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海寧報刊業奇事

這天的晚飯餐桌上, □□姐嘲笑珍卿,說:“好像你能做紅案狀元似的。”

說得一桌子人都笑,等到菜都上齊了, 各人就開始吃了。

沒過五分鐘,胖媽他們把煮好的餃子, 用特別袖珍的碗裝着, 每人盛了一點上來。

在全班念詩都不怯場的珍卿, 這一會兒, 心還真有點提起來了。

她留心觀望大家的表情, 自己先吃了一點菜,候着水餃稍冷一些,她拿湯匙舀個餃子, 小心地吃進嘴裏頭。

不得不說,這味道真是天下無雙。

她也吃過不少地方的餃子,從來沒有餃子是她這味道的。

這餃子越品越覺得, 好像是來自地獄的味道。

珍卿趁着還沒嘔吐, 趕緊把沒嚼完的吐到手帕裏。

然後, 餐桌上此起彼伏的噴吐聲。

連平常無條件支持她的吳二姐,還有最疼她的陸三哥, 也沒經過來自地獄的味覺考驗, 紛紛把吃進去的都吐出來。

秦管家趕緊悄默聲,叫大家把餃子都撤下去。

吳二姐驚詫地說:“我吃到一個大肉丁, 好像沒有煮熟啊!小五, 你肉切得太大了。”

杜教授是吃到土的表情, 一直吐好像都吐不盡, 他難受地說:“這餃子皮好像沒有熟。”

說着他瞅了一眼珍卿, 珍卿在心裏哼:皮沒煮熟, 難道不是煮餃子人的鍋,瞅她幹啥玩意兒呢。

吳大嫂漱完口擦嘴,直搖着頭跟大家說:“我看,小妹以後少動廚具吧,往後出嫁的時候,給她配兩個茶飯好的老媽子,比什麽都強。”

□□姐哼笑一聲,乜斜着珍卿道:“還跟我比。”

陸三哥也哭笑不得,摸摸珍卿沮喪的腦袋:“以後要多發揚優點。”

珍卿揉了一把臉,站起來,跟大家拱手說:

“對不住,我親愛的家人們,雖然态度一絲不茍,但是作品實在獻醜,感謝大家對我的批評,還保留了一點溫柔。請大家繼續享受美好的晚餐吧。”

不管聽沒聽懂,吳嬌嬌都熱情捧場:“小姑說得好,小姑好棒。”

吳二姐也贊同地說:“你這個态度很好。”

吳仲禮也拍手捧場,珍卿又跟大家拱拱手,低調而無聊地坐下了。

杜教授講得很直白:“她媽也沒做飯的天賦,珍卿随着她媽了。以後她自己做家,還是請個廚娘吧,做飯太屈她的才了。”

然後謝董事長也贊同說,小妹的天賦還在念書,女紅廚藝不該浪費她的時間。

吳大哥和吳大嫂,也特別熱情地附和。

珍卿噘着嘴在心裏哼唧,你們語速再慢一點,表情再真誠一點,我才信你們是在誇我。

然後,廚師精心烹制的肉燕,雍容華貴地擺上來。

珍卿覺得太好吃了,真是貨比貨得扔啊。

陸三哥看珍卿郁悶,忽然想,他要不要多練習一下做飯呢?

時間又過了兩天,禮拜二的下午放學,珍卿到郵局裏取了信。

回家拆開信一看,古以錦先生說這個月底清賬,第一、二期的版稅奉上。

信封裏除了古先生的信,果然還有一張銀行本票,上面金額是一千九百二十塊。

古先生在信中告訴她,登着《葫蘆七子》的第一、二期畫報,初印和加印的,一共賣了約有八萬冊,平均一期銷了有四萬冊——據說沒改版前的《兒童畫報》,最好的銷量也不到兩萬冊。

一本畫報賣八角錢,而合同上約定好的,在畫報上連載時版稅只有3%。

一千九百二十塊錢,珍卿算一算,錢數正好是對的。

珍卿簡直高興死了。

這才是第一、二期的分紅。

如果畫報的銷售,一直保持這個勢頭,等《葫蘆七子》連載完,必然還會出單行本,她後續還能繼續拿版稅。

用不上一年時間,四五萬的花園洋房,也不見得是癡心妄想了。——世上還有比她更幸福的人嗎?!

想杜太爺這一輩子,作為商界百年一遇的廢材,他肯定沒一次性掙這麽多錢,想想覺得自己好棒哦。

珍卿高興得不得了,一會兒在地上瞎蹦跶,一會兒又在床上打滾兒。

一千九百二十塊錢,對謝董事長他們不算什麽,可在鄉下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好想好想告訴杜太爺!

可是這老頭子太愛顯擺了!

他說不定會把孫女掙大錢的事,賣弄到睢縣周邊的幾百個村莊都曉得。

不行,不能明碼告訴他掙了多少,只能告訴他她掙了錢。

就是只說掙了三十塊錢,老頭子也一定能高興瘋的。

又一個禮拜天的時候,珍卿針對陸爹兩口子的小文章,現在有點陷入瓶頸了,想買點同類型的小報參考下。

路過驚華書局門店時,見他們門口排着好長的隊伍。

珍卿就從電車上下來,她特意走到長隊那看,果見《兒童畫報》賣得火爆。

男女老少排着長隊,揚着脖子等着買畫報。

輪到最前面的一個男人買時,他一口氣說要買二十本,有排得靠後的人,沖着那人扯着嗓子嚷:

“喂,你夯不啷當買那多,人家不要買的啦!”

那個人還是要二十份,還趾高氣揚地說:“本人要以畫報贈親友,有錢為何不叫我買?”

珍卿站在旁邊看一會兒,見那買了畫報的不少人,才走開沒幾步,就迫不及待地在路邊翻看。

有一個人,在珍卿身旁翻着畫報,一時看得眉飛色舞,一時又急得直握拳,口裏一時哎呦一時嘿,一時又激動地念念有詞:

“這該死的裂地妖鬼,紅娃歷盡千辛萬苦,馬上就要到得石山,取得燭陰之目。竟然被裂地驚雷術,投到萬丈深淵去了,該死該死,真是該死,這可怎麽辦呢……”

說着他趕緊向後翻看,還一邊翻看一邊念叨。

這人不覺間把連載看完,一看完急得直跺腳:

“歹命歹命,怎麽偏偏斷在這裏,這是存心讓我,一個禮拜寝食不安!”

說着還是沒奈何地跺腳,絮絮叨叨地走上馬路坐上車。

周圍和這人一樣癡迷的,那是觸目皆是!

有兩個十四五歲的少年,看來是結伴來買畫報的,聽其中一個小夥子說:

“我從現在開始,絕對忍住不看。我要等到本月四期完結,攢夠了一整集的內容,我再一次過足瘾,這樣才看得比較快慰。”

他的小夥計羨慕地說:

“可是我忍不住的。我每次買兩份畫報,看完以後裁剪下來,收集成一本冊子,用影紙蒙在上面,拿鉛筆描着畫,這也挺有樂趣的。”

原先的忍耐派的少年,一時聽得雙眼大亮,肯定是受了啓發,他也興奮地說:“我回去也試一試去。”

諸如這種熱情的議論,珍卿聽了有幾路人了。

想當年她追連載小說,急得抓耳撓腮的,恨不得跳進作者存稿箱裏。

再想當年她在杜家莊,一點沒有別的娛樂,也拿竹紙蒙在畫冊上,描畫那麽糙的《點石齋叢畫》,現在也輪到別人來描她的畫了。

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現在的《葫蘆七子》,連載到第二集 《燭陰之目》。

《燭陰之目》講的是紅葫蘆大姐先出世,但是人間被黑暗遮蔽,人們長久在黑暗中惶恐度日。

大姐紅娃受了女娲娘娘暗示,先要去找到燭陰之目,照亮被南海鬼姑遮蔽的人間。

珍卿給兩顆燭陰之目,都取了有暗示性的名字,一個叫可啓智,一個方照行。

這倆名字看似無厘頭,其實暗示的意思是,用科學來啓發智慧,順着正确的方向前進。

不過,人們都顧着看情節故事,恐怕沒興趣多思索此間深意。

珍卿暗搓搓看會兒熱鬧,獲得了微妙的滿足感。

等再次坐到電車的時候,有不只一個人,在讨論《葫蘆七子》。

而且有兩個女生,在看《十字街頭》的月刊,而且正在讨論珍卿的《一間屋子》。

好吧,她在文章書畫方面,如今算是小放異彩了。

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她也許還真能少年成名呢。

珍卿買了二十份小報,打算回到謝公館再看。

結果回去先被杜教授說一頓。

他說現在時局看似安穩,但海寧的治安亂得很:街頭常有癟三調戲婦女,打架滋事也屢見不鮮,還有人口莫名失蹤。

杜教授嚴囑珍卿,以後出門一定要帶人的。

有道理的話,珍卿自然會聽的,她認真地應了杜教授。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她。今天家裏的汽車和黃包車,都叫人占用了嘛,她又着急出門去。

後半天珍卿專心看小報,一個叫《追風尋月》的小報,引起了她的強烈重視。

這《追風尋月》是日報,上面連載着一個小說,叫《江平春事》。

《江平春事》,講的是十八年以前,江平大戶的一位水公子,戀上一個唱青衣的名角兒——一個叫葛蘭香的美人兒。

水公子愛這蘭香,簡直愛得神魂颠倒,不惜跟發妻原配分道揚镳。

這《江平春事》現已連載到,人到中年的水先生,帶着妻子和三個兒女,跑到海寧來做點小生意,定住在愛神路的一棟洋樓裏。

水先生的老婆葛蘭香女士,孩子們上學堂以後,他先生也去上班了。

她整日在家裏沒有事幹,常到同一個裏弄的梅太太家,跟那一幫闊太太們打麻将。

這《江平春事》的文筆,真是太俚俗香豔了。

珍卿買到的這一期,特意借一位地磚商人的眼,寫到水太太蘭香那半老徐娘的風姿:

蘭香的丈夫家世體面,也舍得給她花費脂粉錢。

她妩媚的鵝蛋臉兒上,上着濃豔的妝,雪白的一截脖子裏,一條赤金色的項鏈,在頭頂強光的照射下,閃着赤花花的豔光。

那位地磚商人崔先生,本說是來看崔太太打牌的。

他卻并不用心看他太太的牌,而是一直看蘭香背後牆上的花鳥繡屏。

他連繡屏其實也不用心看,他生着細紋的桃花眼,總不老實地去偷看蘭香。

梅太太家裏的麻将桌布,新近換成灰白藍格子的哔叽綢,蘭香叫崔先生那賊出出的眼,看得出了一身細毛汗。

她心煩意亂地摸了一張牌,随意往牌陣上一碼,那只牌卻從哔叽綢布桌上,翻着轱辘滾地了上。

蘭香下意識彎腰去撿,她極大地彎下上身,她胸前聳屹的丘壑,在她陰丹士林的夏旗袍裏,渾似受了驚似的……

蘭香深深地喘着氣,撿了麻将直起身來,迎頭見那崔先生熱辣辣的眼,不由得臉紅至頸了。

崔先生身前的崔太太,還說水太太何必自己撿牌,掙得臉紅脖子粗的,……

其後的連載內容,就寫這一桌人,牌還沒有打完,蘭香不自在地站起來,說家裏沒有霜糖了,她要去雜貨店買點糖。

過了有一刻多鐘,崔先生也告辭出來,特意追蹤到雜貨店,正在那裏見到買了糖的蘭香。

所謂騷包遇上脂粉客,當下對一了兩雙含情眼,便曉得是天雷勾動了地火。

倆人耍了一會兒花腔,兩下裏都有了意,崔先生就帶着蘭香,去到了他的一處公寓。

這兩個人的大和諧運動,還寫得頗有俚俗味兒,它是這樣寫的:

月影兒濃燈影兒照,

珍珠帳底小船兒搖,

紅浪頭底下翻白條,

雙魚濡沫雲雨兒飄,

地下鞋兒一雙雙,

鴛鴦戲水樂無方;

床上人兒一個個,

比翼雙飛離不得……

珍卿掩卷迷思,看得是嘆為觀止。

論到香豔俚俗一道,這個作者的文風,比珍卿是老辣得多了。

這《江平春事》講的,分明就是陸爹兩口子的故事,連這打麻将勾搭成奸的細目,都跟珍卿調研過後,設想的套路是一樣的。

江平的水先生就是暗指陸爹,他太太蘭香,就是指陸爹的後老婆曲迎香。

書裏的水家和書外的陸家,都是住在海寧愛神路上的,書裏的蘭香和書外的曲迎香,原本都是唱戲出身的。

這有心人要是想追蹤,現實中的陸爹一家,簡直是無所遁形的。這陸爹就算沒有綠帽子,讀者也認定她有綠帽子了。

這個《江平春事》的作者,簡直是走了她的路,讓她無路可走了嘛!

她剛寫成了十來張,講完了陸爹和後老婆,幸福地在江平過了十幾年,最近來動身來海寧找事做。

珍卿揉着她的小臉兒。

這自然不會是誰剽竊他,故事情節不盡相同,文筆也有不小差異。

更何況《追風尋月》這小報上,連載的《江平春事》,故事情節是寫在她的前頭的。

只能說《江平春事》的作者,和她英雄所想略同啊。

到吃晚飯的時候,□□姐跟大家抱怨,說她陸爹買的那棟愛神路上的洋房,現在出現捐稅的糾紛了。

那些收捐的警察們,非說陸爹漏交了建設捐、中證捐等,反正列了将近十個名目,叫陸爹補交三萬塊錢,要不然就要收房子趕人了。

大家對□□姐的抱怨,基本都不怎麽搭理,倒把□□姐氣個夠嗆。

到吃完晚飯之後,還一腦門子官司的珍卿,聽謝董事長他們私下聊天,聽到周惠珍小姐家的事,她總算是大徹大悟,明白《江平春事》的大背景了。

聽說周惠珍小姐的叔伯,原在海寧開了個茶葉店,還有親友把錢存在周家,他們再用這筆錢放利生息。

原本,周家的日子過得不錯的。

但是周小姐的三叔,近一年染上嫖賭的惡習,親友存在周家叔伯那裏的錢,陸陸續續都取走了。

周家的悅興和茶葉店,近來也周轉不靈,已經宣布停業了。據說周家人賣了茶葉店後,也要舉家搬離海寧了。

珍卿看着謝董事長,還有吳二姐和陸三哥,他們的反應好淡定好平常,好像聽了不相幹人的閑事。

他們提也沒提周惠珍小姐,仿佛這是個無關緊要的人。

從現在的情形看來,周家人在海寧已待不下去,陸家人也快待不下去。

《江平春事》是半個多月前,就開始在《追風尋月》上連載了。

所以說,謝董事長或陸三哥,早已悄悄出手了——壓根用不着她來憂心啊。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1-06-07 01:09:25~2021-06-08 14:55: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咕咚來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薇雲重樓 60瓶;羨夜zero 30瓶;桃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10瓶;我不是白白、幼稚打敗去痛片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