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光華耀目

東方俨作為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在邊疆叛亂初平之時,自然是沒空留在後宮的。

他那位忠君愛國的好國師也絕對不會讓他沉迷美色。

因此,東方俨就在清思殿和聞喜公主唠了幾句,沒過多久,就留下賞賜,回到自己寝宮繼續社畜去了。

給紀姝的賞賜是補品和吃食,給聞喜公主的,卻是一扇舊屏風和兩卷舊書。

兩卷舊書,分別是《天下圖考》和《大寶箴注解》。前者是本連環畫,後者是本字帖,內容都是古時候的朝野故事,有點類似于帝王家的《不可不知的歷史故事》。

屏風上繪制的是天下疆域圖,版本有點舊了,但是大體上都符合。

只可惜聞喜公主還太小了,只對那本連環畫有一定的興趣,但翻了片刻也就扔到一邊去了。

“這是陛下以前用過的小人書吧。”桃枝一邊收拾,一邊對宮中舊聞頭頭是道:“據說是秦國師給陛下編纂的。”

“确實是秦國師的筆跡。”紀姝随手翻了一遍,看見上面熟悉的行楷,倒覺得有幾分親切。

玩《妖女模拟器》的時候,妖妃紀姝禍國殃民路上最棘手的NPC,莫過于東方俨那位好國師。

有時候紀姝一天要截下七封來自秦國師的奏折,每封奏折上都是秦國師輕轉重按的行楷,字裏行間,旁敲側擊表示妖妃禍國,陛下您這樣下去不行啊。

紀姝知道這位秦國師恨不得親自提刀殺了自己。

前面介紹了,東方俨的國師,正是現任郁華觀副使,兼任國子監祭酒。

他姓秦,名歸止,據說是人界第一修士。

單單從他幾十年不老的英俊容顏來看,紀姝都覺得這個“人界第一修士”的稱號還是頗為名副其實的。

至于為什麽人界第一修士,不前往太虛境進行更深一步的修行,紀姝當初翻他的生平履歷,有看見過這麽一條:

【[秦歸止]在修煉時頓悟,明白自己無緣大道,從此向道之心漸止】

大約類似一位很努力的學霸,拼命學習,但是發現自己上限就是只能考600分,怎麽努力都突破不了。

那就算了呗,考個600分也還行,把精力放到別的地方去,可能還會有更大的收獲。

比如,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千古賢臣。

由于東方俨即位時的年齡并不大,當初作為顧命大臣之一的秦歸止,可謂是鞠躬盡瘁,盡心盡力地把東方俨往千古明君的方向去培養。

作為一個曾經的好老師,紀姝對這位帝師表示禮節性的尊重。

帝師秦歸止,可謂道德完人。

反正紀姝是從來沒見過這麽标準的道德楷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簡直堪比諸葛孔明。

皇帝年幼時,他盡心盡力輔佐皇帝,朝野上下一把抓,舍小家顧大家,生活簡樸,無心情愛,孑然一身,從不結黨營私。

皇帝成年了,他立刻把大權還給皇帝,領了個榮譽稱號“大夏國師”,就退居二線,大事小事都堅定地站在皇帝這一邊,有事出來搶鍋,無事從不多嘴。

雖然說是不直接掌權,但是這位秦國師對朝野上下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玩游戲的時候,紀姝幾次試圖收買他、讨好他,他都無動于衷。

不管是投其所好,還是紀姝親自上手攻略他。

全部沒用。油鹽不進,堅守底線,仿佛紀姝是一具紅粉骷髅,好感度連個波動都沒有。

說起來,在游戲裏,紀姝莫名其妙被殺之前,好像……剛見過這位秦國師。

作為一個幾乎把所有大佬收進自己魚塘的海王,紀姝對“攻略秦國師失敗”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一直在試圖把這位對她滿是敵意的國師搞到手。

于是她舉行了一場祭典。

祈求天下風調雨順,祈求皇帝福壽綿長。

秦國師是郁華觀的副使,主持宮中的祭祀本就是分內之事。

就算他平日裏對紀姝避而不見、态度冷漠,這種祭典他也是絕對推脫不掉的。

妖妃紀姝那天起了個大早,裏裏外外将自己沐浴幹淨,脂粉香澤,盡善其妙;肌理柔膩,清香遠徹。首飾衣物,更是務盡天下之麗,能奪目蕩志。

然而秦國師的好感度依舊釘死在零。

不死心的妖妃覺得這男人不可能一點心動都沒有。

面對她這樣的漂亮妹妹都無動于衷,要麽是沒有雞兒,要麽是沒有雞兒。

于是紀姝制造了一個“偶然撞見”的場景。

秦國師那日穿了件非常标準嚴肅的大袖深衣,神志肅然,挺拔如松,哪怕是面對這樣的驚世美貌,依舊沒有多看她一眼,端莊自若,凜凜不可侵犯。

看着就很适合被一把拉進帷帳內給糟蹋了。

然而哪怕時紀姝稍微向他走近一步,他都語含警告地直呼她的名字。

不是“容妃娘娘”,也不是朝野上下罵她時叫的“妖女”,而是非常幹脆的一聲:

“紀姝。”

然後他轉身就走了。

紀姝懷疑了很久,秦國師到底是不是男人。

怎麽會有正常的男人不喜歡她呢。

“秦國師最近還好嗎?”紀姝将那幾冊舊書卷拿在手裏,覺得秦國師絕對是送她進冷宮的一大助力,随口問道。

桃枝雖然對後宮中的事情了如指掌,但是前朝卻是她的知識盲區了:“娘娘問我嗎?我現在去找人打聽打聽?”

“不用,”紀姝擺擺手:“我随口問的。”

“容娘娘,”本來聞喜公主已經對連環畫失去了興趣,但是看見紀姝一直拿在手裏,好奇心又起來了,一個勁往紀姝懷裏爬,眼巴巴地看着她:“講故事。”

聞喜公主剛剛被抱去洗澡了,幹幹淨淨的,抱到懷裏,也沒多重。小朋友軟乎乎的身體靠在她懷裏,偏高的體溫隔着衣料遞過來,像一只溫馴的小動物。

紀姝随手翻開,恰好是姜子牙蒙面斬妲己的故事。

“姜太公克商,獲妲己,光華耀目。太公乃掩面而斬之。”

“從前有個賢臣,叫姜子牙,他是周的國師,有經天緯世之才。”紀姝跟着書上複述:“周和商打仗,商戰敗了,姜太公攻下了商的都城。”

“商的帝王是商纣王,商纣王是個昏君,他寵幸一名叫做蘇妲己的妃子。”

“蘇妲己是個妖妃,她寵冠後宮,仗着帝王的寵愛為所欲為,禍亂朝綱,濫殺無辜。”紀姝講到這裏,覺得有點微妙的……不适。

“國師姜子牙攻破了商的都城,俘虜了魅惑帝王的妖妃妲己。可是妖妃妲己擁有舉世無雙的美貌,光華耀目,見過她的男人無不為她折服。就算是姜子牙,提着刀走到她面前,面對她的驚世美貌,也不忍心下手殺她。”

“最後殺了嗎?”聞喜公主小聲地問。

紀姝點點頭:“最後,姜子牙蒙上了眼睛,斬殺了妖妃妲己。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為‘姜子牙蒙面斬妲己’。”

聞喜公主有些失望地“哦”了一聲,顯然不太喜歡這種非大團圓式的結局。

不過她還是非常乖地從紀姝膝頭上爬了下來,有禮貌地說:“謝謝容娘娘給我講故事,我去睡覺了。娘娘也要早點休息。”

習慣養得真好。

紀姝讓桃枝把小朋友牽走,正要把書卷收起來,忽然發現那個故事後面還跟了一句簡單的“編者評論”。

“姜太公克商,獲妲己,光華耀目。太公乃掩面而斬之。

極是煞風景事,卻是不能忘情處。”

還是秦國師那手熟悉的行楷,十幾年過去,幾乎全無變化,水流雲行,無少間斷,濃淡相融,他要是哪天不當國師了,也絕對是名傳青史的書法家。

只不過紀姝之前都是在奏折上看見他的字跡,寫的也都是極其正經的內容。

“卻是不能忘情處。”

她饒有興致地念了兩遍,有些不能想象秦國師編纂這本《天下圖考》時,是怎麽正襟危坐,一筆一劃寫下了這句話。

她想來想去,得不出什麽結論,習慣性地懷疑了一下殺自己的有沒有可能是這位秦國師。

就算是人界第一修士,修為也遠遠比不上她。

不可能是他。

紀姝确定了這一點,不再分心,遣散了奴仆,專心致志地開始煉化那株剛到手的七寶靈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