們講規矩吧,剛過繼的孩子就自己帶着,從昨天到現在,咱倆沾手的時間你算算有多少?”章嬷嬷說不清楚,幹脆把她疑惑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仔細羅列出來。
“哦,你說這個啊。我覺得咱家主子這麽做才好,你我之前都在大戶人家做事,見到的事情還少嗎?作為父母,一天到晚都見不到孩子幾面,別說是做爹的,就是親娘也不過是偶爾去看看自己的孩子,你說說,他們這樣能有多少感情?有多少小輩是真心實意去請安的,還不是礙于孝道?”平嬷嬷說起這個,話也多了一些,“咱家主子的孩子都是過繼的,這方面上更要注意,要是養出兩個白眼狼,估計這家就散了。咱們在季家也待了有些時日,看着兩主子性子好,你可別以為他們會屈服于孩子,要是這兩孩子辜負了主子們,依我看,這兩孩子的将來不會好過。”
“這話怎麽說?”章嬷嬷顯然是不信。
“你沒注意嗎?季家仆婦,你見過有幾個偷奸耍滑的?”平嬷嬷拿眼神觑着他,一副詫異的樣子,“能将婢仆調~教的這麽好,主子們豈會是軟性子?”
“說起這個,我也注意到了,只是想着季家仆婦不多,之前就沒深想。”章嬷嬷回過神來,才恍然大悟。
“一樣米養百樣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主子們的眼光不至于好到能看透一切。我估摸着,那些有二心的,都被清出去了,加之季家不使命壓榨婢仆,季家仆婦才會這麽上下一心。”平嬷嬷由衷贊嘆,哪個大戶人家都少不了争鬥,仆婦自是分成好幾派,各為其主。
季家只有一家子人,這一點上倒是天然的優勢,免了許多争端。但就算撇去主子間的利益不說,仆婦間也是一樣,有着各自的私心。主子能知人善任,将人安排妥當,沒有出現為了各家的利益,就各自鬥個不停,今日你給我下絆子,明日我給你上眼藥,這就表明了主子們不簡單。
她們只要照着主子的話做,就不會出錯,旁的她們不能多想。要是仗着自己的資歷,在小主子面前指手畫腳,估計她們離出府也不遠了。
平嬷嬷看事明顯要比章嬷嬷深遠一些,她看着章嬷嬷同樣出自大戶,一個是前主家敗落,一個是前主家調職,看少爺年紀大了,主母不想留下她礙眼,索性打發了她。
平嬷嬷在進季家前已是自由身,只是她孤身一人,年紀又不算小了,獨自生活對她來說可不是好事,被人欺負了,她也找不着人說理去。聽到季家找嬷嬷的風聲,便托人走關系,自薦上門。
平嬷嬷以前就是吃了待少爺太過好的虧,遭了主母的忌諱,現下她是吃一塹長一智,主子說什麽就是什麽,旁的她不會插手,以免犯了和之前一樣的錯。她可沒有再來第三次的機會了。
想着和章嬷嬷是同病相憐,平嬷嬷就多了幾句嘴。章嬷嬷沒有平嬷嬷那樣通透,卻也不是愚笨之人,自然領了平嬷嬷的好。
季宣和歇完晌,披衣起床。午休時間有限,他放輕手腳,兩個孩子仍是被吵醒了,順帶連邵雲辰也睜開了眼。
“你繼續躺會,我将兩個孩子交給平嬷嬷她們帶。”既然都醒了,季宣和便不再顧忌,手腳利索地給兩個孩子套上外衫,将他們帶出了正房內室。
兩個小家夥顯然還沒适應陌生的地方,一有動靜就把他們給驚醒了。季宣和午休時間短,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作息,眯了小半個時辰,醒後照樣神采奕奕。
季宣和同邵雲辰都沒将兩個孩子當成是陌生人,就像自家孩子那樣,對待他們很是随意。季寧悠和季寧然對身邊的一切都還處于茫然無知之中,他們不明白怎麽突然間就像生活在仙境之中一般,穿的是摸着手感特別軟和的細棉布衣衫,吃的是農家人吃不起甚至很多連瞧都沒瞧過的菜色,住的是青磚瓦房,這個他們倒是曾經見過,只是沒想到有一天他們也能住在其中。
一天下來,兩孩子都過得雲裏霧裏,只知道乖乖聽話,生怕眼前的一切眨眼間就成了泡影。
章嬷嬷今晚要輪值,她同平嬷嬷聊了一會,就進自個兒住所去補眠,獨留平嬷嬷陪着兩孩子。
季寧悠目前的年紀,已經可以進學堂啓蒙,季宣和夫夫考慮到他初來乍到,還沒适應自己現在的身份,容易被人欺負,便決定晚上一些,等到明年再視情況而定。要是養成自卑的性子,兩孩子的前程基本就毀了,季宣和同邵雲辰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平嬷嬷和章嬷嬷作為照顧兩孩子的嬷嬷,順便兼着教養嬷嬷的職責,她們現在的任務很輕松,除了看孩子之外,就是每日指導他們一些規矩,要求很是寬松。孩子還小,以前又是放養習慣了,一下子嚴肅對待對他們而言未必就是好的,孩子嗎,還是活潑調皮一些為好,沒必要被繁雜的規矩束縛住。規矩是為人所用,而不是用來束縛人的。
季宣和大步走向府衙,後面跟着近年才提上來的新小厮知樂。邱成和即墨如今都成了管事,能跟在季宣和夫夫身邊的時間大為減少,增加新的小厮就非常有必要。
如今內戰結束,治安日漸安好,生命有了保障之後,人們就開始改善自身的生活環境,家裏銀錢寬裕的官員都有了在外置宅的意向。畢竟府衙後宅住着的官員不少,人來人往間,有點風吹草動,立馬周邊人家都能知曉,這對官員來說,不見得是好事。誰家沒點陳谷子爛芝麻的糗事,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住的太近,注定很難有隐私可言。
加之沒有幾個官員不私下裏拉幫結派,不欲為人知的事,誰家都有那麽幾件,半年下來,已經陸續搬了幾家出去。季宣和同邵雲辰商量後,決定還是維持現狀。
季家攏共就那麽幾個主子,也沒想過要做什麽見不得人的事,不想驚動府衙後宅的官眷,走後門就是。府衙這一帶,也沒人敢明目張膽在街頭巷尾派人盯着,這可是犯衆怒的事。官員們想搬出府衙後院,最大的原因就是各個宅子離的太近,家裏辦個喜事喝口小酒,都能鬧得人盡皆知。也因此,一般府衙官邸無事都不會飲酒取樂,這讓一些官員少了不少樂趣。
誰家後宅不寧,一個沒注意,風聲就能傳到其他同僚耳中,這麽丢臉的事,作為一家之主的官員能忍幾回?府衙不比縣衙,之前季宣和在西林縣城時,縣府官員本就不多,人少事就少,幾家住一起也鬧不出多少是非。
府衙就不同了,官員繁雜,人員衆多,獨身上任的官員很是稀少,一衆官員家眷都擠在府衙後院官邸裏,今天你瞧我家熱鬧,明天我拿着你家趣事逗樂,這樣的事三妻四妾的官員家裏,誰家沒個幾件?你方唱罷我登場,官邸裏熱鬧着呢。
以前錦朝處于硝煙之中,住在府衙後院官邸比較安全,現在沒了這個後顧之憂,自然是奔着更好的地方而去。
在府衙官邸住着,也不是沒有好處,官員出入府衙最是方便不過,省了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有優點自然就有弊端,除開以上說的不便之處,住府衙官邸還有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官邸宅院都不大,最大的那幾處宅子也不過是三進宅院。
像季家這樣人口簡單的官宦人家也許還用不完,一些家眷衆多的官員,那住着就有些擠了,這也是促使官員搬到外面宅子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