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修葺房屋

上次暴匪來襲,村民們的房屋多少有些損壞,這幾天村裏的村民們趁着農閑都在整理自己的房屋,蓋瓦的蓋瓦,修圍牆的修圍牆,忙得不亦樂乎。

楊翠蘭也有這個心思,現在家裏還有幾兩銀子,省着點用,能把房屋大致的修葺一下。

村裏修葺房屋要用到磚瓦,裏長是個有頭腦的,便牽頭在村裏修了一口小磚窯,燒出來的磚瓦就賣給村裏人。

這些土磚瓦也有好壞,最好的是青磚青瓦,裏長家有牛車,負責運送,50文一車送到家,唐竹芯算了一下,她家的房屋破損嚴重,至少得拉10牛車。砌磚蓋瓦還得請人,一天的工錢是50文,至少得5天左右,這其中還得好酒好肉的招待着,這麽一算下來至少得花一兩銀子。

楊翠蘭心疼銀子,死活只願意買那最次的缺角和半截的紅磚紅瓦,說碎磚瓦只是不好看,多用幾塊遮陰避雨的效果是一樣的。這樣的紅磚瓦,裏長家不給送,得自己去磚窯拉,30文一車。

唐竹芯知道楊翠蘭這是在給她省錢,想把銀子留下來給自己做生意,又實在說不動楊翠蘭,便只有答應了。

唐竹芯想着等以後賺錢了一定蓋上青磚白牆的,三進三出的,帶樓亭閣宇的大房子,不管刮風下雨,下冰雹,一家人都在房子裏安心住着,不用擔心會灌風漏雨!

預定好了磚瓦,家裏就要請人了。家裏沒有正經勞動力的人家都已經提前請好了短工,家裏勞動力多的在村子裏找不到活,也已經去了外村找活幹。

眼看着村子裏的壯勞力都已經有活幹了,楊翠蘭不着急,又過了一天,才去村子裏轉了一圈,然後領着跛腳的老魏頭回來了。

“芯兒,給魏爺爺倒茶”楊翠蘭對着唐竹芯喚道。

唐竹芯正在洗衣服,站起身,擦了擦手,看見老魏頭身子已經佝偻了,腿腳也不利索,而楊翠蘭還是一臉撿到寶的笑容,有些搞不懂她。

人來就是客,唐竹芯笑眯眯的從瓦罐裏倒出涼白開給老魏頭,恭敬的叫一聲“魏爺爺。”

“魏大爺,你先看看我家這屋子,有哪些需要修葺的,大概要花幾天功夫?”楊翠蘭對着老魏頭說道。

老魏頭拿起了老煙袋,在院子裏圍着屋子走了一轉,說道“他嬸子,你家這屋子好幾年沒修葺了吧,這屋頂的樹皮都腐爛了,得全部翻新。院子的泥牆也破爛了,老話說‘大旱之後必有大澇’,你家這泥牆不禁用,還得用磚砌。屋裏的兩扇門也破了,得重新做。這麽着吧,我勤趕着一些,半個月給你做完。”

“那好,那我明天就做了早餐在家裏等着你來”楊翠蘭起先聽老魏頭說了那麽多修補的地方,以為工期會很長,後面又聽見只需要半個月,喜得眉開眼笑的。

“好”老魏頭在院子裏又看了一番,然後起身離開了。

Advertisement

“娘,你怎麽請了他來幫忙呢?”唐竹芯見老魏頭走遠了,對着楊翠蘭問道。

“芯兒,你不知道,這個老魏頭的手藝可好着呢。沒有去打仗之前,他可是走家串戶的手藝人,既會砌牆蓋瓦,還會木工活。這些年因為他受了傷,又上了些年紀,村民們便忘記了他。眼看着村裏其他的男人都有人請了,老魏頭也着急了起來,他兒子明年準備娶親了,他正缺錢呢,我去請他,他既感謝我給了他這個掙錢的機會,又感謝我賞識他,到時候咱們再好酒好肉的款待着,他哪有不認真幹活的道理,而且他還明說了,他動作慢,只需要40文一天。”

唐竹芯笑笑,怪不得母親這幾天不像其他人着急忙慌的去找人,原來是在等這個機會。

家裏修葺房屋是大事,唐竹芯也沒想好具體要做什麽吃食,只得暫時把自己做生意這個念頭壓了下來。

明日就要動工了,磚瓦卻還沒有拖運到家裏來,按照楊翠蘭的意思,她是準備用竹簍一點點的從磚窯背到院子裏,唐竹芯不同意,她害怕楊翠蘭的身體會被累垮。

“娘,咱們花50文,讓裏長用牛車把磚瓦給咱們送到家裏來”唐竹芯眨巴着眼說道。

“芯兒,50文太多了”楊翠蘭心疼銀子。

“娘,就咱們母女倆這身板,這來來回回的背運,至少得花兩天工夫。累就不說了,還耽誤了老魏頭的工夫。咱們請裏長家幫忙,這50文看着多,其實也就是請短工一天的工錢,而且還不需要咱們伸手,上車下車都是他們的活。咱們還在裏長那裏落了一個好印象,讓他也知道,咱們老唐家也不是那小氣家子的人!”

唐家因為是外來戶,當初楊翠蘭和唐寶瑞從王爺府上出來之後,一時沒有投奔處,楊翠蘭便想到了她嫁到秦家堡的姑姑。

這姑姑是楊翠蘭唯一的親人了,嫁到秦家堡之後無所出,與她家男人兩人守着過日子。

楊翠蘭帶着一家老小來到秦家堡投奔她,哪知道她這姑姑是個勢利的。起先的兩年間楊翠蘭身上還有些銀子,她便幫着置辦田地,修房屋。後面見楊翠蘭身上也掏不出什麽東西來了,便對她冷言冷語了起來。唐家剛來秦家堡,自然許多地方需要她幫襯,日子久了,她便有了諸多抱怨,說唐家人小氣,只知道讓她幫忙幹活,從不見他們也拿出些好處來與她。

村民們本身就對唐家不太親近,如今見她這麽說唐家,平日裏又見唐寶瑞是個只知道低頭幹活的,楊翠蘭又不喜跟人打交道,便也覺得唐家人是不好相處的,愈發對唐家冷淡了起來。

後來姑姑姑父相繼病逝,唐家在秦家堡也沒了依靠,幸虧家裏有這幾個孩子成天在村子裏亂竄,唐竹芯又是嘴巧的,在村子裏頗受歡迎,這讓唐家在村子裏也算是有了存在感,後來村裏人見楊翠蘭縫補東西精致,也少不得麻煩她,這樣一來二去的才慢慢熟絡了一些。

只是這小氣的名聲傳了出去,再想扭過來就難了。這些年唐家的日子也過得艱難,跟村裏的人走動的少,大家更是愈發加深了這個印象。

“那就依你吧”楊翠蘭說道,她也老早就想甩掉這個小氣的帽子了,這次正是個好機會。

同類推薦