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玉米馍馍
唐竹芯将上回藏起來的玉米面取出來,用手捧出來兩捧,然後把口袋紮緊,重新綁在了橫梁上。
這災荒年,老鼠都讓膽大的人抓起來吃了,糧食挂在橫梁上又通風又安全。
玉米面唐竹芯買的是粗疙瘩,精玉米面價格要高上一些。
将竈房的火燒起來,鍋底熱了之後,把玉米疙瘩倒進鍋裏,炒到面皮發鼓,有微微的焦香味傳來,玉米粒就炒好了。将竈膛裏的火退了,蓋上鍋蓋,讓玉米粒在鍋裏借着餘火烘焙一會兒。
取來細篩子和石臼,用小刷子細細的刷幹淨,用幹淨的包袱布擦試一遍,将鍋裏烘焙好已經涼到室溫的玉米疙瘩倒進了石臼裏,一手罩着石臼口,一手重重的搗着石棒。
竈膛裏的火不歇,從吊井裏打來兩瓢水,大火燒開,舀出來放涼。
玉米疙瘩經過這麽一舂,變成了細粉。把細粉倒進細篩子裏,這樣經過細篩子篩出的玉米面就是精玉米面了,摸起來細滑,吃起來也更加爽口。
用涼白開把玉米面調和,使勁的揉搓摔打,直到玉米面觸摸着彈性十足,然後靜放,讓它自然發酵一會兒。
鍋裏下水,放上蒸屜,大火将水煮開,把醒好的玉米面切成大小一樣的長條放進蒸屜裏,大火猛蒸,約摸小半個時辰就出鍋了。
歐陽煥等玉米馍馍這會兒時間,回屋躺着去了,聞見竈房傳來玉米馍馍的清香,從床上一個鯉魚打挺就坐了起來,趕緊來到竈房。
竈房間,水霧氤氲,唐竹芯打開了蒸屜,正在往碗裏夾着黃橙橙的玉米馍馍。
“好香”歐陽煥走上前垂涎的看着冒着熱氣的玉米馍馍,胃口大開,恨不能将它們全部吃下肚。
“都是你的,快吃吧”唐竹芯把碗筷遞給歐陽煥,讓他趁熱吃。
歐陽煥去吊井旁打了水,将手洗淨之後,來到竈房,開始吃專屬于他的玉米馍馍。
唐竹芯的玉米馍馍做得精細,味道也細膩很多,歐陽煥一口氣吃了四個,看着還剩下的一個,正準備伸手去拿的時候,發現身後有兩雙眼睛睜滴溜溜的看着自己。
歐陽煥吃了四個馍馍已經大部分飽了,轉過身看着丫蛋和八斤看着剩下的一個馍馍吞口水,才想起來這家人不曾舍得吃這玉米面。
Advertisement
“給,你們吃”歐陽煥把剩下的一個馍馍遞給丫蛋,丫蛋搖搖頭,看向正在刷鍋洗蒸屜的唐竹芯。
“吃吧,姐姐今天蒸少了,原本以為會剩下兩個的”唐竹芯看着歐陽煥說道,她也沒想到歐陽煥飯量能有這麽大,一口氣吃掉四個馍馍不歇氣,看他的吃相,可能還得兩三個才能飽。
丫蛋歡喜的接過馍馍。分了一半給八斤,兩人吃得津津有味。
歐陽煥看唐竹芯有些埋怨自己吃得多了,說道“吃飽了才有力氣!”
唐竹芯點點頭,“嗯,吃得太撐去田間幹活對身體不好。”
唐竹芯說得不鹹不淡,歐陽煥卻是聽得心裏窩火,什麽叫吃得太撐,我還沒吃飽呢,這就嫌棄我吃得多了,等會我幹活起來你就後悔給我吃得少了!
“丫蛋,八斤,你們過來”唐竹芯招呼着正在舔着手指的兩個小毛孩。
“你們去玩的時候,主動跟旁人說,咱們家來了個遠房表哥,幫着幹幾天農活。”唐竹芯對着丫蛋和八斤吩咐道。
丫蛋和八斤看了看歐陽煥,八斤好奇的問道“姐姐,他什麽時候成我們表哥了?”
“姐姐說是就是,你問這麽多幹什麽?”丫蛋扯着八斤的耳朵,讓他不要瞎問。
丫蛋雖然只有四歲,卻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子大多又比男孩子醒事得早一些,再加上唐家現在相當于是姐姐當家,姐姐對一家人好,她也是看在眼裏的,所以唐竹芯的話她都當聖旨一般唯命是從。
歐陽煥聽見唐竹芯讓兩個小不點去村裏散布這個消息,也有些吃驚,心想自己什麽時候有這麽一家窮得揭不開鍋的親戚了!
“你別誤會,我也就是不想讓人懷疑你的身份,也免得村裏有人說閑話”唐竹芯轉身對着歐陽煥解釋道,心裏想到那天王秀娥說自己的話還是有些氣憤。
“哦,表哥這個身份是不是暧昧了一些”歐陽煥在嘴裏嚼着味,表哥表妹,成雙成對,這是多麽和諧美好的畫面啊!
可是自己這個突如其來得到的表妹卻是讓人怎麽也欣賞不起來,身材矮小,看着約摸十多歲,面黃肌瘦,一雙原本就有些大的眼睛在枯瘦的臉龐上顯得更大了,瞪人的時候能吓死個人!一頭黃發跟稻草似的,亂糟糟的,要沒仔細看,還以為她頂着個雞窩。
“你還真是想多了,就你這皮相,怎麽的也得三十了吧,難不成我跟人說你是我表叔?”唐竹芯最不喜歡歐陽煥用那種輕視的眼光看自己,好像自己高攀他一樣。前兩年沒受災的時候,自己也是水靈靈的,村裏就數自己最漂亮了,沒想到現在還遭人嫌棄,唐竹芯心裏不爽,對歐陽煥的語氣也好不了。
“我二十五。”歐陽煥正色糾正道。
唐竹芯瞪了他一眼,歐陽煥害怕把唐竹芯惹急了,她又會說自己是陰陽臉,趕緊閉上了嘴。
“好了,你也吃飽了,喝口水,咱們這就去田地裏了”唐竹芯好心的提醒着歐陽煥,田間的水不幹淨,從家裏帶水過去又麻煩,索性就在家裏把水喝飽了再出發。
喝好了水,唐竹芯從家裏找了把大剪刀遞給歐陽煥,把唐大壯的鬥笠給歐陽煥戴上,兩人出發朝田地裏走去。歐陽煥将鬥笠壓得低低的,不讓別人看見他的臉。
王秀娥看着唐竹芯領着一個高大的男子從自家門前走過,陰陽怪氣的喊道“竹芯啊,這就是你表哥啊?”
唐竹芯不理她,兩個小孩把話帶到了就行。
“我就說唐家家裏有男人吧,他們還不信”王秀娥癟癟嘴,也扛起了自家的農具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