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槽點太多了
學校上完課, 課外補完編程課,景淑終于有了一點空閑時間,可以用來和小姐妹溝通。
這是一個工作日的午後, 孟溪楚正好沒課, 景家的人都在外忙,唯獨景淑一個人在家。
張伯讓廚房準備了下午茶, 搭配了一款剛做出來沒多久的慕斯蛋糕。柔軟的白巧克力加稀奶油外層, 裏面是草莓慕斯, 而底層則是幹燥的奧利奧餅。
景淑帶孟溪楚在書房裏, 面前開着電腦, 手邊拿着手機。
香甜的蛋糕和清爽清香的茶沒有阻礙到兩人的“學習”課程。
這會兒的孟溪楚滿臉欣慰,心情放松, 很慶幸景淑終于意識到自己處于“何不食糜肉”狀态, “幡然悔悟”研究起了正常物價。
電腦開着好幾個界面, 是孟溪楚知道的各種購物網站。
在海外網購, 衆人通常用的某亞網站, 或者各大品牌的官方旗艦店。景淑他們那群人比較少網購, 如果需要買什麽, 基本上走一趟實體店或者讓人直接給他們帶就行。
在國內就不一樣, 在運輸網絡以及快遞網絡極為發達的情況下, 網購早成了大衆的主要消費方式。
孟溪楚給她一個個介紹:“這個呢,是國內國人最常用的網購平臺,某淘。這個是某東,這個是某易。如果要便宜一點的話,最近後起直追的平臺是某拼,還有一個最早的批發平臺某巴巴。”
屏幕上掃過的各種價位太過低廉,以至于景淑面部表情完全放空, 不明白為什麽這個世界上會有這麽便宜的存在。尤其是價格到後面的時候,價格已到了讓景淑腦袋冒出問號的情況。
現在的網絡市場幾分錢還在流通的麽?
幾分錢的東西用起來真的沒問題嗎?
也許是幾分錢幾毛錢的東西帶給景淑的沖擊太過大,導致她回頭再看那些幾百塊錢的東西,已瞬間覺得自己的物價正常了起來。
幾百可真是正常,比幾毛錢幾塊錢正常多了!
至于她以前的那種物價觀念,她已經恨不得當做自己直接失憶,把那些全部給忘了。
孟溪楚也怕适得其反,所以給景淑科普的時候,給她理了一下物價劃分:“因為地廣人多,物種豐富,所以國內各種生活用品和可以量産的小物件價格是很低廉的。當然,高奢品基本上因為稅的關系,所以價格會比外面昂貴很多。”
景淑對這個有點概念。
她略思考,覺得自己需要在國際商務、國際稅務之類上再多學一點多。經濟學之類的知識,在中學時段實在學得粗略。她大量的學習時間都是在文學作品一類的語言學習上。
她在這邊思考,孟溪楚拿出了景淑最近上課常用的黑板給她進行現場教學:“舉個例子,葡萄。便宜的葡萄幾塊錢一斤,如果是在原産地的葡萄,價格是極為低廉的。但比如陽光玫瑰葡萄,普通的只要幾十一串,到了晴王等級,根據不同的質量評級後,它的價格可以從一串兩百到一串一千。”
同樣是葡萄,價格可以相差諸多倍數。
景淑幾乎可以想象,這樣的葡萄如果再加上什麽額外的文化價值,價格可以更高。像有些店裏的葡萄草莓,完全按單顆來賣,價格可是真不便宜。
孟溪楚在黑板上畫出了價格等級,順便把收入等級畫了上去。
她将景淑畫在了金字塔的最頂尖上。
“現實的情況是,你在整個社會階層的最上層。很多東西的價格對于你來說只是一個數字。”孟溪楚将自己點在了金字塔尖端偏向的地方,“我家和景家相差很大,但依舊處于這麽高的地方。”
景淑看着圖。
孟溪楚松開筆,虛點在金字塔的下方:“實際上大部分人都處于下方。”
這個圖孟溪楚是見過的。上次見的時候沒有多少感觸,只類似于“我明白了”這樣的情緒,而到了現在經歷過物價沖擊,這個“我明白了”就多了很多感觸。
先前她一直覺得,社會新聞所謂的窮所代表的是一種極端,類似于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那種。而在國內現下的環境下,大家都投奔小康,所以要融入衆人只要普通裝窮一些就好了。
就她回國來的這段時間,她目之所及,衆人的生活狀況确實都不錯。就算是經常需要打工的羅正平學長,也沒有表現得特別極端的貧窮。
事實上哪怕目之所及沒有貧窮,不代表着大家的生活水平就是她以為的生活水平。
至少網絡上太多的低價産品,以及其旁邊的銷售數量,足夠讓景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平日裏的生活開銷水平和她想象中是不一樣的。
孟溪楚和景淑交流過一段時間,知道景淑的誤解偏離問題,在金字塔的中下間段畫了一個圈:“在這裏的大多數人,日常生活是很普通的。年收入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他們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在日常生活、子女教育、贍養父母上。一年下來的儲蓄金額并不高。”
十幾萬能買什麽呢?
她哥前段時間包裹的禮物山裏面,就大約挑出十個禮物。禮服的話可以買一件好的,包的話可以買一個,還屬于不算配貨的那種包。
對于正常人來說呢?
“一個家庭條件中等偏好的Z大學生,如今生活的月開銷大約在一千五到兩千之間。”孟溪楚給景淑計算,“加上學費、住宿費、書本等學雜費用,一年開銷要四萬。這還沒算他的衣物、生活用品、電腦、手機以及社交等開銷。”
按照孟溪楚這樣的算法,景淑給一家三口做了個計算。一個成年人的收入給一家三口支出後,基本上一年後完全清零。家裏如果要儲蓄只能靠着另一位成年人的收入。
景淑腦中跳出了她和蕭奕舟吃過的那頓飯。
價格極高。
她不知道蕭奕舟是真的有錢,還是說蕭奕舟只是為了能夠在“奢侈”的她面前,希望能請她吃一頓并不會讓她覺得丢臉的飯菜。
孟溪楚還在那邊說着H市平均工資,以及Z大畢業生出去就業後的平均工資,以此來讓景淑更深刻了解各種價格情況。
景淑臉上很是認真,聽好友說着這些,內心将蕭奕舟這碼事記住。
哪怕有錢,沒有誰是合該為誰花那麽多錢的。
……
蕭奕舟很輕松在網絡上按照大數據,查找了一堆資料。
傅深染在不遠處拿着一本律法書,擡頭看了眼比平時認真不少的蕭奕舟。
蕭奕舟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
蕭父一直找人給他一對一單獨上課,但他的教育是極為上心的。人如何才能最為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靠着教師的灌輸是沒有用的。
只有極端的落差感知、疼痛、自我挖掘出的真相等等手段,才可以讓他對某些并不會常接觸到的概念深刻入骨髓。蕭家有錢,在接下去的日子裏,他就算只是守着自己的諸多股份,都可以一輩子高枕無憂。
這世上确實存在一個人靠着遺産成功宅到一百多歲的人。
但蕭父對他的期望顯然不是這麽簡單的。
蕭奕舟單手滑動着鼠标,任由屏幕上的燈光将他的臉照亮。
他眼內像是機械人流過數據一般,看過那一行行的資料。
蕭父知道自己兒子可以輕松的且沒有任何人生意義活着,但他更希望自己兒子能活得更有意義一點,有價值一點。
傅深染在邊上看着,和蕭奕舟一起成長,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意識到蕭父的目的。最初蕭父的很多決策看似很不着調,但随着時間過去,每一個行為從結果來看,都産生了正向的作用。
有的人成功成為标杆引領人物不是沒有原因的。
傅深染不知道蕭父每一次的行為裏有多少豪賭的成分,但他很确信,蕭奕舟朝着蕭父希望的方向成長着。他的好友在計算機上的本事幾乎所向披靡,而并沒有因從小學習而失去對此的興趣,甚至還有着自我的追求。
蕭奕舟和社會的脫節,在出來住的這麽短短一段時間內很快發現。
發現後也沒有精神崩潰,只是已經主動連續查了不少資料。在了解基本的物價後,目光又逐漸轉移到了整個國家,随後轉移向整個世界的經濟情況。
以前蕭奕舟的愛好更偏向計算機,如今卻連帶上了經濟這一塊,目光比以前更加宏觀,卻偏生是從微觀角度來切入的。
自我反省,自我進步。
傅深染收回視線。
他輕微笑了下。如果他再不努力的話,總覺得好友做到這樣的地步,他很快就會被甩在後頭,最後變成普通的蝼蟻消失不見。
一個小時後。
看書看累了的傅深染再次擡頭。
傅深染:“???”
從他的視角來看,現在蕭奕舟的電腦屏幕上,一個屏幕正在放電影,電影裏一對愛人正在接吻。另一個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字,竟然是期刊雜志上的論文。
在論文翻閱下去的過程中,傅深染清晰可見那個小标題——論金錢和愛情之間的互相影響。
他半響找回自己的意識:“你在看什麽?”
蕭奕舟對着電腦,用一種相當合乎邏輯的,非常理工直男的思維,回答了傅深染這個問題:“我自我測試出來,我喜歡景淑。”
傅深染:“???”
“我通過合理的觀察,理智的邏輯判斷,以及現在查看的論文,斷定我喜歡景淑。”蕭奕舟很确信這個問題,側頭嚴肅且若有所思問傅深染,“我要如何在我對她有隐瞞和謊言的情況下和她結婚?”
傅深染:“……”
槽點太多,他一時間都不知道要從哪裏開始吐槽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