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墨玉糕
騙子……
寧寧聽到奶奶的聲音, 下意識從沙發上站起來,只是心裏卻對父母失望極了,覺得以後都不會再相信他們。
廚房裏還有個湯沒炖好, 奶奶聽到腳步聲, 先拿碗裝了幾個鹵雞腿讓她吃。
自家鹵的雞腿,賣相或許比不上外面賣的, 但散發出來的香味卻十分誘人。
老人雖然疼孫女, 但她節儉慣了,加上鹵雞腿做起來還是比較費功夫的,所以平常只有過節過年會做給她吃。
換做往常, 看到自己最愛鹵雞腿, 寧寧早就高興壞了, 但現在, 最愛的鹵雞腿吃進嘴裏都沒那麽香了。
大概是看出孫女還是有些不高興, 奶奶安慰道:“你爸你媽可能有事去了, 奶奶陪你過生日也是一樣的。”
有事,有事, 永遠就是有事……
寧寧在心裏抱怨, 卻沒将這份氣撒在老人身上:“嗯, 我知道,沒關系的。”
老人見她懂事, 伸手摸摸她腦袋後道:“去外面坐着吃吧,等會奶奶把湯端出來就開飯了。”
寧寧端着碗在飯廳的桌子上坐下後,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手機。
她看着媽媽幾個小時前回複的那條消息, 眼眶突然有些熱,在眼淚掉下來之前,她放下手機用手抹了把眼睛, 拿起筷子繼續咬雞腿。
等到湯也炖好後,奶奶開始往外端菜:“可以吃飯喽。”
今天的菜色十分豐富,和過年差不多,然而一個鹵雞腿都沒吃完的寧寧看着桌子,卻覺得自己一點也不餓。
咚咚咚——
門外突然響起敲門聲,老人正想着會不會是兒子他們回來時,就見孫女已經起身跑出去。
Advertisement
寧寧打開門,只看到一個小男孩上樓的背影,立刻猜到又是樓上的孩子調皮亂敲門,她表情瞬間垮下來,頭一次覺得熊孩子那麽讨厭。
“哎呀,寧寧你是聽到媽媽回來了嗎?”
就在寧寧準備關門時,忽然聽到一道驚喜的聲音,她驚訝地擡頭,就看到爸爸媽媽一前一後走上樓。
夫妻倆手上提着一個保溫桶和一個保溫杯,看到女兒後,當媽的先把保溫杯遞過去:“你要的荷葉茶,媽媽還給你買了墨玉糕,等吃完飯後吃。”
夫妻倆在養生美食小鋪等了一會,後來想着等帶回家怕會冷掉,幹脆在超市裏買了個保溫杯和保溫桶。
“我還以為你們不回來了,怎麽搞得那麽晚。”老人看到兒子兒媳婦,高興的同時忍不住埋怨一句。
“那家店生意好,排隊耽誤了一會。”
寧寧聽到媽媽的話,才發現原來自己錯怪他們了,但她不好意思表露出來,只在一家人上桌準備吃飯時,主動給爸爸媽媽盛飯盛湯。
夫妻倆以前可沒這個待遇,對視一眼後,都有些高興,覺得這麽久的隊沒白排。
“奶奶鹵的雞腿特別好吃。”寧寧還主動分享了奶奶專門做給她的,香噴噴的鹵雞腿。
夫妻倆這些年一直在外地,偶爾回家時對女兒的印象就是聽話懂事。
直到這次,在外面賺了點錢,想把女兒接出去,女兒強烈的排斥,才讓他們發現,她聽話懂事的另一面,卻是對他們的生疏,她寧願陪着奶奶繼續留在這個舊小區,也不願意跟他們去住大房子。
老人住慣了這裏他們強求不了,但女兒和他們這麽生疏,多少有些紮心,夫妻倆反思過後,這才努力想要改善和女兒的關系。
眼見荷葉茶和墨玉糕能換來女兒的親近,當爸的直接放下大話:“以後爸爸天天給你買!”
飯後,一口墨玉糕,一口荷葉茶的寧寧看了他一眼,點點頭:“謝謝爸爸。”
她想,如果他這次能說到做到,哪怕只堅持一個星期,那她就原諒他以前數不清多少次的言而無信。
養生美食小鋪。
向父回到店裏後,将女兒做好的墨玉糕遞給還等在店裏的顧客。
夫妻倆接過墨玉糕後,一邊道謝一邊往洗幹淨的保溫桶裏裝。
看到他們還特意買了保溫杯和保溫桶,向父不由誇了兩句。
這年頭,雖然很多人嘴上都說女兒好,女兒才是小棉襖,但實際上心裏還是偏心兒子的。
難得看到和他們一樣疼女兒的夫妻,向父覺得也不枉他特意跑這一趟。
聽到他的誇獎,夫妻倆卻有些不好意思:“沒你說的那麽好,我們之前光顧着賺錢,其實忽視了女兒,孩子現在跟我們一點都不親……”
向父驚訝過後,安慰了幾句,随即分享起自己的經驗來:“……我跟你們說,還是養女兒好,女兒貼心,我剛才去我女兒家,她一見面就關心我吃沒吃飯,聽說我沒吃,立馬去端湯給我喝……”
聽到他和自己女兒關系那麽好,夫妻倆都很羨慕。
“行了,別耽誤他們時間了,人家還得回去給女兒過生日。”向母見他喜歡逮着人炫耀女兒的老毛病又犯了,看不過眼的過來打斷。
等向父閉嘴後,向母笑着道:“這包荷葉茶送給你們女兒,祝她生日快樂。”
夫妻倆道謝後,不敢再耽擱,趕緊開車往家裏趕。
送走這兩位特殊的顧客後,向父讓打掃完衛生的店員先下班,自己則從車上拿下一個保溫桶:“女兒讓我給你帶的湯,你先喝着,我把食材搬到小廚房,回家再給你做好吃的。”
向母見女兒沒忘記自己這份,頓時露出笑容來,一邊提着保溫桶坐在店裏一邊問:“乖囡今天在家做什麽了?你有沒有跟她說,讓她別太累着了?”
“她說昨天才和朋友去體育館那邊玩過,還給我看了她買的多肉……”向父一邊往小廚房搬食材一邊道,“她還讓咱們別太累,到時間就關門。”
“比起之前開飯館時,這哪算累。”
向母回想起年前在老家累死累活開飯館,還賺不了多少錢的時候,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相比起那時候,又要費心去進貨,又要擔心生意不好,還有一堆零零碎碎的事情,現在的日子不要太爽。
向父同樣這麽認為,不過臉上卻滿是笑容:“那還不是女兒孝順,怕我們累着。”
店裏這麽能賺錢,向家夫妻現在只覺得幹勁十足,好像回到當年剛開始創業開飯館的時候。
他們晚上八點多快九點才到家,做飯、吃飯、洗漱又花了不少時間,等入睡時已經十一點多。
即便如此,他們第二天還是六點多就醒來,而且精神很不錯的樣子。
“別說,這阿膠糕、荷葉茶和墨玉糕真是不錯,要不是我們自家賣的,我也得搶着買。”早上起來後,向母站在鏡子前,看着鏡中年輕好幾歲的自己,心情很不錯。
能生出向晚這麽漂亮的女兒,向母長得自然不差,只是之前為家庭和飯館操勞,身材有些微胖,臉色也有些發黃。
但如今,她人瘦了一圈,氣色更是容光煥發,烏黑的頭發披散在背後,頗有幾分重回青春的感覺。
向父走過來,看向鏡子裏的妻子,不由回想起他們當年剛剛相戀時的模樣。
那個年代的感情或許比不上現在年輕人的轟轟烈烈,卻滿是細水長流的溫馨。
向父想到這些年她為自己生的一雙好兒女,還有為這個家的付出,忽然有些感性起來,從背後擁着她,在她臉頰上親了一口。
“老夫老妻的,幹嘛呢!”向母語氣嫌棄,眼裏卻帶着笑意。
夫妻倆親近一會,很快從家裏離開,順路給女兒送去早餐。
雖然向晚再三強調,不用給她送早餐,但向父向母卻覺得不過順路的事,來H市以後,基本上每天都會給她送。
今天向父準備的早餐是紅薯粥和蘿蔔絲餅,紅心紅薯切成碎碎的小丁,小火滿熬,紅薯直接煮成絲絲縷縷和煮開的米花完全融為一體,紅薯本身的甜味讓粥裏連糖都不用放,喝一口直接甜進心裏。
配粥的蘿蔔絲餅是向父拿手的一樣小吃,他做出來的蘿蔔絲餅,色澤淡黃,外皮薄如紙,吃起來酥脆鮮香。
向晚送走父母後,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
【w:爸媽牌愛心早餐[圖片][圖片]】
發完朋友圈後,向晚掃了眼底下羨慕的評論,先夾起一個蘿蔔絲餅吃起來,薄如紙的表皮十分酥脆,內裏的蘿蔔絲又脆又香,怎麽吃都不膩。
幾口蘿蔔絲餅後,再來上一口甜滋滋的紅薯粥,向晚感覺自己今天一天都會有個好心情。
她在吃早餐時,向父向母已經開車前往店裏。
“哎,我現在可真是高興。”向母坐在車上,忽然感嘆道。
向父用餘光看她一眼,就聽她繼續道:“這輩子最讓我擔心的就是乖囡的身體,現在看到她身體一天天變好,說實話,比我賺那麽多錢還開心……”
“誰說不是呢。”向父贊同地點頭,想到女兒最近都沒再生病,臉上露出笑容來。
以前這種初春的季節,向晚是最容易生病的,有時候甚至只是不小心吹了下風,當天就可能會感冒,而且她感冒的症狀都比別人嚴重,經常會鬧到進醫院的地步。
夫妻倆在這個女兒身上費了太多心思,尤其是她剛離開家讀大學時,更是擔驚受怕。
甚至,大一下學期,在向晚不知道的情況下,向母曾經偷偷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住了一個多月,就怕萬一女兒出什麽事不能及時趕過來。
“現在總算好了,等咱們再賺些錢,給乖囡在H市買套房付個首付,等過兩年她再找個合适的對象結婚,那我就圓滿了。”向母光是想想就覺得幸福。
“女兒還小,你不會現在就想催婚吧?”對這個問題,向父顯然有不同意見。
“我又沒讓她現在就結,這會找個男朋友,談兩年,等她二十四五歲時結婚正好。”
“結婚這事不用急,現在提倡晚婚晚育,二十七八歲結婚也不晚。”
向母橫他一眼:“那你當初和我結婚時急什麽?”
“那不是時代不一樣嘛。”向父道。
知道他純粹是舍不得女兒嫁人,向母懶得再和他說這個話題,不過在她心裏,除非女兒不想結婚,否則如果有合适對象的話,早結總比晚結好。
這會八點還沒到,等車子開到店附近時,向母驚訝的發現,門口已經有顧客在了。
顧客來得比他們還早,讓向母實在不知道說什麽好。
等向父把車停好後,夫妻倆來到店外,向母語氣有些無奈:“營業時間是九點,你們怎麽來這麽早?”
“我趕着去上班,老板你先賣我一杯荷葉茶吧。”
“我也要一杯荷葉茶。”
“我今天休息,老板你不用管我,正常營業就行。”
來的這些顧客中,有些是上班路上順便過來買一杯荷葉茶,有些是正好沒事,怕來晚了要排很久隊,幹脆提前過來等着。
顧客都這麽說了,向母還能說什麽,在向父進小廚房後,開始給顧客們泡荷葉茶。
“老板,你家荷葉茶真是沒得說,能瘦身不說,喝着人還舒坦,我現在每天不來一杯工作都不得勁,就是來晚了隊難排,請問可以賣點茶葉給我嗎?”一位顧客拿到荷葉茶後,低頭喝了一口,随即露出享受的表情。
她是附近一座辦公大樓裏的員工,還是同事介紹才知道有這麽家好店,喝了一個星期這家荷葉茶,肚子上的贅肉消了不說,因為久坐導致的便秘問題都得到了緩解,現在每天都得過來買一杯。
“抱歉,店裏只賣沖泡的荷葉茶,要買茶葉的話,我們有網店。”向母一邊泡茶一邊道。
“咦!原來有網店的嗎?名字也叫養生美食小鋪?”得到肯定回答後,顧客趕緊拿出手機搜索。
“別想了,網店裏每天的庫存有限,我搶了半個多月都沒搶到,還不如老老實實來店裏買茶喝。”旁邊一個顧客看到她驚喜的模樣,潑冷水道。
向母聽到這話,歉意地笑了笑。
等專門過來買荷葉茶的顧客捧着茶離開後,店門口人少了一些,只剩下等墨玉糕的顧客。
不過,在九點過後,又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過來,其中不少是幫忙跑腿的騎手。
周邊的店鋪見養生美食小鋪門口又排起長龍,已經是見怪不怪,只是心裏多少有些羨慕。
中午時,店門口的人依舊還是那麽多。
向晚提着保溫桶過來,看着這麽長的隊伍,想的卻是爸媽忙不忙得過來。
門口堵的人多,加上她才往前走了幾步,就被後面的人盯着,一副防備她插隊的架勢,向晚搖搖頭後,只能換條路走。
除了大門外,小廚房裏其實還有個為了方便運送食材的小門。
向晚繞到小門後,敲門進去。
向父看到女兒,很是高興:“你怎麽過來了?”
“來給你們送飯,你先出去吃飯吧,我來做一會。”向晚放下保溫桶,洗幹淨手後穿上圍裙帶上口罩、手套。
華興廣場裏吃飯的店還挺多,前些日子向家夫妻午餐都是在裏面随便買着吃的。
不過外面的飯再好吃,也比不上女兒親手做的飯菜。
泡###沫
向父不想女兒太累,趕緊提着保溫桶出去,準備吃完好進來換她。
兩個女店員已經輪流吃過飯了,他本來想叫妻子一起過來吃的,但見收銀臺那比較忙,只能自己先吃。
向父喜歡吃魚,向晚特意給他做了個紅燒魚塊,另外還做了向母喜歡吃的茄子炒豆角。
“是小老板做的飯嗎?手藝真不錯。”店員看到向父面前的菜色後,不由誇道。
“對,她知道我愛吃魚,特意做的紅燒魚,味道比外面賣的還好吃,又鮮又嫩。”向父誇了女兒一波後,大口大口吃起來。
十來分鐘後,他重新進入小廚房。
“我吃完了,你出去幫你媽吧。”看到女兒在揉面,向父趕緊道。
比起外面收銀的活,肯定是在廚房裏更累一些,畢竟揉面還是需要體力的。
“吃太快不好消化,爸你下次吃飯吃慢點。”見他這麽快就吃完了,尤其自己還做了魚,向晚忍不住念叨。
“好好好,我記住了。”
說起來,向父面對他親媽和老婆時都沒這麽聽話,但對着寶貝女兒,向來是她說什麽是什麽。
聽說向母還沒吃飯,向晚忙完手上那點活後,摘下手套和口罩出去。
“媽,你去吃飯吧,我來。”向晚來到收銀臺後,推着向母去吃飯。
向母摸了下女兒的手,見挺暖和的,這才去一邊把飯拿過來。
排隊的顧客看到收銀臺後突然換成這麽一位漂亮的小姐姐,眼前一亮。
有個別老顧客笑着對向母道:“老板娘,這是你女兒啊?長得和你一樣漂亮。”
聽到別人誇女兒,向母心裏自然高興:“是啊,這不是店裏忙嘛,她特意過來給我送飯。”
她總說向父喜歡炫女兒,實際上她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那位老顧客和向母年紀差不多,聽到她的話,又看了收銀臺後眉目如畫的小姑娘一眼,然後道:“你女兒有男朋友沒?我兒子是Q大,今年剛畢業……”
雖然早上向母還和向父讨論女兒結婚的事,但這會有人提起這個話題,她第一反應卻是:“她還小,不急。”
排隊的顧客中,還有個別人知道向晚的身份,見她在店裏幫忙,忍不住問:“小老板,今天網店該不會斷貨吧?”
向晚聞言,搖頭道:“我待會就回去,不會的。”
問話的顧客這才放下心來,還有一些顧客卻好奇道:“什麽網店?”
“你們不知道嗎?小老板家還有家網店,賣荷葉茶茶葉和阿膠糕,就是量太少,每天都得搶。”
不少顧客都是聽朋友介紹才知道這家店,還真不知道這事。
在顧客們聊起網店時,向晚抽空看了眼在旁邊吃飯的向母。
當父母的心思都是一樣的,寧願自己苦點累點,也不要兒女那麽累,所以向母吃飯的速度也挺快,想早點吃完讓女兒回去休息。
“媽你慢點吃,下面還有湯。”向晚提醒道。
被女兒發現了,向母只能“哎”了一聲,把速度慢下來。
店外,排在前面的顧客買到東西後一個接一個離開,而隊伍後面,卻也在斷斷續續的增加新顧客。
左邊賣荷葉茶的隊伍比右邊墨玉糕的要短些,不過現在也排了十七八個人。
又過了會,突然來了幾個老大爺,年紀輕點的也有五六十歲,年紀最大那位,怕是有七十好幾。
排隊的人本來以為這幾位老大爺是路過,沒想到他們直接過來在後面排起隊來。
在場的都是年輕人,幾位老大爺湊在中間,很是格格不入。
這個年紀的人,不太可能再去講究外貌,顧客們心裏第一感覺就是,他們肯定是替家裏人排隊。
想到此,個別顧客就忍不住皺眉,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孝順,竟然讓這麽大年紀的人來幫忙排隊。
“爺爺,你到我前面來吧。”有排在老人前面的年輕女顧客發現他們後,主動道。
“不用不用,我們又沒什麽事,等會就等會。”年紀最大的老爺子說完,從手上的布袋子裏拿出一個折疊凳放到地上坐下來。
另外兩位老大爺見此,也紛紛掏出自己的小凳子。
見他們還自帶凳子過來排隊,周圍的人露出笑容來:“老爺子你們還挺專業。”
“我們年紀大了,站不住,不比你們年輕人。”一位老爺子道。
聽到這話,旁邊的女顧客問:“你們是幫家裏的子孫過來排隊的嗎?”
“不是,是老黃說這裏有好茶,我們過來喝茶的。”穿灰衣服的老大爺道。
顧客們聞言,這才放下心來,不過想想他們跑這裏來喝茶也挺有意思,不由跟他們聊起來。
老大爺們在家沒人說話,見這些年輕人願意跟他們聊天,談性還挺足。
尤其是那位叫老黃的老大爺,更是從各個方面點評了荷葉茶,說這茶可以稱得上是極品。
向晚聽到外面的熱鬧,轉頭後就發現隊伍中多了幾位老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